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网络互联及路由器技术教程与实训

网络互联及路由器技术教程与实训

作者:宁芳露、杨旭东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9-01

ISBN:9787301096352

定价:¥27.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网络互联及路由器技术教程与实训(第2版)》对与网络互联中相关的交换、路由和远程接入技术进行了详尽的、富有针对性的介绍。全书共分11章、以目前流行的网络技术为主线、思科与华为设备为操作基础,主要内容包括网络基础,IP子网划分和变长子网掩码(VLSM),网络设备,互联网络的管理,IP路由,RIP、IGRP与EIGRP,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局域网交换技术,虚拟局域网,网络流量管理,广域网接入技术。《网络互联及路由器技术教程与实训(第2版)》着重体现该系列教材的编写思想,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来架构章节内容,并依照学生接受知识的一般规律进行讲述,通过典型实例帮助学生掌握要求的知识点。《网络互联及路由器技术教程与实训(第2版)》由多年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工作、富有实际网络工程经验的多位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编写而成。可作为高职高专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适用于网络高级应用技术的培训、自学用书。此外,还可供网络设计开发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暂缺《网络互联及路由器技术教程与实训》作者简介
目录
第1章网络基础
1.1网络互联基础
1.1.1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
1.1.2网络协议
1.1.3局域网
1.1.4城域网
1.1.5广域网
1.1.6互联网
1.1.7基于局域网的专用网络
1.2网络互联模型
1.3互联设备
1.3.1网卡
1.3.2无线网卡
1.3.3调制解调器
1.3.4中继器
1.3.5集线器
1.3.6网桥
1.3.7交换机
1.3.8路由器
1.3.9网关
1.4OSI参考模型
1.4.1物理层
1.4.2数据链路层
1.4.3网络层
1.4.4传输层
1.4.5会话层
1.4.6表示层
1.4.7应用层
1.5TCP/IP参考模型
1.5.1应用层
1.5.2传输层
1.5.3网际层
1.5.4网络接入层
1.6以太网(Ethemet)组网
1.6.1以太网技术基础
1.6.2802.3与OSI模型
1.6.3以太网的工作原理
1.6.4以太网的分类
1.6.5冲突域和广播域
1.7以太网电缆的连接
1.7.1铜缆
1.7.2双绞线
1.7.3同轴电缆
1.7.4光缆
1.7.5光纤与铜缆的比较
1.7.6无线通信
1.7.7以太网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1.8Cisco的3层(层次)模型
1.8.1从分层的角度来看待互联网的组成
1.8.2核心层
1.8.3分配层
1.8.4接入层
习题1
第2章IP子网划分和变长子网掩码
2.1IP地址
2.1.IIPv4
2.1.2IPv4地址分类
2.1.3保留IP地址
2.1.4公有地址和私有地址
2.1.5IPv6
2.2子网划分
2.2.1进行子网划分的原因
2.2.2子网划分的基础知识
2.2.3网络号与IP地址的判断
2.2.4无类别域问路由
2.3C类地址的子网划分
2.3.1C类地址子网划分基础知识
2.3.2进行C类地址子网划分的方法
2.3.3地址类别的判断
2.4可变长度子网掩码
2.5IP寻址故障排除
习题2
第3章网络设备
3.1思科/华为产品线
3.1.1路由器
3.1.2交换机
3.1.3板卡和模块
3.1.4其他产品线
3.2路由器的组件和启动
3.2.1路由器的内部组件
3.2.2路由器的启动顺序
3.3本章实训
习题3
第4章互联网络的管理
4.1网络操作系统的管理
4.1.1配置寄存器
4.1.2备份和恢复系统
4.2初始化配置
4.2.1路由器的初始化配置
4.2.2Cisco发现协议
4.2.3网络故障排除命令
4.3本章实训
习题4
第5章IP路由
5.1IP路由基础
5.1.1IP路由
5.1.2IP路由表
5.2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
5.2.1静态路由基础
5.2.2配置静态路由
5.2.3动态路由基础
5.2.4内部网关协议与外部网关协议
5.2.5管理距离
5.2.6路由选择的分类
5.3路由环路预防技术
5.3.1环路的产生
5.3.2设置最大度量值
5.3.3反向抑制技术
5.3.4保持计时技术
5.3.5触发更新
5.4本章实训
习题5
第6章刚P.IGRP与ElQRP
6.1RIP
6.1.1RIP概述
6.1.2RIP配置实例
6.1.3详细故障查找办法
6.2IGRP
6.2.1IGRP概述
6.2.2IGRP基本配置
6.3EIGRP
6.3.1EIGRP概述
6.3.2EIGRP基本配置
6.3.3EIGRP故障查找
6.4本章实训
习题6
第7章开放最短路径优先(0SPF)
7.1OSPF概述
7.1.1OSPF技术概述
7.1.2OSPF术语
7.2OSPF的基本配置
7.3OSPF和环回接口
7.3.1环回接口
7.3.2配置环回地址
7.4本章实训
习题7
第8章局域网交换技术
8.1交换机基础
8.1.1交换机概述
8.1.2交换机与集线器的区别
8.1.3交换模式
8.1.4交换机的分类
8.1.5交换机的参数与选购
8.2多层交换技术
8.2.1层次化交换
8.2.2层次化网络设计
8.3交换机配置
8.3.1配置交换机的方式
8.3.2交换机的配置模式
8.3.3基于IOS交换机的配置命令
8.4本章实训
习题8
第9章虚拟局域网
9.1VLAN基础
9.1.1VLAN概述
9.1.2VLAN的优点
9.1.3VLAN的配置
9.2VLAN中继协议
9.2.1VTP域
9.2.2VTP模式
9.2.3VTP修剪
9.2.4VTP版本
9.2.5配置VTP
9.3VLAN的识别
9.3.1帧标识
9.3.2VLAN的识别方法
9.3.3以太网trunk的配置
9.4VLAN间的路由选择
9.4.1VLAN间的路由选择
9.4.2配置VLAN间的路由选择
9.5本章实训
习题9
第10章使用访问列表管理网络流量
10.1访问控制列表
10.1.1ACL概述
10.1.2ACL的创建和使用
10.1.3ACL的工作原理
10.1.4ACL的编号
10.1.5通配符掩码
10.2标准ACL
10.3扩展的IP访问列表
10.3.1为ICMP配置扩展ACL
10.3.2为IGMP配置扩展ACL
10.3.3为TCP配置扩展ACL
10.3.4为UDP配置扩展ACL
10.3.5默认状态下的扩展ACL
10.4命名的访问列表
10.5应用和验证ACL
10.5.1放置ACL
10.5.2限制虚拟终端访问
10.5.3验证ACL
10.6本章实训
习题10
第11章广域网接入技术
11.1广域网
11.1.1WAN概述
11.1.2WAN术语
11.1.3使用路由器的WAN服务
11.2WAN的线缆及布线
11.2.1WAN布线
11.2.2WAN物理层
11.2.3WAN串行连接间的区别
11.2.4用于串行连接的路由器布线
11.2.5ISDNBPI连接路由器布线
11.3NAT技术
11.3.1NAT概述
11.3.2NAT术语
11.3.3NAT命令
11.3.4NAT的分类
11.3.5静态地址转换配置
11.3.6动态地址转换配置
11.3.7复用动态地址转换配置
11.4点到点协议
11.4.1PPP概述
11.4.2建立一个PPP连接
11.4.3配置PPP封装和PAP或CHAP验证
11.4.4启用PPP封装和PAP或CHAP验证
11.4.5简单PAP或CHAP验证
11.4.6检查PPP封装配置
11.4.7显示PPP验证情况
11.5帧中继
11.5.1帧中继概述
11.5.2帧中继组件和术语
11.5.3帧中继LMI
11.5.4配置帧中继
11.5.5基本帧中继配置
11.5.6静态映射帧中继配置
11.5.7显示帧中继连接状态和信息
11.5.8显示LMI通信量统计数据
11.5.9显示帧中继连接和通信量统计数据
11.5.10显示帧中继连接映射条目信息
11.5.11清除动态创建的帧中继连接映射
11.5.12排除帧中继连接故障
11.5.13非广播多访问
11.5.14带有子接口的帧中继
11.5.15点对点子接口配置实例
11.5.16多点子接口配置实例
11.6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11.6.1ISDN概述
11.6.2功能和参考点
11.6.3BPI呼叫过程
11.6.4交换机类型和服务提供商标识符
11.6.5启用ISDNBm
11.7按需拨号路由选择
11.7.1按需拨号路由概述
11.7.2配置标准DDR
11.7.3配置ISDNBPI线路上的DDR
11.8本章实训
习题11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