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苏美关系70年

苏美关系70年

作者:桂立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11-01

ISBN:9787010050911

定价:¥2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苏美关系是历史上第一种两种根本对立的意识形态、社会政治制度国家的关系问题。这一关系在20世纪的国际关系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度主导了国际关系发展的主流,使世界各国无不受到其关系发展的影响。在苏联解体的情况下,用中国人眼光、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从总体上正确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共存与共处的关系,如何在根本制度对立的情况下,既坚持其根本制度不变,又能妥善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化解其在各方面的进攻,是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的。全文从历史的角度,对美苏关系的这两条主线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分析了苏俄初创时期列宁的对外政策思想,指出列宁是坚持革命原则与应用灵活妥协方法的策略大师,他从未忘记“谁战胜谁”的问题,但又主张在现实中坚持“和平共处”的策略方针。第二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形成的美苏同盟关系中存在的共同利益、矛盾斗争进行了分析。指出共同对敌是联盟形成的基础,而对各自利益的考虑则是破坏联盟基础的基本因素。苏美英三国的意识形态情结,苏联战前战后的扩张主义行为,英国力图维护帝国,美国欲要主导世界的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使联盟瓦解、反目为仇、斗争又起。第三章揭露了近代国际关系中的实力原则和势力范围原则在二战后的大国关系中复活了。苏联要维护战争中夺得领土和范围与美国要称霸全救的政策迎头相撞。打着意识形态的旗号行强权政治之实,这就是冷战出现的原因及其实质。在这一点上,杜鲁门与斯大林不相上下。第四章分析了赫鲁晓夫与艾豪威尔时期稍有缓和的原因。指出赫鲁晓夫的现实和解政策和和平共处的外交路线是导致苏美关系初步缓和的主动因素,而艾森豪威尔和杜勒斯的僵硬不妥协政策则是缓和不能发展的消极破坏因素。斗争和说冲突仍是这个时期的旋律。第五章指出,社会主义苏联现实力量的大力增强和美国深陷越战不能自拔的窘况是六七十年代美苏关系出现缓和的基本因素。。全作性竞争有所发展,但苏攻美守的形势不能维持长久。勃烈日涅夫只顾追求超级大国地位,而忘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错过了科技革命和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扩张政策遗患无穷、有百害而无一利,也是要失败的。第六章说明由于苏联不能正确处理内外政策的关系而使自己日益陷入被动停滞的境地,自苏联成立以来专注重工业发展的计划经济已现衰败之像。戈尔巴乔夫过分退让的政策虽有利于国际形势总缓和,却不能减缓反而促进了“振兴抗苏”的里概对苏联的全面挤压和演变班策的加剧。第七章揭露了美国政府“图穷匕见”、假友真敌的面目,指出布什政府的“超越遏制”战略是瓦解苏联东欧集团的重要因素。
作者简介
暂缺《苏美关系70年》作者简介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早期苏美关系
第一节 列宁对外政策思想和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的对美政策
一、特殊历史时代列宁的“世界革命”理论与实践
二、列宁关于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思想
三、列宁关于“善于利用帝国主义者之间的矛盾和树立”巩固发展自己的思想
四、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的对美政策
第二节 美国的不承认政策及其思想根源
一、美国对苏不承认政策的形成
二、不承认政策在二十年代的继续
三、世界经济危机时期美国反苏政策的加强
四、不承认政策的意识形态根源
第三节 苏美建交和两国关系的曲折发展
一、罗斯福对苏承认政策的由来
二、罗斯福政府转变对苏政策的经过
三、苏美建交后两国关系的曲折发展
第二章 合作与冲突
第一节 斯大林外交思想及其功过
一、斯大林对苏联外部世界的认识
二、苏德战争前夕,斯大林的错误思想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西方的合作与冲突
一、最初的美国援助和对苏实施租借法
二、开辟第二战场之争
三、战后分割欧洲之争
四、其他争论
五、罗斯福最后的对苏思想
第三章 冷战与对峙
第一节 冷战的起源
一、“冷战”和冷战的起源
二、战后丘吉尔、杜鲁门的对苏政策
三、斯大林对战后世界形势的思考
第二节 冲突和对峙
一、联盟中的不和谐音
二、联盟破裂
三、对早期冷战的总结
第四章 对抗中的非稳定缓和
第一节 赫鲁晓夫的外交思想
第二节 艾森豪威尔时期的初步缓和
第五章 斗争与缓和和交织的年代
第六章 新冷战与新缓和
第七章 苏联解体前夕
参考书目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