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归趣难求:中国古代文论趣范畴研究

归趣难求:中国古代文论趣范畴研究

作者:胡建次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8-01

ISBN:9787806478868

定价:¥23.8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明代,是“趣”作为我国古代文论审美范畴的盛兴期。此时,“趣”范畴除在传统诗论、词论中开花结果外,又伸展到曲论和小说理论批评中。在对诗趣的标树上,高启将“趣”与“格”、“意”一起视为诗之“三要”;谢榛将“趣”与“兴”、“意”、“理”一起标树为“诗之四格”;李开先、屠隆、李杭将“意趣”作为诗歌审美之本极力倡导;袁宏道高倡“诗以趣为主”;钟惺不仅将“趣”界定为诗歌审美表现之本,而且将“趣”提升为人的生命的本质;王思任则在诗歌诸多审美质性要素中独标一“趣”字,他将“趣”标树为诗歌审美的最高范畴。在对诗趣审美特征的探讨上,汤显祖见出“趣与游道合”,将诗道与禅道及游交之道会通;吴讷主张“理趣”表现要在“辞意融化”的基础上;袁宏道对“趣”的审美特征的探讨独具新意,他道出了“趣”的非实体性,与学问之道、逻辑事理互别等特征,并提出“趣”源于自然情性中,是童心烂漫的体现;陶明、皤则比譬“兴趣如人之精神,必须活泼”,见出了诗趣动态运行的特征。在对诗趣来源与生成的探讨上,赵南星强调“才与情合而成趣”;谢榛提出“景实而无趣”,强调化实入虚是得“趣”的有效途径;李杭认为“意趣匪悟弗邃”,界定“悟”是入乎诗趣的关节;袁中道强调由“慧”而“趣”;钟惺又从“性情渊夷”立论“远趣”的获得;胡震亨则从“和诗”的角度探讨诗趣创造。更令人注目的是,陆时雍、许学夷在大量的诗歌批评实践中对“趣”作为古典诗论的审美范畴予以了张扬。在词论方面,陈霆道出了词趣无优劣的原则;钱充治从不同文学之体的艺术表现的旨趣上,论析词与诗、与曲相互间的递变与差异;陈子龙则见出了词趣审美表现要落足在词境的基础之上。在曲论方面,魏良辅将“趣”视为戏曲审美的本质所在;何良俊强调将秾丽雅致之语与不入典雅层面的插科打诨相互融合,使剧作显示出勃勃的“生趣”;汤显祖高唱“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将“趣”纳入到戏曲审美的质性要素系统中;吕天成明确以曲中神韵、情趣作为判分戏曲是否本色的依据;祁彪佳则提出了“境趣”这一概念,对曲中趣味的生成有所探讨。在小说理论批评方面,叶昼鲜明地将“趣”阐说为“天下文章”的“第一”之求,并强调要在艺术虚拟化的过程中生“趣”;李日华又从艺术创造的角度论及小说之“趣”的生成及特征。P18-19
作者简介
  江西丰城市人。上海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在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为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主要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已发表学术论文六十多篇,其中八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转载或摘要。
目录

引言新时期以来的“趣”范畴研究
第一章“趣”: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核心范畴
一、“趣”在中国古代文论审美范畴中的位置
二、“趣”作为中国古代文论审美范畴的历史展开
三、“趣”的美学内涵及其本质特征
四、“趣”作为中国古代文论审美范畴的内在网络系统
第二章“趣”的含义辨析
一、未进入审美范畴系统的“趣”的含义
二、进入审美范畴系统的“趣”的含义
第三章“趣”作为古代文论审美范畴前的衍化
一、先秦两汉时期“趣”的使用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趣”作为审美概念的运用
三、唐人对“趣”的运用与理论提升
第四章宋代文论视野中的“趣”
一、“趣”在宋代诗评中的广泛运用
二、“趣”在宋代诗论中的阐说和提升
三、“趣”在宋代词评中的引入
第五章金元诗论视野中的“趣”
一、“趣”在金元诗评中的承传与运用
二、金元诗论、诗法对诗趣理论的阐说与绌绎
第六章明代文论视野中的“趣”
一、“趣”在明代诗评中的广泛运用
二、古典“趣”论在明代诗论中的全面展开
三、明代中后期三位诗话家的集中评论与阐说
四、“趣”在明代词论中理论内涵的进一步充实
五、“趣”在明代戏曲批评中的引入与阐说
六、“趣”在明代小说理论批评中的引入
第七章清代文论视野中的“趣”
一、“趣”在清代诗评中的广泛运用
二、古典“趣”论在清代诗论中的深化
三、清代中后期两位诗话家的集中评论与阐说
四、“趣”在清代词学批评中的运用与升格
五、“趣”在清代戏曲批评中的运用与拓展
六、“趣”在清代小说批评中的运用与阐说
第八章中国古典诗学视野中的“兴趣”论
一、“兴趣”的出现及古代诗论家对“兴趣”的标树
二、古代诗论家对“兴趣”的审美特征的探讨
三、古代诗论家对“兴趣”的生成与创造的考察
第九章说“情趣”
一、“情趣”在评人论文中的出现与运用
二、古代文论家对“情趣”的标树及对“情”与“趣”相互关系的阐说
三、我国古代文人的“情趣”世界
第十章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意趣”论
一、“意趣”的出现及其在文学批评中的运用
二、宋以后文论家对“意趣”的标树
三、宋以后文论家对“意趣”审美特征的探讨
四、宋以后文论家对“意趣”创造的考察
第十一章论“理趣”
一、“理趣”的出现及其在文学批评中的运用与阐说
二、“理趣”的层面与意蕴
三、对“理趣”与“理障”的比较考量
第十二章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风趣”与“机趣”论
一、古代文学批评对“风趣”的运用与理论阐说
二、古代文学批评对“机趣”的运用与理论阐说
三、“风趣”与“机趣”的联系与区别
第十三章“趣”与“昧”作为古典诗论审美范畴辨析
一、“趣”与“味”作为古典诗论审美范畴的相融相通
二、“趣”与“味”作为古典诗论审美范畴的相异相离
第十四章“趣”作为中国古代文论审美范畴的现代意义
一、启示文学创作要不断焕发主体灵性,张扬
生命自由
二、启示文学创作要不断求新求变,加强艺术
表现力
三、启示正确看待文学的社会作用,以审美为文学的
价值之所在
四、启示倡导文学审美的多样化,反对单一的文学
批评取向
五、启示反对庸俗的文学之趣,追求健康
的文学趣味
六、启示文学批评要亲近文学现象,抛却空中楼阁
附录一:不同形态的“趣”的比较辨析
附录二:历代主要评“趣”论“趣”人物简介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