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黑格尔的观念论:自意识的满足: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作者:(美)罗伯特·皮平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3-01
ISBN:9787508039541
定价:¥3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有人也许已经指责:遵循黑格尔而强调统觉论题并从统觉论题开始,以这样的方式理解康德观念论,显然错失了第一批判对观念论更复杂也更广泛的论证。这样注意康德的自意识主题而几乎完全排除其余的做法,似乎公然忽视康德观念论的基础,即他的感性直观的观念形式论述。对康德来说,一种仅仅形式的或普通的逻辑与先验的逻辑之间的整体差异,就取决于是否运用纯粹直观来区分“实在的可能性”和仅仅逻辑的可能性,也就是区分一个对象的表象所必需的条件与一个思想正好要是一种可能的思想或表象所必需的条件。康德诚然主张,我们能够证明,要存在对象的表象或判断就必须有纯粹概念,但他显然也认为,我们要在这个论证上取得成功,只有通过提到我们碰巧具有的独特直观形式(尤其是通过提到我们的把握活动在时间上相继的本性)。康德回答他自己的先天综合问题,也就是思想如何能够成功地先天规定什么是不同于思想的,其核心在于他主张,我们能够以一种前概念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先天地表象出一切可能被直观的对象,也就是不同于思想或被给予思想的事物;他也主张存在有纯粹直观。这个想法不是一个特别清楚的想法,或按我在别的地方所主张的,不是一个成功的想法,”但这不应掩盖它在康德对他自己的观念论理解上的重要性。然而,正如我们将会见到的,除在耶拿时期著作的某些简短段落中以外,黑格尔从未以本应具有的详尽程度来处理这个论题,这一事实似乎严重地摧毁了任何主张他对康德的把握具有哲学洞见和哲学意义的说法。不过,在这点上,早在我们能够做出任何这样的判断之前,我们应该注意,黑格尔和康德之间存在争议的直观论题应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存在的问题是,为什么黑格尔认为康德不能够成功地捍卫他的非概念形式的感性直观观点,用它作为他的观念论论证中一个分立的要素。第二个存在的问题是,除了依赖被直观的对象的观念地位以外,康德关于思想形式作为“统觉形式”的论点本身是否可以说就导致了种种观念论的结论。正如我们在下一章将会见到的,对第一个问题的简单但起初却没什么帮助的回答是:费希特。正是费希特和他对康德的统觉和自发性的分析评论极大地影响了黑格尔在这一点上的看法,以至于他都很少承认[原文如此一译者注]这个论题或这一影响,虽然费希特论述的痕迹在黑格尔对康德的成熟反思中处处可见。因此,第一个问题的部分答案将取决于黑格尔怎样解读费希特的观念论一一尤其是费希特对康德的自发性的优先性的理解,以及为什么该理解使得在概念和直观之间不可能做出一种严格的区分。但是,这个答案部分也依赖于演绎、在我看来还尤其是第二版演绎的论证策略的细节。存在一些标志表明,黑格尔认为这种策略在运用纯粹直观来建立范畴的客观实在性时从内部崩溃了。从哲学的视点来看,重建黑格尔的立场就要在某种程度上论述为什么康德依赖纯粹直观这在黑格尔看来是不能让人满意的。据此,我在此给出一个简短的概要,概述黑格尔认为演绎所存在的“问题”,尤其纯粹直观在康德有关先天综合知识的主张中的角色问题。然后我提出一项关于统觉主张的一般观念论含义的讨论。当然,关于演绎存在着许多阐释。但是,与黑格尔相关的论题可以取自少数段落,其中多数都在第二版演绎中,尤其是在一些直接讨论纯粹直观和想象力的段落里,黑格尔曾明确提到,对他重述康德的策略也至关重要。但是,在这些段落中所产生的论题属于康德阐释中最具争议的论题。不过,我现在将会给出它们所产生的语境的大致背景。(我将力图避免先验演绎两个版本之间的关系这一复杂论题,也避免许多充满争论的阐释论题,只求提供一个论证概要,该概要与黑格尔相关,而鉴于篇幅有限,我认为相对康德的情况来说也算公平。)康德常常断言,在演绎的论证中起作用的核心概念是“经验的可能性”。他所谓“经验”,指的是经验性的知识,因而他意在考察我们形成关于世界的可能真或可能假的主张(“客观的”主张)这种能力所必需的条件。该可能性的核心之处在于我们“表象对象’’的能力(在第二版演绎中更常见的提法是我们的判断的能力)。对康德来说,任何一类经验都涉及这样一种认识能力,即便所说的那种经验是一个主体对他自己的心智状态(mentalstate)的“内在流”的经验,也不例外。甚至这样一个主体也在判断说,这样的状态是在那个秩序中“流动”。他也主张任何这样的表象能力都必定涉及统一一个杂多的能力,主张作为一个表象可算作一个对象的表象的充分条件的那种统一是“综合的”统一。这一主张转而又与康德在历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论点相联系,即,一个对象甚至一个心智状态的察觉,不能只是从具有或者直接内省一个心智状态的角度来理解。我们把心智状态的内在复杂性认定为同属于一个状态的能力,我们在诸直观的某个杂多中区别出哪些与哪些相属的能力,我们在有被直观的杂多中的一个对象以及许多其他对象在场时、正好把这些要素表象为关于那个对象的一个表象的诸多成分的能力,所有这些对康德来说都指证出这种必要的综合的能力。
作者简介
罗伯特.B.皮平(Robert B.Pippin),现任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主任、哲学系教授。他主编现代欧洲哲学(Modern:European Philosophy)丛书,该丛书收录研究现代欧洲思想的名家名著,由声誉卓著的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Idealism as Modernism亦是其中之一。皮平教授的著作反响强烈,影响重大,他的作品是学术水准的象征。《黑格尔的观念论》一书在当代黑格尔学界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著名黑格尔学者特瑞·平卡德(Terry Pinkard)在其《黑格尔的现象学》(Hegel’s Phenomenology,New York:Cambridge,1994)一书的答谢辞中明确承认,在所有当代阐释黑格尔的学者中,皮平的著作最深刻的改变了他对黑格尔的观点。此外,德国Campus;出版社编辑、翻译出版他的文集(Die Verwirklichung der Freiheit);德国Fink,出版社翻译出版他的《亨利.詹姆斯与现代道德生活》一书(Moral undModerne)。
目录
致谢
主要文本缩略语
第一部分 观念论的背景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康德的和黑格尔的观念论
一、统治
二、黑格尔论康德的观念论
三、统觉和观念论
四、康德的形式性
第三章 费希特的贡献
一、康德主义的精神
二、费希特的统觉
三、《知识学》中的观念论
第四章 耶拿时期的阐述
一、谢林和耶拿时期的著作
二、反思和思辨
三、反思的判断和思辨的判断
四、同一理论
第二部分:观念论的现象学
第五章 耶拿现象学中的怀疑论、认识和真
一、观念论和怀疑论
二、现象学的演绎
三、意识的经验的科学
四、反对意见
第六章 克服意识
一、指示词、描述词和理论
二、认之为真
三、颠倒的世界
第七章 满足自总识
一、黑格尔的转折点
二、对主的畏是智慧的开端
三、观念论和绝对论的立足点
第三部分 观念论的逻辑
第八章 客观逻辑
一、什么是思辨的逻辑?
二、是与思
三、关于此在的思想
第九章 被反思的存在
一、本质一观念论问题
二、反思和直接性
三、有根据的现象
四、现实
第十章 黑格尔的理念
一、概念的概念
二、主观的概念
三、目的和逻辑的生命
四、绝对理念
五、未解决的问题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中文本附录一 德、英、中文部分术语对应表
中文本附录二 《精神现象学》德、英、中文章节对照
中文本附录三 《逻辑学》德、英、中文章节对照
中文本附录四 黑格尔研究文献中文译本举略
译后记
主要文本缩略语
第一部分 观念论的背景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康德的和黑格尔的观念论
一、统治
二、黑格尔论康德的观念论
三、统觉和观念论
四、康德的形式性
第三章 费希特的贡献
一、康德主义的精神
二、费希特的统觉
三、《知识学》中的观念论
第四章 耶拿时期的阐述
一、谢林和耶拿时期的著作
二、反思和思辨
三、反思的判断和思辨的判断
四、同一理论
第二部分:观念论的现象学
第五章 耶拿现象学中的怀疑论、认识和真
一、观念论和怀疑论
二、现象学的演绎
三、意识的经验的科学
四、反对意见
第六章 克服意识
一、指示词、描述词和理论
二、认之为真
三、颠倒的世界
第七章 满足自总识
一、黑格尔的转折点
二、对主的畏是智慧的开端
三、观念论和绝对论的立足点
第三部分 观念论的逻辑
第八章 客观逻辑
一、什么是思辨的逻辑?
二、是与思
三、关于此在的思想
第九章 被反思的存在
一、本质一观念论问题
二、反思和直接性
三、有根据的现象
四、现实
第十章 黑格尔的理念
一、概念的概念
二、主观的概念
三、目的和逻辑的生命
四、绝对理念
五、未解决的问题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中文本附录一 德、英、中文部分术语对应表
中文本附录二 《精神现象学》德、英、中文章节对照
中文本附录三 《逻辑学》德、英、中文章节对照
中文本附录四 黑格尔研究文献中文译本举略
译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