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高中数学·第2册上(教师用书)
作者:张国声
出版社: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12-02
ISBN:9787805965451
定价:¥14.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教与学整体设计》系列丛书是一套影响较大的教辅用书,该书通过教与学整体设计,展示了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模板,并提供了同步教辅中少有的资料和精到的习题。 该套丛书在新修订版中其指导思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与教学的有机整合;《教与学整体设计》系列丛书设计的是“运作的课程”,即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也可称作“体验课程”,《教与学整体设计》系列丛书设计的教学内容不再只是特定的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作为相互作用的主体。教师即课程,教师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主体;学生同样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丛书》强调师生互动,并创制了有效的互动教学平台。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 (2)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控制;在课堂中,课程的接受知识大体包括三个方面:A型,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B型,教师个人的知识;C型,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按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教科书提供的知识要最大限度引发向教师个人知识及师生互动产生新知识的变化。从而使课程接受知识的A型、B型、C型三者的比例发生了变化。 (3)个性化教学的平台,学生用书是在《教师用书》修订完后,分离出来的。学生用书同步于教师用书,同时又能独立成书,保持了学生用书的完整性。同时,学生用书保留了原丛书的核心内容,例如师生互动栏目,在教师用书中,以教师为中心展开。在学生用书中则以学生听课笔记的形式展开,强调学生“学”的过程,可把相关资料转化为提问、填空,或其他相关情景。其余栏目则是同步替下,如课时作业、单元资料。其中背景资料部分,教师用书更加充实,学生用书则更加精简。
作者简介
暂缺《高中数学·第2册上(教师用书)》作者简介
目录
第六章 不等式
6.1 不等式的性质(第一课时)
6.1 不等式的性质(第二课时)
6.2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第一课时)
6.2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第二课时)
6.2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第三课时)
6.3 不等式的证明(第一课时)
6.3 不等式的证明(第二课时)
6.3 不等式的证明(第三课时)
6.3 不等式的证明(第四课时)
6.3 不等式的证明(第五课时)
6.3 不等式的证明(第六课时)
6.4 不等式的解法举例(第一课时)
6.4 不等式的解法举例(第二课时)
6.5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第六章复习与验收
第七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
7.1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第一课时)
7.1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第二课时)
7.2 直线的方程(第一课时)
7.2 直线的方程(第二课时)
7.2 直线的方程(第三课时)
7.2 直线的方程(第四课时)
7.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第一课时)
7.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第二课时)
7.4 简单的线性规划(第一课时)
7.4 简单的线性规划(第二课时)
7.4 简单的线性规划(第三课时)
7.5 曲线和方程(第一课时)
7.5 曲线和方程(第二课时)
7.6 圆的方程(第一课时)
7.6 圆的方程(第二课时)
7.6 圆的方程(第三课时)
第七章复习与验收
第八章 圆锥曲线的方程
8.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第一课时)
8.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第二课时)
8.2 椭圆的几何性质(第一课时)
8.2 椭圆的几何性质(第二课时)
8.2 椭圆的几何性质(第三课时)
8.2 椭圆的几何性质(第四课时)
8.3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第一课时)
8.3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第二课时)
8.4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第一课时)
8.4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第二课时)
8.4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第三课时)
8.5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第一课时)
8.5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第二课时)
8.6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第一课时)
8.6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第二课时)
8.6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第三课时)
第八章复习与验收
参考答案
6.1 不等式的性质(第一课时)
6.1 不等式的性质(第二课时)
6.2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第一课时)
6.2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第二课时)
6.2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第三课时)
6.3 不等式的证明(第一课时)
6.3 不等式的证明(第二课时)
6.3 不等式的证明(第三课时)
6.3 不等式的证明(第四课时)
6.3 不等式的证明(第五课时)
6.3 不等式的证明(第六课时)
6.4 不等式的解法举例(第一课时)
6.4 不等式的解法举例(第二课时)
6.5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第六章复习与验收
第七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
7.1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第一课时)
7.1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第二课时)
7.2 直线的方程(第一课时)
7.2 直线的方程(第二课时)
7.2 直线的方程(第三课时)
7.2 直线的方程(第四课时)
7.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第一课时)
7.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第二课时)
7.4 简单的线性规划(第一课时)
7.4 简单的线性规划(第二课时)
7.4 简单的线性规划(第三课时)
7.5 曲线和方程(第一课时)
7.5 曲线和方程(第二课时)
7.6 圆的方程(第一课时)
7.6 圆的方程(第二课时)
7.6 圆的方程(第三课时)
第七章复习与验收
第八章 圆锥曲线的方程
8.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第一课时)
8.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第二课时)
8.2 椭圆的几何性质(第一课时)
8.2 椭圆的几何性质(第二课时)
8.2 椭圆的几何性质(第三课时)
8.2 椭圆的几何性质(第四课时)
8.3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第一课时)
8.3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第二课时)
8.4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第一课时)
8.4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第二课时)
8.4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第三课时)
8.5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第一课时)
8.5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第二课时)
8.6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第一课时)
8.6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第二课时)
8.6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第三课时)
第八章复习与验收
参考答案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