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天地
-
大侦探阿南张晓磊暂缺简介...
-
培根与《新工具》宛福成 编著培根于1561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一个官宦世家。父亲尼古拉.培根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掌玺大臣,曾在剑桥大学攻读法律,他思想倾向进步,信奉英国国敦,反对教皇干涉英国内部事物。母亲安尼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才女,她娴熟的掌握希腊文和拉丁文,是加尔文教派的信徒。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培根成熟较早,各方面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才智。12岁时,培根被送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深造。在校学习期间,他对传统的观念和信仰产生了怀疑,开始独自思考社会和人生的真谛。在剑桥大学学习三年后,培根作为英国驻法大使埃米阿斯.鲍莱爵士的随员来到了法国,在旅居巴黎两年半的时间里,他几乎走遍了整个法国,接触到不少的新鲜事物,汲取了许多新的思想,这对他的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579年,培根的父亲突然病逝,他要为培根准备日后赡养之资的计划破灭,培根的生活开始陷入贫困。在回国奔父丧之后,培根住进了葛莱法学院,一面攻读法律,一面四处谋求职位。1582年,他终于取得了律师资格,1584年当选为国会议员,1589年,成为法院出缺后的书记,然而这一职位竟长达20年之久没有出现空缺。他四处奔波,却始没有得到任何职位。此时,培根在思想上更为成熟了,他决心要把脱离实际,脱离自然的一切知识加以改革,把经验观察、事实依据、实践效果引入认识论。这一伟大抱负是他的科学的“伟大复兴”的主要目标,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志向。1602年,伊丽莎白去世,詹姆士一世继位。由于培根曾力主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合并,受到詹姆士的大力赞赏。培根因此平步青云,扶摇直上。1602年受封为爵士,1604年被任命为詹姆士的顾问,1607年被任命为副检察长,1613年被委任为首席检察官,1616年被任命为枢密院顾问,1617年提升为掌玺大臣,1618年晋升为英格兰的大陆官,授封为维鲁兰男爵,1621年又授封为奥尔本斯子爵。但培根的才能和志趣不在国务活动上,而存在与对科学真理的探求上。这一时期,他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并出版了多部著作。1620年,培根总结了他的哲学思想,出版了《新工具》一书。在书中他响亮地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他指出,要想控制自然,利用自然,就必须掌握科学知识。他认为真正的哲学必须研究自然,研究科学。为此,他十分重视科学实验,认为只有经过实验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新工具》一书的出版,得到了全欧洲学者的极大赞赏,因为这种思想既是对反动的经院哲学的有力批判,也是对人们探索自然的鼓励。
-
雪莱与《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邱立君 编著雪莱是英国卓越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他和著名诗人拜伦被公认为是19世纪英国诗坛的两颗巨星。他们的名字,在英国家喻户晓、老幼皆知。雪莱是英国统治阶级的暴虐和现实社会的腐败的坚定不移的揭发者和反抗者。尽管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他在作品中宣扬了一些善良的,然而是幼稚的、天真的人道主义的思想。他还是一位探索未来理想社会的战士和“天才的语言家”,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革命的精神,几乎成为当时英国工人运动的号角和旗帜。本书内容包括:充满诗意光辉的反叛诗人的一生、高扬的精神旗帜——《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雪莱的诗歌成就和影响。
-
彩图中国成语故事王尔/等暂缺简介...
-
福泽谕吉与《文明论概略》鲍成学,刘在平 编著福泽谕吉(1834-1901)是日本近代杰出启蒙思想家,日本近代文明的缔造者之一,被誉为“日本的伏尔泰”。他早年留学欧美,深受近代科学和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影响,回国后毕生从事教育和著译活动,为传播西方文化,推动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文明论概略》是其代表作之一,完成于1875年,凝聚了福泽谕吉一生思想的精髓,反映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社会政治思想状况。作者认为,“文明”一词内容至大至广,举凡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都可纳入这一概念。但他特别指出,文明不仅是指物质文明,更是指精神文明,并强调了“智”与“德”的重要性,认为一国文明程度之高低,完全可以用人民的“智”、“德”水准来衡量,因此,要促进文明,必须首先提高人民的智慧和道德水准。福泽通过对西洋文明和日本文明的来源和特点进行比较,得出结论:西洋文明先进,日本文明落后,并指出“权力偏重”是日本社会风气的主要表现,这是导致自由空气稀薄的主要原因。福泽认为,文明既然有先进和落后之分,那么,先进文明总要压制落后文明,故而力主日本文明必须以西洋文明为目标并赶超之,才能达到国家富强、自由和独立。这一主张与我国近代思想家们提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合。更为可贵的是,福泽没有把欧美国家看作文明发展的顶点,而是指出文明的进步、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不能以西洋文明为满足。这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成为此书的又一闪光点。
-
孙中山与《五权宪法》/人之初名著导读丛书高国田 等编著翻开中国近代史,许多变法图强的爱国志士、救国救民的革命先驱,构成了波澜壮阔的篇章。其中,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民主政治家、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尤其引人注目,令人敬仰。《五权宪法》是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了是他对于民主体制的精心设计和刻意追求。五权学说包括了主权与“权能”的关系、政权与治权的关系;包括了人民享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权的主张;体现了主权在民、权力制约、分权制衡等思想。让我们在本书的“导游”之下,追寻五权学说及孙中山有关思想的来龙去脉;追寻革命先驱苦苦探索的思想历程,我们将进一步理解中华民族崛起在历史上沉重而动人的震颤,将进一步理解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的来之不易,也将进一步感受到今天中国现代化事业的空前伟大和任重道远。
-
果戈理与《钦差大臣》王艳,李莉 编著尼·瓦·果戈理(1809年-1852年),俄罗斯伟大的文学家。他是继普希金之后的俄罗斯文坛又一位巨匠,他继承并发扬了俄国文学中判现实主义的传统,以自的作品揭露了俄国封建农奴制度所产生的畸形现象,促进了俄国人民的觉醒。1836年,果戈理发表了讽刺喜剧《钦差大臣》,它改变了当时俄国剧坛上充斥的从法国移植而来的思想浅薄、手法庸俗的闹剧的面,首次演出引起极大轰动,但遭到官方的攻击和诽谤。在写给演员史迁普金的一封信里,果戈理说:“他们都反对我,官吏们、商人们……咆哮着说我亵渎神圣,因为我竟敢激怒官界,警察也反对我,商人也反对我,作家也反我。他们都咒骂我而且留意这个戏。”为此,果戈理伤心地离开俄国。卢那察尔斯基说:“果戈理心中蕴藏着巨大的欢乐。乐是非常健康的标志,是内心出发点极高的标志。这种出发点使他能够高屋建瓴地审生活的丑恶,超脱于愤怒之上,采取蔑视的态度,其中甚至还包含着那带有宽容和怜悯色彩的幽默”。赫尔岑高度评价《钦差大臣》这部惊世之作,称它是“最完备的俄国官吏病理解剖学教程”。聂米罗维奇·丹钦科则说:“《钦差大臣》你们无论看过多少遍,尽管你们已有所准备,可还是要被它的结尾深深地吸引,被它惊人的美、感染力、非同凡响的、完全出意料的形式以及充满灵感的舞台意图所吸引”。果戈理具有非凡的讽刺天才。他以幽默讽刺的笔调描写了宗法制度下地主、农奴主卑微、腐朽的生活和新兴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尔虞我作、招摇撞骗的伎俩。他的许多作品常引起人们“忧郁的笑”、“含泪的”。这也是果戈理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果戈理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狄康卡近乡夜话》、《米尔戈罗德》、《小品集》(即《彼得堡故事》)等,而他的讽刺喜剧《钦差大臣》和长篇小说《死魂灵》则使他获得了世界声誉,进入了世界第一流作家的行列。
-
孟德尔与《植物杂交实验》申斯乐 编著孟德尔(1822-1884),奥地利人,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原是天主教神父,但从小喜爱自然科学。当时的科学界已经开展起各种动植物的杂交实验,这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他利用教堂的一小块菜园,种植了许多种植物,并且进行各种杂交实验,其中,成绩最突出的是豌豆的杂交实验。他经过整整8年的努力,在1865年发表了《植物杂交实验》的论文,提出了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现代遗传学称为基因)的论点,提出了遗传学的两个基本规律,即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孟德尔是伟大的,他的伟大不仅仅是他的学术成果,还有他那对科学真理的不懈追求的精神,以及他那宗教式的忍辱负重的高尚人格。本书的出版,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更是通过他的事迹告诉大家:一个人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坚韧的毅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在生活和学习道路上成为强者,在漫长的人生中不虚度自己的年华。
-
司马迁与《史记》郭永学 编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完整地再现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史册。它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这三千年漫长的历史真实地记录下来,将中国人民创造的社会生活变为不朽史籍,使历史学在中国第一次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体系。它所开创的百科全书式的纪传体历史编撰方法,为后代史学家修史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从而,才有了一部部构成中国历史学宏伟大厦主体结构的“正史”。《史记》是一部气魄雄伟、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通史巨著,同时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巨著。它以广博、精深的历史知识,美妙、高超的艺术笔法,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各具风貌的人物形象,全面、准确地再现了风云激荡的历史画卷。展示了作者对历史现象深邃而独到的思想见解。《史记》不愧为世界古代史学史上最伟大的一部通史巨著,是光照千古、万代景仰的一座丰碑。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百代以下,史家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直到今天,当我们翻开它那不朽书卷的时候,仍然为它所蕴藏的无穷魅力而激动不已!通过阅读这部流芳百世的恢宏巨著来重温历史,述往思来,这就是我们写作的目的吧。
-
海明威与《丧钟为谁而鸣》关英俊 著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后来去加拿大多伦多市星报任记者。1921年重返巴黎,结识美国女作家斯坦因、青年作家安德森和诗人庞德等。1923年发表处女作《三个短篇小说和十首诗》,随后游历欧洲各国。1926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初获成功,被斯坦因称为“迷惘的一代\1929年,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长篇巨著《永别了,武器》的问世给作家带来了声誉。30年代初,海明威到非洲旅行和狩猎。1935年写成《非洲的青山》和一些短篇小说。1937年发表了描写美国与古巴之间海上走私活动的小说《有的和无的》。西班牙内战期间,他3次以记者身份亲临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以美国人参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丧钟为谁而鸣》向读者讲述了一个美国志愿者深入西班牙敌后,在游击队的协助下完成了艰巨的炸桥任务,最后英勇牺牲的故事,讴歌了西班牙人民的正义战争。他曾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斗争。1941年偕夫人玛莎访问中国,支持我国抗日战争。后又以战地记者身份重赴欧洲,并多次参加战斗。战后客居古巴,潜心写作。1952年,《老人与海》问世,深受好评,翌年获普利策奖。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卡斯特罗掌权后,他离开古巴返美定居。因身上多处旧伤,百病缠身,精神忧郁,1961年7月2日用猎枪自杀。海明威去世后发表的遗作,主要有:《海流中的岛屿》(1970)和《伊甸园》(1986)。他那独特的风格和塑造的硬汉子形象对现代欧美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