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工具书
-
高职教育与外语教学问题研究孟凡飞本书共分为四章,第1章论述了高职院校外语教育问题研究,并对社会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2章论述了互联网时代的外语学习问题,与时代接轨,与时并进,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第3章论述了外语教学方法研究,并阐述了和高职教育的关系,使得高职学校开始注重学生内在素质的提升上,外语教学的问题也得到了重视,同时,也注重了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教学。第4章介绍了英语语言文学研究。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出既有创新精神同时又有实践技术才能的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的中心任务。
-
英汉人工智能简明词典王晓峰,高俊波,孔繁荣《英汉人工智能简明词典》主要收录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领域相关术语、词条8000余条。所有词汇均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序,并经过了规范和审定,对每一英文词条给出了其中文译名。 本词典可供智能科学、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等相关专业的研究、开发应用和科技书刊编辑及文献译摘人员使用,也适合非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员及广大业余爱好者作为工具书学习参考之用。
-
英汉投资词典曹实本词典是CFA教程词汇的精编,内容既涵盖了教程中的词汇,也统一了不同版本金融词典对资产管理行业专用词汇的不同释义, 词典按照“大数据+业内专家评审”的模式编撰,邀请投资业界的专家进行了内容终审和把关,使词汇的互译和表达能够更加贴合业务实际,在保障科学性、准确性的基础上提高实用性。本词典的主要目标读者是投资业界的专业人士、学者、学生以及各金融机构相关业务工作人员。
-
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英国培生教育有限公司《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自1978年首次出版以来,深受全球英语学习者喜爱。第6版双解本承袭以往版本的一贯特色,新增更多匠心设计,高效助力语言学习,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交流、阅读、写作、翻译全面解决方案。1. 收词全面:收录单词、短语及释义达230,000条,增收1000余条新词新义2. 标注词频:分级标记“朗文交际9000词”及口语、书面语常用3000词3. 释义简明:释义采用2000基本词汇,浅显易懂4. 例证地道:165,000条例证全部来自语料库5. 详解语法:全新语法专栏及“语法指南”专页,剖析重点难点6. 突出搭配:词语搭配专栏提供65,000余项搭配信息7. 扩充词汇:词语辨析专栏详解18,000个同义词、相关词8. 注重语用:语体专栏及语用学专页讲解词语使用情境9. 插图丰富:形象展示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
-
外研社柯林斯英汉汉英词典暂缺作者《外研社柯林斯英汉汉英词典(第3版)》注重搭配,不仅标出了动词、名词、形容词同介词的搭配,也提供了动词与副词、动词与名词、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用法。各项语言知识不仅诠释语法和用法难点,还为有典型文化内涵的词汇提供了详细的背景知识。词典的另一大特色是在多义项词条的各个义项之首提供了”词义提示”,方便读者检索和活学活用。附录涵盖大量日常交际用语、多种书信范例及公文写作指南,进一步增加了实用价值。
-
最新英语短语双解词典暂缺作者本书共收条4300组,涵盖中学、大学教材中出现的短语,以及欧美报刊、文学名著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短语,能满足各类使用者的需求。词典中提供中英双解释义,标注短语词性。部分短语后面标出其词源、语体、语域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短语。短语例句都选自国外一手英语语言资料,涉及文学艺术、科技、军事、体育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部分短语后设有注释栏目,指出短语的搭配关系及特殊用法。
-
国际汉语教育史研究张西平 主编本书收入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学会两届年会论文21篇,内容涉及历史研究、文献整理、教材研究、语法研究、词汇研究、语音研究、词典研究、国别教育史等方面。代表性文章如:张西平《汉字在西方早期的传播》、内田庆市《研究一一清末南北官音差异的一斑》、李无未《(1877-1911):清末中日文言语法谱系》等。本书可供汉语史、汉语传播史、传教士汉语学习史等领域研究者参考。
-
英语词典历史评述丁骏本书追溯英语词典的历史,按时间顺序梳理英语词典在西方发展的全过程。内容主要是从史实、流派、个例等方面着手,介绍英语词典的起源、进化历程、分类、以及现状。着重介绍了一些历史上重要的词典学家及他们的作品,包括作家生平事迹、作品内容、影响力等等。此外也从共时的角度介绍了英语词典的宏观、微观结构、如何使用、选择、以及评介的标准等等。
-
汉英成语大词典徐华东,朱源 编欣闻由徐华东编审和中国人民大学翻译学博士生导师朱源教授联合主编的《汉英成语大词典》即将由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出版,我由衷地为此高兴。因为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汉语成语浩如烟海,是一座丰富的语言宝库,而且要翻译成英语,还得兼顾英语本身的成语,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且不说这件事本身又很大。汉语是世界上的几个大语言之一,是具有巨大语言潜在优势的大语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反映了汉民族和各少数民族使用汉语的人们所具有的生活习惯和语言习惯,既有地方性又有统一性,其本身就是一个偌大的文化和语言宝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言资源。成语本身既反映语言的形成和起源,也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和无穷变化的可能性。在具体的上下文中,如何使用、如何引用,大有学问。汉语成语的起源虽然不尽相同,但多数都包含一个故事,而且很多是寓言故事,在短小的篇幅中,在幽默的语言中,蕴涵着作者或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和生活经验,其本身是有认识价值和修辞价值的。例如“狐假虎威”就有智者对关系的利用,而“刻舟求剑”又有认识不能与时俱进的缺憾;“削足适履”反映了教条主义者的愚蠢可笑,“唇枪舌剑”则表现了激烈的口头论争的场面。虽然成语未必一定是四字,但四字成语的普遍性也反映了汉语四字结构的语法特征和语义构成的普遍性,也表现了汉语铿锵有力的节奏特点,甚至具有连缀使用加强语势的修辞作用。一个人掌握成语的多少和使用得巧妙与否,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水平,也反映了他的口头和笔头的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假如一个人不会活学活用,而是一味地搬弄成语,或使用不当,就会闹笑话,或有卖弄文采的嫌疑。成语的使用未必一定和学问、智慧有关,反倒是朴实的成语包含着朴素的真理和淳朴的文风。那么,成语难道会因使用不当反而有害,甚至在现代社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不值得一提了吗?那倒也未必。语言是进步的,而成语产生在语言诞生的初期,有一个轴心时代学问与之俱来的契机,其后就趋于稳定,很难再产生成语了。记得苏联作家高尔基在年轻时曾经“不自量力”,要自己创作成语习语,结果无功而返。这说明成语一旦形成,就会相对稳定和封闭,不再是个别人可以自行创造的,也不是个别天才找到某种语言规律就可以如法炮制的。约定俗成,仍然是成语的一条基本规律。在当今社会,特别在文学作品中,成语的使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为稍加改变的成语,往往比不加改变的成语更加有效。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曾经把“十分得意”改编成“九分得意”,这样形容阿Q的笑容就显得异常奇特,而他的形象就格外突出了。同样,毛泽东也在原成语基础上对其加以改造,例如把“阴谋”改为“阳谋”,由此显示出的哲人和政治家的超人的智慧,是常人难以企及的。
-
精选汉葡词典张黎 张敏芬 编《精选汉葡词典》秉承商务印书馆知名的“精选系列”的编写原则,收词精当,释义精准。全书共收录汉语单字4,500余个,多字条目20,000余条,除日常基础词汇外,特别收录体现中国文化的成语俗语,增收反映近年来社会变化的新词新义;释义中的葡萄牙语,严格按照葡萄牙新的正字法书写,标注欧洲葡萄牙语和巴西葡萄牙语的区别;选用当下受欢迎的开本,精心制作,方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