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
-
世界分国地图周敏 范毅 徐根才沙特阿拉伯位于阿拉伯半岛。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阿曼、也门等国接壤。海岸线长2437公里。地势西高东低。西部高原属地中海式气候,其他地区属亚热带沙漠气候。夏季沿海地区气温38-39℃,内地有时高达54℃;冬季气候温和。年平均降雨不超过200毫米。沙特阿拉伯王国占阿拉伯半岛总面积的五分之四。人口总数约一千九百四十多万,穆斯林占总人口100%。居民大部分是阿拉伯人,游牧部落称为贝都因人。伊斯兰教是国教,阿拉伯语为国语。此外还有二百余万外籍侨民,其中有非洲人、伊朗人、印度人、孟加拉人和巴基斯坦人,还有土耳其人和来自西方的欧美侨民。公元七世纪,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一些继承者建立阿拉伯帝国,八世纪为鼎盛时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十一世纪开始衰落,十六世纪为奥斯曼帝国所统治。十九世纪英国侵入,当时分汉志和内志两部分。1924年内志酋长阿卜杜勒-阿齐兹·沙特兼并汉志,次年自称为国王。经过30年征战,阿卜杜勒-阿齐兹·沙特终于统一了阿拉伯半岛,于1932年9月23日宣告建立阿拉伯王国,定这一天为沙特国庆日。【政治】沙特是政教合一的君主制王国,禁止政党活动。无宪法,《古兰经》和穆罕默德的圣训是国家执法的依据。国王亦称“两个圣地(麦加和麦地那)的仆人”,并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和大臣会议主席(即内阁首相)等职务。国王行使最高行政权和司法权。大臣、副大臣、地区埃米尔(省长)、副埃米尔(副省长)、驻外使节和其他高级行政官员以及军队上校以上军官均由国王任命。国王有权批准和否决内阁会议决议及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协议。1992年3月1日,法赫德国王颁布治国基本法,规定沙特王国由其缔造者阿卜杜勒-阿齐兹·拉赫曼·费萨尔·沙特国王的子孙中的优秀者出任国王。1993年8月20日颁布新的内阁法,规定国王兼任内阁首相,国王有权任命内阁副首相和大臣,解散或改组内阁,各部大臣直接向首相负责。内阁由副首相、各部大臣及任命的国务大臣和国王顾问组成,任期4年。国王有权立、废王储,解散协商会议。基本法还废除了王储自动成为国王的权利,并确认了阿卜杜拉王储为王位继承人。2000年6月,沙特成立新的王室家族委员会,委员会包括18名成员,阿卜杜拉王储和苏尔坦第二副首相分别担任正副主席。委员会将处理王室内部事务。
-
阿富汗巴基斯坦地图周敏 范毅 徐根才阿富汗:自然地理:面积652300平方公里。位于西亚、南亚和中亚交汇处,扼南北交通要冲,地理位置重要。北接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东北突出的狭长地带与中国接壤,东和东南与巴基斯坦毗邻,西与伊朗交界。境内多山,高原和山地占全国面积的4/5,北部和西南部多为平原,西南部有沙漠。平均海拔1000米。全国最大的兴都库什山脉自东北斜贯西南。主要河流有阿姆河、赫尔曼德河、喀布尔河和哈里鲁德河。大陆性的气候使全国干燥少雨,年温差和日温差均较大,季节明显,冬季严寒,夏季酷热。人口:2775万(2002年7月),普什图族占41%,塔吉克族占25%,此外还有乌兹别克族、哈扎拉族、土库曼族、俾路支族和努里斯坦族等二十几个少数民族。官方语言为普什图语和达里语(即波斯语),其它地方语言有乌兹别克、俾路支、土耳其语等。98%以上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90%属逊尼派,其余为什叶派。
-
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地图周敏 范毅 徐根才国名:荷兰王国(TheKingdomoftheNetherlands)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红、白、蓝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蓝色表示国家面临海洋,象征人民的幸福;白色象征自由、平等、民主,还代表人民纯朴的性格特征;红色代表革命胜利。国徽:即奥伦治·拿骚王室的王徽。为斗篷式。顶端带王冠的斗篷中有一盾徽,蓝色盾面上有一只头戴三叶状王冠的狮子,一爪握着银色罗马剑,一爪抓着一捆箭,象征团结就是力量。盾徽上面有一顶王冠,两侧各有一只狮子,下边的蓝色饰带上写着威廉大公的一句格言“坚持不懈”。国花:郁金香国鸟:琵鹭国石:钻石国家政要:女王贝娅特丽克丝·威廉明娜·阿姆加德(BeatrixWilhelminaArmgard),1980年4月登基继位。首相扬·彼得·巴尔克嫩德(JanPeterBalkenende),2003年5月就任。鹿特丹附近的风车群。荷兰一半以上的土地低于海平面,1/3的面积仅高出海平面1米。为了围海造田,扩大生存空间,荷兰人于1229年发明了风车,最多的时候,全国有9000座风车。随着科技的发展,风车逐渐“退役”,但大部分风车被完整地保存下来,以吸引游客。自然地理:41528平方公里,位于欧洲西部,东面与德国为邻,南接比利时。西、北濒临北海,地处莱茵河、马斯河和斯凯尔特河三角洲,海岸线长11075公里。境内河流纵横,主要有莱茵河、马斯河。西北濒海处有艾瑟尔湖。其西部沿海为低地,东部是波状平原,中部和东南部为高原。“荷兰”在日耳曼语中叫尼德兰,意为“低地之国”,因其国土有一半以上低于或几乎水平于海平面而得名。荷兰的气候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由于地低土潮,荷兰人接受了法国高卢人发明的木鞋,并在几百年的历史中赋予其典型的荷兰特色。为了生存和发展,荷兰人竭力保护原本不大的国土,避免在海水涨潮时遭“灭顶之灾”。他们长期与海搏斗,围海造田。早在13世纪就筑堤坝拦海水,再用风动水车抽干围堰内的水。几百年来荷兰修筑的拦海堤坝长达1800公里,增加土地面积60多万公顷。如今荷兰国土的20%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镌刻在荷兰国徽上的“坚持不懈”字样,恰如其分地刻画了荷兰人民的民族性格。人口:1619.7万,90%以上为荷兰族,此外还有弗里斯族。官方语言为荷兰语,弗里斯兰省讲弗里斯语。居民31%信奉天主教,21%信奉基督教。首都:阿姆斯特丹(Amsterdam)有人口73.5万(2003年);政府所在地:海牙(TheHague),人口45.8万(2003年)。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12个省,省下设489个市镇(2003年)。各省名称如下:格罗宁根、弗里斯兰、德伦特、欧弗艾塞尔、格尔德兰、乌特勒支、北荷兰、南荷兰、西兰、北布拉邦、林堡、弗雷佛兰。2003年9月10日,中国驻荷兰大使馆新任大使薛捍勤女士向荷兰女王递交国书后,乘王室提供的金色马车返回使馆。根据当地风俗,每逢大使递交国书,荷兰女王将委派内侍在骑兵卫队的护送下,引领金色和黑色马车各一辆到使馆迎接大使和参赞。递交国书后,再以同种方式送回使馆。简史:16世纪前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16世纪初受西班牙统治。1568年爆发延续80年的反抗西班牙统治的战争。1581年北部七省成立荷兰共和国(正式名称为尼德兰联合共和国)。48年西班牙正式承认荷兰独立。17世纪曾为海上殖民强国。18世纪后,荷兰殖民体系逐渐瓦解。1795年法军入侵。1806年拿破仑之弟任国王,荷被封为王国。1810年并入法国。1814年脱离法国,翌年成立荷兰王国(1830年比利时脱离荷兰独立)。1848年成为君主立宪国。一战期间保持中立。二战初期宣布中立。1940年5月被德国军队侵占,王室和政府迁至英国,成立流亡政府。战后放弃中立政策,加入北约和欧共体及后来的欧盟。政治:1814年3月29日颁布宪法,1848年修改宪法,规定荷兰是世袭君主立宪王国。立法权属国王和议会,行政权属国王和内阁。枢密院为最高国务协商机构,主席为女王本人,其他成员由女王任命。议会由一院和二院组成。二院拥有立法权;一院有权同意或拒绝批准法案,但不能提出或修改法案。经济:荷兰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西方十大经济强国之一。荷自然资源相对贫乏,但天然气储量丰富,2001年开采天然气约743亿立方米,自给有余,还能出口。荷工业发达,主要工业部门有食品加工、石油化工、冶金、机械制造、电子、钢铁、造船、印刷、钻石加工等,近20年来重视发展空间、微电子、生物工程等高技术产业,传统工业主要是造船、冶金等。鹿特丹是欧洲最大的炼油中心。荷是世界主要造船国家之一。荷兰的农业也发达,是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荷兰人利用不适于耕种的土地因地制宜发展畜牧业,现已达人均一头牛、一头猪,跻身于世界畜牧业最发达国家的行列。他们在沙质地上种植马铃薯,并发展薯类加工,世界种薯贸易量的一半以上从这里输出。花卉是荷兰的支柱性产业。全国共有1.1亿平方米的温室用于种植鲜花和蔬菜,因而享有“欧洲花园”的美称。荷兰把美丽送到世界各个角落,花卉出口占国际花卉市场的40%-50%。荷金融服务和保险业、旅游业发达。交通运输:荷兰陆、海、空运输均十分发达。境内河流纵横,水路四通八达。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称的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大小水道160多条,桥梁1000多座。位于莱茵河与马斯河出海口的鹿特丹港是世界第一大港。阿姆斯特丹机场是荷兰和欧洲主要航空港之一,曾多次获世界最佳机场称号。荷兰人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发展交通运输业,其陆海空各类运输占欧盟交通市场总额的百分之三十。新闻出版:报刊发行始于1618年。现共有日报近90种(其中全国性日报8种),综合性和专业性期刊约4000种。主要报刊有《电讯报》、《每日汇报》、《人民报》、《新鹿特丹商报》、《誓言报》、《忠诚报》、《金融日报》、《埃尔什维尔周刊》、《自由荷兰》。荷兰通讯社是半官方新闻机构。荷兰有5个全国广播电台、10个地区广播电台和150个地方广播电台。电视广播覆盖率100%,其76的家庭可接收有线电视。全国有35个广播电视组织,由荷兰广播电视协会根据各组织会员人数分配广播电视的播放时间,其中8大广播电视组织在3套半官方的全国性电视节目中拥有绝大部分播放时间。近年来,荷商业电视台发展较快。外交:荷兰为欧盟和北约成员国。对外政策以欧洲为重点,同时强调美国在欧洲的存在是欧洲安全与稳定的重要保证。主张在加强北约的同时,西欧国家制订共同外交、安全政策以加强北约的欧洲安全支柱。
-
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塞浦路斯周敏 主编叙利亚:面积185180平方公里(含戈兰高地)。位于亚洲大陆西部,地中海东岸。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海岸线长183公里。领土大部分是西北向东南倾斜的高原。主要分为四个地带:西部山地和山间纵谷;地中海沿岸平原;内陆平原;东南叙利亚沙漠。西南部的谢赫山为全国最高峰。幼发拉底河流经东部经伊拉克注入波斯湾,阿西河纵贯西部经土耳其注入地中海。沿海和北部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气侯,南部地区属热带沙漠气侯。四季分明,沙漠地区冬季雨量较少,夏季干燥炎热。人口:1839.2万(2002年)。其中阿拉伯人占80%以上,还有库尔德人、亚美尼亚人、土库曼人和彻尔克斯人等。阿拉伯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和法语。居民中85%信奉伊斯兰教,14%信奉基督教。其中,伊斯兰教逊尼派占80%(约占全国人口的68%),什叶派占20%,在什叶派中阿拉维派占75%(约占全国人口的11.5%)。
-
世界分国地图周敏喀麦隆:自然概况:位于非洲大陆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西接尼日利亚,东北界乍得,东部和中非、刚果(布)相连,南与加蓬和赤道几内亚毗邻。面积475422平方千米。海岸线长354千米。全境大部分地区为高原。中西部喀麦隆火山山地多锥形火山体,一般海拔2000米。喀麦隆火山海拔4070米,是全国最高峰。西南沿海和北部有平原。河流、湖泊较多。河流均源于高原中部,四面奔流,构成近似辐射状水系,富水力资源。萨纳加河为第一大河。西部沿海和东南部地区为赤道雨林气候,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24-28℃。年平均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喀麦隆火山山麓年达9000多毫米,是世界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之一。自然资源丰富。有铝矾土、铁、铀、金、钻石、铜、石油等矿物,但开发很少。森林面积约占全国40%。水力资源约占世界水力资源的3%。人口民族:人口1390万。约有200多个部族,主要是巴米累克族、富尔贝族、芳族、贝蒂族、俾格米族、杜阿拉族等。约有200多种民族语言,但都无文字。各部族都使用本部族的语言,官方语言为法语和英语。居民信奉拜物教(45%)、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35%)、伊斯兰教(20%)等。经济文化:国民经济以农业为主。素有“中部非洲粮仓”的美誉。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71%。有薯类、高粱、稻谷、芭蕉、可可、咖啡、棉花等多种农作物。正常年景可可产量居世界前列。北部畜牧业较发达,阿达马瓦高原是非洲最大的养牛区。工业水平在黑非洲居前列。有电力、炼铝、炼油、锯木、纺织、农产品加工等部门。旅游业正在兴起,境内景观有“微型非洲”之称。交通以公路为主,公路长约4.9万千米,占运输总量的85%。铁路长1115多千米,窄轨。有少量的水运和航空运输。主要出口可可、咖啡、木材、原油、铝制品等。主要进口工业设备和企业消费物资等。主要贸易对象是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德国、美国等。普及教育,儿童入学率76%。有雅温得第一大学等6所大学和3所工艺学院。主要报刊有《喀麦隆论坛报》、《团结报》等。喀麦隆新闻出版社是国家通讯社;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均为国家所有。旅游指南:杜阿拉:全国最大港口和城市,经济首都。大部分工业集中于此。地处大西洋沿岸,是西非重要航道和海运中心,港口可停靠万吨油轮,还有专运香蕉的码头。城内古老的非洲区保持着传统风貌。布埃亚:西南部旅游城市,位喀麦隆火山的东麓,海拔约1000米。城市掩映在绿树和繁花之中,到处流水淙淙。在此登高可观看喀麦隆火山。丰班:历史名城,位于首都西北部。名胜有护城沟、巴蒙苏丹宫及陵墓、丰班历史博物馆、清真寺和教堂等。巴蒙文字是惟一由黑非洲人自己创造的文字,对研究黑非洲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昆巴:西南部小城,是可可、香蕉、棕榈仁、橡胶的集散中心。市区高处有火山口湖,湖区山水秀丽。维多利亚:喀麦隆石油开采中心和著名旅游地,濒几内亚湾,风光秀丽。在此可眺望喀麦隆火山;还可以在美丽的海湾里荡舟冲浪。热带植物园里有1500多种植物和大批的鸟类。喀麦隆火山:最著名的旅游地。火山海拔4070米,有4个火山口,气势雄伟。本世纪内曾爆发过5次,1959年的一次规模最大,前后持续了1个多月。最近的一次爆发是在1982年。瓦扎国家公园:野生动物园,位于境内的北部,分森林和草原两部分。每年的6-11月是观赏动物的最好季节。园内主要动物有大象、长颈鹿、狮子、羚羊、水牛等,这里还是鸟类的天堂。
-
世界分国地图周敏 主编意大利:301318平方公里。位于欧洲南部,包括亚平宁半岛以及西西里岛、撒丁岛等岛屿。北以阿尔卑斯山为屏障与法国、瑞士、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接壤,东、西、南三面临地中海的属海亚德里亚海、爱奥尼亚海和第勒尼安海。海岸线长约7200多公里。全境4/5为山丘地带。有阿尔卑斯山脉和亚平宁山脉。意、法边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居欧洲第二;有著名的维苏威火山和欧洲最大的活火山——埃特纳火山。最大河流是波河。较大湖泊有加尔达湖、马焦雷湖等。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年平均气温1月2~10℃,7月23~26℃。年平均降水量500~1000毫米。人口:5788.82万(2003年底)。94%的居民为意大利人,少数民族有法兰西人、拉丁人、罗马人、弗留里人等。讲意大利语,个别地区讲法语和德语。大部分居民信奉天主教。
-
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地图周敏 主编哥伦比亚位于南美洲西北部,东邻委内瑞拉、巴西,南接厄瓜多尔、秘鲁,西北角与巴拿马相连,北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海岸线长2900公里。地处热带,气候因地势而异。平原南部和太平洋沿岸为热带雨林气候,向北逐渐转为热带草原和干燥草原气候。古代为奇布查族等印第安人的居住地。1536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10年7月20日宣布脱离西班牙独立,后遭镇压。1819年,南美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领导的起义军大败西班牙殖民军后,哥重获解放。1821年与现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巴拿马组成大哥伦比亚共和国。1829~1830年,委、厄先后退出,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解体。1831年改名为新格拉纳达共和国,1861年称哥伦比亚合众国,1886年改称现名(1903年巴拿马独立)。独立后,自由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2002年5月,独立人士乌里韦在大选首轮投票中以超过半数的选票当选总统,打破了哥两大传统政党轮流执政的政治格局。经济:自然资源丰富,煤炭、石油、绿宝石为主要矿藏。已探明煤炭储量约240亿吨,居拉美首位。石油储量18亿桶,天然气储量187亿立方米,绿宝石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铝矾土储量为1亿吨,铀储量4万吨。此外还有金、银、镍、铂、铁等矿藏。森林面积约4923万公顷。哥伦比亚历史上是以生产咖啡为主的农业国。1999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等影响,经济陷入60年来最严重的衰退。2000年经济开始复苏,之后,一直保持低速增长。2003年增速加快,建筑业持续增长,电力需求加大,金融业势头良好,贷款和私人投资增加,传统产品出口扩大。哥是拉美重要的旅游中心之一,旅游业较发达。2003年,外国游客62万人。主要旅游区有:卡塔赫纳、圣玛尔塔、圣菲波哥大、圣安德列斯和普罗维登西亚群岛、麦德林、瓜希拉半岛、博亚卡等。新闻出版:全国约有400种报刊杂志。主要报纸有:《时代报》,《旁观者报》,《新世纪报》,《共和国报》。主要杂志(均为周刊)有:《向导》、《新边疆》、《经济综合》、《星期》、《口号》。以上报刊均为西班牙文。哥伦比亚新闻社是哥最大的私人通讯社,成立于19811年,向全国近20家报纸和电台提供新闻。全国共有582座广播电台。“国家电台”是唯一国营电台,创建于1940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全国广播公司”和“托德拉尔”电台为较大的三家私人广播公司,在各地设有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电视业始于1954年。全国共有15家电视台,其中三家为国家电视台和播放台,但一、二台通过合同向私人电视节目制作台和播放台出租,第三台为国家直接管理,播放文化教育等节目。外交: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和多元化的外交政策。外交重点是进一步密切与美国的关系,加强同拉美地区特别是周边国家的合作,巩固同欧盟的传统联系,增进与亚太国家的交流合作。与中国关系:1980年2月7日,哥伦比亚同中国建交。2005年4月,乌里韦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005年5月,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对哥伦比亚进行友好访问。麦德林:全国第二大城市。位于中科迪勒拉山脉西麓的阿布拉山谷,海拔1500米,气候温和宜人。1675年建城,早期是矿业城市,曾大量出口黄金和白银。20世纪30年代成为全国最大的咖啡市场和皮革、纺织工业的中心。卡利:全国第三大城市。位于西科迪勒拉山脉东麓卡利河畔。始建于1536年,1954年建立水电站后发展很快。现为咖啡、甘蔗和畜产品的集散地和交通枢纽,商业发达,有巴利大学和圣地亚哥大学。巴兰基亚:全国重要的海港和河港,大西洋省首府。1629年建城,1930年因疏浚河口,增建现代化船坞而成为重要港口。有铝制品、船舶修理、石油化工、鱼类加工等工业部门,腹地是富饶的农业地带。有铁路和国际机场联系国内外。设有大学。卡塔赫纳:加勒比海岸港市。巴兰卡韦梅哈油田的输油管通此。腹地农业发达。1533年建城,是西半球古城之一,16世纪时曾是南美洲的转运港和奴隶市场。1926年开发石油后成为油港和石油加工中心。有大教堂等古老建筑。布卡拉曼加:中部城市。建于海拔1000米的东科迪勒拉山脉的西麓。始建于1662年,19世纪末成为咖啡贸易的中心。有金、银等矿物开采,还有咖啡、烟草加工等工业。周围是重要的农业区。有1所大学。
-
乌克兰周敏主编乌克兰位于欧洲东南部,西起喀尔巴阡山脉,东至辽阔的顿涅茨科草原;北起波列西亚多林地带,南到黑海和亚速海。领土面积为60.37万平方公里,按面积大小,她是欧洲第二大国,按国民总产值计算,则接近于意大利。乌克兰的人口接近于法国,有5210万人,其中城市人口占68%,农村人口占3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603人。男女比重分别占46%和54%。全国居民中受过高等教育(包括已毕业和在校生)的人超过3200万人。乌克兰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它的主要居民是乌克兰人,占72.2%,此外还有俄罗斯、白俄罗斯、犹太、摩尔达维亚、波兰、保加利来等民族的居民。乌克兰语为国语。乌克兰行政区划有24个州,1个克里木自治共和国和2个国家直辖市——基辅市和塞瓦斯托波尔市。乌克兰是议会总统制共和国。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最高苏维埃通过了独立法令,随后在1991年12月1日进行的全民公判决中90%的乌克兰居民投票赞成独立,克拉夫丘克任第一任总统,现已有26个政党登记注册,多党制正在形成中。乌克兰近一半的居民在国民经济中就业,其中在物质生产部门就业人数占74%,在非生产部门就业的人口26%。在国家工业生产总值中占比重最大的是黑色冶金业,占21.8%,其次是汽车制造业与金融加工业,占19.5%,燃料工业——14.3%,食品工业——15.1%。乌克兰矿藏丰富。煤炭大部分集中于顿涅茨科和利沃夫一沃伦煤矿区,现有40多个油田、110多个天然气及天然气冷凝矿,近50个石油天然气矿被开采出来。克里沃里罗格和刻赤铁矿区有大量优质铁矿。此外,锰、钛、汞、铭铁矿、多金属矿、和许多非金融原料(其中包括硫磺、钾盐、石盐、磷灰石、磷钙石、石墨等)的储量也很丰富。乌克兰的博物馆也是世界闻名的。其中最主要的有圣索菲亚教堂、基辅洞窟大填充院、赫曼尼茨博物馆、霍尔季寮群岛自然保护区以及乌克兰珍宝馆、乌克兰中央档案馆和文化艺术档案馆等。目前乌克兰共有2000多个国家级的历史、文学、艺术、地方志博物馆和6000多个公共博物馆。乌克兰的民族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在现代戏剧、电影、文学、美术、建筑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乌克兰的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品质一流,异国情调很浓厚。著名的旅游城市有:基辅、雅尔塔、敖德萨、利沃夫、第涅伯彼得罗夫斯克等,以及克里米亚半岛、外喀尔巴阡山等驰名世界的旅游胜地。赴乌克兰旅游的费用较低,赴周边国家观光旅游,如地中海沿岸诸国也十分便利。敖德萨是乌克兰最美丽的城市之一。驰名世界的旅游和疗养胜地。城市建筑新颖而雄伟,风格各异。从市中心半圆广场通向海边的“波将金”纪念石阶共有192级,宽达30米,这是为纪念1905年的波将金军舰起义而命名。海滨林荫道两侧有19世纪建的沃伦佐夫宫、波托茨基宫、市杜马、新旧证券交易所等。此外还有泥疗地,到这里可以进行泥疗、盐水疗、海水与人造矿泉水浴疗以及海水浴、日光浴和空气浴等。
-
新北京全图1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菲律宾地图中国地图菲律宾:国名菲律宾共和国(RepublicofthePhilippines)。面积:29.97万平方公里(根据菲内务与地方政府部资料)。人口:8400万(2004年统计)。马来族占全国人口的85%以上,包括他加禄人、伊洛戈人、邦班牙人维萨亚人和比科尔人等;少数民族及外来后裔有华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西班牙人和美国人;还有为数不多的原住民。有70多种语言。国语是以他加禄语为基础的菲律宾语,英语为官方语言。国民约84%信奉天主教,4.9%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独立教和基督教新教,华人多信奉佛教,原住民多信奉原始宗教。首都:大马尼拉市(MetroManila),人口1090万(2004年统计)。年均气温28℃。位于亚洲东南部。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对,南和西南隔苏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望,西濒南中国海,东临太平洋。共有大小岛屿7107个,其中吕宋岛、棉兰老岛、萨马岛等11个主要岛屿占全国总面积的96%。海岸线长约18,533公里。属季风型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湿度大,台风多。年均气温27℃,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旅游业:菲外汇收入重要来源之一。2003年接待游客22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旅游业收入16.4亿美元,并创造380万个就业机会。主要旅游点有:百胜滩、蓝色港湾、碧瑶市、马荣火山、伊富高省原始梯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