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新唯物主义-新理性主义

新唯物主义-新理性主义

作者:冯玉珍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8-01

ISBN:9787500452195

定价:¥3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写作得益于世纪前后学界对马克思哲学一阵又一阵探索热忱的学术氛围,以及对“哲学原理”变革执著精神感染,同时,或者最主要是自己从青年时代起对马克思及其思想追寻的理论兴趣。但直接动因是一次逛书城时,一位大学生焦急寻找他感兴趣的“马哲”书未获失望神情,对作为哲学教师我的羞愧和自责的心灵触动,自那时起就萌动了一个想法,能否写一本与传统“哲学原理”风格或模式不同、青年学子喜欢的“马哲”书?因为我国高校的“哲学原理”实际上是前苏联“马哲”的翻版,前苏联早已解体,但其精神文化遗产之一种的“马哲”我们却仍在照搬照抄或拾人牙慧,不敢越雷池一步。青年人朝气蓬勃,热爱和追求新鲜事物或真理,继续宣传或讲授这种脱离时代和生活的“条条”或黑格尔辩证法几个教条谓“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对马克思哲学是一种扭曲,同时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青年思想成长“犯罪”。每当上课拿着那被时代淘汰的“体系”,面对学生总有一种负罪感。这样,一种不愿突破过时、陈旧体系,不想“冒险”怕“犯错误”的思想,与一种理论革新使命感、责任感或理论良心,以及为青年成长的责任、义务、应当思想相互纠缠着,斗争着。
作者简介
  冯玉珍,196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93年评为教授;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西方哲学、马克思哲学。第一本专著《理性的悲哀与欢乐》199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对人类精神理性非理性与西方哲学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内在关系及其历史发展的逻辑概括;第二本专著即《新唯物主义——新理论主义》是对马克思哲学思想又一种思维方式的理解,或是新视界的诠释及由此形成的解释系统。此外,与人合著若干,发表“斯宾诺莎的理智拯救说”等论文二十余篇。
目录
导 言
第一篇 马克思的生活之路和思之路
 第一章 马克思哲学精神与21世纪时代精神的同质性
  1 马克思哲学产生的时代和时代的“问题”——超越时代的哲学在于其哲学“问题”的思想是理智思维的永恒主题
  2 21世纪时代实质性问题(理解)与马克思哲学超时代魅力和生命力
 3 自然科学视界的现时代:爱因斯坦论科学、人性和时代
  4 青年马克思哲学的初萌是诗与情;由生命燃烧的诗与情转向理智追求人类生活命运改善的社会历史科学真理
 第二章 人生之路的思:青年马克思的生活理想——“为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贯穿马克思终生的生命主题。新唯物主义一新理性主义思想端倪
  1 人文主义、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自由主义思想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青少年时代马克思的影响
  2 追问生命的意义: “为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达到完美
  3 新唯物主义~新理性主义思想端倪
 第三章 生命对真理的思想追求:走进思想世界,解读存在的理性秘密;思想对理性和自由的信仰:理性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的青年马克思
  1 搏击在知识思想的海洋里,西方传统文化优秀遗产及其精神的继承者——踏入研究“抽象真理”的思之路
  2 对自由原则、无神论原则、实践原则的思想追求和信仰——博士论文显现的新唯物主义一新理性主义 思想萌芽
  3 哲学和世界相互作用——从哲学走向政治:将“抽象真理”职业与“深入生活”职业相结合;思想对理性和自由的信仰:理性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的青年马克恩
 第四章 “批判的哲学”——对旧世界变革的思想武器和哲学立场;新唯物主义一新理性主义早期形态
  1 将黑格尔对自由的认识转变为自由的实现:从哲学走向政治一变革世界需要变革世界的思想武器一批判的哲学是时代精神和德意志民族精神的理论显现
  2 批判哲学的理性、人性宗旨及其辩证否定性特质与实现德国人宗教解放和政治解放的前提或条件
  ……
 第五章 哲学新方向转换:“到政治经济学中寻找市民社会的秘密”;综合科学的辩证否定观或批判的新历史观生成
第二篇 马克思思想是西方传统理性文化“遗传与变异”同一的文化新体
 第六章 认识史与史学史转折:马克思思想与欧洲思想文化关系;欧洲理性文化——马克思新历史观的母体;继承与决裂:新唯物主义-新理性主义——欧洲传统理性文化的变体;哲学方法论革命与马克思新历史观基本理路
第三篇 新唯物主义-新一主义历史社会批判的思想逻辑:对存在之谜——历史之谜、人之谜、社会之谜及其人-社会-历史关系和发展的新解释或新生存论。
 第七章 新唯物主义-新理性主义辩证法概念系统 历史是辩证法的“家”,生活是辩证法的“舞台”,批判、变革是辩证法的生命,思想是辩证法的立法者
 第八章 新否定辩证法或新唯物主义-新理性主义对人和人类及其历史社会生成变化的逻辑或思想公设——右罗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解历史、社会、人生存与发展之谜
 第九章 历史的人性法则和社会形式及其关系;科学、文化、思想与社会存在‘对立同一性’;复兴马克思历史观的一个重要理:“人类历史也是人性不断改变或人体发历史”
 第十章 现代历史人性矛盾与社会经济悖论:苦于资本主义发展又苦于资本主义不发展——马克思对现代资本主义全面批判的伟大人性目的和崇高政治伦理理想
 第十一章 公社已不是原来意义的国家了——马克思的国家观念、“阶级斗争和无产阶有专政”思想、巴黎公社原则及其阶级、政党、国家消亡理论:列宁的“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和“宁肯少些,但愿好些”等后期著述蕴含的深刻历史思想和社会主义政权及其国家机关改革或革新的政治理念
 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