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第八个管理:怎样赶超印度、美国软件

第八个管理:怎样赶超印度、美国软件

作者:罗叶明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1-01

ISBN:9787302121619

定价:¥28.8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8Manage源于多年复杂的软件战场实战经验,它洞悉了当前软件工程管理的主要矛盾——软件生产和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智力成果,而且前美国和全球的软件管理及工程科学却建立在工业时代实体成果管理的基础之上;并从全新的“人本”角度将承诺管理、后果管理和自我管理的理念形成工具,比现有的管理工具更能使大型软件工程在严谨协调的同时不失自由发挥的空间。本书作者具有25年美国软件业从业的经验,并且多次主持大型软件项目的开发。作者看到当今管理学的一个重大盲点,即没有一个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以及管理方式适合于对诸如软件开发者等智力工作者的管理,即使在美国这样一个全球软件业最发达的国家,企业对软件开发者仍然实施工厂式、机械式的管理方式,这对于软件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缺陷。作者指出中国软件业可以率先突破这一盲点,建立软件管理的新标准,不必重复美国、印度所走过的路,即由侧面出击,迎头赶上。由此,作者提出了“第八个管理(8Manage)”的思想,并阐明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本书前言前言美国在“管理”和“软件科技”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一直被视为学习的典范,但极少有人会留意到她在软件管理方面存在的巨大漏洞。现在美国开发大型软件的失败率,与5年前或者15年前,甚至25年前相比,都没有明显的改善。其中最大的原因是,美国在软件管理上存在根本缺陷(盲点),所以在不乏投资、实验及实践的前提条件下仍然难以进步。这个漏洞对于美国,甚至全球的软件/IT的实用率都有严重的负面影响,但是这也给其他国家一个良好的机会,即发挥潜力为人类社会贡献其智力成果。我能够辨析管理学上的这个盲点并且悟出其解决方法,与我对软件工程科技及管理的浓厚兴趣有关。我在美国数个顶尖的软件/IT研发机构工作达25年之久,参与了软件管理及软件工程科技的理论和实践,也做过不少研究和实验。最主要的是我时有机会带领一些不同产业的罕有的大型软件/IT项目,能在极复杂艰辛的开发过程中验证我的方案。我希望能将在软件行业积累的管理心得付诸书稿,鼓励国人努力地自我增值、创新,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本书主要以软件/IT业为例,指出管理学中的盲点,针对管理工作的缺口提出解决方案(8Manage)。但它同样适用于其他各种类型的智力工作行业。我希望通过本书能广泛地帮助更多的智力工作管理者(包括非软件/IT行业工作者),使他们能够摆脱工业时代管理理论的束缚,在本领域有所突破。我之所以给这套解决方案取名为8Manage,是与管理思想的传承性分不开的。据十卷本的《牛津综合英语字典》(1971)记载,“管理”、“管理部门”和“管理者”等词最早出现于16世纪。“管理”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单词manus,意思是手工操作,后来演化为意大利语中的maneggiare,意思为在马场里驯马。再后来它的意思扩展到广泛的手工操作,比如说手拿武器和乐器,就像唐.阿马多所说的那样。但是,这个词也与法语中的menage(家务)有点联系,在管理家务的艺术这种含义上相当于“资源管理”的意思。目前的“管理”概念可能融合了mantts和menage的要素,在不同的管理者和文化中有不同的含义。亚当.斯密(AdamSmith)——经济学的创始人,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一书中谈及与经营股份联合公司有关的过程和人员时使用到“管理”、“管理活动”和“管理者”的概念。英国经济学家詹.穆勒(JohnstuartMill,1806—1873)继承了斯密对这一概念的阐述,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的工程师们开始偶尔在著作中使用“管理”这个词。一直到费雷德瑞克.泰勒(Frederickw.Taylor,1856—1915)出版了《商店管理》(1903)和《管理学原理》(1911)后,管理学才成为一门现代学科。随着英美工业经济的发展,对工厂管理的实践和思考日益增多,以至形成了庞杂的管理理论,就我看到的现在国内关于管理学的教科书,很多理念都是来源于美国的管理理念,认为管理就是控制和驱动机器和人(体力工作)。但是在21世纪,政府、商业和智力生产(如软件生产)的管理,是要驱动智力工作者的动机和责任心,协调智力工作者的沟通和合作来增强他们的脑力及生产的可扩大性,公正地记录承诺的兑现及管理后果。这些新的管理办法会揭开管理学新的一页。如果我们算manus是第一代,maneggiare是第二代,menage是第三代,亚当.斯密的理论是第四代,詹.穆勒的理论是第五代,19世纪80年代开始的美国工程师们的理论是第六代,费雷德瑞克.泰勒的理论为第七代,那么8Manage便可算是第八代管理了。我之所以取名第八个管理,是因为8Manage将解决我想出的八类问题中的第八类,它能够使智力成果的管理(如软件管理、商业管理和政府管理等)较以往得到更加快速的提高。作者谨记于2004年3月
作者简介
  在美25年,罗叶明除了集商业、管理和科技于一身外,亦从他带领过的罕有的大型软件项目中,洞悉美国软件工程科技存在的问题,并悟出系统性的有效的概念8Manage。2004年,罗叶明回国成立了高亚科技公司,目的在于将8Manage先进的软件管理理念带给中国,帮助中国企业取得大型软件制造能力方面的优势,从而使中国的软件业大步跃前,成为世界软件的领头羊。1978年:由香港赴美,随后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的麦迪逊研究院。1980年:为美国贝尔实验室研究员.首个商用UNIX操作系统(systerV)原作者之一。创造了UNIX新一代的linkageeditor及COFF科技。1985年:为美国PerkinEImer的高级经理,带领研发新一代的实时操作系统。1990年:为美国DEC的高级工程经理,带领研发新一代的DigitalUNIX操作系统。1993年:为美国花旗银行的科技副总裁.带领研发下一代的全球衍生系统。1997年:为美国PerotSysterns全球金融服务的CTO参与/查看书评主题:消化读者:00平衡点2006-6-2311:00:32我认为如果是本好书,多花点时间也无防,重要的是要消化.主题:受益读者:PIGPIG882006-6-2215:23:59看了,没浪费时间~~~``受益了。主题:启发读者:apirl2006-6-2111:31:58来打星吧!我认为全书也值四颗星了(最高五颗),对软件业很有启发。主题:补补课读者:水落石出2006-6-2010:12:13我还是在校的学生,没有经验~.~可是看了这本书后也有很多心得,我想“第    八个管理”这个理念在其他智力工作领域(不仅仅是软件业)同样适用。可惜...我只看了一半就被我姐占有了!因为她是个不及格的管理者,咔咔!要拿这本书补补课了。    参与书评查看书评(共21条)
目录
前言Ⅲ
i.问题所在
如果足球队不是由11人而是由1100人组成的,传球不是用脚而是用智力,球也是无形的,那要怎样去管理?
第一章 当今全球管理学的盲点
>知识时代的管理学盲点
>盲点对软件管理发展的影响
>盲点对软件工程科技发展的影响
结论
第二章 简化的八类问题
>简化的八类管理问题
>明白这八类问题的重要性
>体力/实体与智力(physicalvs.mental)的定义
>八类管理的基本不同之处
>软件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区别
>软件培训不足的地方
结论
第三章 软件战场
>了解软件战场的困难
>战事行军或工厂生产与软件战场有什么区别
>足球赛场与软件战场有什么区别
>软件战场与其他智力工作战场的共同之处
>软件战场的独特之处
结论
ii.动机要门
你是令事情发生,还是看着事情发生,或是不知道事情在发生?
第四章 中国真的可以在十年内赶超印度、美国的软件制造能力吗?
>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精神与逻辑
>中国软件最大的问题
>美国和全球的软件缺口
>技术上的解决办法
>中国的机会
结论
第五章 以绝处求生的精神赶超印度、美国
>中国软件业的现状
>美国、印度软件商业技能的栽培环境
>不能有侏儒心态
>绝处求生的精神
结论
iii.目标要门
看得准,才可射得准
第六章 中国人与美国人的创造能力
>中国人没有创造力吗?
>中美创作环境的比较
>美国的风险投资是其软件业的“孵化器”
结论
第七章 先要明白,才有机会看出正确的方向
>软件/it生意与传统生意不同
>零生产成本生意
>高数量生意
>全球性生意
>曲棍球棒与软件产品生意的投资模式
结论
第八章 有长远的眼光才能确定方向、目标及战略
>比尔·盖茨的眼光和耐力
>国内软件企业缺乏长远的眼光
>目标和战略
结论
iv.管理要门
传统管理书本及it管理课程没有教你的
第九章 时间性与承诺管理
>管理在不同时代的应用
>工业时代的管理方法
>资讯/智力工作者时代的管理问题
>忽视了承诺管理
>承诺管理的重要性及可行模式
结论
第十章 创造性及团队管理
>什么是团队工作
>为什么先要解决团队的暗藏问题
>团队协调
>什么是不同程度的创新及影响
>恰当的情况使用恰当的方法
结论
第十一章 增强自行管理
>什么是自行管理
>传统管理学没有鼓励我们自行管理
>软件/it界对自行管理的误解
>自行管理的例子
>自行管理不足的环境常见的问题
>以承诺管理来解决问题
>自行管理的陷阱
结论
第十二章 八类问题和 第八个管理(8manage)
>八类问题
>八类问题的分别
>不同复杂程度的影响因素
> 第八个管理简介
>承诺管理
>理解和评估
>协议和公布
>后果管理
>与工具的结合
结论
v.商业要门
懂赚钱才可留住人才
第十三章 开始企业
>主要选择因素
>知识和技能
结论
第十四章 产品生意与专业服务生意
>产品生意与市场占有率
>专业服务生意以及规模的重要性
>软件产品生意与专业服务生意的不同
结论
第十五章 怎样补救中国软件/it的弱点
>一千个弱点,其实是一个
>软件科技能力
>英语及听取需求的能力
>开发大型软件的能力
结论
第十六章 怎样建立中国软件/it的优势
>利用自己的本钱来建立优势
>全球最先进软件管理(新标准)的专家
>聚集全球最优秀软件人才及团队的地方
>全球开设软件企业利润最高的地方
结论
vi.执行要门
长远目标、中段战略、短期计划
第十七章 战胜自己才可战胜别人
>创造力——要战胜自己的侏儒心态
>诚实公正——要战胜自己的私欲
>团结友爱——要战胜个人主
>正确目标——要战胜自以为是的聪明
结论
第十八章 竞合(co-opetition)战略
>什么是竞合战略
>中国与美国的竞合战略
>中国与印度的竞合战略
结论
第十九章 资金、人才及产品
>资金
>人才
>产品(软件产品及服务产品)
结论2
第二十章 发挥工具的能力
>工具与人类的文明和进步
>必需及人为(essentiaivsaccidental)复杂性的定义
>实体成果管理的可扩大性
>智力成果管理的可扩大性
>实时
>诚实公正
结论
vii.总结
立足基本,脱颖而出
第二十一章 怎样全面结合,大步跃前
>绝处求生的欲望
>同类产品世界no.1
>世界级的专业服务规模
>尽快锻炼智力团队的管
>长远目标、中段战略、短期计划
结论
附录一 中美创作环境的比较
附录二 美国的风险投资是其软件业的“孵化器”
附录三 价格战
附录四 关于作者
参考文献
后记
鸣谢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