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杂交高梁遗传改良
作者:卢庆善
出版社:农业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1-01
ISBN:9787801678041
定价:¥102.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杂交高粱遗传改良》从杂交高粱的来源和发展开始,全面介绍了杂交高粱遗传改良的成果和成就。全书17章,分别论述了杂交高粱遗传改良的理论基础、主要性状遗传,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亲本系创造及杂交种选配、配合力育种、群体改良、杂种优势固定,遗传资源,产量、品质、抗旱、抗病虫等性状改良,生物技术、配套技术及产业化等。此外,还附录了我国主要高梁杂交种简介、主要高粱杂交种制种播期调节、部分高粱遗传资源对不同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育性表现等。本书全面、系统、翔实地叙述了国内外杂交高梁遗传改良的成就、成果、经验、做法和规律,有助于中国高粱学者更好地了解杂交高粱遗传改良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本书适于农业科技工作者,大、中院校师生等。
作者简介
暂缺《杂交高梁遗传改良》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高梁生产综述
第二节 杂交高梁的来源
第三节 中国杂交高梁的起步与发展
第二章 杂交高梁遗传改良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杂交高梁与杂种优势
第二节 杂交高梁的杂种优势表现
第三节 杂种优势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杂交高梁主要性关的遗传
第一节 植株性状遗传
第二节 品质性状遗传
第三节 生育期遗传
第四节 育性遗传
第五节 抗性性状遗传
第六节 遗传相关和遗传距离
第七节 遗传连锁群
第四章 杂交高梁杂种优势利用的算途径
第一节 杂种优势利用的前提条件
第二节 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
第三节 杂交主梁的利用方式
第五章 杂交高梁与雄性不育性
第一节 雄性不育性研究概述
第二节 雄性不育的特征和遗传模式
第三节 雄性不育的细胞学基础
第四节 高梁雄性不育性的类型及其特征
第六章 杂交高梁亲本系创造及杂交种组配
第一节 高梁“三系”及其特点
第二节 雄性不育系及雄性不育保持系选育
第三节 雄性不育恢复系选育
第四节 高梁“两系”及其特点
第五节 杂交高梁的选配
第六节 杂交高梁繁制种技术
第七章 杂交高梁的配合力育种
第一节 配合力育种概述
第二节 配合力测定的先决条件
第三节 配合力的测定方法
第四节 配合力分析举例
第五节 配合力育种方法
第八章 杂交高梁的群体改良
第九章 杂交高梁的杂种优势固定
第十章 杂交高梁改良与遗传资源
第十一章 杂交高梁产量改良
第十二章 杂交高梁品质改良
第十三章 杂交高梁抗旱性改良
第十四章 杂交高梁抗病虫性改良
第十五章 杂交高梁配套技术
第十六章 杂交高梁与生物技术
第十七章 杂交高梁产业化
附录1 中国主要高梁杂交种介绍
附录2 部分高梁杂交种制种播期调节和花期预测
附录3 高梁资源对不同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育性表现
第一节 高梁生产综述
第二节 杂交高梁的来源
第三节 中国杂交高梁的起步与发展
第二章 杂交高梁遗传改良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杂交高梁与杂种优势
第二节 杂交高梁的杂种优势表现
第三节 杂种优势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杂交高梁主要性关的遗传
第一节 植株性状遗传
第二节 品质性状遗传
第三节 生育期遗传
第四节 育性遗传
第五节 抗性性状遗传
第六节 遗传相关和遗传距离
第七节 遗传连锁群
第四章 杂交高梁杂种优势利用的算途径
第一节 杂种优势利用的前提条件
第二节 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
第三节 杂交主梁的利用方式
第五章 杂交高梁与雄性不育性
第一节 雄性不育性研究概述
第二节 雄性不育的特征和遗传模式
第三节 雄性不育的细胞学基础
第四节 高梁雄性不育性的类型及其特征
第六章 杂交高梁亲本系创造及杂交种组配
第一节 高梁“三系”及其特点
第二节 雄性不育系及雄性不育保持系选育
第三节 雄性不育恢复系选育
第四节 高梁“两系”及其特点
第五节 杂交高梁的选配
第六节 杂交高梁繁制种技术
第七章 杂交高梁的配合力育种
第一节 配合力育种概述
第二节 配合力测定的先决条件
第三节 配合力的测定方法
第四节 配合力分析举例
第五节 配合力育种方法
第八章 杂交高梁的群体改良
第九章 杂交高梁的杂种优势固定
第十章 杂交高梁改良与遗传资源
第十一章 杂交高梁产量改良
第十二章 杂交高梁品质改良
第十三章 杂交高梁抗旱性改良
第十四章 杂交高梁抗病虫性改良
第十五章 杂交高梁配套技术
第十六章 杂交高梁与生物技术
第十七章 杂交高梁产业化
附录1 中国主要高梁杂交种介绍
附录2 部分高梁杂交种制种播期调节和花期预测
附录3 高梁资源对不同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育性表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