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CMOS射频集成电路设计
作者:(美)李(Lee,T.H) 著,余志平 等译;余志平译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7-01
ISBN:9787121000737
定价:¥4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深入地介绍了如何设计千兆赫兹(GHz)CMOS射频集成电路。本书首先回顾了集成电路元件的特性、MOS器件物理和晶体管模型,RLC并联、串联和其他形式的振荡网络,以及分布式系统的特点及其与集总参数电路的区别。然后详细讨论了现代高频宽带放大器的设计。接下来介绍了关键的射频功能块,包括低噪声放大器(LNA)、基准电压源、混频器、射频功率放大器、振荡器和频率综合器。最后探讨了发送接收器的总体结构并展望了射频电路未来发展的前景。书中包括许多非常有用的电路图和其他插图,除第1章和最后一章外,每章的后面都附有许多启发性的习题,是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有关射频电子学方面课程的理想教科书,对于从事射频集成电路设计或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也是一本非常有益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ThomasH.Lee于1990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机工程系博士学位。他于1990年到AnalogDevices公司工作,主要设计高速时钟恢复器件。1992年进入Rambus公司,开发了用于500MB/sCMOS动态随机存储器的高速模拟电路。他还参与了StrongAlpha和AMD的K6/K7/K8微处理器锁相环电路的设计。1994年,ThomasH.Lee成为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用通常的硅工艺实现GHz速度的无线集成电路。ThomasH.Lee两次获得国际固态电路会议的“最佳论文奖”和一次定制集成电路会议的“最佳论文奖”他同时是IEEE固定电路和微波学会卓越的讲席教授并拥有23项美国专利。
目录
第1章 无线电发展历史的间断回顾
1.1 引言
1.2 麦克斯韦尔和赫兹
1.3 真空管发明前的电子学
1.4 真空管的诞生
1.5 Armstrong和再生放大器/检波器/振荡器
1.6 其他无线电电路
1.7 Armstrong和超再生电路
1.8 OlegLosev及第一个固态电路放大器
1.9 结束语
1.10 附录:真空管基础
第2章 无源集成电路(1C)元件的特性
2.1 引言
2.2 电阻
2.3 电容
2.4 电感
2.5 小结
2.6 附录:电容方程总结
第3章 MOS器件物理回顾
3.1 引言
3.2 简短历史
3.3 场效应管:一个小故事
3.4 MOSFET物理:长沟道近似
3.5 弱反型区(亚阈值区)的工作情况”
3.6 短沟情况下的MOS器件物理
3.7 其他效应
3.8 渡越时间的影响
3.9 小结
3.10 附录:0.5[tmLevel-3的SPICE模型
第4章 无源RLC网络
4.1 引言
4.2 并联RLC谐振回路
4.3 串联RLC网络
4.4 其他RLCi皆振网络
4.5 作为阻抗变换器的RLC网络
4.6 实例
第5章 分布参数系统
5.1 引言
5.2 集总和分布参数范畴之间的联系
5.3 重复结构的策动点阻抗
5.4 关于传输线的更详细讨论
5.5 有限长度传输线的特性
5.6 传输线公式小结
5.7 人工传输线
5.8 小结
第6章 史密斯圆图和S参数
6.1 引言
6.2 史密斯圆图
6.3 S参数
6.4 附录:对于单位的一些说明
6.5 附录:为什么采用50(或75)n
第7章 频带宽度估算方法
7.1 引言
7.2 开路时间常数方法
7.3 短路时间常数方法
7.4 补充读物
7.5 J2升时间、延时及带宽
7.6 小结
第8章 高频放大器设计
8.1 引言
8.2 利用零点增大带宽
8.3 并联—串联放大器
8.4 采用ft倍频器增大带宽
8.5 调谐放大器
8.6 中和与单向化
8.7 级联放大器
8.8 小结
第9章 基准电压和偏置电路
9.1 引言
9.2 二极管特性回顾
9.3 CMOS工艺中的二极管和双极型晶体管
9.4 独立于电源电压的偏置电路
9.5 带隙基准电压
9.6 恒gm偏置
9.7 小结
第10章 噪声
10.1 引言
10.2 热噪声
10.3 散粒噪声
10.4 闪烁噪声
10.5 爆米噪声
10.6 经典的二端口网络噪声理论
10.7 噪声计算举例
10.8 一个方便的匡算规则
10.9 典型的噪声性能
10.10 附录:各种噪声模型
第11章 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11.1 引言
11.2 MOSFET两端口网络噪声参数的推导
11.3 LNA的拓扑结构:功率匹配与噪声匹配—
11.4 功耗约束噪声优化
11.5 设计举例
11.6 线性度与大信号性能
11.7 无乱真信号的动态范围
11.8 小结
第12章 混频器
12.1 引言
12.2 混频器基础
12.3 作为线性混频器的非线性系统
12.4 基于乘法器的混频器
12.5 采样混频器
12.6 附录:二极管环路混频器
第13章 RF功率放大器
13.1 引言
13.2 一般考虑
13.3 A、AB、B和C类功率放大器
13.4 D类放大器
13.5 E类放大器
13.6 F类放大器
13.7 功率放大器的调制
13.8 功率放大器特性小结
13.9 RF功率放大器的几个设计范例
13.10 其他设计考虑
13.11 设计小结
第14章 反馈系统
14.1 引言
14.2 现代反馈理论的简短历史
14.3 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
14.4 负反馈系统灵敏度的降低
14.5 反馈系统的稳定性
14.6 衡量稳定性的增益与相位裕量
14.7 根轨迹技术
14.8 稳定性准则小结
14.9 反馈系统建模
14.10 反馈系统的误差
14.11 一阶和二阶系统的频域和时域特性
14.12 实用的匡算规则
14.13 根轨迹举例和补偿
14.14 根轨迹技术小结
14.15 补偿
14.16 通过降低增益获得补偿
14.17 滞后补偿
14.18 超前补偿
14.19 补偿小结
第15章 锁相环
15.1 引言
15.2 PLL的简短历史
15.3 线性化的PLL模型
15.4 PLL的一些噪声特性
15.5 鉴相器
15.6 序列鉴相器
15.7 环路滤波器和电荷泵
15.8 PLL设计实例
15.9 小结
第16章 振荡器与频率合成器
16.1 引言
16.2 纯粹线性振荡器存在的问题
16.3 描述函数
16.4 谐振器
16.5 调谐振荡器举例
16.6 负阻振荡器
16.7 频率合成
16.8 小结
第17章 相位噪声
17.1 引言
17.2 一般性考虑
17.3 详细讨论:相位噪声
17.4 Hajimid模型:时变相位噪声理论
17.5 小结
第18章 系统结构
18.1 引言
18.2 动态范围
18.3 亚采样
18.4 发送器结构
18.5 振荡器的稳定性
18.6 小结
第19章 射频电路历史回顾
19.1 引言
19.2 Annstrong
19.3 “全美(All-American)”5管超外差结构
19.4 RegencyTR-1晶体管收音机
19.5 三管玩具民用波段对讲机
1.1 引言
1.2 麦克斯韦尔和赫兹
1.3 真空管发明前的电子学
1.4 真空管的诞生
1.5 Armstrong和再生放大器/检波器/振荡器
1.6 其他无线电电路
1.7 Armstrong和超再生电路
1.8 OlegLosev及第一个固态电路放大器
1.9 结束语
1.10 附录:真空管基础
第2章 无源集成电路(1C)元件的特性
2.1 引言
2.2 电阻
2.3 电容
2.4 电感
2.5 小结
2.6 附录:电容方程总结
第3章 MOS器件物理回顾
3.1 引言
3.2 简短历史
3.3 场效应管:一个小故事
3.4 MOSFET物理:长沟道近似
3.5 弱反型区(亚阈值区)的工作情况”
3.6 短沟情况下的MOS器件物理
3.7 其他效应
3.8 渡越时间的影响
3.9 小结
3.10 附录:0.5[tmLevel-3的SPICE模型
第4章 无源RLC网络
4.1 引言
4.2 并联RLC谐振回路
4.3 串联RLC网络
4.4 其他RLCi皆振网络
4.5 作为阻抗变换器的RLC网络
4.6 实例
第5章 分布参数系统
5.1 引言
5.2 集总和分布参数范畴之间的联系
5.3 重复结构的策动点阻抗
5.4 关于传输线的更详细讨论
5.5 有限长度传输线的特性
5.6 传输线公式小结
5.7 人工传输线
5.8 小结
第6章 史密斯圆图和S参数
6.1 引言
6.2 史密斯圆图
6.3 S参数
6.4 附录:对于单位的一些说明
6.5 附录:为什么采用50(或75)n
第7章 频带宽度估算方法
7.1 引言
7.2 开路时间常数方法
7.3 短路时间常数方法
7.4 补充读物
7.5 J2升时间、延时及带宽
7.6 小结
第8章 高频放大器设计
8.1 引言
8.2 利用零点增大带宽
8.3 并联—串联放大器
8.4 采用ft倍频器增大带宽
8.5 调谐放大器
8.6 中和与单向化
8.7 级联放大器
8.8 小结
第9章 基准电压和偏置电路
9.1 引言
9.2 二极管特性回顾
9.3 CMOS工艺中的二极管和双极型晶体管
9.4 独立于电源电压的偏置电路
9.5 带隙基准电压
9.6 恒gm偏置
9.7 小结
第10章 噪声
10.1 引言
10.2 热噪声
10.3 散粒噪声
10.4 闪烁噪声
10.5 爆米噪声
10.6 经典的二端口网络噪声理论
10.7 噪声计算举例
10.8 一个方便的匡算规则
10.9 典型的噪声性能
10.10 附录:各种噪声模型
第11章 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11.1 引言
11.2 MOSFET两端口网络噪声参数的推导
11.3 LNA的拓扑结构:功率匹配与噪声匹配—
11.4 功耗约束噪声优化
11.5 设计举例
11.6 线性度与大信号性能
11.7 无乱真信号的动态范围
11.8 小结
第12章 混频器
12.1 引言
12.2 混频器基础
12.3 作为线性混频器的非线性系统
12.4 基于乘法器的混频器
12.5 采样混频器
12.6 附录:二极管环路混频器
第13章 RF功率放大器
13.1 引言
13.2 一般考虑
13.3 A、AB、B和C类功率放大器
13.4 D类放大器
13.5 E类放大器
13.6 F类放大器
13.7 功率放大器的调制
13.8 功率放大器特性小结
13.9 RF功率放大器的几个设计范例
13.10 其他设计考虑
13.11 设计小结
第14章 反馈系统
14.1 引言
14.2 现代反馈理论的简短历史
14.3 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
14.4 负反馈系统灵敏度的降低
14.5 反馈系统的稳定性
14.6 衡量稳定性的增益与相位裕量
14.7 根轨迹技术
14.8 稳定性准则小结
14.9 反馈系统建模
14.10 反馈系统的误差
14.11 一阶和二阶系统的频域和时域特性
14.12 实用的匡算规则
14.13 根轨迹举例和补偿
14.14 根轨迹技术小结
14.15 补偿
14.16 通过降低增益获得补偿
14.17 滞后补偿
14.18 超前补偿
14.19 补偿小结
第15章 锁相环
15.1 引言
15.2 PLL的简短历史
15.3 线性化的PLL模型
15.4 PLL的一些噪声特性
15.5 鉴相器
15.6 序列鉴相器
15.7 环路滤波器和电荷泵
15.8 PLL设计实例
15.9 小结
第16章 振荡器与频率合成器
16.1 引言
16.2 纯粹线性振荡器存在的问题
16.3 描述函数
16.4 谐振器
16.5 调谐振荡器举例
16.6 负阻振荡器
16.7 频率合成
16.8 小结
第17章 相位噪声
17.1 引言
17.2 一般性考虑
17.3 详细讨论:相位噪声
17.4 Hajimid模型:时变相位噪声理论
17.5 小结
第18章 系统结构
18.1 引言
18.2 动态范围
18.3 亚采样
18.4 发送器结构
18.5 振荡器的稳定性
18.6 小结
第19章 射频电路历史回顾
19.1 引言
19.2 Annstrong
19.3 “全美(All-American)”5管超外差结构
19.4 RegencyTR-1晶体管收音机
19.5 三管玩具民用波段对讲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