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法院改革研究(以一个基层法院的探索为视点)
作者:康均心著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4-01
ISBN:9787562025696
定价:¥34.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很多地方,无论是法院系统的改革还是检察系统的改革,都很注重吸收学术理论界的观点,学术理论界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其中。这种互动现象,是一件好事情。这不仅构筑了一个畅通的对话平台,而且有利于法学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是一所在司法改革方面颇有影响的基层法院。近年来,该院在院长段兰玲同志的带领下,依照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的精神,在当地党委和人大的支持下,在现有法律框架范围内,围绕“公正与效率”的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获得相当的成效。
作者简介
康均心,1968年生,湖北沔阳人,1986年至1996年就读于武汉大学法学院,刑法学博士,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武汉大学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副主任,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犯罪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曾任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副院长。
目录
序(1)
前言(1)
第一章 法院改革的目标(1)
一、我国法院的现状(1)
(一)我国法院现实状况宏观勾勒(1)
(二)我国现行司法语境中的法院(6)
二、法院改革的目标(8)
(一)法院改革目标的提出(8)
(二)公正与效率主题解析(10)
三、法院改革的步骤(22)
(一)法院改革步骤的历程(22)
(二)法院改革步骤的探索(26)
(三)法院改革步骤的反思(30)
第二章 立案制度改革(35)
一、立案制度现状评析(35)
(一)立案制度的现状(35)
(二)立案制度评析(39)
二、实行案件审判全流程管理(41)
(一)实行案件审判全流程管理的改革背景(41)
(二)立案庭在审判全流程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46)
(三)实行案件审判全流程管理的必要性(50)
(四)实行案件审判全流程管理的内涵和成效(53)
(五)实行案件审判全流程管理的意义(56)
第三章 刑事审判制度改革(58)
一、刑事审判制度现状评析(58)
(一)刑事审判制度的现状(58)
(二)刑事审判制度评析(60)
二、推行普通程序简化审(63)
(一)推行普通程序简化审的改革背景(63)
(二)推行普通程序简化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65)
(三)普通程序简化审的适用(72)
(四)推行普通程序简化审的意义(76)
(五)推行普通程序简化审应注意的问题(78)
三、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81)
(一)刑事简易程序的现状(81)
(二)刑事简易程序的特点(85)
(三)刑事简易程序的缺陷(86)
(四)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92)
四、实行圆桌审判制度(94)
(一)圆桌审判制度的缘起(94)
(二)实现少年刑事审判的目的(95)
(三)体现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96)
(四)彰显法律保护与人文关怀(97)
第四章 民事审判制度改革(99)
一、民事审判制度现状评析(99)
(一)民事审判制度的现状(99)
(二)民事审判制度评析(101)
二、民事审判方式改革(103)
(一)简易程序的现状(103)
(二)简易程序存在的问题(107)
(三)改革简易程序的构想(109)
三、民事证据制度改革(115)
(一)民事证据制度的发展(115)
(二)现行民事证据制度的缺陷(118)
(三)改革民事证据制度的构想(120)
四、民事裁判文书改革(123)
(一)民事裁判文书存在的问题与成因(123)
(二)民事裁判文书的改革与完善(126)
(三)关于法官后语的探讨(129)
第五章 行政审判制度改革(132)
一、行政审判制度现状评析(132)
(一)行政审判制度的发展(132)
(二)现行行政审判的立法缺陷(137)
(三)现行行政审判的制度缺陷(138)
二、行政审判制度改革的必要性(141)
(一)行政审判的意义(141)
(二)行政审判工作的现状(142)
(三)行政审判存在的问题(144)
(四)行政审判面临的机遇(145)
三、扩大行政诉讼案件的受案范围(149)
(一)从可诉性行为到不可诉性行为(150)
(二)从行政法律行为到行政事实行为(151)
(三)从单方行为到双方行为(152)
(四)从人身权、财产权到其他权利(152)
(五)对行政不作为的司法审查(153)
四、调整行政案件的管辖(156)
(一)行政案件管辖的现状(156)
(二)行政案件管辖的调整(162)
五、完善行政审判程序(163)
(一)关于合并审理(164)
(二)关于改变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处理(165)
(三)关于行政附带民事诉讼(167)
第六章 执行制度改革(170)
一、执行制度现状评析(170)
(一)执行制度的现状(170)
(二)执行制度评析(173)
二、执行制度改革的必要性(177)
(一)执行制度改革是时代的要求(177)
(二)执行制度改革是发展的要求(179)
(三)执行制度改革是实践的要求(180)
三、执行裁判权与实施权的分离(184)
(一)执行裁判权和执行实施权(184)
(二)执行权分立的重要性(190)
四、执行方式的改革(192)
(一)更新执行理念(193)
(二)创新执行方式(195)
五、探索财产刑的执行途径(201)
(一)财产刑的执行现状(201)
(二)罚金刑的执行现状(204)
(三)罚金刑执行的完善(207)
第七章 审判监督制度改革(212)
一、审判监督制度现状评析(212)
(一)审判监督制度的现状(212)
(二)审判监督制度评析(217)
二、审判监督制度改革的原则(225)
(一)公正与效率原则(226)
(二)维护裁判既判力原则(227)
(三)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相统一原则(228)
(四)效益原则(229)
(五)依法纠错原则(230)
三、审判监督制度改革的构想(231)
(一)重构审判监督制度的理念(231)
(二)界定提起再审的条件(232)
(三)明确提起再审的主体(234)
(四)规定提起再审的事由和次数(237)
(五)建立独立完善的审判监督程序(238)
第八章 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242)
一、审判委员会制度现状评析(242)
(一)审判委员会制度的现状(242)
(二)审判委员会制度评析(245)
二、审判委员会制度存废之争(252)
(一)审判委员会制度存废论(252)
(二)审判委员会制度存废论评析(253)
三、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的构想(258)
(一)健全审判委员会运行机制(259)
(二)明确审判委员会工作范围(263)
(三)完善审判委员会工作方式(265)
(四)强化审判委员会工作职能(268)
(五)增强审判委员会履职能力(269)
(六)正确处理审判委员会与合议庭的关系(269)
第九章 陪审制度改革(271)
一、陪审制度现状评析(271)
(一)陪审制度的现状(271)
(二)陪审制度评析(274)
二、陪审制度存废之争(277)
(一)陪审制度废除论(277)
(二)陪审制度保留论(279)
(三)陪审制度存废论评析(280)
三、陪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286)
(一)陪审制度改革是司法独立的需要(287)
(二)陪审制度改革是司法民主的需要(287)
(三)陪审制度改革是司法公正的需要(288)
(四)陪审制度改革是司法廉洁的需要(290)
(五)陪审制度改革是审判方式改革的需要(291)
(六)陪审制度改革是弥补职业法官知识不足的需要(291)
(七)陪审制度改革是树立司法公信力的需要(292)
四、陪审制度改革的构想(293)
(一)确立陪审制度的宪法地位(294)
(二)统一陪审制度立法(295)
第十章 法官制度改革(301)
一、法官管理制度(301)
(一)法官管理制度的现状(302)
(二)法官管理制度的缺陷(306)
二、法官责任制度(315)
(一)法官责任制度的现状(315)
(二)法官责任制度的缺陷(316)
三、法官制度改革(317)
(一)法官制度改革的必要性(317)
(二)法官制度改革的举措(320)
第十一章 法官办公室(336)
一、法官办公室的含义与性质(336)
(一)法官办公室的含义(336)
(二)法官办公室的性质(338)
二、法官办公室的结构(340)
(一)法官助理的配备(340)
(二)法官助理的管理(342)
三、法官办公室的职责(347)
(一)法官的职责(347)
(二)法官助理的职责(347)
四、法官办公室的范型(352)
(一)法官办公室范型的出现(352)
(二)法官办公室范型的运转(354)
第十二章 书记员制度改革(362)
一、书记员的职责(362)
(一)书记员职责的内涵(362)
(二)书记员职责的比较(365)
二、书记员的管理和使用(371)
(一)我国书记员管理和使用的模式(371)
(二)我国书记员管理和使用模式的弊端(372)
(三)国外书记员管理和使用模式评析(375)
三、速录员的管理和使用(378)
(一)速录员的缘起(378)
(二)速录员的工作内容和方法(378)
(三)速录员的管理和使用模式(380)
四、书记员制度改革(381)
(一)书记员制度改革的现状(382)
(二)书记员制度改革的成效(385)
(三)书记员制度改革要解决的问题(387)
第十三章 司法警察制度改革(390)
一、司法警察(390)
(一)司法警察的内涵(390)
(二)司法警察的性质(392)
(三)司法警察的地位(392)
(四)司法警察的职责(393)
二、司法警察制度(399)
(一)司法警察制度的发展(399)
(二)司法警察制度评析(401)
三、司法警察制度改革(404)
(一)司法警察制度改革的宏观考察(404)
(二)司法警察制度改革的微观考察(405)
第十四章 司法行政制度改革(410)
一、司法行政制度现状评析(410)
(一)法院司法行政制度的现状(410)
(二)法院司法行政制度存在的问题(412)
(三)法院司法行政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413)
二、司法行政制度改革的原则(41s)
(一)依法治国的原则(415)
(二)从国情出发的原则(417)
三、司法行政制度改革的构想(418)
(一)理顺法院的对外关系(418)
(二)健全法院的内部关系(420)
(三)树立科学的管理思维(422)
(四)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424)
附录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规章制度摘编
(2001-2002)(428)
一、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试行)(428)
二、立案工作的有关规定(432)
三、立案庭职责范围和操作规程暂行规定(434)
四、立案庭各工作小组职责规定(441)
五、开庭排期暂行规定(446)
六、庭前证据交换暂行规定(448)
七、诉讼文书送达工作暂行规定(451)
八、民商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的操作规程(试行)(454)
九、刑事案件普通程序简便审理操作规程(试行)(458)
十、刑事审判适用简易程序的暂行规定(462)
十一、人民陪审员管理使用暂行规定(467)
十二、律师阅卷须知(468)
十三、审判长、独任审判员选任工作实施细则(469)
十四、选任审判长管理考核暂行办法(473)
十五、追究裁判错误责任的暂行规定(477)
十六、实廉政奖惩制度的办法(试行)(484)
十七、对“法官办公室”办理案件实行监督检查的暂行规定(486)
十八、审判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488)
十九、审判长选任工作的实施方案(493)
二十、择优选拔助审判员工作的实施方案(495)
二十一、案件质量评查方案(试行)(497)
二十二、部分部门副职职位竞争上岗的实施方案(500)
二十三、部分部门正职职位竞争上岗的实施方案(503)
二十四、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协议书(506)
后记(508)
前言(1)
第一章 法院改革的目标(1)
一、我国法院的现状(1)
(一)我国法院现实状况宏观勾勒(1)
(二)我国现行司法语境中的法院(6)
二、法院改革的目标(8)
(一)法院改革目标的提出(8)
(二)公正与效率主题解析(10)
三、法院改革的步骤(22)
(一)法院改革步骤的历程(22)
(二)法院改革步骤的探索(26)
(三)法院改革步骤的反思(30)
第二章 立案制度改革(35)
一、立案制度现状评析(35)
(一)立案制度的现状(35)
(二)立案制度评析(39)
二、实行案件审判全流程管理(41)
(一)实行案件审判全流程管理的改革背景(41)
(二)立案庭在审判全流程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46)
(三)实行案件审判全流程管理的必要性(50)
(四)实行案件审判全流程管理的内涵和成效(53)
(五)实行案件审判全流程管理的意义(56)
第三章 刑事审判制度改革(58)
一、刑事审判制度现状评析(58)
(一)刑事审判制度的现状(58)
(二)刑事审判制度评析(60)
二、推行普通程序简化审(63)
(一)推行普通程序简化审的改革背景(63)
(二)推行普通程序简化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65)
(三)普通程序简化审的适用(72)
(四)推行普通程序简化审的意义(76)
(五)推行普通程序简化审应注意的问题(78)
三、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81)
(一)刑事简易程序的现状(81)
(二)刑事简易程序的特点(85)
(三)刑事简易程序的缺陷(86)
(四)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92)
四、实行圆桌审判制度(94)
(一)圆桌审判制度的缘起(94)
(二)实现少年刑事审判的目的(95)
(三)体现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96)
(四)彰显法律保护与人文关怀(97)
第四章 民事审判制度改革(99)
一、民事审判制度现状评析(99)
(一)民事审判制度的现状(99)
(二)民事审判制度评析(101)
二、民事审判方式改革(103)
(一)简易程序的现状(103)
(二)简易程序存在的问题(107)
(三)改革简易程序的构想(109)
三、民事证据制度改革(115)
(一)民事证据制度的发展(115)
(二)现行民事证据制度的缺陷(118)
(三)改革民事证据制度的构想(120)
四、民事裁判文书改革(123)
(一)民事裁判文书存在的问题与成因(123)
(二)民事裁判文书的改革与完善(126)
(三)关于法官后语的探讨(129)
第五章 行政审判制度改革(132)
一、行政审判制度现状评析(132)
(一)行政审判制度的发展(132)
(二)现行行政审判的立法缺陷(137)
(三)现行行政审判的制度缺陷(138)
二、行政审判制度改革的必要性(141)
(一)行政审判的意义(141)
(二)行政审判工作的现状(142)
(三)行政审判存在的问题(144)
(四)行政审判面临的机遇(145)
三、扩大行政诉讼案件的受案范围(149)
(一)从可诉性行为到不可诉性行为(150)
(二)从行政法律行为到行政事实行为(151)
(三)从单方行为到双方行为(152)
(四)从人身权、财产权到其他权利(152)
(五)对行政不作为的司法审查(153)
四、调整行政案件的管辖(156)
(一)行政案件管辖的现状(156)
(二)行政案件管辖的调整(162)
五、完善行政审判程序(163)
(一)关于合并审理(164)
(二)关于改变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处理(165)
(三)关于行政附带民事诉讼(167)
第六章 执行制度改革(170)
一、执行制度现状评析(170)
(一)执行制度的现状(170)
(二)执行制度评析(173)
二、执行制度改革的必要性(177)
(一)执行制度改革是时代的要求(177)
(二)执行制度改革是发展的要求(179)
(三)执行制度改革是实践的要求(180)
三、执行裁判权与实施权的分离(184)
(一)执行裁判权和执行实施权(184)
(二)执行权分立的重要性(190)
四、执行方式的改革(192)
(一)更新执行理念(193)
(二)创新执行方式(195)
五、探索财产刑的执行途径(201)
(一)财产刑的执行现状(201)
(二)罚金刑的执行现状(204)
(三)罚金刑执行的完善(207)
第七章 审判监督制度改革(212)
一、审判监督制度现状评析(212)
(一)审判监督制度的现状(212)
(二)审判监督制度评析(217)
二、审判监督制度改革的原则(225)
(一)公正与效率原则(226)
(二)维护裁判既判力原则(227)
(三)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相统一原则(228)
(四)效益原则(229)
(五)依法纠错原则(230)
三、审判监督制度改革的构想(231)
(一)重构审判监督制度的理念(231)
(二)界定提起再审的条件(232)
(三)明确提起再审的主体(234)
(四)规定提起再审的事由和次数(237)
(五)建立独立完善的审判监督程序(238)
第八章 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242)
一、审判委员会制度现状评析(242)
(一)审判委员会制度的现状(242)
(二)审判委员会制度评析(245)
二、审判委员会制度存废之争(252)
(一)审判委员会制度存废论(252)
(二)审判委员会制度存废论评析(253)
三、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的构想(258)
(一)健全审判委员会运行机制(259)
(二)明确审判委员会工作范围(263)
(三)完善审判委员会工作方式(265)
(四)强化审判委员会工作职能(268)
(五)增强审判委员会履职能力(269)
(六)正确处理审判委员会与合议庭的关系(269)
第九章 陪审制度改革(271)
一、陪审制度现状评析(271)
(一)陪审制度的现状(271)
(二)陪审制度评析(274)
二、陪审制度存废之争(277)
(一)陪审制度废除论(277)
(二)陪审制度保留论(279)
(三)陪审制度存废论评析(280)
三、陪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286)
(一)陪审制度改革是司法独立的需要(287)
(二)陪审制度改革是司法民主的需要(287)
(三)陪审制度改革是司法公正的需要(288)
(四)陪审制度改革是司法廉洁的需要(290)
(五)陪审制度改革是审判方式改革的需要(291)
(六)陪审制度改革是弥补职业法官知识不足的需要(291)
(七)陪审制度改革是树立司法公信力的需要(292)
四、陪审制度改革的构想(293)
(一)确立陪审制度的宪法地位(294)
(二)统一陪审制度立法(295)
第十章 法官制度改革(301)
一、法官管理制度(301)
(一)法官管理制度的现状(302)
(二)法官管理制度的缺陷(306)
二、法官责任制度(315)
(一)法官责任制度的现状(315)
(二)法官责任制度的缺陷(316)
三、法官制度改革(317)
(一)法官制度改革的必要性(317)
(二)法官制度改革的举措(320)
第十一章 法官办公室(336)
一、法官办公室的含义与性质(336)
(一)法官办公室的含义(336)
(二)法官办公室的性质(338)
二、法官办公室的结构(340)
(一)法官助理的配备(340)
(二)法官助理的管理(342)
三、法官办公室的职责(347)
(一)法官的职责(347)
(二)法官助理的职责(347)
四、法官办公室的范型(352)
(一)法官办公室范型的出现(352)
(二)法官办公室范型的运转(354)
第十二章 书记员制度改革(362)
一、书记员的职责(362)
(一)书记员职责的内涵(362)
(二)书记员职责的比较(365)
二、书记员的管理和使用(371)
(一)我国书记员管理和使用的模式(371)
(二)我国书记员管理和使用模式的弊端(372)
(三)国外书记员管理和使用模式评析(375)
三、速录员的管理和使用(378)
(一)速录员的缘起(378)
(二)速录员的工作内容和方法(378)
(三)速录员的管理和使用模式(380)
四、书记员制度改革(381)
(一)书记员制度改革的现状(382)
(二)书记员制度改革的成效(385)
(三)书记员制度改革要解决的问题(387)
第十三章 司法警察制度改革(390)
一、司法警察(390)
(一)司法警察的内涵(390)
(二)司法警察的性质(392)
(三)司法警察的地位(392)
(四)司法警察的职责(393)
二、司法警察制度(399)
(一)司法警察制度的发展(399)
(二)司法警察制度评析(401)
三、司法警察制度改革(404)
(一)司法警察制度改革的宏观考察(404)
(二)司法警察制度改革的微观考察(405)
第十四章 司法行政制度改革(410)
一、司法行政制度现状评析(410)
(一)法院司法行政制度的现状(410)
(二)法院司法行政制度存在的问题(412)
(三)法院司法行政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413)
二、司法行政制度改革的原则(41s)
(一)依法治国的原则(415)
(二)从国情出发的原则(417)
三、司法行政制度改革的构想(418)
(一)理顺法院的对外关系(418)
(二)健全法院的内部关系(420)
(三)树立科学的管理思维(422)
(四)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424)
附录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规章制度摘编
(2001-2002)(428)
一、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试行)(428)
二、立案工作的有关规定(432)
三、立案庭职责范围和操作规程暂行规定(434)
四、立案庭各工作小组职责规定(441)
五、开庭排期暂行规定(446)
六、庭前证据交换暂行规定(448)
七、诉讼文书送达工作暂行规定(451)
八、民商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的操作规程(试行)(454)
九、刑事案件普通程序简便审理操作规程(试行)(458)
十、刑事审判适用简易程序的暂行规定(462)
十一、人民陪审员管理使用暂行规定(467)
十二、律师阅卷须知(468)
十三、审判长、独任审判员选任工作实施细则(469)
十四、选任审判长管理考核暂行办法(473)
十五、追究裁判错误责任的暂行规定(477)
十六、实廉政奖惩制度的办法(试行)(484)
十七、对“法官办公室”办理案件实行监督检查的暂行规定(486)
十八、审判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488)
十九、审判长选任工作的实施方案(493)
二十、择优选拔助审判员工作的实施方案(495)
二十一、案件质量评查方案(试行)(497)
二十二、部分部门副职职位竞争上岗的实施方案(500)
二十三、部分部门正职职位竞争上岗的实施方案(503)
二十四、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协议书(506)
后记(508)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