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当代中西审美文化研究
作者:夏之放等著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6-01
ISBN:9787532849222
定价:¥28.2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中国当代审美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立场上,分析它的现状、来龙去脉和发展前景,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发展战略的研究。在空间上以整个世界为视野,以中国为基本对象,以西方为基本参照;在时间上以整个历史为视野,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阶段为中心,向两端适当适当延伸,落脚于展望21世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新走向。全书以当代审美文化为前提条件、现实透视、历史回顾和未来展望作为基本内容,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高瞻远瞩,全方位多维度地提出和展开问题,避免了浅层次、就事论事地发表议论
作者简介
暂缺《当代中西审美文化研究》作者简介
目录
导论 1 第一编当代审美文化的前提条件 第一章时代背景:信息时代与中国社会转型 1l 一信息时代与“地球村”的形成 11 二后现代文化 14 三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全球视野 23 第二章理论前提:古老命题的新激活 31 一文化的本质和特性 32 二作为文化子系统的审美文化 42 三 当代审美文化的基本矛盾 49 第三章历史性课题: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与中西审美 文化研究问题的提出 54 一民族文化与文化交流 54 二世界文化的碰撞融合与后现代语境 62 三 中西文化比较问题及其当代涵义 70 第二编中西审美文化的现实透视 第四章走向全球化的西方大众文化 83 一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 83 二技术崇拜与工具理性 90 三共享文化与相对剥夺 95 四 消费文化与享乐主义 104 五文化帝国主义与后殖民主义 112 第五章多元化的中国当代审美文化 12l 一从单音独鸣到众声喧哗 121 二主导多元的文化空间 127 三三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14l 四走向世俗文化 149 第六章文学:意象形态话语的迷恋 156 一什么是意象形态 156 二文学中的意象形态化特征 158 三意象形态的正负功能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166 四媚俗与意象形态 174 第七章影视:世俗的神话 177 一影视本性:真实的谎言 177 二性与暴力:从狂欢到娱乐 189 三贺岁片:在商业、政治与艺术之间穿行 203 第八章音乐:流动的梦幻 222 一爱情鸟托邦 222 二怀什么旧 229 三无奈的反抗236 第九章绘画:光色的陶醉247 一为什么说“达利迟到了十五年” 247 二一个文化急先锋 249 三一个耐人寻味的谢幕礼 257 四怎一个“玩”字了得 264 五一个标本的解剖 271 六 中国当代绘画的国际处境及其出路 276 第十章广告:欲望的包装 28l 一欲望诱导:广告的制作秘方 281 二幻觉生产:广告与明星 285 三价值重建:广告与大众 289 第十一章体育:想象的战场 295 一下滑的精神 295 二黯淡的圣火 300 三从大叙事到小叙事 306 四体育向何处去 315 第十二章网络:虚拟的时空 317 一 网络的魅力所在:自由 317 二网络交流:真实的谎言 328 三中国网络发展:任重而道远 336 第三编中西审美文化的历史回顾 第十三章中西思维方式的比较与综合343 一 中国传统的“圜道”思维方式的主要特点:整体性、综合性、直观性 343 二 西方分析型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思辨性、实证性、机械性 369 三 中西思维方式的互补性与综合性 376 四人类思维方式的历史性与马克思关于掌握世界的不同方式的理论 392 第十四章中西宗教文化的审美比较 401 一基督教文化:追逐一个关于归宿的梦想 403 二伊斯兰教文化:坚守神赐的那片乐土 412 三佛教:清扫心灵空寂的庭院 420 四儒家思想:垒筑人间安生的茅舍 428 五道教:天地之间任逍遥 436 第十五章中西审美方式的比较分析 445 一“道”与“逻各斯”:中西审美方式不同的哲学起点 446 二“虚静”与“迷狂”“距离” 454 三由实及虚与从个别到一般 461 四 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 470 五在审美价值取向上重善与重真的分野 479 第四编中西审美文化的发展走向 第十六章中西审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493 一全球化与当代审美文化问题 494 二后现代性对抗现代性与当代西方审美文化 50l 三 当代中国审美文化意义阐释中的焦虑:以文学批评为例 513 四在交流与对话的阐释中建构当代审美文化 528 五文化产业发展与当代审美文化建设 536 第十七章艺术化设计与审美文化 546 一设计作为一种审美文化 547 二艺术设计与交流美学 554 三后现代设计与多元化的设计场景 561 四功能主义与多元化设计逻辑 570 五个性化时代的生活风格与艺术设计 577 六世界设计话语格局与中国设计问题 587 第十八章生活艺术化与艺术生活化:诗意化生存的可能性 606 一独白式美学的崩溃与美学边界的拓展 607 二艺术的生活化与审美关系的转变 613 三经验世界的审美性增长与生活艺术化倾向 619 四一元与多元和诗意化生存的可能性 627 后记 633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