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教育有悔

教育有悔

作者:薛农基,冯卫东 主编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4-01

ISBN:9787533439750

定价:¥17.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西方有一句话,叫“经验是头发落光后上帝送给你的一把梳子”,意思是,经验的获得并非一件很容易的事,它需要依赖于长期的历练;而一旦获取经验,人生之路也将走完。这句话有点悲观色彩。其实,我们时时都在工作中和人世间历练,时时都在积淀着经验和智慧,也许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在依然享受着青春美妙感觉的时候,在两鬓尚未染霜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成了经验的富有者,成了一个真正的智者。经验、智慧的有无以及多少与年龄的大小未必成正比。但经验、智慧一定与人的学习、实践、思考尤其是反思有正相关。特别提及“反思”,是因为,反思是回头看过去走的路:路走得正,自然鼓起了沿着正确方向继续前行的勇气;路走得有些歪,则无妨停下来想一想走歪的原因,以及下一步如何纠偏行正。“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绝不是说“往者不可‘鉴’”,如果不“鉴往”,对于“来者”,我们的追索、追求往往是盲目的,很可能蹈入险地,遭致败北的命运。反思是获得教训的捷径,而教训又常常是经验寓居的母体,我们往往可以经由教训的“曲径”来探得经验的幽深之地。“反思——教训——经验”实在是提炼智慧的极好的步骤,尤其当我们刚刚登上教育的旅程;尤其当我们遇到了在社会转型期频频出现的、前所未有的教育现象时。《教育有悔》就是这样的一本反思之作。坦率地说,它诉诸读者的是面对挫折、遭遇失败的教训而非赢得胜利、创造辉煌的经验,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不可能从中汲取理性智慧的益处和营养,因为它至少可以告诉你有哪些关于教育的心理必须纠正,有哪些关于教育的行为必须克服,有哪些关于教育的理念必须扭转。如果把教育比作是爱迪生发明灯炮的过程,那么,这一篇篇文章,一个个案例不正如他在发明钨丝之前所使用的铜丝、铁丝等等东西吗?我们不能说铜丝没有作用,铁丝没有价值,同样,也不能说这些错误和缺憾不可以成为正确的先导,没有“活的教育学”的意义。教育当然最好是无悔的事情,但这只能是理论上的一种假想。教育事实上的可悔之处的出现不管属于哪一种情况,都是因为我们在实践和行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实践和行动都存在着“试错”的可能。因此,要教育“无悔”,只有两种情形,第一是远离实践,拒绝行动——不去做事,自然就没有做错的可能、可悔的地方;第二是不愿去发生、承认和领会这一番“悔”意。前者充其量是一个懒汉,后者却是地地道道的顽固不化的分子。无论是哪一种,都对教育本身有百害而无一益。由此反观,教育的“有悔”,正体现着教育者可贵的责任感和进取意识。对《教育有悔》一书所提供的一个个真实、生动、具体的事例,我们自然可以把它当作教训来看待,告诫自己“此路不通,绕道而行”;另一方面,也可以视之为很好的经验(尤其是当事人后来所采取的积极的“改过”行为,更具有作为经验的标本意义),这一点毋庸再言。而如果说它是经验,我以为它就是一把很好的“醒脑梳”,这把“梳子”的最大功用和价值或许就在于,在你的教育生涯中,让你提神醒脑,使你知道教育应该做什么,怎样去做。知道教育应该做什么,怎样去做,就能无限地逼进“无悔”的教育境地。易言之,这些文章、这本书的写作或出版的目的就在于以“有悔”达成“无悔”。于是,原本不免“残酷”的“命意”就变得比较美好了。《教师博览》正是出于以上考虑,在去年组织了同一主题的征文活动,收入本书的近百篇作品有一半是它发表过的优秀征文。可不可以这样说,办刊人,本书及本套丛书的主编、出版人不谋而合的“命意”恰恰说明:教育不仅是“有悔”的,而且教育也需要,也呼唤清醒的、直抵肺腑的自律与反思;也需要,也呼唤清醒的、拷问灵魂的“‘悔’的精神”,一言以蔽之:教育需要一把很好的“醒脑梳”!送你一把“醒脑梳”,正是我们编辑此书的初衷!<
作者简介
  朱永新先生是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其作品曾荣获中国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优秀通俗政治理论读物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项目优秀成果奖等。他历任苏州大学助教、副教授、教育科学部主任、日本上智大学研究员、苏州大学教务处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台湾《本土心理学研究》顾问等职,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常委、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等。有人称,在中国众多的市长中,朱永新是学教育、研究教育、主管教育的第一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笔耕不辍,写出了《中华教育思想研究》、《困境与超越:当代中国教育述评》、《心灵的轨迹——中国本土心理学论稿》、《我的教育理想》、《新教育之梦》等一批有影响的著作,主编《当代日本教育丛书》等30余种,并主持《新世纪教育文库》的编选与出版工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曾多次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省级研究项目。朱永新在教育政策、中国教育史、日本教育、中国心理学史等领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他主持的新教育实验已经在全国数百所学校展开。薛农基,男,1960年生,河南唐河人。1984年大学毕业,在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从事教育科研近十年,1993年调入江西教育期刊社从事《教师博览》杂志的编辑工作,现为该杂志执行主编、副编审。发表文章近百篇,主编书籍五本。冯卫东,男,1966年1月生,江苏南通人,现任教于南通一中,中学高级教师,兼办公室主任。曾两次获江苏省五四杯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论文竞赛一等奖,获省教育学会树勋杯创新教育论文竞赛第一名,省教科所、教育评估院联合举行的“素质教育与评价”论文比赛一等奖,先后在《语文学习》《福建教育》《中小学管理》《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江苏教育》《江苏教育研究》《成才导报》《中国教育报》《教师报》等发表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研究文章60余篇,多篇论文被中国人大资料复印中心《中学语文教学》全文转载,业余创作并发表了100余篇散文,多次获市和国家级报刊创作比赛等级奖。代表篇目:从语文教育的角度看教师与当代“通俗文化”新潮》(湖北大学《中学语文》);《论“悲剧”作品教学的失衡及其对策》(《语文学习》);《“对话”,为我赢得成功》(《语文学习》);《瓶盖、瓶颈、瓶底——谈谈实施素质教育的三个关键》(《福建教育》);《警惕另一种“话语霸权”》(〈成才导报〉);〈关于作文教学的三点思考〉(中国人大资料复印中心〈中学语文教学〉);〈要在乎学生的“在乎”〉(〈中国教育报〉)等等。
目录
No.1 有些秘密碰不得
 教育原来有悔
 伤心南飞的燕子
 农民是最卑贱的吗?
 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教育
 “我活着不优秀,不如死!”
 一份迟到的内疚
 无法改写的高考志愿
 原谅是要说出来的
 永远的伤痛
 玲玲,你还好吗?
 有些秘密碰不得
 我欠你一张奖状
 孩子,请接受我的道歉
 第一次只有一次
 把好事做好
 对不起,华一瑞
 你还裹着面纱吗?
 自愿埃宰的“鸡”
 想说爱你不容易
 温柔的一刀
 假如时光有倒流
 别了,“师道尊严”
No.2 因庞爱铸成的错
 宠之害
 “给我两元钱”
 爱的遗憾
 因庞爱铸成的错
No.3 我扔了他们的快乐
 那冷峻的目光
 “掰”有反义词吗?
 拷贝台的秘密
 我扔了他们的快乐
 育人不能心切
 在她18岁生日的那一天
 给我捶背的女孩
 老师一脚踢翻了雪人
 教育,究竟是为了钢琴,还是为了孩子?
 难忘那红红的西红柿
 “我没有话要跟你说!”
 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
 那张撕碎了的生日架卡
 因为那只被扔出去的猫
 “叫你妈妈拿伤湿膏来”
No.4 他还只是个孩子啊
 ……
No.5 愿随月华流照君
No.6 “我等你,你没来!”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