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逻辑考前辅导教程(2006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

逻辑考前辅导教程(2006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

作者:周建武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5-01

ISBN:9787302129554

定价:¥2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书籍前言: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CT)作为全国硕士专业研究生选拔的入门考试,其定位为一种素质考试,各高等院校根据GCT成绩来评估申请入学者的综合素质,考试的目的就是要选拔出具有深造潜质的各界人士进入硕士专业研究生层次学习,从而培养出服务于社会的高级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GCT逻辑推理能力测试部分共50道题,满分为100分。逻辑推理能力主要是考查考生运用常用的逻辑分析方法,通过对已获取的各种信息和综合知识进行理解、分析、综合、判断、归纳等,引出概念、寻求规律,对事物间关系或事件的走向趋势进行合理的判断与分析,确定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试题分类角度看,逻辑推理又具体包括形式推理、论证推理和分析推理三大类型。其中形式推理、论证推理题型以单题形式出现,大致为40个左右;分析推理题皆以题组的形式出现,整张卷子一般有两个题组,每个题组约有5个题。1形式推理形式推理只研究普通思维的推理形式问题,即研究以什么形式的命题为前提,可以必然要么或然地推出具有什么形式的命题的结论的问题,也就是说,所谓形式推理的推理,就是从一个命题推出另一个命题的思维形式。形式推理试题设计的依据是形式逻辑学知识体系,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对逻辑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与灵活运用的能力,即将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应用到日常生活的各种题材中,考查学生是否具有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在复杂情况下处理众多信息的应变能力。2论证推理论证推理的考查目的都是为了科学、公平、准确地测试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以批判性思维为理论依据而设计的论证推理题的考查,目的是培养并选拔具有这样品质的考生:遇事不盲从、不迷信,经常问为什么,清楚地、有条理地思考,追求事物的合理性。论证推理试题设计所依据的理论是“批判性思维”。该理论认为,人的思维素质的差异,本质不在于对知识掌握的多少的差异,而在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差异。它要求给出一个人的信念或行动的各种理由,分析、评价一个人自己的推理或论证以及他人的推理或论证,设计、构造更好的推理或论证。具体地说,批判性思维的推理是指应用事实(论据)得出结论(论点)的过程。作者可能举出一个或数个相关的例子,附之理由,最后推出一个可能正确的结论。在一个推理中,被支持的论述称为结论(又称论点),而且以支持的论述为前提(又称论据)。在一个推理中,或许会有一个以上的结论和多个前提。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形式逻辑和批判性思维都讲推理和论证,但形式逻辑注重的是推理形式的有效性,而批判性思维并不仅仅考虑其有效性,更多的是考虑前提对结论的支持或削弱程度、语义的关联,以及一个推理和论证得出真结论的条件等。论证推理试题,研究的是具体的推理问题,即研究由什么具体前提可以推出什么具体结论的问题。以批判性思维为理论基础的论证推理题主要考查考生在以下三个方面是否进行有效推理的能力:(1)论点构建这一方面的问题主要让你去识别或找到:论述的基本结构正确得到的结论基于的假设被强有力支持的解释性假说结构上相似的论点的平行结构(2)论点评价这一方面的问题主要让你在分析既定的论点基础之上去识别:加强或削弱既定论点的因素在进行论述时所犯的推理错误进行论述所使用的方法(3)形成并且评价行动方案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让你去识别:不同行动方案的相对合适性、有效性或效率加强或削弱拟议行动方案成功可能的因素拟议行动计划所基于的假设具体出现的题型主要有以下六大类型:(1)假设:这类考题主要考查识别根据什么前提得出论点的能力;(2)支持:这类考题主要考查识别一种附加事实信息支持论点的能力;(3)反对:这类考题主要考查识别一种附加事实信息反对论点的能力;(4)评价:这类考题主要考查评价论点的能力;(5)归纳:这类考题主要考查通过作者明确的表述看出其含义的能力,考查根据文章中的论据能提出什么合乎逻辑的主张的能力,考查理解文章要点的能力;(6)解释:这类考题主要考查解释某个现象、结果或缓解某种矛盾的能力。3分析推理分析推理题要求考生分析一些假想的情况,是为了测试考生理解题设条件和引出结论的能力,要求考生根据已知的人物、地点、事件和项目中的关系进行演绎,得出结论。这些题设条件(关系)往往被假设成多种情形,且彼此相互联系。考生必须根据给出的暗示信息(条件)回答有关问题。分析推理题主要考查考生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1)阅读能力:即既快又准地阅读所给的题目,从复杂的文字中简化出条件信息。(2)抽象能力:即把从阅读中获得的信息抽象提炼出清晰、完整的图表或条件推理关系。(3)推理能力:即根据抽象提炼出来的图表、条件推理关系以及题目所给的附加条件,推理出新的信息,然后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问题要求的选项。解分析题从宏观角度是对大局的认识,框架的认识;从微观角度是对每个条件的具体使用方法的灵活运用。分析推理题型要求考生分析一些假想的情况,是为了测试考生理解题设条件和引出结论的能力,要求考生根据已知的人物、地点、事件和项目中的关系进行演绎,得出结论。这些题设条件(关系)往往被假设成多种情形,且彼此相互联系。考生必须根据给出的暗示信息(条件)回答有关问题。本书根据最新考试大纲的要求和GCT逻辑的命题趋势对2005年的版本进行了全面的修订,修订的原则是既要全面介绍与考试相关的形式逻辑学基本知识,更要结合试题特点进行讲解,着重从逻辑解题的实际出发,对逻辑试题进行了全面的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类讲解了各类逻辑题型的命题特点和解题方法,特别是对每种题型都概括了独到的解题方法。在整个编写过程中,始终体现了逻辑备考的基本原则,即“化繁为简,思维至上”。我们相信本书以实用为首要目的的编排体系有利于考生全面掌握GCT逻辑的基础知识、应试特点和解题技法,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提高逻辑水平和应试能力。由于GCT逻辑考试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命题特点变动大,尽管编者尽力做到万无一失,但由于编写时间和水平所限,疏漏之处总是在所难免,因此,热诚欢迎辅导专家、考生及广大读者对本书批评并提出宝贵意见,以供我们再版时参考,使本教程的编写质量得到不断的改进和提高。
作者简介
暂缺《逻辑考前辅导教程(2006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作者简介
目录
第1章 概念与定义
1.1概念
1.2定义第2章 性质命题及其直接推理
2.1性质命题的类型
2.2性质命题的真假对当关系
2.3性质命题的负命题及其推理
2.4关于周延性
2.5性质命题的变形推理第3章 直言三段论
3.1 三段论及其结构
3.2 三段论的一般规则
3.3 三段论的格与式
3.4 复合三段论和省略三段论第4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4.1 联言命题及其推理
4.2 选言命题及其推理
4.3 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4.4 复合命题负命题的等值命题与等值推理
4.5 多重复合推理
4.6 二难推理
4.7 命题间的推理关系第5章 关系命题及其推理第6章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第7章 归纳推理第8章 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
8.1 求同法
8.2 求异法
8.3 求同求异并用法
8.4 共变法
8.5 剩余法第9章 类比推理第10章 逻辑基本规律
10.1 同一律
10.2 矛盾律
10.3 排中律第11章 溯因推理与假说
11.1 溯因推理
11.2 假说第12章 证明与反驳
12.1 证明
12.2 反驳中篇 论证推理第1章 假设
1.1 因果联系
1.2 方法可行
1.3 无因无果
1.4 没有他因
1.5 推理可行
1.6 不能假设
1.7 假设复选第2章 支持
2.1 肯定假设
2.2 因果联系
2.3 方法可行
2.4 无因无果
2.5 没有他因
2.6 加强前提
2.7 支持结论
2.8 不能支持
2.9 支持复选第3章 削弱
3.1 否定假设
3.2 因果差异
3.3 反对方法
3.4 无因有果
3.5 有因无果
3.6 因果倒置
3.7 间接因果
3.8 存在他因
3.9 反对前提
3.10 最能削弱
3.11 不能削弱
3.12 削弱复选
3.13 削弱变形第4章 评价
4.1 是否假设
4.2 有无他因
4.3 对比评价第5章 解 释
5.1 解释现象
5.2 解释矛盾
5.3 不能解释
5.4 解释复选第6章 归纳
6.1 推出结论
6.2 确定论点
6.3 继续推理
6.4 对比推理
6.5 归纳假设
6.6 归纳支持
6.7 归纳削弱
6.8 不能归纳
6.9 归纳复选第7章 应用
7.1 相似比较
7.2 对话辩论
7.3 完成句子
7.4 推理缺陷
7.5 逻辑评价
7.6 逻辑描述第8章 语义
8.1 语意预设
8.2 语义分析第9章 数字
9.1 数字陷阱
9.2 错误比较
9.3 数学计算
9.4 数学思维第10章 技法
10.1 条件匹配
10.2 内容对应
10.3 真假推理
10.4 综合推理下篇 分析推理第1章 排列
1.1 题型特征
1.2 例题解析第2章 组合
2.1 题型特征
2.2 例题解析第3章 选择
3.1 题型特征
3.2 例题解析第4章 图表
4.1 题型特征
4.2 例题解析第5章 规则
5.1 题型特征
5.2 例题解析附录 逻辑复习应考问答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