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环境微生物分类与检测技术

环境微生物分类与检测技术

作者:李素玉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10-01

ISBN:9787502575540

定价:¥4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主要内容本书是《环境科学与技术应用系列丛书》其中之一本。 书中从微生物分类学基础理论入手,阐述了环境微生物的分类及其对环境的重要作用、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以及检测环境微生物的若干技术。全书共分4篇12章,内容包括:微生物分类学基础、环境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环境微生物的分类以及环境微生物检测技术。书后附有书中部分微生物种属名称,便于读者学习查询。 本书可供环境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使用。 相关丛书1.清洁生产、绿色化学原理与实践 2.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理论基础与技术 3.环境与生物进化 4.环境微生物资源原理与应用 5.生态工程理论基础与构建技术 本书前言在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这些环境微生物是食物链中的主要环节,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通过它们对环境中各种有机物质、无机物质的分解、利用,不仅完成了自身生长繁衍与进化的任务,还由于它们降解了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废弃物和有机污染物,从而维持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保护了人类的居住环境。虽然环境微生物带给人类许多益处,但也不可否定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环境微生物的污染,如致病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对环境的污染以及由微生物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等。 随着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们对赖以生存的环境给以极大的关注,环境微生物在改善环境、保护环境与修复环境等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被重视。它们在污染物质的降解与转化、污水的生物处理、废气与废渣的生物处理、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等方面的作用日渐显著。此外,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利用微生物的废物资源化与环保型微生物制剂的开发应用,将为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文明进步做出新的、巨大的贡献。这是广大微生物学工作者和环境工作者的工作方向和任务之一。 利用环境微生物的环境保护和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是21世纪全球性的一项战略任务。为了使大家进一步地认识、了解、利用、改造环境微生物,充分发挥环境微生物在环境科学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以微生物为主体的环境科学的发展,开发利用资源环境微生物,本书以微生物分类学为基础,结合各种环境微生物的微生态、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利害关系以及它们在环境保护和污染环境修复中的重要作用,尝试对环境微生物进行了分类,并从经典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角度列举了环境微生物的分类、检测及应用技术。 本书编写人员分工如下:84~87节由魏杰编写;111~1110节由回晶编写;1111节、1112节由张会笠编写;其余由李素玉编写并统稿。 本书编写过程得到辽宁大学周大石教授和哈尔滨工业大学马放教授等专家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编写过程中,从计算机网络中查询并获得了大量有关环境微生物的新信息、新技术,但因许多资料是各位专家科研工作和论著的节选或片段,网络中对资料的来源也没有清晰的标注,故在本书中没有写明出处。另外,由于本书篇幅有限,书后只列举了主要参考书目,未能将各参考刊物列出。在此对所引用文献的作者深表歉意和敬意,敬请各位专家同行谅解。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由于涉及的内容较多,编者知识面和编写水平有限,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专家学者、同行和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待日后改进。 本书目录第一篇微生物分类学基础 1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2 11微生物概述2 111微生物的定义2 112微生物的五大共性2 113微生物的三大类群4 114微生物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6 12微生物的系统分类6 121微生物的系统分类单元6 122亚种以下的几个分类名词7 13微生物的命名与学名8 131微生物的命名8 132微生物的学名8 14微生物的分类地位10 15微生物的类型12 151微生物的营养类型12 152氧气与微生物的类型13 2各大类微生物的分类系统16 21原核微生物分类系统16 211《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和原核微生物分类系统16 212《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1版(1984~1989)的分类16 213《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2版的分类18 22真菌分类系统19 221以Martin为代表的分类系统20 222Ainsworth等的分类系统(1973)20 223《真菌字典》的分类系统(1995)20 23病毒分类系统21 24原生动物分类系统22 25藻类分类系统22 第二篇环境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3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形态构造24 31细菌24 311细菌的形态与大小24 312细菌细胞的构造与功能27 313细菌的繁殖33 314细菌的培养特征——细菌群体的形态33 315污染控制工程中常见的细菌属36 32放线菌38 321放线菌的形态构造38 322放线菌的繁殖40 323放线菌的培养特征40 324放线菌的主要类群(代表属)41 33光合型细菌42 331蓝细菌42 332光合细菌44 34古细菌45 341古细菌的系统发育45 342古细菌的重要特征45 343古细菌的主要类群46 35鞘细菌48 351铁细菌49 352球衣菌属50 36滑动细菌51 4真核微生物53 41酵母菌53 411酵母菌的形态和结构53 412酵母菌的繁殖方式54 413酵母菌的培养特征55 414酵母菌的代表属56 415利用酵母菌处理废水及SCP的生产57 42霉菌57 421霉菌的形态和细胞结构58 422霉菌的繁殖59 423霉菌的菌落特征59 424霉菌的代表属60 43黏菌64 431黏菌的形态64 432黏菌的繁殖65 44原生动物66 441原生动物的特征66 442原生动物的繁殖67 443原生动物的分类67 45藻类70 451藻类的形态与结构70 452藻类的生理特征71 453藻类的繁殖和生活史72 454藻类的分类72 46微型后生动物75 461轮虫75 462浮游甲壳类动物75 463线虫76 464寡毛虫76 5非细胞型生物78 51病毒78 511病毒的形态结构78 512病毒的增殖80 513病毒的群体特征80 514水中病毒的去除与破坏81 52噬菌体82 521噬菌体的形态结构82 522烈性噬菌体82 523温和噬菌体82 53亚病毒83 531类病毒83 532拟病毒和卫星RNA84 533朊病毒84 第三篇环境微生物的分类 6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88 61土壤中的微生物88 611土壤是微生物的良好生境89 612土壤微生物的分布及种类89 62水环境中的微生物93 621水是微生物的良好生境93 622淡水环境中的微生物93 623咸水环境中的微生物95 63空气中的微生物96 631空气生态条件96 632空气是传播微生物的介质97 633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与种类97 64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99 641高温环境中的微生物——嗜热菌99 642低温环境中的微生物——嗜冷菌103 643高盐环境中的微生物——嗜盐菌104 644高酸环境中的微生物——嗜酸菌107 645高碱环境中的微生物——嗜碱菌108 646高压环境中的微生物——嗜压菌109 647高辐射环境中的微生物——抗辐射微生物111 65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关系112 651互生关系112 652共生关系112 653寄生关系114 654拮抗关系116 655捕食关系116 7污染环境的微生物117 71水体污染与自净微生物117 711污染水体的微生物117 712水体自净微生物117 72水体中的病原微生物118 721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来源118 722水中病原菌的传播方式119 723水传病原微生物及其疾病119 724水体病原微生物的防治123 73污染空气的微生物123 731微生物对空气的污染123 732空气污染微生物的防治124 74土壤污染的微生物125 741微生物对土壤的污染125 742土壤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预防126 75产毒微生物及危害126 751细菌毒素126 752放线菌毒素128 753真菌毒素128 754藻类毒素130 76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微生物130 761水体的富营养化130 762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131 763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132 764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常见藻类132 765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措施与方法133 8污染物生物处理的微生物134 81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134 811碳素循环134 812氮素循环135 813硫素循环139 814磷素循环140 815铁的循环141 82环境污染物质降解与转化的微生物141 821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的潜在能力141 822微生物对污染物质的作用142 823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143 824微生物对无机污染物的降解146 83常用废水生物处理的微生物148 831废水生物处理过程及基本原理148 832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的主要微生物类群149 833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主要微生物类群153 834兼氧处理法154 835光合细菌法154 84治理废气与废渣的微生物154 841废气治理微生物154 842废渣治理微生物157 85土壤污染修复的微生物159 851土壤金属污染修复微生物159 852土壤有机污染修复微生物161 86海洋污染修复的微生物164 861石油污染修复微生物164 862赤潮的防治164 863柴油污染修复微生物165 87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微生物165 871地下水污染修复方法165 872地下水有机污染修复微生物166 873地下水无机污染修复微生物167 9环境资源微生物170 91微生物肥料170 911微生物肥料概述170 912微生物肥料的种类171 913微生物堆肥175 92微生物农药176 921微生物农药概述176 922微生物农药的种类177 93EM菌群182 931概述182 932EM中主要微生物及作用183 933EM技术的应用184 94生物质降解微生物187 941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187 942半纤维素降解微生物191 943果胶质分解微生物191 944木质素分解微生物192 95微生物生物能源193 951沼气发酵微生物193 952微生物制氢196 953乙醇发酵微生物197 96微生物与生物降解塑料198 961聚β羟基烷酸199 962乳酸聚合物202 97单细胞蛋白204 971概述204 972用于生产SCP的微生物205 973SCP的生产及原料206 974SCP的应用208 98细菌冶金208 981细菌冶金的原理209 982细菌冶金中的微生物及培养条件209 983细菌冶金的方法210 984细菌冶金的优点及限制211 99生物表面活性剂211 991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特点211 992产生表面活性剂的微生物212 993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212 910生物吸附剂214 9101微生物对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214 9102生物吸附剂的种类214 9103生物吸附剂的应用216 911化石燃料的生物脱硫216 9111化石燃料中的硫217 9112微生物脱硫的机制217 9113煤炭生物脱硫微生物218 912微生物絮凝剂218 9121生物絮凝剂的分类219 9122生物絮凝剂的特点219 9123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220 9124生物絮凝剂产生菌220 9125生物絮凝剂的应用221 913环境生物制剂及其开发研究的基本方法222 9131环境生物制剂222 9132环境生物制剂的特点222 9133环境生物制剂的研究要求222 9134环境生物制剂的研究方法223 第四篇环境微生物检测技术 10微生物分类鉴定的方法230 101微生物纯培养的分离方法230 1011用固体平板培养基分离纯培养230 1012用液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232 1013利用选择培养基分离232 1014噬菌体的分离与纯化232 102微生物分类鉴定的依据和方法233 1021微生物分类鉴定的依据233 1022微生物分类鉴定的方法234 103测定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237 1031测生长量237 1032计繁殖数238 104微生物的染色技术与个体形态的观察239 1041细菌的染色与形态观察240 1042酵母菌的染色与形态观察241 105微生物大小的测定241 1051测量微生物大小的工具241 1052目镜测微尺的标定242 1053细胞大小的测定242 1054菌体大小的表示方法242 106微生物的显微直接计数法243 1061概述243 1062血球计数板243 1063血球计数板计数微生物的方法244 11环境微生物的现代分类检测技术245 111DNA碱基组成(G+C)mol%分析245 1111DNA(G+C)mol%值的测定245 1112DNA(G+C)mol%值在环境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应用246 112核酸杂交246 1121DNADNA同源性分析246 1122DNArRNA同源性分析247 1123杂交方法247 1124影响杂交的因素247 11316S rRNA序列分析技术248 113116S rRNA序列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248 113216S rRNA序列分析技术在环境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应用248 1133采用16S rRNA法进行环境微生物分离鉴定应注意的问题249 114DNA芯片技术249 1141DNA芯片技术的基本原理250 1142DNA芯片的制备250 1143DNA芯片的分类250 1144DNA芯片技术在环境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应用251 115生物传感器技术251 1151生物传感器的定义与分类251 1152生物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52 1153生物传感器应用于环境监测实例253 116PCR技术255 1161PCR技术的基本原理255 1162PCR产物的检测方法256 1163PCR反应的分类256 1164影响PCR反应的因素256 1165PCR技术在环境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应用257 1166PCR衍生技术259 117Biolog方法鉴定环境微生物群落技术259 1171Biolog方法的原理与特点260 1172Biolog系统的组成与操作方法260 1173数据分析261 1174Biolog方法在环境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应用261 1175不足与改进建议262 118DNA指纹图谱技术262 1181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262 1182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分析264 1183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266 119低分子量RNA梯度凝胶电泳的图谱分析269 1110蛋白质分析269 11101氨基酸顺序分析法269 11102蛋白质图谱分析269 1111血清学的检测方法270 11111凝集反应检测技术270 11112免疫荧光检查法274 11113酶联免疫吸附274 1112微生物酶检测技术276 11121三磷酸腺苷酶276 11122细菌脱氢酶277 11123酶底物荧光显示法277 11124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277 11125氧化酶试验278 11126血浆凝固酶试验278 11127接触酶试验279 11128精氨酸双水解酶试验279 12环境质量的微生物监测与评价技术280 121环境污染的一般指示微生物280 1211细菌总数280 1212霉菌和酵母菌总数281 122土壤的卫生微生物学检测281 1221土壤样品的采集281 1222土壤的卫生微生物学检测282 123水质微生物检测283 1231水样采集283 1232水质污染的指示菌284 1233水质微生物检验方法285 124水质微型生物群落监测PFU法290 1241适用范围290 1242原理290 1243试验环境291 1244试验用材料及设备291 1245仪器和试剂291 1246试验步骤291 1247结果的表示和有效性292 125微生物对空气污染的监测293 1251概述293 1252空气卫生细菌检验294 126污染物致突变性的微生物检测方法295 1261Ames致突变试验295 1262发光细菌试验297 1263SOS显色试验298 1264溶源性细菌试验299 附录本书出现的部分微生物种属名称300 主要参考文献304 第2篇环境经营领域 参考文献271
作者简介
暂缺《环境微生物分类与检测技术》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第一篇微生物分类学基础

1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2

11微生物概述2

111微生物的定义2

112微生物的五大共性2

113微生物的三大类群4

114微生物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6

12微生物的系统分类6

121微生物的系统分类单元6

122亚种以下的几个分类名词7

13微生物的命名与学名8

131微生物的命名8

132微生物的学名8

14微生物的分类地位10

15微生物的类型12

151微生物的营养类型12

152氧气与微生物的类型13

2各大类微生物的分类系统16

21原核微生物分类系统16

211《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和原核微生物分类系统16

212《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1版(1984~1989)的分类16

213《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2版的分类18

22真菌分类系统19

221以Martin为代表的分类系统20

222Ainsworth等的分类系统(1973)20

223《真菌字典》的分类系统(1995)20

23病毒分类系统21

24原生动物分类系统22

25藻类分类系统22

第二篇环境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3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形态构造24

31细菌24

311细菌的形态与大小24

312细菌细胞的构造与功能27

313细菌的繁殖33

314细菌的培养特征——细菌群体的形态33

315污染控制工程中常见的细菌属36

32放线菌38

321放线菌的形态构造38

322放线菌的繁殖40

323放线菌的培养特征40

324放线菌的主要类群(代表属)41

33光合型细菌42

331蓝细菌42

332光合细菌44

34古细菌45

341古细菌的系统发育45

342古细菌的重要特征45

343古细菌的主要类群46

35鞘细菌48

351铁细菌49

352球衣菌属50

36滑动细菌51

4真核微生物53

41酵母菌53

411酵母菌的形态和结构53

412酵母菌的繁殖方式54

413酵母菌的培养特征55

414酵母菌的代表属56

415利用酵母菌处理废水及SCP的生产57

42霉菌57

421霉菌的形态和细胞结构58

422霉菌的繁殖59

423霉菌的菌落特征59

424霉菌的代表属60

43黏菌64

431黏菌的形态64

432黏菌的繁殖65

44原生动物66

441原生动物的特征66

442原生动物的繁殖67

443原生动物的分类67

45藻类70

451藻类的形态与结构70

452藻类的生理特征71

453藻类的繁殖和生活史72

454藻类的分类72

46微型后生动物75

461轮虫75

462浮游甲壳类动物75

463线虫76

464寡毛虫76

5非细胞型生物78

51病毒78

511病毒的形态结构78

512病毒的增殖80

513病毒的群体特征80

514水中病毒的去除与破坏81

52噬菌体82

521噬菌体的形态结构82

522烈性噬菌体82

523温和噬菌体82

53亚病毒83

531类病毒83

532拟病毒和卫星RNA84

533朊病毒84

第三篇环境微生物的分类

6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88

61土壤中的微生物88

611土壤是微生物的良好生境89

612土壤微生物的分布及种类89

62水环境中的微生物93

621水是微生物的良好生境93

622淡水环境中的微生物93

623咸水环境中的微生物95

63空气中的微生物96

631空气生态条件96

632空气是传播微生物的介质97

633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与种类97

64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99

641高温环境中的微生物——嗜热菌99

642低温环境中的微生物——嗜冷菌103

643高盐环境中的微生物——嗜盐菌104

644高酸环境中的微生物——嗜酸菌107

645高碱环境中的微生物——嗜碱菌108

646高压环境中的微生物——嗜压菌109

647高辐射环境中的微生物——抗辐射微生物111

65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关系112

651互生关系112

652共生关系112

653寄生关系114

654拮抗关系116

655捕食关系116

7污染环境的微生物117

71水体污染与自净微生物117

711污染水体的微生物117

712水体自净微生物117

72水体中的病原微生物118

721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来源118

722水中病原菌的传播方式119

723水传病原微生物及其疾病119

724水体病原微生物的防治123

73污染空气的微生物123

731微生物对空气的污染123

732空气污染微生物的防治124

74土壤污染的微生物125

741微生物对土壤的污染125

742土壤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预防126

75产毒微生物及危害126

751细菌毒素126

752放线菌毒素128

753真菌毒素128

754藻类毒素130

76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微生物130

761水体的富营养化130

762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131

763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132

764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常见藻类132

765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措施与方法133

8污染物生物处理的微生物134

81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134

811碳素循环134

812氮素循环135

813硫素循环139

814磷素循环140

815铁的循环141

82环境污染物质降解与转化的微生物141

821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的潜在能力141

822微生物对污染物质的作用142

823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143

824微生物对无机污染物的降解146

83常用废水生物处理的微生物148

831废水生物处理过程及基本原理148

832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的主要微生物类群149

833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主要微生物类群153

834兼氧处理法154

835光合细菌法154

84治理废气与废渣的微生物154

841废气治理微生物154

842废渣治理微生物157

85土壤污染修复的微生物159

851土壤金属污染修复微生物159

852土壤有机污染修复微生物161

86海洋污染修复的微生物164

861石油污染修复微生物164

862赤潮的防治164

863柴油污染修复微生物165

87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微生物165

871地下水污染修复方法165

872地下水有机污染修复微生物166

873地下水无机污染修复微生物167

9环境资源微生物170

91微生物肥料170

911微生物肥料概述170

912微生物肥料的种类171

913微生物堆肥175

92微生物农药176

921微生物农药概述176

922微生物农药的种类177

93EM菌群182

931概述182

932EM中主要微生物及作用183

933EM技术的应用184

94生物质降解微生物187

941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187

942半纤维素降解微生物191

943果胶质分解微生物191

944木质素分解微生物192

95微生物生物能源193

951沼气发酵微生物193

952微生物制氢196

953乙醇发酵微生物197

96微生物与生物降解塑料198

961聚β羟基烷酸199

962乳酸聚合物202

97单细胞蛋白204

971概述204

972用于生产SCP的微生物205

973SCP的生产及原料206

974SCP的应用208

98细菌冶金208

981细菌冶金的原理209

982细菌冶金中的微生物及培养条件209

983细菌冶金的方法210

984细菌冶金的优点及限制211

99生物表面活性剂211

991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特点211

992产生表面活性剂的微生物212

993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212

910生物吸附剂214

9101微生物对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214

9102生物吸附剂的种类214

9103生物吸附剂的应用216

911化石燃料的生物脱硫216

9111化石燃料中的硫217

9112微生物脱硫的机制217

9113煤炭生物脱硫微生物218

912微生物絮凝剂218

9121生物絮凝剂的分类219

9122生物絮凝剂的特点219

9123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220

9124生物絮凝剂产生菌220

9125生物絮凝剂的应用221

913环境生物制剂及其开发研究的基本方法222

9131环境生物制剂222

9132环境生物制剂的特点222

9133环境生物制剂的研究要求222

9134环境生物制剂的研究方法223

第四篇环境微生物检测技术

10微生物分类鉴定的方法230

101微生物纯培养的分离方法230

1011用固体平板培养基分离纯培养230

1012用液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232

1013利用选择培养基分离232

1014噬菌体的分离与纯化232

102微生物分类鉴定的依据和方法233

1021微生物分类鉴定的依据233

1022微生物分类鉴定的方法234

103测定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237

1031测生长量237

1032计繁殖数238

104微生物的染色技术与个体形态的观察239

1041细菌的染色与形态观察240

1042酵母菌的染色与形态观察241

105微生物大小的测定241

1051测量微生物大小的工具241

1052目镜测微尺的标定242

1053细胞大小的测定242

1054菌体大小的表示方法242

106微生物的显微直接计数法243

1061概述243

1062血球计数板243

1063血球计数板计数微生物的方法244

11环境微生物的现代分类检测技术245

111DNA碱基组成(G+C)mol%分析245

1111DNA(G+C)mol%值的测定245

1112DNA(G+C)mol%值在环境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应用246

112核酸杂交246

1121DNADNA同源性分析246

1122DNArRNA同源性分析247

1123杂交方法247

1124影响杂交的因素247

11316SrRNA序列分析技术248

113116SrRNA序列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248

113216SrRNA序列分析技术在环境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应用248

1133采用16SrRNA法进行环境微生物分离鉴定应注意的问题249

114DNA芯片技术249

1141DNA芯片技术的基本原理250

1142DNA芯片的制备250

1143DNA芯片的分类250

1144DNA芯片技术在环境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应用251

115生物传感器技术251

1151生物传感器的定义与分类251

1152生物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52

1153生物传感器应用于环境监测实例253

116PCR技术255

1161PCR技术的基本原理255

1162PCR产物的检测方法256

1163PCR反应的分类256

1164影响PCR反应的因素256

1165PCR技术在环境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应用257

1166PCR衍生技术259

117Biolog方法鉴定环境微生物群落技术259

1171Biolog方法的原理与特点260

1172Biolog系统的组成与操作方法260

1173数据分析261

1174Biolog方法在环境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应用261

1175不足与改进建议262

118DNA指纹图谱技术262

1181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262

1182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分析264

1183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266

119低分子量RNA梯度凝胶电泳的图谱分析269

1110蛋白质分析269

11101氨基酸顺序分析法269

11102蛋白质图谱分析269

1111血清学的检测方法270

11111凝集反应检测技术270

11112免疫荧光检查法274

11113酶联免疫吸附274

1112微生物酶检测技术276

11121三磷酸腺苷酶276

11122细菌脱氢酶277

11123酶底物荧光显示法277

11124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277

11125氧化酶试验278

11126血浆凝固酶试验278

11127接触酶试验279

11128精氨酸双水解酶试验279

12环境质量的微生物监测与评价技术280

121环境污染的一般指示微生物280

1211细菌总数280

1212霉菌和酵母菌总数281

122土壤的卫生微生物学检测281

1221土壤样品的采集281

1222土壤的卫生微生物学检测282

123水质微生物检测283

1231水样采集283

1232水质污染的指示菌284

1233水质微生物检验方法285

124水质微型生物群落监测PFU法290

1241适用范围290

1242原理290

1243试验环境291

1244试验用材料及设备291

1245仪器和试剂291

1246试验步骤291

1247结果的表示和有效性292

125微生物对空气污染的监测293

1251概述293

1252空气卫生细菌检验294

126污染物致突变性的微生物检测方法295

1261Ames致突变试验295

1262发光细菌试验297

1263SOS显色试验298

1264溶源性细菌试验299

附录本书出现的部分微生物种属名称300

主要参考文献304

第2篇环境经营领域

参考文献271"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