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传统文化散论
作者:李土生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11-01
ISBN:9787508707723
定价:¥3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传统文化是什么?我们对老祖宗的东西又真正了解多少?怎么样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怎么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本书从儒、释、道、易、医、养生、天人合一等各方面,阐述中华传统文化。作者把平时对传统零散的思考系统地整理出来,力图做到雅俗共赏。
作者简介
李土生,字子选,号韬庵,浙江东阳人。从小深受传统文化熏陶,三十年潜心研习中国传统文化,在易学、儒学、道学、佛学、养生、气功、书画等方面均有涉猎,尤其在堪舆、命理、祝由及梅花易数等传统技艺方面有特殊的爱好。出版有《儒释道论养生》、《李土生静思录》、《中国传统文化散论》和汉字系列丛书《土生说字》,在国内外报刊上公开发表有关传统文化论文数十篇。现兼任泰中佛教文化交流中心名誉理事长、中国书画家研究会副会长,美国北弗吉尼亚大学荣誉教授,香港当代艺术家协会会长,南京大学国学所客座教授等。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章 国之重器:传统与文化
什么是传统
“传”国之“统”
传的稳定性
统的凝聚力
传统在哪里?
什么是文化
“文”与“化”
人化和化人
文化与文明
中国传统文化核心
天人合
追求人的最高境界
不朽的人文精神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第二章 弥纶天地之大道:易文化
《周易》的产生及其内容
《周易》的产生
“周易”二字是什么意思?
《周易》的基本结构
《周易》是什么书?
《周易》不是科学,亦非迷信
《周易》不是科学
《周易》也不是迷信
《周易》是弥纶天地之道
《易传》
孔子与《易传》
《易传》
《周易》象数和义理
何谓“象”?
卦象
天地之数
义理
第三章 无为而无不为:道文化
道与道德
道文化源起
什么是“道德”?
老子
老子与《老子》
万物莫不尊道
孔德之容,大道唯从
庄子
庄子与《庄子》
无为是天、人最高境界
处世之道
庖丁解牛与养生
黄老之学
黄帝老子之言
汉初的黄老无为之治
道教起源
古代神灵巫医和神仙方术
依托道家理论
《太平经》和太平道
五斗米道与天师道。
道教名家
葛洪的“玄道”
寇谦之重整天师道
山中宰相陶弘景
隋唐道教学者
宋代神人陈抟
全真教南宗始祖张伯瑞
王重阳和全真七子传奇
活神仙张三丰
第四章 内圣外王:儒文化
儒是什么?
教师还是官员?
沟通天人的人
孔子及其思想
孔子
天道
人道——德
孟子及其思想
孟子
天与人
四端与四德
荀子
天人之论
人性恶
隆礼重法
董仲舒
阴阳五行
天人感应
宋明理学
理学鼻祖周敦颐
安乐先生邵雍
横渠先生张载
程朱道学
陆王心学
第五章不战屈人之兵:兵文化
兵法
孙武与《孙子兵法》
吴起与《吴起兵法》
孙膑与《孙膑兵法》
其他兵学
《司马法》
《尉缭子》
《六韬》
曹操的用兵之道
诸葛亮的用兵之道
三十六计与奇门遁甲
三十六计
奇门遁甲
用兵之道
外兵内儒
兵家与道家
相互融合
第六章 涅架境界:佛文化
什么是本性?
释迦牟尼悟道经历
悟到了什么?
脱离苦海
苦海无边
六道轮回
业力与因果报应
解脱之道
涅桑境界
佛是什么?
中国佛教
佛教传入中国
佛图澄与鸠摩罗什
石头说法
西方极乐世界——净土宗
禅宗
密宗
西天取经
早期“冒险家”
法显横渡沙漠
唐三藏西游记
义净渡海求法
第七章天雨粟,鬼夜哭:汉字文化
古老的文字
石器时代刻划符号
甲骨文
金文与石刻文字
古文字
今文字
汉字的秘密
汉字与图画
图画里的秘密
汉字的发音
汉字结构规律
汉字形音义的奥秘
谈汉字简化1
汉字简化利与弊
汉语与英文
从机场说起
学习英文与学习汉语
第八章 上工治未病:中医文化
气、自然和人
什么是气
阴阳与气
五行
健康与疾病“
平人——健康的人
疾病的产生
疾病防治
上工治未病
望闻问切
中药
神农尝百草
中药的命名
中药如何治病?
针灸
什么是“针灸”
针灸如何治病?
历代名医
上古医学家
扁鹊出神入化
张仲景望知病
神医华佗
皇甫谧专攻针灸
医道皆通“葛仙公”
药王孙思邈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儿科专家钱乙
清代名医叶天士
医道、医术与医德
医与道
医术与医德
第九章入乎神,通乎道:武术文化
什么是武术?
止戈为武?
武术源流
武术起源
游侠与刺客
项庄舞剑——武术套路的出现
少林寺与武侠小说
武学流派的形成
武林门派
少林
武当
峨眉
华山
武德与武道”
尚德不尚力
最高境界——化境
殊途同归——通乎道
第十章人生三宝精气神:养生文化
什么是养生?
养生与精气神
何谓精气神?
养生因地而异
调身、调息、调心
养生的作用
强身健体
开发智力
激发潜能。
道家养生
导引行气
坐忘与内视。
服气与胎息
炼丹术
外丹
内丹
佛家养生
禅定
禅定与气功
神通广大
儒家养生
儒家养生之道
《周易》的养生思想
董仲舒:养生者,莫精于气
王充:人之善恶,共元气
魏晋玄学养生思想
中医养生
调节情志
顺应天时
调节饮食
动静结合
谈气功
后记
前言
第章 国之重器:传统与文化
什么是传统
“传”国之“统”
传的稳定性
统的凝聚力
传统在哪里?
什么是文化
“文”与“化”
人化和化人
文化与文明
中国传统文化核心
天人合
追求人的最高境界
不朽的人文精神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第二章 弥纶天地之大道:易文化
《周易》的产生及其内容
《周易》的产生
“周易”二字是什么意思?
《周易》的基本结构
《周易》是什么书?
《周易》不是科学,亦非迷信
《周易》不是科学
《周易》也不是迷信
《周易》是弥纶天地之道
《易传》
孔子与《易传》
《易传》
《周易》象数和义理
何谓“象”?
卦象
天地之数
义理
第三章 无为而无不为:道文化
道与道德
道文化源起
什么是“道德”?
老子
老子与《老子》
万物莫不尊道
孔德之容,大道唯从
庄子
庄子与《庄子》
无为是天、人最高境界
处世之道
庖丁解牛与养生
黄老之学
黄帝老子之言
汉初的黄老无为之治
道教起源
古代神灵巫医和神仙方术
依托道家理论
《太平经》和太平道
五斗米道与天师道。
道教名家
葛洪的“玄道”
寇谦之重整天师道
山中宰相陶弘景
隋唐道教学者
宋代神人陈抟
全真教南宗始祖张伯瑞
王重阳和全真七子传奇
活神仙张三丰
第四章 内圣外王:儒文化
儒是什么?
教师还是官员?
沟通天人的人
孔子及其思想
孔子
天道
人道——德
孟子及其思想
孟子
天与人
四端与四德
荀子
天人之论
人性恶
隆礼重法
董仲舒
阴阳五行
天人感应
宋明理学
理学鼻祖周敦颐
安乐先生邵雍
横渠先生张载
程朱道学
陆王心学
第五章不战屈人之兵:兵文化
兵法
孙武与《孙子兵法》
吴起与《吴起兵法》
孙膑与《孙膑兵法》
其他兵学
《司马法》
《尉缭子》
《六韬》
曹操的用兵之道
诸葛亮的用兵之道
三十六计与奇门遁甲
三十六计
奇门遁甲
用兵之道
外兵内儒
兵家与道家
相互融合
第六章 涅架境界:佛文化
什么是本性?
释迦牟尼悟道经历
悟到了什么?
脱离苦海
苦海无边
六道轮回
业力与因果报应
解脱之道
涅桑境界
佛是什么?
中国佛教
佛教传入中国
佛图澄与鸠摩罗什
石头说法
西方极乐世界——净土宗
禅宗
密宗
西天取经
早期“冒险家”
法显横渡沙漠
唐三藏西游记
义净渡海求法
第七章天雨粟,鬼夜哭:汉字文化
古老的文字
石器时代刻划符号
甲骨文
金文与石刻文字
古文字
今文字
汉字的秘密
汉字与图画
图画里的秘密
汉字的发音
汉字结构规律
汉字形音义的奥秘
谈汉字简化1
汉字简化利与弊
汉语与英文
从机场说起
学习英文与学习汉语
第八章 上工治未病:中医文化
气、自然和人
什么是气
阴阳与气
五行
健康与疾病“
平人——健康的人
疾病的产生
疾病防治
上工治未病
望闻问切
中药
神农尝百草
中药的命名
中药如何治病?
针灸
什么是“针灸”
针灸如何治病?
历代名医
上古医学家
扁鹊出神入化
张仲景望知病
神医华佗
皇甫谧专攻针灸
医道皆通“葛仙公”
药王孙思邈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儿科专家钱乙
清代名医叶天士
医道、医术与医德
医与道
医术与医德
第九章入乎神,通乎道:武术文化
什么是武术?
止戈为武?
武术源流
武术起源
游侠与刺客
项庄舞剑——武术套路的出现
少林寺与武侠小说
武学流派的形成
武林门派
少林
武当
峨眉
华山
武德与武道”
尚德不尚力
最高境界——化境
殊途同归——通乎道
第十章人生三宝精气神:养生文化
什么是养生?
养生与精气神
何谓精气神?
养生因地而异
调身、调息、调心
养生的作用
强身健体
开发智力
激发潜能。
道家养生
导引行气
坐忘与内视。
服气与胎息
炼丹术
外丹
内丹
佛家养生
禅定
禅定与气功
神通广大
儒家养生
儒家养生之道
《周易》的养生思想
董仲舒:养生者,莫精于气
王充:人之善恶,共元气
魏晋玄学养生思想
中医养生
调节情志
顺应天时
调节饮食
动静结合
谈气功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