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医护理技术
作者:刘秀英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6-01
ISBN:9787117067515
定价:¥13.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中医护理技术》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是介于专业基础课和临床专业课之间的一门桥梁课程,是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的必修课。它收录了《内经》及《内经》后不同时期医家著作中关于侍疾、调养、康复、养生等护理内容,以指导临床教学与实践,内容涉及的面较为广泛。根据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编写要求》、七院校教材编写委员会《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材编写基本原则》,以及教学大纲的的要求,本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国家高教部制定的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本着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以职业技能教育为根本,力争满足3个需要(学科需要、教学需要、社会需要),力求体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同时,坚持“三基五性”的原则,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强化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为学生学好中医护理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本教材主要突出以下两个特点:其一,在总结古代各医家侍疾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力求突出护理特色,完善、规范中医护理理论与技术操作规程,使其更加具有实用性及可操作性,以适应和满足院内护理、社区护理及涉外护理人才市场的需要;其二,以适应新的护理医学模式转变,满足人们对健康需要为宗旨,对中医侍疾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阐述,从病人入院接诊到出院健康指导,从一般护理到生活起居、饮食、情志、药物护理及中医传统技术操作与护理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力求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达到能熟练地运用中医护理理论与护理技术,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即掌握“同病异护,异病同护”的辨证施护理论方法及独特的护理技术。同时具有承担起对病人及健康人群进行护理健康教育,指导人们建立良好生活方式,以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全书共八章,第一章为绪论,其他各章内容为中医的一般护理、生活起居调护、情志(精神)调护、饮食调护、中药用药与护理、传统中医技术操作与护理、护理文件书写等内容。
作者简介
暂缺《中医护理技术》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医护理学发展概况
一、夏~春秋时期
二、战国~三国时期
三、晋~ 五代时期
四、宋~元时期
五、明~清·鸦片战争前期
六、鸦片战争~1949年
第二节 中医护理技术的基本特点和施护原则
一、基本特点
二、中医护理辨证施护原则
第二章 中医的一般护理
一、接诊施护要点
二、问疾施护要点
三、特殊病人的施护要点
四、陪(住)施护要点
五、探视施护要点
六、巡视病房施护要点
第三章 生活起居调护
第一节 生活起居调护的临床意义
一、起居与健康
二、起居与五脏
三、起居与气血
四、起居与精神
第二节 起居调护原则
一、病区环境调摄原则
二、顺应天时起居调护原则
三、因人而宜起居调护原则
四、寤寐调护原则
第三节 运动法与调护原则
一、运动原则
二、临床常见运动法
第四章 情志(精神)调护
第一节 情志(精神)的生理特点
一、“形神一体”观
二、精神与五脏
三、情志异常病理特点
四、情志(精神)与疾病
第二节 情志调护的基本原则
一、精神内守
二、保持思想宁静、乐观愉快的情绪
三、顺应自然,调和情志
第三节 情志调护的基本方法
一、一般护理
二、因人而宜辨证施护
三、临床常用的情志调护方法
第五章 饮食调护
第一节 饮食调护的理论基础
一、“食药同源”学说理论
二、食物的性味与功能
三、“以脏补脏”学说理论
第二节 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
一、饮食禁忌
二、“发物”与忌口
三、辨证施护的原则
第三节 饮食调护的基本方法
一、饮食有节
二、因人而宜饮食调护方法
三、四季病人饮食调护原则
四、食物的药效作用与护理
第四节 中医药膳与调护一、解表类
二、止咳平喘类
三、健脾消食类
四、利水消肿类
五、养心安神类
六、润肠通便类
七、清热解毒类
八、活血祛瘀类
九、四时保健类
第六章 中药用药与护理
第一节 中药用药一般护理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二、严格遵医嘱给药
三、掌握剧毒药物的使用原则
第二节 中药用药禁忌与护理
一、药物配伍禁忌
二、妊娠用药禁忌与护理
三、证候禁忌与护理
第三节 汤剂煎煮法
一、煎药用具的要求
二、煎药用水的要求
三、煎药火候和时间
第四节 给药基本原则与护理
一、给药时间
二、服药方法与护理
三、服药前后的护理
第五节 中药用药“八法”与护理
一、汗法与护理
二、吐法与护理
三、下法与护理
四、和法与护理
五、温法与护理
六、清法与护理
七、消法与护理
八、补法与护理
第六节 中药不良反应与护理
一、临床常见有毒药物
二、常见中药不良反应与急救
第七章 传统中医技术与护理
第一节 针刺法与护理
一、毫针刺法
二、电针法
三、皮内针法
四、水针法
五、皮肤针法
六、耳针法
第二节 灸法与护理
一、艾条灸
二、艾炷灸
三、温针灸
第三节 拔罐法与护理
第四节 刮痧法与护理
第五节 推拿法与护理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操作方法
三、临床常见病的推拿与护理
四、小儿推拿法与护理
第六节 中药外用给药法
一、熏洗疗法
二、涂药法
三、贴药法
四、吹药法
五、药熨法
六、坐药法
七、中药离子导入法
第八章 护理文件书写
第一节 护理文件书写一般规则
第二节 护理文件书写规格
一、体温单
二、医嘱本
三、医嘱单
四、病室报告
五、危重病护理记录单
附录一、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二、教学大纲(试用)
第一节 中医护理学发展概况
一、夏~春秋时期
二、战国~三国时期
三、晋~ 五代时期
四、宋~元时期
五、明~清·鸦片战争前期
六、鸦片战争~1949年
第二节 中医护理技术的基本特点和施护原则
一、基本特点
二、中医护理辨证施护原则
第二章 中医的一般护理
一、接诊施护要点
二、问疾施护要点
三、特殊病人的施护要点
四、陪(住)施护要点
五、探视施护要点
六、巡视病房施护要点
第三章 生活起居调护
第一节 生活起居调护的临床意义
一、起居与健康
二、起居与五脏
三、起居与气血
四、起居与精神
第二节 起居调护原则
一、病区环境调摄原则
二、顺应天时起居调护原则
三、因人而宜起居调护原则
四、寤寐调护原则
第三节 运动法与调护原则
一、运动原则
二、临床常见运动法
第四章 情志(精神)调护
第一节 情志(精神)的生理特点
一、“形神一体”观
二、精神与五脏
三、情志异常病理特点
四、情志(精神)与疾病
第二节 情志调护的基本原则
一、精神内守
二、保持思想宁静、乐观愉快的情绪
三、顺应自然,调和情志
第三节 情志调护的基本方法
一、一般护理
二、因人而宜辨证施护
三、临床常用的情志调护方法
第五章 饮食调护
第一节 饮食调护的理论基础
一、“食药同源”学说理论
二、食物的性味与功能
三、“以脏补脏”学说理论
第二节 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
一、饮食禁忌
二、“发物”与忌口
三、辨证施护的原则
第三节 饮食调护的基本方法
一、饮食有节
二、因人而宜饮食调护方法
三、四季病人饮食调护原则
四、食物的药效作用与护理
第四节 中医药膳与调护一、解表类
二、止咳平喘类
三、健脾消食类
四、利水消肿类
五、养心安神类
六、润肠通便类
七、清热解毒类
八、活血祛瘀类
九、四时保健类
第六章 中药用药与护理
第一节 中药用药一般护理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二、严格遵医嘱给药
三、掌握剧毒药物的使用原则
第二节 中药用药禁忌与护理
一、药物配伍禁忌
二、妊娠用药禁忌与护理
三、证候禁忌与护理
第三节 汤剂煎煮法
一、煎药用具的要求
二、煎药用水的要求
三、煎药火候和时间
第四节 给药基本原则与护理
一、给药时间
二、服药方法与护理
三、服药前后的护理
第五节 中药用药“八法”与护理
一、汗法与护理
二、吐法与护理
三、下法与护理
四、和法与护理
五、温法与护理
六、清法与护理
七、消法与护理
八、补法与护理
第六节 中药不良反应与护理
一、临床常见有毒药物
二、常见中药不良反应与急救
第七章 传统中医技术与护理
第一节 针刺法与护理
一、毫针刺法
二、电针法
三、皮内针法
四、水针法
五、皮肤针法
六、耳针法
第二节 灸法与护理
一、艾条灸
二、艾炷灸
三、温针灸
第三节 拔罐法与护理
第四节 刮痧法与护理
第五节 推拿法与护理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操作方法
三、临床常见病的推拿与护理
四、小儿推拿法与护理
第六节 中药外用给药法
一、熏洗疗法
二、涂药法
三、贴药法
四、吹药法
五、药熨法
六、坐药法
七、中药离子导入法
第八章 护理文件书写
第一节 护理文件书写一般规则
第二节 护理文件书写规格
一、体温单
二、医嘱本
三、医嘱单
四、病室报告
五、危重病护理记录单
附录一、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二、教学大纲(试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