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十四行诗
作者:(英)莎士比亚 著,艾梅 译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1-01
ISBN:9787530946169
定价:¥16.8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正如歌德听讲,这是一个“说不完的莎士比亚”,正因为有关莎士比亚的生平后人知之甚少,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又是诗人在世时出版的唯一一部诗集,于是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研究之热烈、火爆可想而知。对这样一部美丽而又伟大的诗集,人们除了赞叹它语言优美、思想深刻,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对诗人生产的考证上。对于那些狂热的莎士比亚崇拜者来说,“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无疑是接受诗人的最佳途径,英国19世纪“畔”派诗人华兹华斯说:“用这把钥匙,莎士比亚打开了自己的心扉。”十四行诗,又称“商籁体”,发源于意大利,流行于十四至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大陆。其语句整齐、短小精悍、格律严谨、富于音乐效果,内容多以歌咏爱情为主。16世纪中叶传入英国,不久便风行于英国诗坛。莎士比亚是英国十四行诗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打破原有诗体的惯例,独树一帜,被称为“莎体”。《十四行诗》以吟咏 缠锦悱恻、坚定执著的爱的爱情为主,被誉为“爱情圣经”,在莎士比亚的著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他的戏剧一样,都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永恒爱藏。在这里,爱情的魔力于诗人瑰丽的想象中发酵,他时而欢愉,时而忧伤,时而嫉妒,时而开朗,时而沉思,时而失望。诗人的感情凝聚在对一系列事物的歌颂、咏叹和抨击之中。通过对友谊和爱情的歌颂,诗人提出了他所主张的生活最高准则:真、善、美,和这三者的结合,并向世人宣称,他将永远歌颂真善美,永远歌颂这三者的结合!我的不列颠,你应该为胜利欢呼,整个欧洲也应该向他致敬;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世纪。——本·琼生(莎士比亚同期的剧作家、诗人)我们找不到一位比他更优美的诗人;他的诗神缪期充溢着优美的构思,并且像他本人一样,英勇豪迈地呐喊着。——诗人爱德蒙·斯宾塞我们再次强调,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应该当成诗歌来读,而不是一个既不完美又怎么合情合理的侦探故事。我们决不能忘记,这些诗的作者同时也是一位剧作家。——《简明剑桥英国文学史》著者桑普逊莎士比亚是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马克思
作者简介
莎士比亚(1564—1616年)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其作品的成就在欧洲文坛上享有最高声誉,同时也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份珍贵遗产。 莎士比亚出生在英国中部埃文河畔斯特拉夫镇的商人家庭,1578年到伦敦剧院工作,先后任马夫、演员、导演、编剧和剧院的股东等职。他写过三十七部剧本和一百五十多首十四行诗。他的戏剧有历史剧、喜剧、悲剧等多种体裁。历史剧有《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理查三世》等;喜剧有《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等;悲剧以《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等为代表。莎士比亚以多种方式描绘了英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代的社会面貌,反映了一个时代各阶层人物的形象。莎士比亚在他的历史剧作中赞扬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分裂,拥护王权,表现了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莎士比亚的喜剧充满乐观主义情调,歌颂个性解放,赞美友谊和爱情,主张自由平等,表现了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社会道德理想。莎士比亚戏剧中尖锐复杂的戏剧冲突,反映了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与黑暗罪恶的社会之间的矛盾。他以先进力量的暂时幼弱和恶势力的强大所构成的悲剧冲突而展示了英国新旧社会交替时期激烈的阶级斗争。莎士比亚以“正直”、“善良”的正面人物的悲剧结局控诉了封建社会和封建贵族,同时还批判了原始积累时期商人的贪婪、自私和残忍,以及社会上的拜金主义。 莎士比亚的成就在于他学习了古代罗马的创作经验,有些戏剧是古代戏剧的仿作,同时又接受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有些戏剧就取材于意大利文学。他继承英国戏剧传统,吸收前人经验而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莎士比亚作品语言丰富多彩,生动形象。他从唯心主义历史观点出发,轻视群众,不赞成革命,主张用改良社会道德、移风易俗的办法来解决社会矛盾。这只能是一种幻想。
目录
暂缺《十四行诗》目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