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工具书
-
山海集 第一卷吴松弟《山海集第一卷》为复旦大学吴松弟教授个人系列四卷本论文集“山海集”第1卷,共收论文32篇,文章内容涉及历史地理通论及专题性研究,历史地理学学术史发展总结、历史地理学家学术成果评述,以及部分考证性文章等。本卷所收论文,是吴松弟教授在较长时间段内集中进行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成果汇集。吴松弟教授是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方向的代表性学者,其个人研究成果,体现着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学术传统,也是吴松弟教授关注新学术资料、开启新研究领域的集中体现,其论文的汇编结集出版,能够为后续学者的集中查阅及进行学术史的回顾与评述提供较多的便利。
-
印度洋Abdul Sheriff,Engseng本书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印度洋地区的商贸活动。首先,笔者引用早期印度洋历史中的黑奴贸易讲述印度洋早期劳动力的迁移以及如今印度洋地区一些殖民地形成的过程。其次,通过描述印度洋地区的海上贸易、政治关系、外交状况来阐释印度洋地区商贸的发展现状。第二部分则陈述印度洋地区殖民地以及新社会的形成过程,与前一主题的逻辑相连接,为读者解答了以下问题:是谁成为了斯瓦希里人?是非洲人还是阿拉伯人?这对于处于非洲与印度洋交汇处的社会群体来说是一个长期的问题。通过对斯瓦希里的语言、宗教以及民族风俗的研究,我们可以触及到这一新生社会群体历史,对它的形成过程进行研究。
-
中国近代地图志暂缺作者本书对中国地图目前的近代——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地图进行了考证和分析,论述了中国地图制图历史的发展轨迹和地图学发展规律。辑录了200多种明代至民国的古旧地图,进行分类、归纳,以图志的形式呈现。涵盖了世界地图、天文图、疆域和政区地图、省和区域地图、地形图、江河湖泊和水利水运地图、海图、军事地图、城市地图、风景名胜地图、教学地图等11个专题。在各个类别的概述之后,以“一图一志”的方式,分别论述明、清、民国时期地图发展特色。既有对古旧地图的绘制年代、尺寸、制图手法等要素的说明,还有对古旧地图的绘制背景、历史地位和影响等方面的讲述。本书是首次对我国近代地图进行系统性的发掘和分析整理并公开出版,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填补了此类图书出版的空白。
-
西迁南渡未北归抗战时期的西北联大张在军是一部西北联大校史。从成立到重组,“西北联合大学”之名仅仅存在了1年零4个月。不过,人们习惯上把西北联大和从西北联大分立出来后的五所院校(西北大学、西北农学院、西北工学院、西北师范学院、西北医学院)统称为“西北联大”。因为其实质还是西北联大——西北联大的办学宗旨、师资、学生、设备还保留在这五校之中,一直传承延续。更重要的是,西北联大并未因分立而缩小,反而得以扩大发展,为西北地区的文、理、工、农、医、师范等较为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可见,与西南联大的“南渡北归”不同,西北联大是“扎根西北”而未归。本书作者以大量的档案资料、政府文件、决定、指示、函电、会议记录、报刊报道和亲历者的日记、回忆为依据,讲述了西北联大各组成院校系科的磨合与教学、科研及社会实践状况,展现了西北联大一分为五、并立办学,最后在新旧政权交替的时代背景下获得新生的宏阔历史,并对西北联大创设与发展西北高等教育的政策考量,民国高等教育的地域特色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研究董耀会本书是中国长城学会常务副会长董耀会先生围绕长城国家公园建设进行了多年学术研究而来的成果,非常有学术价值。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研究,主要涉及十四个方面,分别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目标、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规划、长城精神与价值阐释、长城文化遗产保护实现路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社会功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点项目、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管理体制、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投入机制、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管理队伍、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创新研究、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生态保护、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社会力量参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评估。本书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非常有启示意义。
-
中国古都文化程遂营古都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化的承载者。了解古都的前世今生,探寻古都的考古奥秘,品味古都的独特意蕴,可以丰富人文知识,陶冶文化情操,体悟传统文化魅力。本书在河南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国古都文化》视频资料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是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程遂营教授主讲的《六大古都》《黄河上的古都》的基础上建设的。全书从考古遗址、旅游景点等读者感兴趣的视角切入,采用口语化的语言形式,古今结合、文旅融合,从古都概要、古都成因、古都变迁、古都考古、主要古都、古都文化景观以及古都文化影响等多个角度,引领读者进行古都文化的穿越之旅,揭示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作为通识教育,可以培养读者对中国古都的文化情感,引导读者自觉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进而塑造读者的文化使命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增进文化自信。
-
中国地名学史研究华林甫地名学是专门研究地名起源、产生、发展及演变的一门学科,涉及地名渊源、地名通名、地名命名与更名规律、地名定位、地名用字、地名读音等领域,包含了地名的音、形、义、位、类五大要素全部范围。本书系作者已出版的“地名学三书”的后续地名学探索。共分二十章,各章汇集作者二十多年来地名学研究心得(各章均曾以论文形式发表,收录时避免与已出版专著的重复),旨在初步构建中国地名学史学术体系。此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以时序编排,研究中国传统地名学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认为中国传统地名学以考释地名渊源为主要特征,经历了个体地名研究、群体地名研究和地名整体研究三个发展阶段。其学萌芽于先秦,奠基于两汉,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有了显著发展,唐宋时代取得了一系列进步;在明朝万历年间诞生了第一部专门进行地名渊源考释的著作——《郡县释名》,其中颇有理论高度的认识。清代地名典籍更繁,作者择前作未涉及的三位清人作出研究,补入此书,又介绍了于民国问世的第二部解释地名渊源著作——《今县释名》。至此,上篇十一章以细致的典籍文献梳理,建立起由先秦迄民初的中国传统地名学脉络。下篇九章则以“纵论古今”为目,结合历史经验,思考当代问题,如直辖市与自治区通名改革、分省模式探讨、县级政区通名划一等主题,也包含越语地名、国号地名等专题研究,每有卓见动议,既表现出作者“经世致用”的时代关怀,也反映出地名研究在当代广阔的应用前景。本书梳理中国传统地名学发展脉络,为构建地名学史学术体系作出贡献,并进一步提出要对中国各断代的地名做地理分布与变迁的研究,呼吁以此建立起中国的“地名地理学”。
-
鳌峰书院与嘉道间闽台学风变迁研究陈忠纯《鳌峰书院与嘉道间闽台学风变迁研究》阐述嘉道间福建鳌峰书院学术特征转变及其对闽台学风的影响。郑光策等山长的努力下,经世实学之风兴起。道光以后,陈寿祺掌席,经世学风与汉宋兼收、古文诗赋相互促进,最终形成汉宋并重、兼收并蓄的新风气,培养出有新风气的学生。鳌峰书院转变不仅推动了福建学风的转变,也影响到了台湾地区地区的教育与士风。在经世学风的影响下,以鳌峰书院师生为代表的不少闽省官绅十分关注台湾地区地区的文教事业与社会民生,他们为清政府治台政策的制定与调整,以及台湾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
镇江大运河遗产调查与研究王玉国 主编本书是第一部参照中国大运河遗产的标准、分类,梳理、对照、研究镇江大运河遗产的专著。本书具体分为镇江大运河水工遗产、镇江大运河附属遗产、镇江大运河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等内容。
-
秦交通史王子今《秦交通史》本书以秦人在渭水上游及西汉水上游的早期经营为起始点考察秦史,提取秦交通与秦帝业的兴衰、国家运输与民间商运、秦国君主远行、秦军远征与军需运输、秦通信制度、秦交通管理、秦交通礼俗等多个视角,深入探析有关秦交通开发、交通建设、交通发明、交通条件利用等方面的历史文化信息。本书在原有的《秦汉交通史稿》的基础上,以秦为独立研究对象,将秦祖先神话传说、秦史资料、考古成果,以及与秦交通史相关的民俗资料相结合,旁征博引,从交通这一关键词出发,深入探析有关秦交通开发、交通建设、交通发明、交通条件利用等方面的历史文化信息。从交通文化层面的象征意义切入还原秦朝社会气象的,通过个案研究,以交通为核心,在秦政治建设、军事管理、经济发展,以及文化进步等方面提出许多值得思考的新观点。本书以秦人在渭水上游及西汉水上游的早期经营为起始点考察秦史,提取秦交通与秦帝业的兴衰、国家运输与民间商运、秦国君主远行、秦军远征与军需运输、秦通信制度、秦交通管理、秦交通礼俗等多个视角,深入探析有关秦交通开发、交通建设、交通发明、交通条件利用等方面的历史文化信息。本书在原有的《秦汉交通史稿》的基础上,以秦为独立研究对象,将秦祖先神话传说、秦史资料、考古成果,以及与秦交通史相关的民俗资料相结合,旁征博引,从交通这一关键词出发,深入探析有关秦交通开发、交通建设、交通发明、交通条件利用等方面的历史文化信息。从交通文化层面的象征意义切入还原秦朝社会气象的,通过个案研究,以交通为核心,在秦政治建设、军事管理、经济发展,以及文化进步等方面提出许多值得思考的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