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余秋雨现象大盘点

余秋雨现象大盘点

作者:古远清 编著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7-01

ISBN:9787806235775

定价:¥2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2004年夏天,余秋雨曾说要封笔,要彻底告别中国文化界,在海内外传媒上闹得沸沸扬扬,这是真的吗?这与学界对余秋雨散文的评价所经历的“从颂歌合唱到骂声如潮”的过程有无关系?余秋雨在“文革”中到底有无做过“四人帮”的御用写手?他是如何从“文化苦旅”迈向“法律苦旅”的?他的“法律苦旅”是“圆满结束”,还是彻底破产?被称为“世界华文文化界最火爆的一件事”的余(秋雨)古(远清)官司,他是赢还是输?才思敏捷的他,文品和人品有无缺陷,有无顺手牵羊剽窃过别人的文章?他去年扬言要“自杀”,是肉体自杀,还是精神自杀?他的自传《借我一生》,有无改写、伪造他的“文革”历史?本书汇编了学术界不同看法和相关报道,并作了独到的评点,还公布了鲜为人知的史料和证据,从而解构了余秋雨一贯“站在正面”的神话。这可谓是对十多年来“余秋雨现象”的总盘点,不仅有史料价值,而且对研究“文革”文化也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古远清,男,汉族。广东梅县人。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所所长,湖北经济学院艺术与传播学系特聘教授。在中国内地、台湾、香港及吉隆坡出版有《中国大陆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香港当代文学批评史》、《“咬嚼”余秋雨》、《古远清自选集》等著作。多次赴台港澳及东南亚各国、澳大利亚讲学或出席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年,文化名人余秋雨状告他研究“文革”历史问题名誉侵权,索赔16万元人民币。这场官司被列为2002年中国文化官司榜首,于2OO3年8月以余秋雨自动放弃侵权指控和索赔而告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余秋雨”是谁第一节 贴满各种文化标签 /l 第二节 “最酷的作家” /5 第三节 与炒作分不开 /10 第四节 受到批评最多的文人/13 第五节 “魔术大师”与“拳击大师” /19 第二章 天上飘着余秋雨第一节 文化口红?文化口香糖? /23 第二节 煽情主义的话语策略 /29 第三节 行走在苦难和甜蜜之间 /32 第四节 日益明显的模式化 /36 第三章 不放心的文化之旅第一节 是“苦旅”,还是“甜旅”? /39 第二节 开篇不见新意 /44 第三节 霸气、小儒气、猥亵气及其他 /45 第四节 “一个老人的梦游” /50 第五节 毫无新意的感伤情调 /52 第六节 疲惫的阅读 /54 第四章 《山居笔记》指谬第一节 是“山居”,还是“市居”? /56 第二节 《可怜的正本》:一篇笔仗的经典范文 /58 第三节 过于随意的历史解读 /60 第四节 从王朝背影中散发出的“霉味” /63 第五节 没有自己的真声音,只有一副假嗓子 /66 第六节 在古籍里东抄西摘 /67 第七节 “让我吃到一根鱼骨头” /69 第八节 给余秋雨“同学”上课 /71 第五章 “开始写小女人散文了” 第一节字少书厚 /73 第二节 从理性的冷峻到浮泛的无聊 /76 第三节 世俗功利的人在谈世俗功利 /77 第四节 用堂皇语言掩盖其空泛内容 /79 第六章 硬伤累累第一节 令中文系师生大跌眼镜 /82 第二节 阉割史实的错误 /86 第三节 妄图与前贤打招呼闹的笑话 /89 第四节 王维没有“举起酒壶” /91 第五节 不可迷信名家 /94 第七章 “深圳赞歌”质疑第一节 深圳有可能成为“中国文化桥头堡”吗? /96 第二节 深圳有条件建立“深圳学派”吗? /99 第三节 深圳是“中国文化的集散地”吗? /101 第四节 朱健国论余秋雨的“抗批术” /104 第八章 岳麓书院事件第一节 千年学府,遭受秋雨 /107 第二节 文化甘旅:余光中的湖南之行 /109 第三节 “二余”都不愿意忏悔? /112 第九章 余秋雨与名人第一节 余秋雨与鲁迅 /114 第二节 余秋雨与钱钟书 /117 第三节 余秋雨与戴厚英 /119 第四节 余秋雨与沙叶新 /123 第五节 余秋雨与许晴 /127 第六节 于光远向余秋雨摆老资格 /129 第十章 《余秋雨教授敬告全国读者》第一节 再次震惊文坛,瞠目天下 /133 第二节 “余秋雨孤身查案”考 /139 第十一章 帮倒忙的媒体第一节 《新民周刊》调查余秋雨“文革问题” /142 第二节 荒唐的调查逻辑 /145 第三节 夏其言致《新民周刊》的抗议信 /148 第四节 《新民周刊》的道歉启事 /15l 第五节 “花城”出了一本什么样的传记? /153 第十二章 在上海作家协会选举和评奖中失利第一节 惊人新闻:连理事都选不上 /158 第二节 余秋雨是不是作协会员? /161 第十三章 从“文化苦旅’’迈向“法律苦旅” 第一节 余秋雨怒打连环官司 /163 第二节 原告与被告:针尖对麦芒 /167 第三节 八大看点与余、古过招背景 /170 第四节 “余古官司”的来龙去脉 /172 第五节 被告吁请中国作家协会作仲裁 /179 第六节 这场官司的娱乐性 /184 第七节 是打官司还是考语文常识? /187 第八节 法律不应轻易介入学术论争 /191 第九节 “华文文化界最火暴的一件事” /198 第十四章 余秋雨麻烦缠身第一节 劝余秋雨爱惜自己的羽毛 /203 第二节 以“狡猾”告人,成了笑柄 /207 第三节 众志成城“审”秋雨 /21l 第四节 余秋雨打官司:文化人的沉沦 /219 第五节 为余秋雨说句公道话 /222 第十五章 “余古官司”备忘录第一节 余秋雨诉古远清名誉侵权案被告答辩状 /226 第二节 余秋雨诉古远清名誉侵权案被告代理词/23l 第三节 官司文本:评“斯坦尼”体系 /238 第十六章 余秋雨与说谎第一节 朱健国谈余秋雨的五个“新鲜谎” /249 第二节 余秋雨:诚信文化的杀手 /253 第十七章 余秋雨与剽窃第一节 北大教授论余秋雨“盗版” /261 第二节 余秋雨如何剽窃复旦老教授的成果 /266 第十八章 “咬嚼”余秋雨第一节 “石破天惊”的金文明 /269 第二节 “既生余,何生金” /274 第三节 在境外哀鸣:“我到底可以怎么办?” /277 第四节 《借我一生》与《还你半世》 /280 第十九章 先监督“文化公众人物” 第一节 “余古官司”和解之真相 /282 第二节 “公众人物”问题再次凸显 /288 第三节 告肖夏林一败再败 /29l 第四节 先监督“文化公众人物” /294 第五节 余秋雨是可以随便“骂”的吗? /298 第六节 是“圆满结束”还是彻底破产? /302 第七节 终于认输:“我斗不过他们” /305 第八节 “连环官司”为什么半途而废? /308 第二十章 《借我一生》引发的冲击波第一节 “记忆文学”:更美丽的谎言 /313 第二节 余秋雨的父亲到底有没有死? /319 第三节 余秋雨的自传公然造假/322 第四节 “金牙齿”有话要说/325 第五节 “古先生衣着潦草”与金文明“顷刻暴富” /330 第六节 批判余秋雨的意义 /332 第二十一章 媒体“群殴”余秋雨第一节 《南方周末》对余秋雨设圈套? /334 第二节 晴天霹雳:余秋雨想“自杀” /338 第三节 复旦教授:余秋雨亲口对我说要“自杀” /344 第四节 《新京报》:曝光余秋雨的污秽历史 /348 第五节 后来居上的《新周报》 /352 第二十二章 余秋雨的“苦旅”还未终结第一节 宣布封笔归隐 /354 第二节 不是封笔问题,他应该封口 /356 第三节 “苦旅”远未到头 /361 第四节 他会彻底告别中国文化界吗? /363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