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研究

中国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研究

作者:张小燕等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2-01

ISBN:9787030149473

定价:¥56.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科技部重大项目“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牧及调整农业结构战略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行性基础研究”的系统总结,是在对西北五省(区)进行全面实地考察、调查分析、座谈讨论、文献搜集、资料整理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将西北地区植被分为58个小区,并对各区的植被类型、结构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论述;设计了西北地区16种植被建设的模式,提出了各模式适合的地域、采取的方法及应用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构建了不同水平因素下退耕还林(草)的技术、粮食、能源、经济和政策五大支撑体系。本书对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重建、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书可供农业管理和规划部门的领导、管理人员,大专院校农学、农业经济学、农业生态学等专业师生,以及农林科研院所的有关科研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暂缺《中国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研究》作者简介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退耕还林(草)的背景与研究现状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退耕还林(草)研究
第三节 国外退耕还林(草)研究
第四节 总结与启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西北地区资源条件
第一节 地貌
第二节 气候
第三节 水文
第四节 土壤
第五节 生物资源
第六节 社会经济资源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草)的自然环境背景
第一节 西北地区自然环境
第二节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坡地情况
第三节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影响植被变化的因素
第一节 地理位置
第二节 气候条件
第三节 地形地貌条件
第四节 土壤条件
第五节 人类活动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西北地区植被的主要类型及地理分布
第一节 自然植被
第二节 农业植被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西北地区植被的背景分区
第一节 植被分区的原则
第二节 植被分区的指标
第三节 植被分区的单位
第四节 西北地区植被分区的类型
参考文献
第七章 西北地区植被的背景值
第一节 陕西黄土高原山杨、油松、辽东栎、槲树落叶阔叶林区
第二节 关中平原山地油松、栓皮栎、锐齿槲栎林区
第三节 秦巴山地丘陵栎类林、巴山松、华山松常绿阔叶林区
第四节 东南阿尔泰山地草原区
第五节 黄土高原中部草原区
第六节 黄土高原西部荒漠草原区
第七节 西北阿尔泰山地草原区
第八节 马宗山-诺敏戈壁稀疏灌木、半灌木荒漠区
第九节 东祁连山地寒温性针叶林、草原区
第十节 西祁连-东阿尔金山地半灌木、荒漠草原区
第十一节 柴达木高盆地半灌木、灌木荒漠、盐沼区
第十二节 东疆盆地-哈顺戈壁稀疏灌木荒漠区
第十三节 塔里木盆地沙漠、稀疏灌木、半灌木荒漠区
第十四节 天山南坡-西昆仑山地半荒漠草原区
第十五节 中昆仑-阿尔金山地半灌木荒漠区
第十六节 准噶尔盆地小乔木、半灌木荒漠区
第十七节 塔城谷地蒿类荒漠、山地草原区
第十八节 天山北坡山地寒温性针叶林、草原区
第十九节 伊犁谷地蒿类荒漠、山地寒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区
第二十节 青南高原南部峡谷山地寒温性针叶林、高寒灌丛区
第二十一 节玛沁-玉树高寒灌丛、高寒草甸区
第二十二节 黄河长江上游高寒草甸区
第二十三节 花石峡鄂陵湖高寒草原区
第二十四节 长江上游高寒草原区
第二十五节 可可西里高寒荒漠草原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西北地区植被演替与人为因素变迁
第一节 西北地区植被演替变迁
第二节 影响植被的人为因素变迁
参考文献
第九章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草)类型区划分及植被建设途径
第一节 退耕还林(草)功能区界定及基本结构
第二节 西北地区植被建设的主要模式概述
第三节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草)类型区划分
第四节 各类型区的基本特点和退耕还林(草)途径
第五节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章 退耕还林(草)支撑体系构建
第一节 退耕还林(草)的政策与立法历程
第二节 退耕还林(草)的实践
第三节 退耕还林(草)的启示
第四节 退耕还林(草)的支撑体系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退耕还林(草)的技术支撑
第一节 还林(草)中的主要技术问题
第二节 还林(草)技术研究掠影
第三节 技术支撑流程
第四节 技术支撑体系的完善
第五节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退耕还林(草)的粮食支撑
第一节 粮食供需宏观环境分析
第二节 西北地区坡耕地和粮食供应现状
第三节 退耕后粮食总供需前景
第四节 国家粮食补助水平分析
第五节 粮食可持续支撑的途径分析——以陕西为例
第六节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退耕还林(草)的农村生活能源支撑
第一节 农村生活能源利用现状与生态环境问题
第二节 农村生活能源的选择
第三节 退耕还林(草)农村生活能源支撑战略
第四节 能源支撑与退耕还林(草)数量适应性分析
第五节 能源支撑与退耕的区域适应性分析
第六节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退耕还林(草)的经济支撑
第一节 西北地区的经济水平现状
第二节 退耕后农业产业结构变化对可持续退耕的经济支撑分析
第三节 退耕后劳动力就业分析
第四节 退耕地还经济林和草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第五节 退耕还生态林和荒坡地生态恢复的经济分析
第六节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退耕还林(草)政策与制度支撑
第一节 政策的协调性
第二节 工程实施的评价和监督
第三节 制度改革
第四节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及生态环境建设研究的问题
 一、退耕还林(草)与植被管护相结合
 二、正确处理林、草、荒的关系
 三、退耕还林(草)与粮食生产的关系
 四、退耕还林与生态适宜性的关系
 五、退耕还林(草)与体制创新的关系
 六、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 
 七、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的关系
 八、环境改善与人口增长的关系
 九、生态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
 十、山川秀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十一、重点建设与面上治理相结合 
 十二、生态环境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十三、总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的关系
 十四、生态环境改善与农业植被的关系
 十五、小结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