书籍详情
刀锋
作者:(英)毛姆
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08-01
ISBN:9787532445349
定价:¥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此书出版于1944年,是一部文学杰作。它是毛姆1940年到美国后写的第一部小说。这部书是用第一人称写的,而且书中的“我”就用了毛姆自己的真名实姓。它是以20世纪侨居英国的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为原型写成的。小说重点写一个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达雷尔。拉里在飞行队里结识了一个好友——爱尔兰青年帕特西。帕特西是一个充满活力、技术高超的飞行员,在一次空中遭遇战中,他为了救助拉里而中弹牺牲。为此,拉里的精神受到了巨大震动,开始对人生感到迷们和不解,他弄不懂人生为什么会有恶和不幸。战争结束后,拉里没有像别人那样入大学深造,也没有去就业,而一心想探求人生的终极意义。为此,他先丢下未婚妻来到西方文化之都巴黎,两年以后,他又与未婚妻伊莎贝儿解除了婚约,开始从巴黎出发周游世界各地。后来到了印度,在那里,他和宗教界人士进行了接触并和一位得道隐士共同生活了两年,通过研读《奥义书》,接受了吠陀经哲学。最后,终于了悟人生。他将自己的一点薄产分散给亲友,只身返回美国,当一个自食其力的出租汽车司机,永远隐身于纽约喧嚣激荡的人海之中。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以满怀敬意的笔触描绘了拉里探求人生意义的历程,深刻地反映了大战之后整个欧洲精神的空虚。小说通过拉里在西方徘徊无路,最后被迫去东方“取经”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一次大战和1929年经济大萧条后西方世界的精神危机和文化没落,并表现了作者企图从东方文化中获取新鲜血液来挽救其生命的愿望。小说围绕着主人公拉里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为读者展示了两次大战之间那个特定时期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廊。在这部小说中,作者表现了自己极其高超的叙事技巧。尽管作者在本书开头声称,他几乎没有什么故事可述,但他还是凭借其高超的叙事技巧,牢牢地抓住了读者。作者本人在书中担当了一个重要角色,他既是故事的参与者,也是故事的旁观者和见证人。整个故事乍看起来似乎不太连贯,但实际上,由于作者的出场,巧妙地使其连接起来,并显得曲折有致。诚如作者在小说中所说,他写这本书并不想阐述吠陀经哲学,他无意向读者推荐吠陀经哲学,也不想让人人都学拉里。他只是借助自己书中的人物,真实地反映那个时代,为那个时代存照。
作者简介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1874—1965),英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出生于巴黎,父亲当时是英国驻法国大使馆的法律事务官。他八岁丧母,十岁丧父,因无人照顾,由叔父接回英国,送入寄宿学校学习。中学毕业后,在德国海德尔堡大学肄业。1892年至1897年在伦敦圣托马斯医院学医,并取得外科医师资格。学医期间,曾赴伦敦兰贝斯贫民窟当了三个星期的助产士。1897年,他根据自己的这一段经历和见闻写成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兰贝斯的丽莎》。这部描写贫民窟女子丽莎悲惨遭遇的小说受到了当时英国批评界的重视。1903年至1933年,毛姆先后创作了近三十部剧本,深受观众欢迎。毛姆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还表现在小说创作上。他一生共发表了二十多部长篇小说。1915年,他出版了带有自传成分的长篇小说《人性的枷锁》。这部小说以广阔的视野和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地展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毛姆赴法国参加战地急救队,不久进入英国情报部门,在日内瓦收集敌情;后又出使俄国。这一段间谍和密使生活,后来被他写进了间谍小说《艾兴顿》。毛姆一生喜欢游历。这个爱好对他的写作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1916年,毛姆去南太平洋旅行,此后多次到远东。1920年到中国,以后又去拉丁美洲与印度。这使他的不少作品具有浓郁的异国情调,深受读者欢迎。毛姆擅长写作短篇小说,一生共写了一百二十多篇。他的短篇小说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多变,但又不落窠臼。毛姆于1928年定居于法国地中海沿岸。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去英、美宣传联合抗德。在美国居住期间,他出版了长篇小说《刀锋》。1948年,毛姆出版了以16世纪西班牙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卡塔林纳》,此外,他还发表了回忆录和文学评论等作品。1952年,牛津大学授予毛姆名誉博士学位。1959年,英国女王授予毛姆“荣誉侍从”称号。1959年,毛姆作了最后一次远东之行。1965年12月16日,毛姆在法国病逝。
目录
暂缺《刀锋》目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