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
作者:关文信 主编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6-01
ISBN:9787810644754
定价:¥28.2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新课程理念是新课程的灵魂,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的教育教学行为,再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对于一个教师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的过程。新课程改革的伟大而又艰巨就表现在这里。少数专家提出新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创新,上千万中小学教师把这种新的教育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同样也是一种创新,而且是一种更伟大的创新。”这是海南师范学院关文信教授在他主编的《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丛书》后记中的一段话。这种体会估计也是许多身临一线的教育专家所深深赞同的。把理念付诸实践中难,实在是太难了。甚至可以说,一种教育理念的产生很容易,而要把这种理念在实践中去全面地实施,把理念从专家手里转移到普通教师手里就不容易了。从专家到普通教师,这仿佛一个少数人对多数人的“战争”,而这其中又有着数不清的习惯、惰性等等让其更加“斗争惨烈”。为了实现这种虽然困难但必须追求的转变,目前比较流行的是给教师们开设各种各样的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和?纬瘫曜佳鞍啵堑娜挝袷侨媒淌邮苄碌目纬汤砟睿欢邮苤皇且恢秩贤姑挥谐晌淌Φ囊恢炙刂省R岩恢掷砟畋涑扇说乃刂使庥卸哉庵掷砟畹娜贤窃对恫还坏模剐枰哉庵掷砟畹慕徊礁形颍庵指形蛑挥性谑导胁攀亲钣行У摹N颐堑睦砺鄹ǖ疾唤鍪且登迨鞘裁础⑽裁矗睬迦绾巫觯压Ψ蛳略诶砟钕蛐形淖稀R媒淌υ谧薪徊饺鲜独砺郏谧懈惺芾砺鄣镊攘Γ肺独砺壑傅冀萄Т吹母侍稹?关文信先生在《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丛书》中,突出的就是让更具体的实例说话。它的立论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下文简称《纲要》),每一本都分为八部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所提出的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对《纲要》提出的改变课程功能的解读;《走向生活》所提出的两个基本理念,是对《纲要》提出的改变课程内容与课程结构的解读;《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和《参与是课程实施的核心》所提出的基本理念,是对《纲要》提出的改变课程实施的解读;《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教是为了学》和《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所提出的基本理念,是对有关教学过程的解读;《发展才是硬道理》所提出的基本理念,是对《纲要》提出的改变课程评价的解读。在这八个部分中,除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必要的宏观介绍外,其他部分都没有简单生硬地对理论进行“强制性推介”,而是在具体的教师课堂教学实践中选取了大量的教学设计实例,并以此为媒介对新课程理念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印证式剖析。这些碎片式的实例感悟和点评构成了一个更加生动可感的新课程理念。如在《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诠释“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时,它举的第6个课例是《老人与海》教学片断,老师让同学们想象小说的结尾,结果同学们想象的结尾非常符合原作的结尾。它对此进行了点评:“本课例充分体现了教师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大胆为小说续结尾,通过学生大胆的想象,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这样的例子和点评可以说是非常有效的,对于那些在一线真正担当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来说,他们更需要鲜活的能够进入他们课堂的引导,那些小小的课例却是他们最可感可触的东西,通过这些一个个细微的“课例”,他们就像常说的“一滴水看到整个大海”那样,逐渐积聚成了对于新课程标准的深刻理解,并把它很容易地就贯彻到了实践中。而这些课例也都经过了精心选择,它们都是来自一线的特级教师、优秀教师,每个课例都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新课程的某一理念或理念的某一方面,因此,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同时,这些课例又鲜明地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生命互动,洋溢着生命的灵性,展示了孩子们成长发展的轨迹,向我们昭示了这些优秀教师是如何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教学行动的。读着这些课例,我们能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新课程理念的魅力和优秀教师的教育智慧。这些课例给我们的最深刻的启示就是要真正懂得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理念,就必须深入鲜活的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去感悟新理念。《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丛书》也并不是单纯的课例的“狂欢”,以至于过分注重细节而失去新课程理念的宏观性。除了课例,理念、策略也是丛书的基本要素。书中的理念叙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它在理念的阐述上不是用理论去阐述理论,用概念去解释概念,而是用事实来阐述理念,用教师们最熟悉不过的东西来阐述理念。就像《谁动了我的奶酪?》一样,讲的是成人童话,说的是人生哲理,用最通俗的形式阐述最深刻的道理,也算是该书追求的一种境界。书中的行动策略也是具体详尽,可操作性强。书中的每一个新课程基本理念阐释都是由三部分构成的,一是理念的基本内涵,二是从课例看理念,三就是课例提供的行动策略。这些行动策略又生动详细地对课例及理念进行了归纳,提出了新课程的实施时的行动原则和纲领。
作者简介
暂缺《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第二部分 走向生活
基本理念之一 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
课例1:“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片段
课例2:“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片段
课例3:“反比例应用题”教学片段
课例4:“归一应用题”教学片段
课例蕴含的理念1 课程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
课例5:“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课例6:“开放题课堂教学展示”教学片段
课例蕴含的理念2 课程要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例7:一次数学活动课——惊人的发现
课例蕴含的理念3 课程学习要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
课例提供的行动策略
基本理念之二 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课例1:分数的基本性质
课例2:“鸡兔成笼”问题
课例蕴含的理念1 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课例3:“小小图书馆”教学片段
课例蕴含的理念2 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课例4:“7+6=?”教学片段
课例蕴含的理念3 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
课例5:“等腰三角形的认识”教学片段
课例6:“四边形的概念复习课”教学片段
课例蕴含的理念4 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
课例提供的行动策略
第三部分 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
基本理念之三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例1:“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课例2:“9加几”教学片段
课例3:“一个数除以小数”一课总结
课例蕴含的理念1 自主学习的表现形式
课例4: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
课例5:自编两步应用题
……
第四部分 参与是课程实線的核心
基本理念之四 让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
第五部分 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
基本理念之五 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76
第六部分 教是为了学
基本理念之六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第七部分 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
基本理念之七 教师是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
第八部分 发展才是硬道理
基本理念之八 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发展
后记
第二部分 走向生活
基本理念之一 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
课例1:“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片段
课例2:“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片段
课例3:“反比例应用题”教学片段
课例4:“归一应用题”教学片段
课例蕴含的理念1 课程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
课例5:“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课例6:“开放题课堂教学展示”教学片段
课例蕴含的理念2 课程要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例7:一次数学活动课——惊人的发现
课例蕴含的理念3 课程学习要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
课例提供的行动策略
基本理念之二 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课例1:分数的基本性质
课例2:“鸡兔成笼”问题
课例蕴含的理念1 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课例3:“小小图书馆”教学片段
课例蕴含的理念2 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课例4:“7+6=?”教学片段
课例蕴含的理念3 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
课例5:“等腰三角形的认识”教学片段
课例6:“四边形的概念复习课”教学片段
课例蕴含的理念4 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
课例提供的行动策略
第三部分 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
基本理念之三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例1:“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课例2:“9加几”教学片段
课例3:“一个数除以小数”一课总结
课例蕴含的理念1 自主学习的表现形式
课例4: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
课例5:自编两步应用题
……
第四部分 参与是课程实線的核心
基本理念之四 让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
第五部分 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
基本理念之五 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76
第六部分 教是为了学
基本理念之六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第七部分 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
基本理念之七 教师是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
第八部分 发展才是硬道理
基本理念之八 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发展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