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工具书
-
无敌小学生绘本英汉词典无敌英语小组 编《无敌小学生绘本英汉词典》共收录了小学阶段必备的关键词目1344条,并延伸相关常用词汇达3000多个,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考虑到小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我们没有对每一个单词做过多的解释,而是由一个单词引申出更多相关词汇,充分扩大孩子的词汇量。
-
新编学生新华字典雅图辞书编委会 编《新编学生新华字典(插图版)》收录了全部现代汉语常用字,又精选部分通用字,共收录规范汉字6000余个。释义详备、准确、易懂。例证丰富,例证对释义不仅起到验证补充的作用,而且从中可以看出词义在不同的语言片断中的地位和作用。
-
小学生新华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组词造句多音多义易错易混词典汉语大字典编纂处 编《小学生新华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组词造句多音多义易错易混词典》以字带词,每个字头均有释义,具有小学生常用字字典查阅功能,提供了语文学习中常见词语的注音、释义、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造句及组词、多音多义字、易错易混提示等功能项。字头和词语的解释准确简洁,便于理解;组词项可扩展学生的词汇量;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可帮助学生掌握词性和词义,并对词汇进行区别;造句项可提高学生的词语应用能力;多音多义项和易错易混提示项能对学生更好地学习汉字、扩展语文知识面提供帮助。
-
符号学胡易容,赵毅衡 编《符号学丛书:符号学-传媒学词典》篇幅约40万字,400余条目,讨论了30多个“符号学-传媒学”门类,以及一个世纪以来该领域的主要思想成就及其代表人物,着重介绍了中国符号思想遗产。“符号学-传媒学”是一个学术连续带。这两门学科都诞生于二十世纪初期的现代性压力之中,都围绕着“意义”这个现代社会与现代人赖以安身立命的核心概念展开。符号学研究的是意义的一般规律,偏向理论:传媒学更关心意义在当代社会文化中的传播与接收的方式与效果。由于历史的原因,符号学与传媒学一直被割裂为两个不同的学科。当今的文化实践证明,这两个学科都需要对方的支持:符号学必须由传媒研究确证其实践价值;传媒学则需要符号学提升学理。今日在中国蓬勃兴起成为显学的“符号学-传媒学”研究,会得益于这本综合的工具书。
-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是承前启后的一项巨大文化建设工程,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顺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需求,是指中国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文献典籍和口头传承及碑刻铭文等。《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 朝鲜族卷》是其中的朝鲜族卷,由姜光子主编,以条目的形式,对1949年以前朝鲜族人创作或与朝鲜族历史文化有关的重要的书籍、文书、铭刻及讲唱类等古籍文献分别列条给予简要介绍。《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 朝鲜族卷》根据《编写纲要》规定的收录范围,收录吉林、辽宁、黑龙江、北京四省市古籍整理办公室、民族研究所、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资料室和个人保存的朝鲜族古籍条目1135条。
-
中华大典·文献目录典·文献学分典·注释总部《中华大典》,纂委员会 编《注释总部》是《文献学分典》九个总部之一,分类辑录有关古代典籍注释工作的各种史料。本总部下分为4部:总论、注释体例、注释内容、注释名著。为说明古代注释文献的体例和内容,引用了大量注疏文献,以供读者参阅研究。古今有关注释学方面的资料甚少,而有关注释学史料的汇编更是罕见,故本书的出版对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
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国家标准实施手册叶奇 ,熊妮娜 ,牛媛媛 著,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编《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国家标准实施手册:多重残疾评定手册》是国家标准的实施手册之一。多重残疾标准部分涵盖了《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国家标准的基本内容,主要目的是考虑到其他类别残疾评定手册中残疾标准内容比较单一的特点,使残疾评定人员对标准有个全面了解。多重残疾评定部分是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医生手册和2011年度新一轮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医师手册实践基础上整合而成,重点介绍了多重残疾筛查的内容和方法。致残原因分析部分是编者从事残疾和残疾人统计调查分析的一点体会,借此强调多重残疾人的残疾多重性,在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等残疾评定和研究实践中不要忽略了多重残疾。
-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与第4版增删改类目对照表卜书庆,刘华梅 编《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已于2010年9月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出版。为满足广大用户需求,方便用户快速掌握第五版,提供新旧版本变化类目的查找途径,更好地做好图书改编和新书分类工作,专门出版了本对照表。本对照表主要通过“修订注释”列、“备注”列说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相对第四版变化较大的类目,包括第五版所有新增类、删除类、修改较大类。新增类,指五版新增的类号,其类名所涵盖的主题一般为第五版新增主题,但个别类虽为新增的类号,其类名涵盖的主题一部分或全部来自第四版的类目中,因此,涉及第四版文献类号改编为第五版类号,在本对照表“备注”列同时标记“改号”。另外,还有个别新增类,在备注列未注明“新增”,因类名主题虽然为新增,但占用第四版类号,在“修订注释”列一般注有“4版类名:……”的注释,若被占号类的原主题涉及改号会同时标记“改号”,若不标记“改号”,则为第四版该类主题的扩展,作为“修改较大类”也列在本对照表中。
-
大辞海·文化新闻出版卷夏征农,陈至立,胡慧林 等编《大辞海·文化新闻出版卷》是特大型综合性辞典,它的出版,填补了中国辞书的一个空白。《大辞海·文化新闻出版卷》的编篡以《辞海》为基础,继承《辞海》的优点并以拓展,以增收《辞海》尚未涉及的新领域和各学科的新词新义为重点,适当补缺漏。《大辞海·文化新闻出版卷》是《大辞海》的一册分卷,共收文化、新闻、出版、图书版本、档案、辞书六个学科词目约3400条。正文前刊有分类词目表,书末附词目笔画索引。
-
国立中山大学民俗周刊国立中山大学民俗学会 编《民俗周刊》于一九二八年三月二十一日出版第1期,顾颉刚先生撰写“发刊辞”。总计出版一百三十一期。《民俗周刊》广泛刊载民间文学作品、宗教风俗信仰资料及有关的研究文章。钟敬文、容肇祖、刘万章、杨成志等任编辑。本刊先后出版过“中秋专号”、“神的专号”、“传说专号”、“歌謡专号”、“清明专号”、“妙峰山进香调查专号”、“谜语专号”等多期专刊。其刊载的文章,如:何思敬“民俗学的问题”、杨成志“民俗学问题格”、钟敬文“数年来民俗学工作的小结账”、陈锡襄“风俗学试探”等,都是对风俗研究极有价值的重要文章;一九三六年九月复刊后,刊载的重要文章有王兴瑞和岑家梧的“琼崖岛民俗志”、刘伟民的“东莞婚俗的叙述与研究”、江应梁的“昆明民俗志导论”、郑师许的“方志在民俗学上之地位”等,基本代表了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民俗研究的高水准。此次影印出版,并将每期刊载的文章编制了目录与篇名笔画索引。原刊为与《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一致,自第三十一期起改横排;与此相统一,《民国文献资料丛编:国立中山大学民俗周刊(套装共12册)》自第三册起改为西式装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