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国史十六讲(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国史十六讲(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作者:樊树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06-04-01

ISBN:9787101050509

定价:¥32.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书摘:]唐朝后期一直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江浙一带是唐朝后期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地,当时人说:“国家用度尽仰江南。”过度的搜刮,激化了社会矛盾,859年浙东的裘甫起义是一个信号。868年爆发的庞勋起义虽然远在岭南,但它的根源却在连接洛阳与江淮财赋重地的运河——汴渠(即通济渠东段)流经的武宁。起义军北上切断了王朝的经济命脉——江淮漕运。起义虽然失败,却揭开了唐朝走向灭亡的序幕,《新唐书》说得好:“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指庞勋)。”给唐朝致命一击的无疑是875年爆发的王仙芝、黄巢起义。黄巢的军队驰骋中原,不仅四次横渡长江,两次横渡黄河,而且攻占了东都洛阳、西京长安,暴力扫荡了现有社会秩序,皇亲国戚、达官贵人遭到灭顶之灾,所谓“天街踏尽公卿骨”、“甲第朱门无一半”,就是写照。这场动乱随着黄巢的死亡而结束,唐朝的统治却一蹶不振了。在动乱中,涌现出一大批武装割据的军阀。他们互相火并的结果,形成了两个最有势力的集团:以开封为中心的朱温,以太原为中心的李克用。朱温是唐朝向五代转变的关键人物,出身很低贱。这个砀山人,小名朱三,父死家贫,随母帮佣于萧县刘家。据欧阳修《新五代史》说,此人“勇有力”,“尤凶悍”。这种人当然不会满足于“佣食”生活,黄巢起义后,他投身义军,由士卒、队长升为大将。后来见黄巢大势已去,摇身一变投降唐朝,被朝廷任命为河中行营招讨副使,赐名朱全忠。此后,他出任宣武节度使,以开封为基地,兼并了割据许州与蔡州的秦宗权,割据郓州、曹州、齐州与濮州的朱碹,以及割据徐州、泗州的时溥,成为中原地区最强大的军阀。唐昭宗很想重振朝廷的威权,然而空有抱负,无力回天。皇帝赐名他“全忠”,本想借重他的力量,岂料,唐昭宗竟然死在他的手上。907年,朱温废掉了名义上的唐哀宗,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梁,因而成了五代史上第一个皇帝——粱太祖,为了和皇帝身份相匹配,他再次改名。
作者简介
  樊树志,1937年出生于浙江湖州。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留校任教。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专家组成员。专攻明清史、中国土地关系史、江南地区史。代表著作有:《中国封建土地关系发展史》(1988年)、《明清江南市镇探微》(1990年)、《万历传》(1994年)、《崇祯传》(1997年)、《国史概要》(1998年)、《晚明史(1573—1644年)》(2003年)、《权与血——明帝国官场政治》(2004年)。其中,《晚明史》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
目录
    引言
   第一讲 从“大同”到“小康”
   1.中国人起源于非洲吗?——“夏娃理论”质疑
   2.农业革命: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3.关于炎帝、黄帝的传说
   4.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第二讲 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
   1.青铜时代与青铜文明
   2.殷墟与甲骨文
   3.“制礼作乐”与礼乐文明
   4.解读“封建”的本意——兼论“公社”、“井田”及其影响
   第三讲 老子、孔子与诸子百家
   1.老子与《道德经》、道家
   2.孔子与儒、儒家
   3.墨家与法家
   4.士、游说、争鸣
   第四讲 中华帝国的初建
   1.秦始皇:皇帝制度与帝国体制
   2.刘邦:庶民皇帝,布衣将相
   3.汉武帝:大汉帝国的威仪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央集权的意识形态
   第五讲 经学、谶纬、清议、玄学
   1.古文经学与王莽“托古改制”
   2.光武中兴与谶纬
   3.东汉的清议与太学生运动
   4.魏晋风度与玄学
   第六讲 胡人汉化与汉人胡化的时代
   1.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汉胡互化
   2.汉化色彩浓烈的北魏改革
   3.门阀政治的东晋南朝
   4.隋:统一帝国的再建
   第七讲 唐:充满活力的世界性帝国
   1.李世民与武则天
   2.盛唐气象: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
   3.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中心——长安
   4.佛经的翻译与佛教宗派的繁荣
   第八讲 帝国的衰落与分裂
   1.开元、天宝时期的由盛转衰
   2.安史之乱
   3.藩镇、宦官、党争
   4.五代更迭,十国割据
   第九讲 繁荣和创造的黄金时代——宋朝
   1.官僚政治与体制内改革
   2.传统农业的新发展与商业革命
   3.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
   4.经济重心南移的最终完成
   第十讲 儒学的新发展及其社会影响
   1.朱熹新儒学:从“伪学”到官学
   2.阳明心学与异端思想
   3.儒学熏陶下的孝义之家:“义门”——“义门郑氏”的剖析
   4.修身齐家:家训与家规的魅力
   第十一讲 骑马民族驰骋的时代
   1.契丹、党项(羌)、女真在北中国的统治
   2.混一亚欧的大蒙古国
   3.盛极一时的东西方交往
   4.有蒙古特色的元朝面面观
   第十二讲 明帝国的专制政治
   1.朱元璋:“以重典驭臣下”——胡蓝党案及其他
   2.靖难之役与建文帝生死之谜
   3.言官与弹劾——严嵩严世蕃父子
   4.张居正:“威权震主,祸萌骖乘”
   第十三讲 朋党之争与文人社团
   1.东林书院:“一支重整道德的十字军”
   2.东林非党论
   3.魏忠贤与“阉党”专政
   4.徘徊于学术与政治之问——复社的兴衰
   第十四讲 面向海洋的时代
   1.辉煌与迷惘——郑和下西洋
   2.“海禁”与“倭寇”
   3.晚明的历史大变局——“全球化”贸易与白银资本
   4.耶稣会士与早期西学东渐
   第十五讲 中华帝国的末代王朝——清
   1.明清鼎革之际的政局
   2.奏销案、科场案、哭庙案
   3.帝国的政治体制
   4.文化专制与文字狱
   第十六讲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康熙的文治
   2.雍正的嗣位与政绩
   3.闭关自锁的“天朝”
   4.人口压力与社会危机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