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
-
澳大利亚地图周敏 主编澳大利亚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和巴西的世界上第六个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但它拥有的人口却较少。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管辖整个洲和它的外围岛屿的国家。澳洲大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土地之一,因侵蚀而裸露的大陆基岩已有30亿年。同时,澳洲也是最平坦的大陆。除南极以外,它是降雨量最少的大陆。大片土地是干旱或半干旱的,不适宜人们定居。澳大利亚平均海拔低于300米,而世界的平均海拔为700米。东南部的澳大利亚阿尔卑斯山是澳大利亚最高的地带,其最高点是科西阿斯科山(2228米)。澳洲约有三分之一的地区属于热带,其他部分则属于温带,因此各地气候悬殊北部为热带,南方温和。最冷的地区在塔斯马尼亚的高原地带及台地和大陆的东南角。澳大利亚大陆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也是地球上最小和最平坦的陆地。澳大利亚位于南纬10度到39度之间。澳洲大陆的最高点科西斯科山仅有2228米。其地形的特点是古老而又平坦。因此,乌云吹过时不会受到高山的阻拦,导致全国大部分地区缺少充足的降雨。除南极外,澳大利亚是降雨量最少的大陆。澳大利亚拥有灌溉良好的肥沃土地。这一土地资源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利用,以帮助养活世界人口。在干旱地区可以放牧牛羊,但是必须精心保护土壤。当澳大利亚降雨量的周期比较长时,就会出现干旱,一些牧场将变成沙漠。澳大利亚联邦由六个州和两个地区组成。内陆的边界大部分是沿着经纬线划定的。西澳大利亚是最大的一个州,其面积与整个西欧一样大。澳大利亚人口1910万(至1999年12月),大多聚居在位于东部的太平洋沿岸城市,是世界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之一。澳大利亚最早的居民:土著人在这块土地上已生活了4万年,在自然环境下他们以打猎和采集野生植物谋生,现在土著人不是按传统的部落方式生活,大部分生活在乡镇或城市里,大约占国家人口的1.5%。1788年澳大利亚成了英国的殖民地,在最初的150年里,大部分到此定居的人来自大不列颠爱尔兰,但是在后50年里到此定居的人来自140多个国家,最近40%以上的定居者来自亚洲。澳大利亚的官方语言是英语。澳大利亚政府鼓励不同种族或民族的澳大利亚人,包括土著人,在家里或公共场合象使用英语一样地使用他们的母语。信奉基督教。生活方式:从文化角度而言,澳大利亚属西方文化,她的生活方式与西欧和北美相似。澳大利亚的生活大多是轻松、友善的。独立性比较强的学生大都喜欢这里充满机会的生活。他们可以自由安全的乘公共交通工具往来于海滩,旅游胜地和参与多资多彩的文化活动。在澳大利亚市区文化和大都会生活方式占主导地位,包括可以享受到世界各地的美味佳肴。住在海边的居民,可以无拘无束地享受海滩生活,冲浪、滑板、日光浴。澳大利亚人喜欢喝啤酒。闲暇时光,许多人喜欢联络朋友到酒吧饮酒谈天,欣赏音乐。澳大利亚的城市都给人开阔的感觉,有很多宽阔的公园和绿地点缀其间。便利的交通也可以毫不费力地将您带入城市近郊的国家公园。
-
世界分国地图周敏 主编斯洛文尼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Slovenia)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由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自上而下分别为白、蓝、红三色。旗面左上角绘有国徽。斯洛文尼亚于1991年宣布脱离原南斯拉夫,成为独立主权国家,1992年正式采用上述国旗。 国徽:为盾徽。盾面为蓝色,上部有三枚黄色的六角星,下边是白、蓝相间的波纹,中间为三座白色山峰,象征该国最高峰——海拔2864米的特里格拉夫峰。自然地理:位于欧洲中南部,巴尔干半岛西北端,地处阿尔卑斯山和亚得里亚海之间,位于原南斯拉夫的西北部,东部和南部与克罗地亚接壤,西南濒临亚得里亚海,西邻意大利,北界奥地利与匈牙利。面积为20273平方公里。52%的面积被茂密的森林所覆盖。海岸线长46. 6公里。特里格拉夫峰为境内最高的山峰,海拔2864米。最著名的湖泊是布莱德湖。气候分山地气候、大陆性气候和地中海式气候。夏季平均气温为21℃,冬季平均气温为0℃。 人口:198.8万(1999年12月)。主要为斯洛文尼亚族(87.9%),匈牙利族(0.43%),意大利族(0.16%),其余民族(11.6%)。官方语言为斯洛文尼亚语。主要宗教是天主教。 首都:卢布尔雅那(ljubljana),人口:27.2万人(1995年)。 国家政要:总统亚内兹·德尔诺夫舍克(Janez Drnovsek),2002年12月当选;总理亚内兹·扬沙,2004年11月当选。简史:公元6世纪末,斯拉夫人迁徙到现斯洛文尼亚一带。公元7世纪,斯洛文尼亚隶属于萨莫封建王国。公元8世纪被法兰克王国统治。公元869年~874年曾在潘诺平原建立斯洛文尼亚独立国家。此后,斯洛文尼亚几易其主,曾受哈布斯堡王朝、土耳其、奥匈帝国等统治。1918年底,斯洛文尼亚与其他一些南部斯拉夫民族联合成立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王国,1929年改称为南斯拉夫王国。1941年,德意法西斯入侵南斯拉夫。1945年,南斯拉夫各族人民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并于同年11月29日宣告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改称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斯洛文尼亚为其中的一个共和国。1990年5月,斯洛文尼亚举行二战后第一次多党制大选,斯民主联盟上台执政。1991年6月25日,斯议会通过决议,宣布脱离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成为独立主权国家。1992年5月22日加入联合国。 政治:1991年12月23日公布的新宪法规定总统由直接普选产生,任期五年,最多连任两届。议会为两院制,称国民议会和国民协商会。国民议会为主要立法机构,由90名议员组成,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通过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国民协商会代表公民和社会行使监督权并有否决权,议员任期五年,由40名议员组成。政府是国家权力执行机构,任期四年。
-
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周敏 主编埃塞俄比亚:自然地理: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西南岸,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接壤,北、西与苏丹交界,南邻肯尼亚,领土面积110.36万多平方公里。埃塞俄比亚海岸线长1013公里,境内以山地高原为主,大部属埃塞俄比亚高原,中西部是高原的主体,占全境的2/3,平均海拔2500-3500米,有“非洲屋脊”之称。人口:5988万(1998年9月公布),其中奥罗莫族人占45%,阿姆哈拉族38%。其他还有阿法尔族、索马里族等。阿姆哈拉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居民信奉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其他宗教。吉布提:面积2.32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东北部亚丁湾西岸。南与索马里为邻,北、西和西南与埃塞俄比亚交界。境内地形复杂,大部地区为海拔不高的火山高原,沙漠和火山占全国面积的90%,间有低洼平原和湖泊。南部地区多为高原山地,一般海拔500-800米。东非大裂谷经过中部,裂谷带北端的阿萨勒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3米,为非洲最低点。北部穆萨·阿里山海拔2020米,是全国最高点。境内无固定河流,只有季节性的小溪流。主要属热带沙漠气候,内地近于热带草原气候,终年炎热少雨。人口:65.1万(1997年),主要有两部族:伊萨族和阿法尔族。官方语言为法语和阿拉伯语。伊斯兰教为国教,94%的居民是穆斯林。
-
世界分国地图周敏 主编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位于原苏联中亚北部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该国东西长3000公里,南北宽1700公里,领土面积271.73万平方公里,1700万人口。哈萨克族占39.7%,俄罗斯族占37.8%,其他各民族比例较小,原首都阿拉木图市130万人,现仍为国家经济、文化、交通中心。首都阿斯塔那距阿拉木图市1200公里,29万人。是哈萨克斯但的政治中心,各项基础设施正在开发建设中。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博乐、塔城、阿勒泰地区及自治州相连,南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接壤,北与俄罗斯联邦相接。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地区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原苏联解体前是主要的工农业原材料供应基地,其主要的商品市场也由原料商品构成。独立后,政府重视国民经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吸引外资投资于国民经济的主要生产行业和部门,鼓励开发和生产深加工和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来看,原有的商品结构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土库曼斯坦,位于亚洲中部,西濒里海,东与东南分别与伊朗和阿富汗接壤,北与东北同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毗邻。面积48.81万平方千米。15世纪土库曼民族基本形成。19世纪60年代部分领土并入俄罗斯。1924年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1991年10月27日独立。1992年1月6日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位于中亚地区东南部,南与塔吉克斯但相邻,西与乌兹别克斯坦相连。北接哈萨克斯坦,中南部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接坡。总面积19.85万平方公里。人口436.72万人。主要民族有柯尔柯孜族占总人口的52。4%俄罗斯族占总人口的21.5%,乌兹别克族占总人口的12,9%,乌克兰族占总人口的2.5%,德意志族占总人口的2%,另外还有维吾尔族、东干族、哈萨克族、土耳其族、阿塞拜疆族、吉卜赛族等。吉尔吉斯斯坦首都为比什凯克市,现有40万人,全国6州一个直辖市60个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边境线总长约1096公里。吉国在经济上奉行各种所有制平等的基础上,推行私有化和非国有化,发展市场经济,重视国际合作和与世界经济、地区(中亚)经济的一体化。吉国经济结构单一、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落后,相对优势产业为电力工业,占独联体国家第三位。另外矿山开采工业,如黄金开采、锑矿、汞矿开采很有优势。吉国经济发展急需要借助外来资金。国家为吸引外资采取了建立自由经济区、放开外汇管制、实行国民待遇等措施。加之吉国社会稳定、社会治安状况好,吸引了许多国家在吉国直接投资办企业,如加拿大与吉尔吉斯合资建立的库姆多尔金矿,投资额达4.52亿美元。97年5月正式生产,年产18吨黄金,美资公司在吉国投入巨资开采石油、德国投资租赁了吉国2万公顷土地搞农牧产品开发加工。1998年10月,吉国已成为世贸组织的策133个成员国(独联体国家第一家),无疑又增加了吸引外资的实力。吉尔吉斯同世界许多国家有着经济贸易关系,尤其是周边国家。出口的产品主要有棉花(所占比例很大)、丝纺原料、烟叶、药材、有色金属、电动机、电器、汽车散热器、汽车配件、灯炮、医疗仪器、物理实验仪器、潜水泵、金属切削机床、锻压设备、联合收割机、拖拉机、链轨、各种设备零件等。进口商品以食品工业、轻工业、建材工业、机械工业的成套设备以及饮食、医疗卫生和化学实验等行业的技术设备为主。
-
利比亚突尼斯周敏 主编利比亚:自然地理:面积1759540平方公里。位于非洲北部。东部与埃及交界,东南与苏丹为邻,南部同乍得和尼日尔毗连,西部与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接壤。北部临地中海。海岸线长约1900余公里。全境95%以上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大部分地区平均海拔500米。北部沿海有平原。境内无常年性河流和湖泊。井泉分布较广,为主要水源。北部沿海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侯,冬暖多雨,夏热干燥,1月平均气温12℃,8月平均气温26℃;夏季常受来自南部撒哈拉沙漠干热风(当地称“吉卜利风)的侵害,气温可高达5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为100—600毫米。内陆广大地区属热带沙漠气侯,干热少雨,季节和昼夜温差均较大,1月15℃左右,7月32℃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00毫米以下;中部的塞卜哈是世界上最干燥地区。的黎波里1月气温8—16℃,8月22—30℃。人口:622万(1999年),主要是阿拉伯人(约占83.8%),其他为埃及人,突尼斯人、柏柏尔人。绝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穆斯林占97%。阿拉伯语为国语,在主要城市也讲英语和意大利语。
-
莫桑比克科摩罗马达加斯加塞舌尔毛里求斯周敏 主编国名:莫桑比克共和国(TheRepublicofMozambique)。独立日:6月25日(1975年)。国庆日:6月25日(1975年)。自然地理:面积79.9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东南部,南邻南非、斯威士兰,西界津巴布韦、赞比亚、马拉维,北接坦桑尼亚,东濒印度洋,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马达加斯加相望。海岸线长2630公里。高原、山地约占全国面积3/5,其余为平原。地势从西北至东南大致分为三级台阶:西北部是高原山地,平均海拔500-1000米,其中宾加山高达2436米,为全国最高点;中部为台地,高度在200-500米之间;东南部沿海为平原,平均海拔100米,是非洲最大平原之一。赞比亚、林波波和萨韦是三条主要河流。马拉维湖是莫同马拉维之间的界湖。热带草原气候。人口:1574万(1997年8月),有60多个部族,绝大多数属班图语系。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主要部族有自己的语言。大多数人信奉原始宗教。首都:马普托(Maputo)。简史:公元13世纪,马绍纳人在现津巴布韦和莫桑比克一带建立莫诺莫塔帕王国,16世纪初国势渐衰。1505年遭葡萄牙殖民者入侵,1700年沦为葡的“保护国”,1752年葡设总督进行统治。1884—1885年莫被划为葡殖民地。1951年葡将其改为“海外省”。1891年巴卢埃族举行起义,坚持了25年之久,1964年9月25日莫解放阵线领导人民开展反葡殖民统治的武装斗争。1974年9月7日莫解阵同葡政府签署了关于莫桑比克独立的《卢萨卡协议》。1975年6月25日正式宣告独立。1990年11月改国名为莫桑比克共和国,实行多党制。政治:现行宪法于1990年11月30日生效。宪法规定:以多党制取代一党制,实行党政分开和司法独立;总统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五年,只能连任两届。外交:奉行独立、不结盟政策。与中国关系:1975年6月25日,莫桑比克同中国建交。
-
毛里塔尼亚马里塞内加尔冈比亚布基纳法索西撒哈拉几内亚比绍几内亚塞拉利昂佛得角周敏 主编毛里塔尼亚全称"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西部。国名源于国内主要民族摩尔人。"摩尔"和"毛里"是一个名称的两种译法,均来源于希腊文,意为"黑色的",指黑皮肤人。早在希腊人在地中海沿岸大建殖民地的公元前数世纪,这里便是黑色人种的土著居民居住的地方。希腊人把他们叫作"毛罗斯"(Maurls,黑色)。后来的罗马人仿效希腊人的称呼,称他们"毛里人"(现代英语叫"摩里人")。由于受这些称呼的影响,在罗马帝国时代,该地区被命名为"毛里塔尼亚行省"即"毛里人之国"的意思。在以后的年代里,黑色人种的毛里人在南侵的地中海人种阿拉伯人和柏伯尔人的驱赶下,逐渐从该地区消失了。但是,人们不分肤色,仍旧将该区的居民笼统地称作"毛里人",于是地中海人种的阿拉伯人和柏伯尔人也被称作"毛里(黑色)人"了。到了20世纪,法国军队入侵,在这里建立了殖民地,并根据罗马时代的古名,把该地区命名为"毛里塔尼亚殖民地"。1960年11月28日,该殖民地获得独立,定名为"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
-
安哥拉赞比亚马拉维周敏 主编安哥拉共和国(TheRepublicofAngola,RepublicadeAngola)。面积1246700平方公里。人口1390万(2003年)。主要有奥温本杜(约占总人口的38%)、姆本杜(25%)、巴刚果(14%)、隆达等民族。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主要民族语言有温本杜语、金本杜语和基孔戈语等。49%的人信奉罗马天主教,13%的人信奉基督教新教,其余居民中大部分人信奉原始宗教。位于非洲西南部。北邻刚果(布)和刚果(金),东接赞比亚,南连纳米比亚,西濒大西洋,海岸线长1650公里。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22℃;南部属亚热带气候。历史上曾分属刚果、恩东戈、马塔姆巴和隆达四个王国。1482年,葡萄牙殖民者船队首次抵达,1576年建立罗安达城。在1884~1885年柏林会议上,安被划为葡萄牙殖民地。1922年,葡占领安哥拉全境。1951年,葡将安改为葡的一个“海外省”,派总督进行统治。从20世纪50年代起,安哥拉先后成立了三个民族解放组织: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简称安人运)、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简称安解阵)和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简称安盟),并于60年代相继开展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斗争。1975年1月15日,安上述三个组织同葡政府达成关于安哥拉独立的《阿沃尔协议》,并于1月31日同葡当局共同组成过渡政府。不久,安人运、安盟、安解阵之间发生武装冲突,过渡政府解体。同年11月11日,安人运宣布成立安哥拉人民共和国,阿戈斯蒂纽·内图任总统。安独立后长期处于内战状态。在葡萄牙、美国和前苏联的推动下,1991年5月31日,安政府与以萨文比为首的反对派安盟签署《比塞斯和平协议》。1992年8月,安议会决定改国名为安哥拉共和国。9月,安举行首次多党制大选。安人运获议会选举胜利并在总统选举中领先。安盟拒绝接受大选结果,安重陷内战。2002年2月22日,安盟领导人萨文比被政府军击毙。4月4日,安政府与安盟签署停火协议。安结束长达27年的内战,实现全面和平,开始进入战后恢复与重建时期。
-
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周敏 编利比里亚,自然地理:位于非洲西部,北接几内亚,西北界塞拉利昂,东邻科特迪瓦,西南濒大西洋,面积11.1万多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37公里。全境北高南低。从沿海向内陆大致可分三级阶梯:沿海为30-50公里宽的狭窄平原,中部为平均海拔300至500米的平缓丘陵,内地为平均海拔700米的高原。最高峰是西北部的武蒂维山,海拔1381米。最大河流卡瓦拉河,全长516公里。较大河流还有塞斯托斯河、圣约翰河、圣保罗河、马诺河等。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5摄氏度,5至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的4月为旱季。人口:330多万(2003年)。全国共有22个部族,主要部族是克佩尔、巴萨和克鲁等族。19世纪自美国南部移居来的黑人后裔有4万余人。官方语言为英语。90%居民信奉拜物教,少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或基督教。
-
广东省地图暂缺作者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