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化学电源:原理、技术与应用
作者:陈军,陶占良,苟兴龙 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1-01
ISBN:9787502570965
定价:¥6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论述了化学电源的原理、技术及应用,重点介绍了化学电源理论研究和工艺技术的最新成果、进展状况及发展趋势。全书共九章,包括化学电源概论、锌锰电池、锌银电池、铅酸蓄电池、碱性蓄电池、金属空气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和其他电池。本书内容全面系统,概念清晰,说理透彻,图文并茂。本书可作为化学、化工、材料、能源、环境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化学电源研究开发和生产的科技人员阅读,此外,还可为科技和政府的管理人员及各层次的化学电源爱好者提供参考。本书前言前言化学电源又称电池,是将物质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或系统。化学电源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手电筒、电动玩具、随身听、照相机、手机、遥控器、摄像机、电动工具、摩托车、汽车、机车、飞机、轮船、坦克、军舰、潜艇、导弹、卫星等都需要电池。化学电源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能量密度高、无噪声污染、可任意组合、可随机移动等特点,在工业、农业、文教、卫生、国防和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化学电源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军民两用技术,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将显示出更加重要的作用。化学电源一般有两种分类方法:一种是以正负极材料和电解质进行分类,称为电池系列分类法,如锌锰电池、锌氧化银电池、铅酸蓄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氢氧燃料电池等;另一种是以电池的工作性质和使用特征进行分类,如原电池(又称干电池或一次电池)、蓄电池(二次电池)、贮备电池和燃料电池。这些电池体系的电化学反应原理、电池设计、所用原材料、制造工艺及装配乃至最终产品的使用等各不相同,均有其独特的性能,也有各自的优缺点。因而应用于不同的领域。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化学电源有锌锰电池、铅酸蓄电池、镉镍电池、金属氢化物镍电池和锂离子电池。近年来,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迫切要求电池小型化、轻便化;环境保护要求的高涨,迫切需求新型绿色电池取代含汞和含镉的电池,也迫切需求新型高性能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以消除汽油车所造成的严重大气污染;天然能源资源的日趋耗竭则迫切要求发展新型高效清洁能源。无汞碱性锌锰电池、金属氢化物镍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是21世纪理想的绿色环保化学电源。金属氢化物镍电池用储氢合金材料取代镉,消除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具有高倍率放电及快速充电的能力,人们称这种电池为绿色环保电池。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的进步和电池成本的下降,大大加快了现代移动通讯和家用电器的发展速度,并促进了国防军工、电信技术的发展。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安静、对环境友好的发电装置,它可以直接将贮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在环境与能源备受人们关注的今天,燃料电池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科技人员的重视,近年来在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燃料电池已逐步得到广泛应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未来电动汽车、潜艇的最佳候选电源,且可广泛用作通信中型站后备电源、移动式电源、家用电站、单兵电源,并且可用于航天、航空、水下领域,产品投资收益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从以上不难看出,化学电源不仅在现代军事武器和装备中,而且在国民经济和全球环境保护等各领域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化学电源的性能不断得到提高,化学电源的原理、技术及应用也促进了电池的研发。一方面,在实际生产与应用中,原来化学电源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改进;另一方面,新的化学电源又在不断被研制。化学电源的发展方兴未艾、前景光明,特别是进入21世纪来,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化学电源均被公认为优先发展的技术,并同信息、能源、环保等重大领域紧密相连,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绿色”社会的发展,其意义深远重大。因此,将国内外关于化学电源原理、技术及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融入一书,进行综合分析与论述,必将促进我国化学电源,特别是新型化学电源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新型化学电源的研究与开发涉及到电化学体系的反应机理、电极材料、电极制作、电极行为、电池结构、电池装配、电池检测等诸多方面,因而,新型化学电源的研发需要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编著者所在的南开大学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已有多年新型化学电源的教学实践,适逢南开百年及南开大学建校85周年,为了更加适应教学、科研与生产的需要,并反映当前化学电源的发展水平,编著者通过阅读及总结国内外最新电池科技进展,进行了此书的编写。本书在阐明化学电源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全面叙述了传统电池的原理和制造技术,并系统地介绍了各类新型化学电源的结构、性能和制造工艺。全书共分九章,依次为:化学电源概论,锌锰电池,锌银电池,铅酸蓄电池,碱性蓄电池,金属空气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其他电池。本书是受化学工业出版社之约而编写,并得到教育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南开大学的支持,在此深表感谢。在编写过程中,课题组许炜、郭兵、徐丽娜、张国英、黎晓霞、张绍岩、程方益、张淑娜、蔡锋石等同志参加了校对工作,在此亦表示感谢。同时,对给予本书以启示及参考的文献作者及多功能信息网络予以致谢。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文献浩如烟海,难以全面收集与一一标明,再则由于编著者水平有限,书中定有疏漏与不妥之处,敬请专家与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暂缺《化学电源:原理、技术与应用》作者简介
目录
第1章化学电源概论1
11化学电源的组成和表示方法1
111构成电池的必要条件1
112化学电源的组成3
113表示方法与命名13
12化学电源的分类14
121按电池系列分类14
122按电池的工作性质及使用特征分类14
13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17
14电池的电动势和电极电势18
141电池的电动势18
142电极电势20
15实际电极过程22
151电化学可逆过程22
152电极的极化与超电势23
153极化作用的分类24
154交换电流密度26
155金属的钝化28
156金属的自溶28
16化学电源中的多孔电极30
161多孔电极的特点30
162多孔电极行为32
163多孔电极的分类32
17化学电源的性能33
171电压33
172电池的内阻34
173电池的容量和比容量35
174电池的能量和比能量39
175电池的功率与比功率43
176电池的贮存性能和循环寿命43
177化学电源一般特性的表征方法45
18化学电源的发展与展望46
181化学电源的发展简史46
182电池的发展规律49
18321世纪化学电源展望50
参考文献53
第2章锌锰电池54
21锌锰电池的种类及命名方法54
211锌锰电池的种类54
212锌锰电池的型号及命名方法54
22糊式锌锰电池55
221糊式锌锰电池的结构55
222锌锰干电池的工作原理56
223锌锰电池的主要电性能62
224影响锌锰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66
225锌锰干电池的主要原材料73
226传统糊式锌锰电池的生产工艺75
227特点与用途78
23纸板锌锰电池78
231铵型纸板锌锰电池79
232锌型纸板电池81
233积层式锌锰电池83
24碱性锌锰电池85
241一次碱性锌锰电池85
242可充碱性锌锰电池91
25锌锰电池的现状与展望93
251锌锰电池的现状93
252展望94
参考文献96
第3章锌银电池99
31概述99
32锌银电池的电化学原理及类型99
321电化学原理99
322类型101
33锌电极104
331锌的阳极钝化104
332锌的阴极还原过程106
34氧化银电极107
341充放电特性107
342氧化银电极的自放电109
35锌银电池的生产工艺110
351锌电极的制造110
352银电极的制造112
353隔膜的处理114
354电解液浓度与用量的选择116
355电池的装配117
36锌银电池的性能118
361充放电性能118
362锌银电池的寿命120
37锌银电池的特点与用途122
参考文献124
第4章铅酸蓄电池126
41概述126
42铅酸蓄电池的型号与分类127
421产品型号的含义127
422铅酸蓄电池的分类128
43铅酸蓄电池的基本结构129
431正、负极板130
432电解液130
433隔板和电池槽131
44工作原理131
45电池的电动势及温度系数132
451电池电动势的计算132
452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135
46铅硫酸水溶液的电势ph图135
461电势ph图及相关的反应136
462电势ph图的应用138
47板栅139
471板栅的作用139
472对板栅材料的要求140
473铅合金材料141
474复合材料146
475其他板栅材料146
476板栅的构型147
48铅酸蓄电池的正极148
481正极活性物质二氧化铅的晶型结构及其性能148
482两种晶型的形成条件和转变150
483正极充放电机理150
484正极活性物质的性能变化152
485正极活性物质添加剂152
486正极板栅的腐蚀154
49铅酸蓄电池的负极156
491溶解沉淀机理156
492铅电极的钝化156
493铅负极的自放电157
494负极添加剂157
410隔板和电池槽160
4101隔板160
4102电池槽及其密封技术162
4103铅酸蓄电池的其他零部件162
411铅酸蓄电池的生产工艺163
4111板栅铸造163
4112生极板的制造165
4113极板的化成167
4114铅酸蓄电池的组装170
412铅酸蓄电池的性能170
4121电池的内阻170
4122充放电特性171
4123电池的容量173
4124荷电保持能力174
4125铅酸蓄电池的耐久能力175
4126铅酸蓄电池的失效模式175
413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和维护176
414免维护铅酸蓄电池178
4141概述178
4142工作原理179
4143阀控式密封电池的两类技术180
4144vrla电池的新颖结构182
415铅酸蓄电池的发展方向184
参考文献185
第5章碱性蓄电池187
51镉镍电池187
511概述187
512分类与命名187
513工作原理190
514镉镍袋式碱性蓄电池194
515开口镉镍烧结式碱性蓄电池195
516镉镍密封碱性蓄电池200
52氢镍及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205
521氢镍蓄电池205
522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211
53其他碱性蓄电池238
531铁镍蓄电池238
532锌镍蓄电池239
参考文献245
第6章金属空气电池247
61锌空气电池247
611概述247
612锌空气电池的分类248
613电池的型号及命名249
614电化学原理250
615锌空气电池的结构251
616空气电极252
617锌电极256
618电池生产工艺256
619主要性能及其影响因素260
6110特点与用途262
6111几种典型的锌空气电池264
6112锌空气电池的研究进展与前景268
62其他金属空气电池278
621mh空气二次电池278
622镁空气电池279
623铝空气电池280
624镉空气电池283
625铁空气电池283
参考文献285
第7章锂电池288
71概述288
72锂电池的分类290
721锂一次电池292
722锂离子二次电池297
7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298
731锂钴氧化物301
732锂镍氧化物305
733锂锰氧化物308
734livo系化合物313
7355v正极材料及多阴离子正极材料315
736其他正极材料318
74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319
741金属锂负极材料320
742炭负极材料321
743合金类负极材料336
744氮化物负极材料339
745氧化物负极材料340
746过渡金属磷族化合物负极材料343
75电解质345
751概述345
752液体电解质346
753固体电解质及熔盐电解质351
76聚合物锂离子电池354
761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分类355
762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性能355
763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发展356
764聚合物电解质359
765聚合物正极材料373
766新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382
77隔膜及黏结剂384
771隔膜的性能384
772隔膜的性能表征385
773隔膜的制备方法387
774黏结剂388
78锂离子电池的制造389
781锂离子电池的结构389
782液体锂离子电池的生产391
783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生产392
784锂离子电池的化成和分选393
79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和维护394
参考文献395
第8章燃料电池401
81燃料电池与原电池、蓄电池的区别402
82燃料电池的特点404
83燃料电池的分类405
84燃料电池的发展简史406
85碱性燃料电池408
851原理408
852结构409
853应用412
86磷酸燃料电池415
861概述415
862pafc的结构材料416
863应用418
87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419
871概述419
872mcfc的结构420
873应用424
88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425
881概述425
882sofc的结构426
883应用430
89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431
891概述431
892pemfc部件433
893应用439
810直接甲醇燃料电池446
8101工作原理446
8102结构448
8103应用450
811其他燃料电池453
8111再生型燃料电池453
8112微生物燃料电池454
参考文献456
第9章其他电池459
91镁电池459
911概述459
912镁二次电池材料461
913镁二次电池的开发470
914展望471
92其他新颖二次电池472
921纳米碳纤素电池472
922质子电池473
93热电池473
931概述473
932特点及分类474
933组成与结构475
934 工作原理476
935不同熔融盐电化学体系476
936热电池的使用和维护480
94钠硫电池481
941概述481
942工作原理482
943导电陶瓷隔膜483
944发展趋势484
95zebra电池(nanicl2电池)485
96固体电解质电池487
961概述487
962离子导电机理488
963常温型固体电解质电池489
97贮备电池491
971概述491
972典型贮备电池492
参考文献494
11化学电源的组成和表示方法1
111构成电池的必要条件1
112化学电源的组成3
113表示方法与命名13
12化学电源的分类14
121按电池系列分类14
122按电池的工作性质及使用特征分类14
13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17
14电池的电动势和电极电势18
141电池的电动势18
142电极电势20
15实际电极过程22
151电化学可逆过程22
152电极的极化与超电势23
153极化作用的分类24
154交换电流密度26
155金属的钝化28
156金属的自溶28
16化学电源中的多孔电极30
161多孔电极的特点30
162多孔电极行为32
163多孔电极的分类32
17化学电源的性能33
171电压33
172电池的内阻34
173电池的容量和比容量35
174电池的能量和比能量39
175电池的功率与比功率43
176电池的贮存性能和循环寿命43
177化学电源一般特性的表征方法45
18化学电源的发展与展望46
181化学电源的发展简史46
182电池的发展规律49
18321世纪化学电源展望50
参考文献53
第2章锌锰电池54
21锌锰电池的种类及命名方法54
211锌锰电池的种类54
212锌锰电池的型号及命名方法54
22糊式锌锰电池55
221糊式锌锰电池的结构55
222锌锰干电池的工作原理56
223锌锰电池的主要电性能62
224影响锌锰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66
225锌锰干电池的主要原材料73
226传统糊式锌锰电池的生产工艺75
227特点与用途78
23纸板锌锰电池78
231铵型纸板锌锰电池79
232锌型纸板电池81
233积层式锌锰电池83
24碱性锌锰电池85
241一次碱性锌锰电池85
242可充碱性锌锰电池91
25锌锰电池的现状与展望93
251锌锰电池的现状93
252展望94
参考文献96
第3章锌银电池99
31概述99
32锌银电池的电化学原理及类型99
321电化学原理99
322类型101
33锌电极104
331锌的阳极钝化104
332锌的阴极还原过程106
34氧化银电极107
341充放电特性107
342氧化银电极的自放电109
35锌银电池的生产工艺110
351锌电极的制造110
352银电极的制造112
353隔膜的处理114
354电解液浓度与用量的选择116
355电池的装配117
36锌银电池的性能118
361充放电性能118
362锌银电池的寿命120
37锌银电池的特点与用途122
参考文献124
第4章铅酸蓄电池126
41概述126
42铅酸蓄电池的型号与分类127
421产品型号的含义127
422铅酸蓄电池的分类128
43铅酸蓄电池的基本结构129
431正、负极板130
432电解液130
433隔板和电池槽131
44工作原理131
45电池的电动势及温度系数132
451电池电动势的计算132
452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135
46铅硫酸水溶液的电势ph图135
461电势ph图及相关的反应136
462电势ph图的应用138
47板栅139
471板栅的作用139
472对板栅材料的要求140
473铅合金材料141
474复合材料146
475其他板栅材料146
476板栅的构型147
48铅酸蓄电池的正极148
481正极活性物质二氧化铅的晶型结构及其性能148
482两种晶型的形成条件和转变150
483正极充放电机理150
484正极活性物质的性能变化152
485正极活性物质添加剂152
486正极板栅的腐蚀154
49铅酸蓄电池的负极156
491溶解沉淀机理156
492铅电极的钝化156
493铅负极的自放电157
494负极添加剂157
410隔板和电池槽160
4101隔板160
4102电池槽及其密封技术162
4103铅酸蓄电池的其他零部件162
411铅酸蓄电池的生产工艺163
4111板栅铸造163
4112生极板的制造165
4113极板的化成167
4114铅酸蓄电池的组装170
412铅酸蓄电池的性能170
4121电池的内阻170
4122充放电特性171
4123电池的容量173
4124荷电保持能力174
4125铅酸蓄电池的耐久能力175
4126铅酸蓄电池的失效模式175
413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和维护176
414免维护铅酸蓄电池178
4141概述178
4142工作原理179
4143阀控式密封电池的两类技术180
4144vrla电池的新颖结构182
415铅酸蓄电池的发展方向184
参考文献185
第5章碱性蓄电池187
51镉镍电池187
511概述187
512分类与命名187
513工作原理190
514镉镍袋式碱性蓄电池194
515开口镉镍烧结式碱性蓄电池195
516镉镍密封碱性蓄电池200
52氢镍及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205
521氢镍蓄电池205
522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211
53其他碱性蓄电池238
531铁镍蓄电池238
532锌镍蓄电池239
参考文献245
第6章金属空气电池247
61锌空气电池247
611概述247
612锌空气电池的分类248
613电池的型号及命名249
614电化学原理250
615锌空气电池的结构251
616空气电极252
617锌电极256
618电池生产工艺256
619主要性能及其影响因素260
6110特点与用途262
6111几种典型的锌空气电池264
6112锌空气电池的研究进展与前景268
62其他金属空气电池278
621mh空气二次电池278
622镁空气电池279
623铝空气电池280
624镉空气电池283
625铁空气电池283
参考文献285
第7章锂电池288
71概述288
72锂电池的分类290
721锂一次电池292
722锂离子二次电池297
7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298
731锂钴氧化物301
732锂镍氧化物305
733锂锰氧化物308
734livo系化合物313
7355v正极材料及多阴离子正极材料315
736其他正极材料318
74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319
741金属锂负极材料320
742炭负极材料321
743合金类负极材料336
744氮化物负极材料339
745氧化物负极材料340
746过渡金属磷族化合物负极材料343
75电解质345
751概述345
752液体电解质346
753固体电解质及熔盐电解质351
76聚合物锂离子电池354
761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分类355
762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性能355
763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发展356
764聚合物电解质359
765聚合物正极材料373
766新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382
77隔膜及黏结剂384
771隔膜的性能384
772隔膜的性能表征385
773隔膜的制备方法387
774黏结剂388
78锂离子电池的制造389
781锂离子电池的结构389
782液体锂离子电池的生产391
783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生产392
784锂离子电池的化成和分选393
79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和维护394
参考文献395
第8章燃料电池401
81燃料电池与原电池、蓄电池的区别402
82燃料电池的特点404
83燃料电池的分类405
84燃料电池的发展简史406
85碱性燃料电池408
851原理408
852结构409
853应用412
86磷酸燃料电池415
861概述415
862pafc的结构材料416
863应用418
87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419
871概述419
872mcfc的结构420
873应用424
88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425
881概述425
882sofc的结构426
883应用430
89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431
891概述431
892pemfc部件433
893应用439
810直接甲醇燃料电池446
8101工作原理446
8102结构448
8103应用450
811其他燃料电池453
8111再生型燃料电池453
8112微生物燃料电池454
参考文献456
第9章其他电池459
91镁电池459
911概述459
912镁二次电池材料461
913镁二次电池的开发470
914展望471
92其他新颖二次电池472
921纳米碳纤素电池472
922质子电池473
93热电池473
931概述473
932特点及分类474
933组成与结构475
934 工作原理476
935不同熔融盐电化学体系476
936热电池的使用和维护480
94钠硫电池481
941概述481
942工作原理482
943导电陶瓷隔膜483
944发展趋势484
95zebra电池(nanicl2电池)485
96固体电解质电池487
961概述487
962离子导电机理488
963常温型固体电解质电池489
97贮备电池491
971概述491
972典型贮备电池492
参考文献494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