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智慧之路:一代哲人艾思奇

智慧之路:一代哲人艾思奇

作者:卢国英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3-01

ISBN:9787010048154

定价:¥9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十、和聂耳情深艾思奇在一中组织话剧团演出时,就请聂耳的乐队在开演前演奏音乐,演奏的曲子是中国民乐,如“梅花三再”、“小桃红”、“悲秋”等等,这些演奏烘托和活跃了剧场的气氛。共同的音乐爱好聂耳,原名聂守信,云南玉溪人,家道清贫。1912年生,比艾思奇小两岁。1925年到1928年间,聂耳先后就读于昆明的第一联合中学和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高级部。他自小就酷爱音乐,在上小学时,就跟一位木匠师父学吹笛,以后又向邻居的小学音乐教师张瘐候学拉二胡、弹三弦和月琴等。上中学时,就组织了一个小乐队,他自己演奏多种乐器之外,又担任乐队指挥。在中学还被选为学生自治会会长。在社会活动中,艾思奇和聂耳相识,逐渐成为莫逆之交。艾思奇也喜爱音乐,鼓励聂耳在自己爱好的方向钻下去。他知道聂耳家贫困,为了支持聂耳,艾思奇把自己的压岁钱买了一支笛子送给聂耳。艾思奇的叔父李日荃家里有手风琴,他带聂耳到叔父家学练手风琴。在课余时间,艾思奇和聂耳常凑在一起,打球、游泳、演出,一起活动。聂耳还常邀艾思奇等一些爱好音乐的同学,到家里举行小音乐会,演奏的曲目有《昭君出塞》、《苏武牧羊》等古曲。对聂耳的启发艾思奇见聂耳也很喜欢读书,常借给他一些当时流行的书刊,如《学生杂志》、《东方杂志》、《小说世界》、《世界周刊》,鲁迅的《呐喊》、《彷徨》、《野草》等等,艾思奇有时向他讲些马克思主义的初步道理,也向他灌输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思想。有一次,艾思奇很认真地对聂耳说:“我建议你搞点能振奋人心的乐曲,要自己动手作曲,不要老当吹鼓手。”这些话对聂耳有很大的震动和启发。艾思奇于1928年第一次从日本回昆明时,还给聂耳提供了一些书籍,其中有些是世界音乐家传记,同时,给聂耳带来了《国际歌》、《马赛曲》、《伏尔加船夫曲》等著名乐章,经艾思奇从日文转译为中文,由聂耳教唱。这些激动人心的歌曲,迅速在朋友中传唱,在昆明流传。在上海时的交往后来,聂耳到了上海,艾思奇也在上海。聂耳的叔父郑易里,是艾思奇的留日同学和朋友,通过郑易里,他们在上海建立了联系,他们常常互相交流思想和信息,互相鼓励。聂耳在上海时,异常勤奋。为了创作《大路歌》,他成天成夜在外滩码头工人中体验生活。他租住霞飞路附近的小楼上,下班后就作曲或练提琴和钢琴。在明月歌舞团和联华影业公司工作,每月微薄的收入,支付房租和钢琴租费后,所剩无几,生活困难。艾思奇对聂耳的经济时有帮助。聂耳创作了《大路歌》、《义勇军进行曲》等许多振奋人心的革命歌曲,艾思奇十分高兴。常常哼着聂耳创作的曲子。聂耳不幸在异邦遇难,噩耗传来,艾思奇极为悲痛,他特意在聂耳遗像边拍照,以致悼念。解放后,艾思奇还常向我们讲起聂耳,但从不讲他和聂耳有过交往的友谊,只是表示对他的英年早逝,深为惋惜。一谈起聂耳,痛惜之情,溢于言表。
作者简介
  卢国英,男,1933年生,浙江杭州富阳市人。1949年参加革命,在区县基层工作。50年代初,中央团校毕业,调至马列学院,在中央党在中央党校工作50多年,被评为哲学教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艾思奇秘书;发起创办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并任第一副院长(正局级),主持编辑一整套(70多种)函授学院教材;又发起创办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曾任秘书长、副会长,主编基金会会刊。60年代,参加艾思奇主编的哲学教科书的编辑工作;80年代,编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艾思奇文集》(两卷集);90年代,主编《毛泽东思想原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发展》,整理编辑《艾思奇讲稿选》(上下两卷),主编大型调研报告《珠海经济特区好》、《三晋腾飞之路》,等等。现正致力于艾思奇遗著的整理编辑出版,从事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
目录
序言(1)
说 明(9)
引子(1)
一、艾思奇之名(1)
名字的秘密(1)三种传说(1)合理的解释(2)
第一篇 风雨里成长
第一章 故乡生长(5)
二、极边第一城(5)
云南极西之县(5)西南丝绸之路咽喉(6)中国西南的大门(7)
三、腾冲的明珠(8)
江南水乡(9)著名侨乡(10)文化之乡(10)艾思奇的诞生地(11)
四、父亲李日垓(13)
蒙族的后裔(13)加入同盟会(14)护国军秘书长(15)由孙中山任命为驻港代表(16)坎坷的革命一生(16)对艾思奇的重大影响(17)
五、昆明的家庭(19)
四季如春的春城(19)和睦好学的家庭(20)胆子吃得雷(21)
六、淘气好学生(22)
好学上进的少年(22)一个小淘气(22)冒渎上帝的小学生(24)在香港的进步(24)
第二章 初历磨砺(26)
七、革命的熏陶(26)
进入省立一中(26)接受革命的真理(27)
八、一中的锤炼(27)
省一中的“名人”(27)为《滇潮》撰稿(28)举办义务学校(28)
九、黑猫和娜拉(29)
哲学家“黑猫”(29)扮演女主角娜拉(30)
十、和聂耳情深(31)
共同的音乐爱好(31)对聂耳的启发(31)在上海时的交往(32)
十一、龙潭和虎穴(32)
一中的学生活动(32)参加游行示威(33)跳出了“龙潭”(34)落人了“虎穴”(35)营救出狱(36)
第三章 他山之石(37)
十二、东渡去求学(37)
被困在苏州(37)东渡到日本(38)爱国义愤,毅然回国(39)
十三、昆明的习练(39)
潜心研读马列经典(40)为报刊写稿(41)进一步自修德文(42)
十四、再度去曰本(42)
再度赴日求学(43)考入福冈高等工校(4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44)
十五、根本的转变(46)
找到了宇宙人生的真理(46)重新考虑人生的道路(46)抗议侵略再度回国(47)
第二篇 烽火下成名
第四章 新哲战士(49)
十六、昆明到上海(49)
昆明的白色恐怖(49)决计另谋出路(50)在上海五叔家受冷遇(50)
十七、泉漳初任教(51)
泉漳中学当教员(51)参加上海反帝大同盟(52)泉漳中学被勒令停办(52)
十八、第一篇论文(53)
抓紧时间钻研哲学(53)生活陷入困境(53)第一篇系统论文(54)论文受到好评和党组织重视(55)
十九、吸收进社联(56)
组织关系转到了社联(56)社联的宗旨和组织(56)在社联的写作(57)
二十、捍卫进化论(57)
批驳反对进化论的谬论(57)用事实驳倒了“自然发生说”(58)
二十一、驳生命哲学(59)
战斗的唯物论(59)批判生命哲学的原因(59)从哲学史上揭露直观主义的本质(60)理知和直观矛盾的科学解决(62)
二十二、评哲学思潮(63)
对22年中国哲学思潮的评述(63)哲学思潮横的剖析(64)哲学思潮纵的展望(65)哲学上的战斗未有穷尽(65)
二十三、析中庸观念(66)
为什么要剖析中庸观念(66)中庸观念的正确因素和唯心论实质(67)中庸观念是保守的意识形态(67)文章的重要意义(69)
二十四、辩证法论战(69)
对叶青反辩证法的批判(70)揭露歪曲唯物辩证法的创始人(70)揭露对运动和静止原理的篡改(71)批判“外烁论”的荒谬(71)批判所谓“哲学消灭论”(73)
第五章 光荣入党(74)
二十五、申报图书馆(74)
调《申报》流通图书馆(74)在读书指导部(75)编辑部里的“百
科辞书”(76)
二十六、编读书生活(77)
《读书生活》编辑(77)十分活跃的时期(78)发起组织自然科学研究会(79)独自承担编辑《读书半月刊》(79)
二十七、加入共产党(80)
创造了入党的条件(80)赢得了党组织的重视和信任(81)秘密举行入党仪式(82)
二十八、战友高士其(83)
引导高士其走上科普创作道路(83)称赞和鼓励高士其的创作(84)帮助高士其成为革命的科普作家(84)
二十九、为科普创作(85)
从“天狗吃月”感到科普的重要(86)科学随笔的撰写(88)科学小品的创作(89)科学杂文的战斗性(92)
第六章 大众哲人(94)
三十、哲学大众化(94)
写作和出版(94)读者的评价(95)从另一面来的信息(98)成功的杰作(99)
三十一、成功的奥秘(101)
适应了时代的需要(100)依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的力量(101)通俗化的形式和内容(102)成功的主观条件(105)
三十二、通俗的特色(106)
用正确理论“指示”大众生活(106)《大众哲学》对现实生活的“指示”(107)用生活事例打破哲学神秘感(109)通俗化写作上的两条路径(110)比较新颖的系统的体系结构(111)相当严密的理论逻辑(112)生动活泼的形式(113)通俗化上总的特色(114)
三十三、理论的意义(115)
国外学者的评论(115)通俗化是对理论的一种丰富发展(117)对哲学理论的贡献(118)在认识论上的新创见(119)《实践论》、《矛盾论》和《大众哲学》(121)
三十四、白璧有微瑕(123)
作者的自我批评(123)感性和理性关系阐述上的疏漏(124)论理学定义不太准确(125)相对和绝对真理的错误解释(126)对形式逻辑的否定(126)白璧微瑕,瑕不掩瑜(128)
三十五、新本的改进(129)
《大众哲学》的版本(129)新改本的产生(130)在体系结构上的调整(131)在理论内容上的更正(133)增加了新的理论内容(135)新改本命运多舛(137)
三十六、一场大风波(138)
《大众哲学》横遭批判(138)批判的出发点荒谬绝伦(140)立论推断的奇谈怪论(142)“机械唯物论”的荒唐罪名(143)相互作用上的严重曲解(146)方法论上的颠倒黑白(150)《大众哲学》应当恢复名誉(153)
第七章 新星闪耀(156)
三十七、为读者释疑(156)
认真回答读者的问题(156)释疑解难的重点是哲学问题(157)解答意志是否有自由的问题(159)答读者怎么看“客观主义”问题(160)为读者剖解名词与事实的关系问题(161)
三十八、人生观哲学(162)
写这篇文章的缘由(162)人生观论战的中心(163)新哲学对人生观中心问题的解决(165)对科学与人生观论战的总结(167)
三十九、论文化艺术(167)
论文艺的永久性与政治性(168)论文学的鉴赏(171)论“诗人自己的道路”(172)论文学的素材题材和主题(173)在文学界的两个口号论争中(175)参加中国文艺家协会(177)研究中国文化问题(178)参与发起文化新启蒙运动(178)
四十、评译海涅诗(179)
翻译海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179)钟情于海涅诗之谜(180)“海涅的政治诗”是反封建的杰作(182)海涅政治诗中的缺陷(189)仍然需要借助于海涅诗的“刀和剑”(191)
四十一、译哲学大纲(191)
翻译《新哲学大纲》 (191)翻译出版《新哲学大纲》的意义(193)谈翻译的方法论(194)
四十二、民族与哲学(196)
要用新哲学指导民族解放(196)唯物论和民族解放(197)对立统一法则和联合战线(198)
四十三、思想方法论(200)
从思想方法讲哲学(200)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200)本体论和思想方法(201)认识论和思想方法(202)辩证法和思想方法(203)《思想方法论》有自己的特点(205)
四十四、力办出版社(205)
办读书生活出版社(205)支持翻译出版《资本论》(206)为编辑
出版多种刊物而奔波(207)
四十五、哲学与生活(208)
毛泽东的称赞和长篇摘录(208)关于相对和绝对(211)关于差别和矛盾(216)关于外因和内因(217)关于辩证法唯物论的特点(218)毛泽东摘录的意义(219)毛泽东摘录手稿保存和捐献的过程(221)
第三篇 熔炉中成钢
第八章 延安新任(224)
四十六、上海到延安(224)
党中央召唤(224)奔赴延安(225)延安的欢迎(226)
四十七、抗大名教员(227)
延安抗大(227)抗大任主任教员(229)抗敌后援会宣传部长
(230)在延安初期的哲学活动(231)
四十八、延安哲学会一一(232)
筹建延安新哲学会(232)新哲学会第一届年会(233)关于《延安新哲学会缘起》起草人(234)
四十九、在马列学院(235)
延安成立马列学院(235)在马列学院的教研和社会活动(236)参加祭黄陵(237)在马列学院时所写的文章(238)
五十、学习竞赛中(240)
延安的学习竞赛热潮(240)参加毛泽东组织的哲学小组(241)编写哲学学习提纲(242)汇编《哲学选辑》和编写《唯物史观》(243)撰写指导学习竞赛的文章(243)
五十一、文委秘书长(245)
联系和关心文化人(245)夜以继日地工作(246)边区文协主任(246)参加文艺界种种活动(248)边区文协第一次文代会(249)主编《中国文化》(250)和文艺家的深厚友谊(252)
第九章 整风洗礼(254)
五十二、中央研究院(254)
毛泽东报告的震动(254)中央研究院的成立(256)中国文化思想研究室主任(257)主编《马恩列斯思想方法论》(258)
五十三、整风运动中(261)
中央研究院整风运动开始时的偏向(261)整风运动走上正确方向(264)以普通一员参加整风(266)代表院部做学习总结(267)对中央研究院整风经验的概括(268)
五十四、思想的收获(270)
思想变化的记录(271)不要误解“实事求是”(272)“有的放矢”及其他(274)学习观念的革新(277)讽刺的意义和作用(277)唯物论的杂记(278)中国大众的立场(281)学习最大的难是变为行动(281)高度评价整风运动(282)整风的主要收获(283)
五十五、在解放日报’(285)
调任《解放日报》副刊部主任(285)繁忙的编务工作(288)
加强和改进对文艺作品的报道(288)重视读者来信(291)开辟新专栏(292)
草拟家庭问题社论(未刊)稿(292)“抢救运动”的波折(294)审干中的冤假错案被纠正(297)
副刊得到好评(298)参加《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学习(299)出席“七大”(300)
抗战胜利后(301)悼念博古(302)升任《解放日报》总编辑(302)
五十六、延安的生活(303)
富有朝气的艰苦生活(303)团结和谐的同志关系(305)工作之余的读书和翻译(307)谣言惑众,泰然处之(308)关怀亲友,心系家乡(309)
五十七、圣地结良缘(311)
相识伊始(311)恋情渐深(312)天缘巧合(314)婚礼劫难(315)情感重燃(317)相伴终身(318)
第十章 圣地新珠(321)
五十八、评抗战哲学(321)
文章的意图(321)抗战以来辩证唯物论的发展(322)对唯生论和力行哲学的批判(323)对“中”的哲学的批判(325)文章的意义(327)
五十九、论孙文哲学(328)
对孙中山哲学思想的研究(328)为革命而战斗的哲学思想(328)
“行易知难”学说中的唯物论要素(329)对精神作用的夸扬(331)
发掘和肯定中山哲学的积极因素(332)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和他的世界观(333)“知难行易”学说中的正确内容(334)“知难行易”学说的缺陷(335)
孙中山在中国历史上的辉煌业绩(337)全面地正确地评价了孙中山的哲学思想(338)
六十、批力行哲学(339)
力行哲学是极端唯心论(339)对“诚”的思想的批判(340)对力行哲学知行观的批判(342)力行哲学利用、歪曲了“知难行易”学说(343)力行哲学是反共反人民的愚民哲学(345)
六十一、论鲁迅精神(345)
对鲁迅的虔诚和崇敬(346)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347)鲁迅是战斗现实主义者(348)
延安纪念鲁迅的活动(349)论鲁迅的方法(350)论鲁迅早期对哲学的贡献(352)
鲁迅早期生活的时代(352)从进化论到发展的历史观(353)把握到了辩证法的核心(354)
发见了世界发展曲折如螺旋的规律(355)唯物主义和理想主义(356)
六十二、延安讲课稿(357)
编写哲学《研究提纲》(358)《研究提纲》有自己的体系和见解(359)
毛泽东对《研究提纲》的批注(359)毛泽东批注中若干尚可商榷的问题(365)毛泽东批注的显著特点(369)
两份讲稿(371)强调哲学的党性原则(372)独到的原理解释和发挥(373)
提出了新的观点(376)密切联系当时的实际(379)
六十三、论三者同一(380)
重视研究辩证法、逻辑学、认识论的同一性问题(380)列宁提出这一命题的背景和意义(381)什么是三者一致(382)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观点(383)辩证法和认识规律(385)
六十四、特殊性研究(387)
揭露反动派都借特殊性来反对革命(387)批判叶青“把握特殊”的诡辩方法(388)论证了普遍真理和民族形式的结合(390)
六十五、道德观新论(393)
唯物论者和道德(393)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旧道德观(394)进步的发展的新道德观(395)共产主义者与民族道德(396)
六十六、讲民族理论(397)
民族是什么(397)民族问题与民族革命运动(398)民族革命战争(399)民族统一战线(400)民族自决与民族国家(401)民族的独立解放与民族最后解放(402)
六十七、谈家族问题(403)
什么是家族(403)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家族(404)一夫一妻制的家族(406)
封建时代的家族制度(407)资本主义的家族关系(408)共产主义制度下的家族(409)
关于家族问题的基本观点(409)圣地延安结出了一串智慧新珠(411)
第四篇 京华成大师
第十一章 哲光普照(413)
六十八、延安到北京(413)
从延安撤离之后(413)写反对经验主义文章(417)马列学院的创办(420)在马列学院当教员(422)
六十九、劳动创造人(423)
社会发展史主讲教员(423)社会发展史的讲义和广播稿(425)劳动创造人(427)劳动创造人类社会(429)劳动群众创造人类历史(432)社会发展史宣传的意义(436)
七十、评非历史观一(437)
对非历史观的批评(438)解答社会发展史学习中的问题(441)
对社会发展史的进一步研究(443)
七十一、学习的指导(445)
在全国政协讲课(445)指导全国的学习运动(447)从头学起(447)思想领域的解放战争(449)
前进一步(450)论思想改造(451)无校园大学里的特聘教员(453)
七十二、三进清华园(454)
在北大、清华讲哲学(454)三进清华和思想改造(455)三进清华和电子可分(457)
在清华和老教授的情谊(459)
七十三、北大任教授(459)
马克思主义哲学解放了(459)北大聘为教授(461)在北大传播新哲学(464)任继愈教授的公正评价(467)
第十二章 智慧之光(469)
七十四、论学实践论(469)
中国新哲学会(469)频繁的哲学活动(470)《实践论》和哲学史(472)
《实践论》在哲学史上解决了什么问题(473)如何估计以往哲学(474)
两种不同的唯物论认识论(475)《实践论》怎样解决了知行难易问题(478)重要的学术价值(480)
七十五、评功臣思想(482)
功臣思想的历史背景(482)功臣思想错误的实质(483)克服功臣思想的办法(484)
七十六、教学和总结(484)
集中精力进行校内教学(485)总结哲学教学工作(487)哲学教学经验的概括(490)
一份高水平的哲学教学经验总结(493)格列则尔曼的信(494)
七十七、专家来校后(495)
党校聘请苏联专家(495)苏联专家在教学中的优点和缺陷(496)采取了两个克服弊端的做法(498)
七十八、提纲的特点(499)
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结合(500)体系上创新(502)把认识问题作为哲学中心(504)《讲课提纲》受到了欢迎(506)
七十九、纲要的增改(506)
《纲要》增改的主要之点(507)着重加强了矛盾,同一性作用的论述(507)
强调了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的绝对性(510)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观点是全面的正确的(511)
八十、中科院讲课(512)
讲课的情形和特色(513)阐释哲学和科学的关系(514)说明哲学和科学的历史联系(516)
用哲学说明科学上的问题(517)紧密联系科学家的思想(520)
八十一、批判唯心论(522)
批判唯心论是党的号召(522)对胡适实用主义的批判(523)实用主义的真面目(524)
实用主义是主观唯心主义(525)实用主义是不可知论(526)实用主义是主观真理观(526)
实用主义是庸俗进化论(527)实用主义是反科学的方法论(527)批判实用主义文章的重要修改(528)  对梁漱溟哲学的批判(530)应当肯定批判唯心主义的意义(532)
八十二、文艺界报告(532)
报告的主题和主要内容(533)关于文艺这种社会意识的本质问题(534)
关于文艺受作家立场、观点的制约问题(536)关于文艺的历史继承性问题(538)
关于文艺的典型问题(539)关于文艺的特点问题(540)
关于文艺的现实主义问题(542)哲学和文艺的紧密结合(545)
第十三章 再历磨砺(546)
八十三、土改在安徽(546)
土改工作团(546)在土改工作中(548)在土改中学习(550)和大家同甘共苦(551)土改结束后所写的文章(552)
八十四、突遭大厄运(554)
一场倾盆大雨(555)莫须有的罪名(556)在领袖产生必然偶然问题上的荒谬批判(557)
在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异同问题上的混淆是非(560)暴露了陈伯达的险恶用心(561)
双重的打击(561)
八十五、再遇大风浪(562)
党校的急风暴雨(562)魔鬼康生兴风作浪(563)哲学室运动的矛头所向(564)平反的曲折(567)
八十六、下放在河南(568)
在登封挂职锻炼(568)指导农民学哲学(569)无限和有限的辩证法(570)
论人和物、冷和热的关系(573)谈共产主义问题(575)讲思想方法问题(576)
我们的唯物主义是不彻底的(578)
第十四章 三大论争(583)
八十七、论争的过程一(583)
分歧的开始(583)矛盾的加深(584)尖锐的对立(588)论争的背景(590)灾难的根子(593)
八十八、基础论之说(597)
杨献珍的主要论点和论据(597)艾思奇的主要观点和根据(598)上层建筑问题上的分歧(602)历史对这场论争的评判(603)这场论争的理论意义(604)
八十九、同一性之论(608)
艾思奇认为恩格斯肯定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608)杨献珍认为恩格斯否定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609)
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上分歧的主要点(611)思维与存在同一性争论的关键问题(612)
对列宁的论断的不同理解(615)怎样从历史背景上理解恩格斯和列宁的论断(616)
如何理解黑格尔的命题(618)思维与存在同一性和反映论问题(619)
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提出的时间问题(621)希望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争论实现喜剧的结局(623)
九十、分与合之争一(624)
“合二而一”的提出和解释(625)“一分为二”的来源和根据(627)
杨献珍认为“合二而一”只是说不可分性(628)艾思奇认为不可分是相对的、可分是绝对的(630)
杨献珍的“合二而一”观点中的正确因素(632)艾思奇对“合二而一”观点批判中的错误之处(635)
“合二而一”观点的缺陷(637)分与合之争的学术意义和严重教训(638)对艾思奇在三大论争中的总评(641)
第十五章 真理增辉(643)
九十一、致力办新班(643)
关心自然辩证法班开办(643)指导编写自然辩证法提纲(644)
对编写自然辩证法提纲导论部分的设想(645)对写自然辩证法基本规律的建议(648)对写自然辩证法分论和农工医部分的意见(650)注视自然科学的发展(652)党校开办逻辑班(652)讲授辩证逻辑(653)
九十二、倾注秀才班(654)
领导“秀才班”教学(655)为“秀才班”讲课(658)
对疑难的辩证法核心问题的系统讲解(659)
给“秀才班”作引言报告(663)从哲学高度讲党史引言(663)
从研究历史方法论角度讲社会发展史引言(665)提纲挈领地讲授历史唯物主义引言(666)
九十三、原著的辅导(上)(667)
辅导《反杜林论》(668)关于曲和直矛盾的解释(668)
关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和无限矛盾的说明(669)关于恩格斯的矛盾观点的讲解(670)
《自然辩证法》的讲解(671)关于辩证法的原理(672)关于辩证逻辑的思想(673)
关于认识论的观点(674)
九十四、原著的辅导(下)(675)
辅导“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信”(675)包罗万象的内容(675)
二十一封信的基本思想和逻辑结构(676)对若干重要观点的解释和发挥(678)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辅导(680)强调要有一种正确的读书方法(681)
辅导始终贯穿着分析批判的读书方法原则(683)
九十五、主编教科书(683)
哲学教科书的编写过程(686)哲学教科书的主编作用(687)
哲学教科书的编写原则(688)哲学教科书的中国化特点(690)
哲学教科书是一本高水平的好书(697)哲学教科书的历史局限性(701)哲学教科书的意义(701)
九十六、论辩证认识(702)
论外行与内行(702)论宇宙发展的曲折前进(705)论认识路线(709)
论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统一(713)
九十七、最后的奋斗(714)
异常勤奋地学习和工作(714)毛泽东的召见(716)
两次参加“四清”(717)撰写出国《讲学提纲》(717)谈坂田昌一的文章(720)
回答船山信一的哲学问题(721)出席毛泽东召集的杭州会议(724)
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726)生命不息,奋斗不止(727)永远活在人民心中(728)
第五篇 杰出哲学家
第十六章 含英咀华(731)
九十八、历史的总结(732)
和毛泽东的交往(732)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研究和弘扬(733)
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原则(734)革命历史经验的哲学总结(735)
党的认识经验的高度概括(738)毛泽东哲学思想_的重大意义(741)
九十九、实践论价值(742)
解决了党的认识路线、思想路线问题(742)《实践论》的重要特点(743)
高度地概括出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744)全面地解决了什么是实践的问题(746)
科学地阐明了认识过程的两大飞跃(748)创造性地提出了认识发展的总规律(750)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论(753)明确地提出了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755)
一00、矛盾论意义(757)
系统地说明和发挥了矛盾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757)
深刻地阐明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759)
深入地阐明了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原理(761)
精辟地阐明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764)
透彻地阐明了矛盾的对抗和非对抗的问题(765)
一0一、主要的发展(766)
正确地解决了认识从何而来的问题(767)
系统地解决了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问题(768)
明确地强调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问题(770)
对主要发展论述的评论(771)
一0二、丰富的贡献(772)
哲学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773)实事求是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哲学原则(773)
论述了自觉能动性和主动性的关系(774)对量变质变规律的新贡献(776)
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运用和发展(779)在辩证法范畴上的新思想(780)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782)活的哲学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总特点(784)
略评艾思奇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中的功过得失(785)
第十七章 哲海真谛(789)
一0三、哲学的使命(789)
探索真谛中的真谛(79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791)
哲学为实际工作服务(793)艾思奇所走的哲学道路(794)
一0四、认识论精华(796)
哲学的中心是认识论(796)认识论的出发点和立足点(797)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精华(797)哲学上和实际中的两条认识路线(798)
主客观分裂是一切错误的根本原因(799)实现主客观一致的正确路线(800)
经常保持主客观近似的一致(802)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论(804)
掌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总观点(806)
一0五、辩证法本质一(808)
辩证法是普遍联系的科学(808)辩证法是运动发展的学说(809)
辩证法的总的特点(810)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811)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基本原理(81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基本原理(814)
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817)量变质变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818)
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821)辩证法是关于事物内部本质的科学(823)
一0六、历史观核心(823)
历史唯物主义的定义(824)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问题(824)
历史唯物主义首要的根本问题(825)历史唯物主义的系统性(827)
历史唯物主义着重研究经济基础变化的规律(827)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828)
历史唯物主义核心中的核心(829)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830)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830)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832)
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832)社会意识形态的特点(833)
社会历史矛盾的第一位和第二位原因的关系(835)历史的特点是人的活动(836)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837)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838)
杰出人物产生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结合(838)人民需要集体的领袖(838)
对领袖的热爱和个人崇拜的区别(839)把握科学历史观的真谛(839)
一0七、逻辑学开拓(841)
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841)辩证逻辑的研究对象和任务(842)
辩证逻辑研究的主要原则(842)辩证逻辑的概念(844)辩证逻辑的判断(848)
辩证逻辑的推理(850)归纳和演绎(851)分析和综合(853)抽象和具体(854)历史和逻辑(856)
自觉地把辩证法运用于辩证逻辑研究(857)
一0八、哲学史求是(858)
哲学史研究的成果(859)哲学发展的历史规律(859)
哲学史上区分不同营垒的标准(861)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转化问题(862)
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总方向(863)哲学史的继承性问题(864)哲学史发展的主要阶段(865)
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866)十七八世纪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868)德国古典哲学(869)
19世纪俄国和中国的哲学(87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871)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873)对哲学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索成果(878)
关于艾思奇的哲学思想(878)
第十八章 一代宗师(884)
一0九、战士和学者(884)
革命家和哲学家(884)文如其人(885)学者风度(888)讲课的风格(889)渊博的学识(891)自学成才(893)
一一0、创造性讲课(893)
讲透原理(894)常讲常新(895)引人人胜(896)说明和发挥(897)
一一一、注重在应用(898)
用实例说明原理(899)应用理论说明实际问题(900)批判错误理论(902)总结实践经验(903)用理论指导行动(905)
第十九章 风范永存(907)
一一二、严格的党性(907)
贯彻哲学的党性(907)坚持真理,勇于改正(908)听从党的号令(909)恪守党的生活准则(911)
一一三、高尚的人品(911)
一个真正的好人(911)谦逊朴实,虚怀若谷(913)淡泊名利,廉洁奉公(914)道德文章,堪为师表(914)
一一四、严谨的学风(915)
坚定的信仰(915)求知的渴望(916)求实的精神(917)思索的习惯(919)严谨的态度(919)
一一五、朴实的生活(921)
简朴的物质生活(921)丰富的精神世界(924)虽死犹生,风范永存(926)
后记(929)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