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1945-1949:中国战和纪实
作者:刘丕林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12-10
ISBN:9787216044035
定价:¥26.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打败外国侵略者,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再度合作在中国现代史上写就的光辉篇章。 抗战胜利后,中国向何处去?光明与黑暗、民主与专制、和平与战争、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大论战,使一度合作的国共两党又敌对起来了。 在对日作战中,美国罗斯福政府也曾把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视为盟军,当时许多美国援华人士认为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收复了很大一片中国的国土,对抗日是真诚而英勇的;他们甚至为中国战区统帅蒋介石把美国援华的大量物资不分配给中共的军队愤怒得提出严重抗议。 1945年4月罗斯福逝世后,由副总统杜鲁门继任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对华政策是偏袒和支持蒋介石,认为由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政府才能最理想的保证战后美国在华的特殊利益,不愿中国出现东欧那样的共产党政权。 正因为有美国政府强大的军事援助,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悍然撕毁与中共签订的国内和平协议,挑起旨在消灭中共的内战。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领导下及时而果断地把这场内战转化为中国人民革命解放战争,号召全中国人民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 大洋彼岸的美国政府密切注视着中国的局势。杜鲁门总统采纳国务卿马歇尔的建议,同意请出二战时中国战区参谋长魏德迈作为特使,来中国实地考察。其考察任务有三项:中国现在及未来的政治、经济、心理情况;美援助南京政权是否值得;如果美国要提供援助那么必须全部接受美国代表的监督。总而言之,魏德迈的考察对蒋介石而言关系到美国的援助能否及时到来;美国援助能否及时到来又关系到已经处于失败综合征边缘的南京政府能否摆脱危机。 1947年7月22日,魏德迈从上海到达南京,受到了蒋介石的热情接待,并听取了南京政府各方面的情况介绍。此时的魏德迈已经不是当年在调处国共冲突时偏袒国民党军队遏制中共的魏德迈了。他这次来华主要是寻找美国停止对华援助的理由。因为美国有相当大的势力,不愿意再把纳税人的钱用来扶持毫无希望的蒋介石政权。因此,魏德迈并没有以蒋介石和南京政府及各省主席的报告为依据,而是自己前往国民党控制下的主要地区和城市进行调查,并在调查中,他利用政治特权,经常甩开蒋介石派来的随从人员,与各界进行密切接触,其中会见了中国民主同盟在内的许多民主人士。可想而知,魏德迈亲耳听到和收集到的各类信息,对蒋介石和南京政府是十分不利的。因此他决定如实向蒋介石和杜鲁门总统汇报。他毫不客气地批评国民党当局各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明确指出:“只有靠立即着手改善政治、经济状况,重新赢得中国人民的支持,这种改善进展的情况将决定政府的成败。 ”他的结论更令人吃惊:“中国复兴有待于它有感召力的领袖,恢复有待于令人振奋的领导。”显然魏德迈的结论是要想维持国民党在中国的统治只有更换最高领导人,支持国民党内的清流派主持全局,以制止国民党内已经出现的不可遏制的溃败。 1948年5月至10月间,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根据魏德迈的调查结果,精心安排美在华官员们向杜鲁门总统、国务卿马歇尔在内的美国各主管部门长官发出了15份报告,介绍了蒋介石独断专行、任用亲信、排斥异己的种种劣迹以及南京政府令人发指的腐败状况,其结论是“几乎毫无例外地,大家不再相信现政府能够加强而恢复人民尚可忍受的生活水准……蒋介石将不可避免地经过相当时期而被抛弃。”紧接着司徒雷登正式向马歇尔提出了请蒋介石下台的建议。 正当司徒雷登紧锣密鼓地实施换马计划的时候,1948年11月上旬,中共解放了全东北之后,紧接着由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与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中原野战军在长江以北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止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南的广大地区发动了淮海决战! 南京城内已慌乱起来了!迁都之说甚嚣尘上。国民党中枢大员,有的主张迁重庆,有的主张迁广州,风风雨雨,莫衷一是。 极端秘密的一串会议在蒋介石官邸里进行。P1-5
作者简介
刘丕林,男,1941年7月生,湖北沅陵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其纪实文学作品曾荣获全总“五史”优秀作品一等奖。《沅水边怀念》、《辰沅纪事》、《话说老焉》、《土家风情琐谈》等文被译为英、日两种文字介绍到海外。还发表、出版了长篇乡土小说《河街》、《龙云飞》,长篇纪实文学《南朝梦——国共和谈秘闻》,后者与中篇小说《苗王之死》先后荣获第二届、第五届楚天文学奖,中篇小说《过眼风云》荣获铁流文学奖。《中国战和纪实(1945—1949)》为其长篇纪实文学作品《1949-1979:国共对话秘录》的姊妹篇。
目录
第一章 无可奈何花落去
第二章 十字路口
第三章 不让战火人长沙
第四章 川康风云
第五章 云南和平解放
第二章 十字路口
第三章 不让战火人长沙
第四章 川康风云
第五章 云南和平解放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