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古文学系年(上,下)

中古文学系年(上,下)

作者:陆侃如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8-07-01

ISBN:9787020026845

定价:¥3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中古文学系年(套装上下册)》是陆侃如先生的遗著,全稿八十余万字,是他在一九三十七年至一九四七年花费十年时间写成的。解放以后,他对原稿又不断进行修改、补充,直到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一日逝世为止,因而,《中古文学系年(套装上下册)》可说是他生前的一部力作。《中古文学系年(套装上下册)》以年为纲,以人为目,上自公元前五三年扬雄生,下迄公元三五一年卢谌死,共收录中古时期一百五十二位作家,详细考证了他们的生平事迹、著作篇目及著作年代。书中征引书籍数百种,资料极为丰富,对史书记载和旧说不确者,则时有订下,解决了不少疑问题,对中古文学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陆侃如(1903-1978),字庐,江苏海门人,生于一爱国士绅家庭。1924年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大学一年级时他便出版了《屈原》,大学毕业时又出版《宋玉》一书。研究院毕业后,他在上海中国公学任教授,并在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兼职。1929年,陆侃如在上海与冯沅君结婚,从此二人合作研究中国古典文学。1932年夏,陆冯同时出国,入法国巴黎大学研究院,1935年夫妇均获文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二人辗转国内几所大学任教,1947年到青岛,担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1949年青岛解放后,陆侃如任山东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兼图书馆馆长,1951年任副校长、《文史哲》编委会主任,并当选为省人大代表。1953年相继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委员、全国作协理事。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平反昭雪,恢复名誉。陆、冯夫妇在文学研究领域同心协力著书立说,比翼齐飞,堪称文坛佳话。1931年,他们二人合作出版60万字的《中国诗史》,打破传统见
目录
详目
  卷首(公元前五年三年至一年)
  汉宣帝甘露元年(公元前五三年)
  扬雄生
  甘露二年(公元前五二年)
  甘露三年(公元前五一年)
  甘露四年(公元前五○年)
  黄龙元年(公元前四九年)
  元帝初元元年(公元前四八年)
  初元二年(公元前四七年)
  初元三年(公元前四六年)
  初元四年(公元前四五年)
  初元五年(公元前四四年)
  初元元年(公元前四三年)
  永光元年(公元前四三年)
  永光二年(公元前四二年
  永光三年(公元前四一年)
  永光四年(公元前四○年)
  永光五年(公元前三九年)
  建昭元年(公元前三七年)
  建昭二年(公元前三七年)
  建昭三年(公元前三六年)
  建昭四年(公元前三五年)
  建昭五年(公元前三四年)
  竟宁元年(公元前三三年)
  成帝建始元年(公元前三二年)
  建始二年(公元前三一年)
  建始三年(公元前三○年)
  建始四年(公元前二九年)
  河平元年(公元前二八年)
  河平二年(公元前二七年)
  河平三年(公元前二六年)
  刘歆为黄门郎,受诏与父向领校秘书
  河平四年(公元前二五年)
  阳朔元年(公元前二四年)
  阳朔二年(公元前二三年)
  扬雄作《反骚》、《广骚》、《畔牢愁》及《天问解》
  桓谭生
  阳朔三年(公元前二二年)
  阳朔四年(公元前二一年)
  鸿嘉元年(公元前二〇年)
  鸿嘉二年(公元前一九年)
  鸿嘉三年(公元前一八年)
  鸿嘉四年(公元前一七年)
  永始元年(公元前一六年)
  永始二年(公元前一五年)
  永始三年(公元前一四年)
  扬雄作《县邸铭》、《王佴颂》、《阶闼铭》、《成都城四隅铭》、《绵竹颂》、《蜀都赋》及《蜀王本纪》
  永始四年(公元前一三年)
  元延元年(公元前一二年)
  扬雄至京师
  元延二年(公元前一一年)
  扬雄作《甘泉赋》,大病。又作《河东赋》,《羽猎赋》及《赵充国颂》,除为郎,给事黄门
  刘歆作《甘泉宫赋》
  元延三年(公元前一〇年)
  扬雄作《长杨赋》、《绣补灵节龙骨铭》及诗三章
  元延四年(公元前九年)
  绥和元年(公元前八年)
  扬雄荐庄遵,作《都酒赋》
  刘歆父向卒,为中垒校尉
  绥和二年(公元前七年)
  刘歆议毁庙,为侍中,大中大夫,迁骑都尉,奉车光禄大夫,复领五经,撰《七略》
  桓谭为奉车郎,从成帝至甘泉河东,作《仙赋》
  哀帝建平元年(公元前六年)
  刘歆改名秀,上《山海经》,请建立《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移书让太常博士,出守河内,徙五原,作《遂初赋》
  建平二年(公元前五年)
  扬雄论鼓妖事
  建平三年(公元前四年)
  扬雄作《太玄》、《解嘲》、《解难》及《太玄赋》
  刘歆复转涿郡太守,以病免官
  建乎四年(公元前三年)
  桓谭为郎典漏刻,进说傅晏,奏书董贤
  元寿元年(公元前二年)
  扬雄上书谏勿许单于朝
  元寿二年(公元前一年)
  刘歆为安定属国都尉,右曹太中大夫,迁中垒校尉,典文章。子棻亦幸于王莽
  
  卷一(公元一年至五○年)
  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一年)
  史岑为中谒者,上书讼王閎功
  刘歆迁羲和、京兆尹
  元始二年(公元二年)
  扬雄作《法言》及《自序》,丧二子
  元始三年(公元三年)
  刘歆行太常事,迁光禄大夫,定婚礼
  班彪生
  元始四年(公元四年)
  扬雄作《琴清英》等篇,王莽据以立《乐经》
  刘歆奉命迎后
  班彪父穉补延陵园郎,彪随入京
  元始五年(公元五年)
  扬雄作《训纂》
  刘歆封红休侯,著《三统历谱》及《钟历书》
  孺子婴居摄元年(公元六年)
  扬雄续《史记》
  史岑亦续《史记》,寻卒
  刘歆亦续《史记》
  冯衍亦续《史记》
  居摄二年(公元七年)
  刘歆为扬武将军,屯宛
  桓谭为谏大夫,封明告里附城
  ……
  卷二(公元五一年至一○○年)
  卷三(公元一○至一○○年)
  卷四(公元一五一年二○○年)
  卷五(公元二○一年至二五○年)
  卷六(公元二五一年至三○○年)
  卷末(公元三○一年至三五一年)
  索引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