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贵州苗族建筑文化活体解析

贵州苗族建筑文化活体解析

作者:麻勇斌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5-01

ISBN:9787221069368

定价:¥2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贵州苗族建筑文化活体解析》作者采用“文化活体”理沦,对扎实的田野考察资料进行分析,揭示了苗族建筑“文化活体组织”中所存在的族群文化“相互嵌入”现象;展示了许多鲜活的建筑文化材料,井解析/存在于这些建筑文化材料之内的建造过程与使闸过程中的文化逻辑,理出“原始巢居”和“原始穴居”演化成为当今苗族的居住形态的大体“故事”脉络,以及如今仍然被这两种原始建筑形态锁定的观念之细节,同时,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论述厂与建筑联系紧密的其他文化现象,得出的结论令人耳日一新。
作者简介
  麻勇斌,苗族,中共党员。1963年农历8月5日生于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蓼皋镇鸩爪沟村。读过松桃苗族自治县中等师范学校、铜仁地区教育学院数学函授专科、贵州大学理论数学专业本科、贵州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从事教肯时,教过小学、初中、高中、人学;写过小说、电视剧本;做过苗族历史、文化研究。著有《苗族巫辞》(25万字)、《苗族巫事·祀雷》(40万字)、《阐释迷途一湘黔交界地苗族神性妇女研究》(18万字)。现在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工作,副研究员。
目录
第一章田野作业过程1
第一节对苗族建筑兴趣的起点1
仪式的吸引1
从苗语语意中感悟5
第二节真正意义的田野调查7
黔东北、湘西、渝东南苗族现实态的建筑7
黔东南州苗族现实态的建筑1
六盘水、毕节、安顺等地苗族现实态的建筑40
第三节在苗族建筑之外所做的调查55
屯堡建筑55
布依族建筑58
侗族建筑59
第四节田野调查工作中的领悟60
第二章关于解析工具——文化活体理论63
第一节文化活体的概念65
第二节人类学依托的“定律”问题73
第三节文化活体的混沌状态80
第四节文化活体的常态、非常态与事件锁定85
第五节文化活体理论的可靠性88
第三章建造过程中的文化意蕴94
第一节建造过程94
选址的仪式与要求95
材料的选择106
参与修建者的确定11l
建造过程中的礼仪114
竣工仪式123
附属建筑的建造127
第二节形制与结构138
房屋开间与高度的关系139
主屋与附属建筑的关系145
选择材料与使用要求的关系149
第三节空间功能设置154
祖先、神灵的空间154
人居住的空间155
牲畜的空间155
户外活动空间156
第四节修缮与装饰157
修缮157
修缮的材料159
修缮过程中的文化分析16l
装饰161
装饰图案的寄意分析167
第四章使用过程的旨趣背景173
第一节生活理念在房屋空间利用中的投影174
追求生活便利的空间分配174
精神需求下的空间分配179
系统管理下的空间分配183
第二节生存经验在空间利用中的投影185
凭借建筑物做掩护的作战经验对空间结构的影响185
资源利用的经验对房屋空间结构的影响188
对历史的注解与对未来的期望193
第三节村寨布局同族群情感结构的映射关系194
簇拥与族群凝聚力量的关系194
接近消失的城池与特殊的秩序意识195
建筑文化中的族群合力结构199
第五章叠垒在建筑之内的文化关系解析202
第一节现存范式中的文化叠垒关系202
发生学意义上的文化母本202
汉族建筑文化活体的嵌入208
与生活环境变迁相应的文化叠层218
第二节巢居与穴居的特征文化因子219
对建筑构件的情感与力的关系221
空间构造方式与安全理念的逻辑关系222
使用空间扩展的规则230
布局中的非对称性簇拥232
第三节主题建筑与功能建筑245
北方汉族建筑文化的主题要素245
苗族建筑文化的主题要素25l
第四节主题必然衍生的格局252
形态的象征意向252
结构与生存及生产生活经验的关系255
第五节苗族建筑文化正在发生的变化256
空间利用方式的变化256
特征建筑语汇意义的变化257
第六章衍生在建筑之外的文化关系解析26l
第一节巢居生境的崇拜逻辑26l
鸟崇拜与树崇拜262
鸟与树的生命特性同繁衍文化的映射关系277
鸟与树崇拜模塑的艺术旨趣倾向282
第二节巢居与族群巫卜知识核心结构的关系286
鸟的神性与苗族巫文化的基础逻辑287
巫卜知识与天地日月运行的关系与逻辑290
巫器与鸟及植物的关系294
第三节龙凤崇拜与原始居住形态的混沌关联296
崇拜物“复杂美丽”的“吸引子”之核心296
龙凤文化的结点298
第四节苗族关于生命认知逻辑与树、鸟的混沌关联299
生命的植物形态衍生的生死逻辑299
生命的生成与终结同鸟和树的关联303
附录306
参考文献313
后记316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