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修订本)
作者:杨东平 著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1-01
ISBN:9787802250260
定价:¥3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对北京、上海和中国城市近十年的急遽变化,要展开叙述,将是又一本大书的篇幅。值《城市季风》再版,我选择了几个片断续成二章,以表达对当代城市最紧迫的关注,并表达我的城市感情于万一。为保存原貌,对此书的前十章只作了除极个别的事实修订和错字订正。感谢严博非兄、孔令琴和新星出版社,给了我一次疏理和表达的机会。与现实零距离的写作,无可避免地失去了应有的沉潜缜密。然而,与身体力行的抢救相比,文字也不再那么重要。我感激华新民、王军、方可和许多新老朋友为保卫北京古都所作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他们不仅用笔和相机,而且是用巨大的时间、情感、用泣血之心甚至身家性命与推土机作战,与一些人的短见和贪欲作战。同梁思成、陈占祥一样,他们是北京的恩人,历史会记住他们。经常有人问我喜欢北京还是上海。我发自内心的感受是: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无城的北京才稍微可爱。...
作者简介
杨东平,1949年生。1968年毕业于上海市上海中学,后在黑龙江省插队落户。现为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副会长,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近年来主要研究中国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公平问题。著有《通才教育论》、《中国:21世纪生存空间》、《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等,主编《教育:我们有话要说》、《大学精神》、《大学之道》等。
目录
引言 现代中国的双城记
第一章 城市之风:中国的南与北
一 从东西到南北
二 中国的古城和古都
三 明星城市:“旧长袍的新花边”
四 南北冲突的现代涵义
五 从上海到北京
六 城市的秘密:关于城市的文化理论
第二章 京派和海派:风格的形成
一 海上画派:海派文化的滥觞
二 梨园风景:海派京剧
三 文学革命与海上文坛
四 京样、京味、京派
五 京海之争:1930年代的文坛公案
第三章 京派和海派:双峰对峙
一 大上海崛起:雄极一时的海派文化
二 北平:京派文化的乐土
三 上海人:都市新人类
四 文人笔下的北平:京味和老北京人
第四章 新北京:光荣和梦想
一 “旧城唯上”:1950年代的毁城之争
二 气象非凡的全能型城市
三 京味的消解
四 昔日王府名宅
五 古都风貌:仍在继续的争论
六 胡同和大院:两种文化
第五章 革命文化:新的中心
一 革命文化和语言文字
二 革命文化和文化革命
三 风暴的中心:北京在“文革”中
四 连结北京的红线:“上海
五 市民文化:抗拒和变迁
第六章 海派的嬗变
一 “大上海沉没”
二 适应与变形
三 “上海病”
四 阁楼里的“中产阶级”
第七章 上海文化:新海派
一 “又多又快,不好不坏”
二 “上影风格”
三 海上文坛:呼唤力作
四 上海美术:没有特点的特点
五 上海人的新闻兴趣
第八章 新北京和第三代人
一 代的诞生:青年文化的兴起
二 红卫兵的早期环境:学校和大院
三 复制和反叛:关于红卫兵文化
四 从知青到青知:1970年代的“地下文化”
五 崛起和失落:青年知识分子文化
第九章 上海人和北京人
一 南人和北人
二 两地人互看
三 公共汽车小社会.
四 上海人的价值系统
精明
实惠
合理主义
规矩和礼数
世俗化
西化
五干大事的北京人
政治化
侃大山和幽默
豪放
汉子和小生
六变化中的女性
上海女郎
北京姑娘
婚姻和家庭
女性的强化
理想的女性
第十章 三足鼎立:1990年代新格局
一 广东文化:世纪末的新北伐
二 新京味文化:从小说到生活
青年文化的交接
京味小说
王朔小说
侃和调侃
王朔现象
文化衫
三 海派文化的复兴
第十一章 十字路口的城市
一 城市的尖叫
度竞争
“城市美化运动”
二 打造“中国的曼哈顿”
三 保卫文化的北京
古都保卫战
与推土机竞赛
四 毁城之思
建筑领域的“革命文化”
“拆迁经济学”
谁的城市,怎样规划?
第十二章 上海新天地
一 新天地、旧天地
二 寻找上海
三 “模范生”神话
四 失落的文化高地
五 大政府,小社会
第一版后记
修订版后记
第一章 城市之风:中国的南与北
一 从东西到南北
二 中国的古城和古都
三 明星城市:“旧长袍的新花边”
四 南北冲突的现代涵义
五 从上海到北京
六 城市的秘密:关于城市的文化理论
第二章 京派和海派:风格的形成
一 海上画派:海派文化的滥觞
二 梨园风景:海派京剧
三 文学革命与海上文坛
四 京样、京味、京派
五 京海之争:1930年代的文坛公案
第三章 京派和海派:双峰对峙
一 大上海崛起:雄极一时的海派文化
二 北平:京派文化的乐土
三 上海人:都市新人类
四 文人笔下的北平:京味和老北京人
第四章 新北京:光荣和梦想
一 “旧城唯上”:1950年代的毁城之争
二 气象非凡的全能型城市
三 京味的消解
四 昔日王府名宅
五 古都风貌:仍在继续的争论
六 胡同和大院:两种文化
第五章 革命文化:新的中心
一 革命文化和语言文字
二 革命文化和文化革命
三 风暴的中心:北京在“文革”中
四 连结北京的红线:“上海
五 市民文化:抗拒和变迁
第六章 海派的嬗变
一 “大上海沉没”
二 适应与变形
三 “上海病”
四 阁楼里的“中产阶级”
第七章 上海文化:新海派
一 “又多又快,不好不坏”
二 “上影风格”
三 海上文坛:呼唤力作
四 上海美术:没有特点的特点
五 上海人的新闻兴趣
第八章 新北京和第三代人
一 代的诞生:青年文化的兴起
二 红卫兵的早期环境:学校和大院
三 复制和反叛:关于红卫兵文化
四 从知青到青知:1970年代的“地下文化”
五 崛起和失落:青年知识分子文化
第九章 上海人和北京人
一 南人和北人
二 两地人互看
三 公共汽车小社会.
四 上海人的价值系统
精明
实惠
合理主义
规矩和礼数
世俗化
西化
五干大事的北京人
政治化
侃大山和幽默
豪放
汉子和小生
六变化中的女性
上海女郎
北京姑娘
婚姻和家庭
女性的强化
理想的女性
第十章 三足鼎立:1990年代新格局
一 广东文化:世纪末的新北伐
二 新京味文化:从小说到生活
青年文化的交接
京味小说
王朔小说
侃和调侃
王朔现象
文化衫
三 海派文化的复兴
第十一章 十字路口的城市
一 城市的尖叫
度竞争
“城市美化运动”
二 打造“中国的曼哈顿”
三 保卫文化的北京
古都保卫战
与推土机竞赛
四 毁城之思
建筑领域的“革命文化”
“拆迁经济学”
谁的城市,怎样规划?
第十二章 上海新天地
一 新天地、旧天地
二 寻找上海
三 “模范生”神话
四 失落的文化高地
五 大政府,小社会
第一版后记
修订版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