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晚清至民国卷上下清华大学专门史系列教材)
作者:蔡乐苏主编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1-01
ISBN:9787302108405
定价:¥6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葛兆光先生策划的清华大学专门史教材《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中的一种。本书收录自清末至民国时期有关思想史的重要文献,分上下两篇,共九章,每章有总体介绍,下又分若干小节,每节均由四部分组成: 首先是“编者按语”,对每一小节涉及的思想史内容提纲挈领作一简要介绍。其次是精选若干“关键文献”,作为了解这一思想史内容的重点资料,并对其作详细的注释,除解释大意外,还附带提供一些有关材料。再次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史料面而安排的“参考文献”,选择摘录若干原始资料,供读者深入了解历史。最后是“参考论著”,选择一些重要的中外相关研究论著,这是为准备更深入研究思想史的读者提供的目录。 本书是为大学人文学科高年级和硕士生所编撰的历史教材,是相关学科研究者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集,也是为有兴趣重新解读中国思想史的读者提供的最佳入门书。
作者简介
暂缺《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晚清至民国卷上下清华大学专门史系列教材)》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第一章“借法济变”1
第一节筹制夷之策1
龚自珍《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2
魏源《海国图志叙》4
姚莹《复光律原书》5
黄恩彤《抚夷论》6
丁晏《书包倦翁安吴四种后》7
第二节讲自强之道13
冯桂芬《善驭夷议》13
奕《奏陈预筹修约事宜》14
曾国藩《复应宝时》15
冯桂芬《制洋器议》16
李鸿章《致总署》17
奕《奏陈筹添学习天文算学馆之因》17
张盛藻《奏陈自强之道》18
曾国藩《调陈兰彬江苏差遣折》19
丁日昌《奏陈自强之道》20
李鸿章《奏陈方今天下大势》21
奕等《奏觐见礼仪》22
刘坤一《复朱修伯论时事》23
第三节求变法公理31
李慈铭《评〈使西纪程〉》32
黎庶昌《与莫芷升撮学泰西大要》34
黄遵宪《刑法志序》35
薛福成《论中国在公法外之害》36
薛福成《出使日记续刻》(节选)37
李凤苞《巴黎答友人书》38
罗应旒《奏折》39
王韬《变法上》40
张之洞《增设洋务五学片》41
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晚清至民国卷
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晚清至民国卷目录
康有为《实理公法全书》(节选)42
李鸿章《格致书院特课考题》44
郑观应《论公法》45
郑观应《〈盛世危言〉初刻自序》47
宋恕《致李中堂书》48
第二章维新救亡57
第一节危局下的变法共识57
严复《论世变之亟》58
胡燏棻《条陈变法自强疏》61
康有为《上皇帝第三书》62
邓华熙《进呈〈盛世危言〉疏》63
翁同龢《日记·记赫德言》(光绪二十三年十二月廿四日)64
伍廷芳《教案迭起内治无权请变通成法折》65
欧榘甲《变法由上自下议》67
清德宗《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68
第二节民权与变法77
梁启超《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77
王仁俊《实学平议》78
麦孟华《总论·民义第一》80
张之洞《劝学篇·正权》81
佚名《变法当先防流弊论》83
康有为《请大誓臣工开制度新政局革旧图新以存国祚折》84
严复《中俄交谊论》87
谭嗣同《壮飞楼治事篇第四·通情》87
第三节辨析新旧,会通中西98
严复《原强》99
梁启超《学校余论》104
孙家鼐《议覆开办京师大学堂折》105
张之洞《劝学篇·序》106
易鼐《中国宜以弱为强说》107
张之洞《劝学篇·会通》110
叶德辉《与俞恪士观察书》113
第三章革命建国120
第一节民族主义与国家思想120
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121
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124
《民族主义论》126
汉驹《新政府之建设》128
竞《政体进化论》130
杨笃生《新湖南》132
《释仇满》134
朱福铣《请定全国学生为国家学派折》135
达寿《考定日本宪政情形具陈管见折》136
朱执信《心理的国家主义》137
第二节“革命”与宪政154
梁启超《论立法权》155
梁启超《新民说·论进步》156
黄遵宪《致梁启超》157
蔡寅《驳革命驳议》158
孙中山《在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的演说》159
思黄(陈天华)《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160
载泽《奏请宣布立宪折》163
胡汉民《〈民报〉之六大主义》164
蒋智由《政闻社宣言书》167
汤睿《最近欧美各国立宪政治之趋势》169
张謇《建立共和政体之理由书》170
第三节新民与国粹181
梁启超《释新民之义》182
杨度《〈游学译编〉叙》183
黄遵宪《致梁启超》184
许之衡《读〈国粹学报〉感言》185
中外日报《论中国当注意于精神教育》187
东方杂志《今日新党之利用新名词》188
袁世凯《请立停科举学校推广并妥筹办法折》189
张百熙《新定学务纲要》190
云南杂志《发刊词》192
冯煦《刑律草案略陈大要数端折》193
汪康年《痛论颁行新刑律之宜慎》194
第四节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205
梁启超《新大陆游记(节录)》205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206
冯自由《民生主义与中国政治革命之前途》207
申叔(刘师培)《无政府主义之平等观》210
钱智修《社会主义与社会政策》211
第四章筹安共和220
第一节规划立国方略220
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221
宋教仁《代草国民党之大政见》231
孙中山《在武昌十三团体联合欢迎会的演说》235
章士钊《毁党造党说》236
第二节讨论“共和”学理242
章士钊《国权与民权》243
周悟民、章士钊《论人治与法治》246
孙毓坦、章士钊《论救国》249
章士钊《国家与我》256
孙中山《在沪举办茶话会上的演说》262
后记276
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晚清至民国卷(下编)目录第五章主义并立的时代277
第一节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277
毛泽东《致黎锦熙信》278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279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282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286
蔡和森《蔡林彬给毛泽东共产党之重要讨论》290
第二节社会主义资本主义297
张东荪《由内地旅行而得之又一教训》298
张东荪《现在与将来》299
陈独秀《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独秀复东荪先生底信》306
蓝公武《社会主义与中国》311
李大钊《中国的社会主义与世界的资本主义》319
陈独秀《社会主义批评》320
李大钊《社会主义释疑》331
第三节“好政府”主义及其他334
胡适等《我们的政治主张》334
丁文江《答关于〈我们的政治主张〉的讨论》339
胡适《国际的中国》343
章士钊《文化运动与农村改良》347
章士钊《农村自治》348
章士钊《注重农村生活》350
楚图南《单纯的教育改造社会论者可以觉醒了》351
第四节三民主义新释352
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353
孙中山《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一届毕业礼的演说》356
胡汉民《三民主义之认识》359
第五节无政府主义363
郑太朴《无政府主义与中国》364
无名氏《均社宣言》370
玄天《往乡村去》372
区声白《中国目前的政治问题如何解决》375
《中国少年无政府主义者联盟宣言》376
李石曾《政治哲学中之党派观》378
第六节国家主义381
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晚清至民国卷
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晚清至民国卷目录
陈启天《醒狮运动发端》382
曾琦《醒狮歌》384
李璜《释国家主义》385
陈逸凡讲、吴俊升记: 《国家主义之今昔观》386
曾琦《内除国贼外抗强权释义》386
第六章中国的出路何在?390
第七节继续革命与消除“五魔”390
瞿秋白《中国革命是什么样的革命?》391
胡适《我们走那条路?》395
吴黎平《中国土地问题》403
邓演达《中国到那里去?》407
邓演达《政治主张》408
第八节政治上的出路410
张奚若《政治上的目的与手段》411
罗隆基《论人权》414
华声《党治与民治》418
毕新生《中国政治上的出路》420
张君劢《国家民主政治与国家社会主义》424
王造时《怎样打倒贪污?》427
第九节现代化讨论434
蒋廷黻《知识阶级与政治》434
罗吟圃《对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我见》437
胡适《建国问题引论》446
吴景超《我们没有歧路》451
丁文江《科学化的建设》456
章乃器《改造中国经济的正路与歧路》460
第十节民治与独裁463
胡适《一年来关于民治与独裁的讨论》464
丁文江《民主政治与独裁政治》475
第十一节乡村建设479
梁漱溟《往都市去还是到乡村来?》479
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定县工作大概》484
马寅初《中国经济改造》486
千家驹《中国的歧路》489
蒋廷黻《民族主义不够》492
第十二节“西化”与“本位文化”495
梁实秋《自信力与夸大狂》496
王新命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500
叶青《全盘西化?殖民地化?》503
胡适《充分世界化与全盘西化》505
常燕生《法家思想的复兴与中国的起死回生之道》507
第七章抗战建国与抗战救国513
第十三节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513
董必武《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514
陈之迈《中国立国的精神》520
张君劢《致毛泽东先生一封公开信》525
第十四节文化学术建国528
贺麟《抗战建国与学术建国》529
胡秋原《中国文化之将来及其复兴之路》535
陈之迈等《艺文丛书总序》538
林同济《廿年来思想转变与综合》541
第十五节以农立国、以工立国及批评544
翁文灏《以农立国以工建国》545
许涤新《关于中国以何立国的问题》547
第十六节空喊建国与实际建国558
蒋介石《国民今后努力之方向及建国工作之重点》558
田家英、褚太乙《从旧的专制到新的民主》565
第十七节民主小姐与法西斯魔鬼573
邓初民《民主政治与民主教育》573
章乃器《民主建国会政纲》576
张奚若《中国现在害的政治病》582
第八章借鉴美苏另辟新途591
第十八节政治民主与经济民主591
潘梓年《土地改革与民主运动》592
储安平《中国的政局》593
周绶章《政治自由与经济平等》604
第十九节中国应走混合经济之路607
马寅初《中国经济之路》608
许涤新《官僚资本是民主政治的障碍》610
樊弘《两条路》612
第二十节自由主义者向何处去?616
施复亮《论自由主义者的道路》617
张东荪《民主化的机关管理序》623
黄炎培《民主化的机关管理自序》626
樊弘《我对于中国政治问题的根本看法》628
张奚若《不要辜负了时代》631
第二十一节潮流与国情理想与现实632
胡先《要顺潮流亦要合国情》633
郭沫若《历史是进化的》637
雷海宗《理想与现实: 政治兴趣浓厚时代的两个世界》639
第二十二节中国经济改造所应预先注意的642
吴景超《经济的改造》643
潘光旦《工业化与人格》647
后记654
第一节筹制夷之策1
龚自珍《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2
魏源《海国图志叙》4
姚莹《复光律原书》5
黄恩彤《抚夷论》6
丁晏《书包倦翁安吴四种后》7
第二节讲自强之道13
冯桂芬《善驭夷议》13
奕《奏陈预筹修约事宜》14
曾国藩《复应宝时》15
冯桂芬《制洋器议》16
李鸿章《致总署》17
奕《奏陈筹添学习天文算学馆之因》17
张盛藻《奏陈自强之道》18
曾国藩《调陈兰彬江苏差遣折》19
丁日昌《奏陈自强之道》20
李鸿章《奏陈方今天下大势》21
奕等《奏觐见礼仪》22
刘坤一《复朱修伯论时事》23
第三节求变法公理31
李慈铭《评〈使西纪程〉》32
黎庶昌《与莫芷升撮学泰西大要》34
黄遵宪《刑法志序》35
薛福成《论中国在公法外之害》36
薛福成《出使日记续刻》(节选)37
李凤苞《巴黎答友人书》38
罗应旒《奏折》39
王韬《变法上》40
张之洞《增设洋务五学片》41
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晚清至民国卷
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晚清至民国卷目录
康有为《实理公法全书》(节选)42
李鸿章《格致书院特课考题》44
郑观应《论公法》45
郑观应《〈盛世危言〉初刻自序》47
宋恕《致李中堂书》48
第二章维新救亡57
第一节危局下的变法共识57
严复《论世变之亟》58
胡燏棻《条陈变法自强疏》61
康有为《上皇帝第三书》62
邓华熙《进呈〈盛世危言〉疏》63
翁同龢《日记·记赫德言》(光绪二十三年十二月廿四日)64
伍廷芳《教案迭起内治无权请变通成法折》65
欧榘甲《变法由上自下议》67
清德宗《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68
第二节民权与变法77
梁启超《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77
王仁俊《实学平议》78
麦孟华《总论·民义第一》80
张之洞《劝学篇·正权》81
佚名《变法当先防流弊论》83
康有为《请大誓臣工开制度新政局革旧图新以存国祚折》84
严复《中俄交谊论》87
谭嗣同《壮飞楼治事篇第四·通情》87
第三节辨析新旧,会通中西98
严复《原强》99
梁启超《学校余论》104
孙家鼐《议覆开办京师大学堂折》105
张之洞《劝学篇·序》106
易鼐《中国宜以弱为强说》107
张之洞《劝学篇·会通》110
叶德辉《与俞恪士观察书》113
第三章革命建国120
第一节民族主义与国家思想120
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121
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124
《民族主义论》126
汉驹《新政府之建设》128
竞《政体进化论》130
杨笃生《新湖南》132
《释仇满》134
朱福铣《请定全国学生为国家学派折》135
达寿《考定日本宪政情形具陈管见折》136
朱执信《心理的国家主义》137
第二节“革命”与宪政154
梁启超《论立法权》155
梁启超《新民说·论进步》156
黄遵宪《致梁启超》157
蔡寅《驳革命驳议》158
孙中山《在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的演说》159
思黄(陈天华)《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160
载泽《奏请宣布立宪折》163
胡汉民《〈民报〉之六大主义》164
蒋智由《政闻社宣言书》167
汤睿《最近欧美各国立宪政治之趋势》169
张謇《建立共和政体之理由书》170
第三节新民与国粹181
梁启超《释新民之义》182
杨度《〈游学译编〉叙》183
黄遵宪《致梁启超》184
许之衡《读〈国粹学报〉感言》185
中外日报《论中国当注意于精神教育》187
东方杂志《今日新党之利用新名词》188
袁世凯《请立停科举学校推广并妥筹办法折》189
张百熙《新定学务纲要》190
云南杂志《发刊词》192
冯煦《刑律草案略陈大要数端折》193
汪康年《痛论颁行新刑律之宜慎》194
第四节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205
梁启超《新大陆游记(节录)》205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206
冯自由《民生主义与中国政治革命之前途》207
申叔(刘师培)《无政府主义之平等观》210
钱智修《社会主义与社会政策》211
第四章筹安共和220
第一节规划立国方略220
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221
宋教仁《代草国民党之大政见》231
孙中山《在武昌十三团体联合欢迎会的演说》235
章士钊《毁党造党说》236
第二节讨论“共和”学理242
章士钊《国权与民权》243
周悟民、章士钊《论人治与法治》246
孙毓坦、章士钊《论救国》249
章士钊《国家与我》256
孙中山《在沪举办茶话会上的演说》262
后记276
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晚清至民国卷(下编)目录第五章主义并立的时代277
第一节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277
毛泽东《致黎锦熙信》278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279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282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286
蔡和森《蔡林彬给毛泽东共产党之重要讨论》290
第二节社会主义资本主义297
张东荪《由内地旅行而得之又一教训》298
张东荪《现在与将来》299
陈独秀《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独秀复东荪先生底信》306
蓝公武《社会主义与中国》311
李大钊《中国的社会主义与世界的资本主义》319
陈独秀《社会主义批评》320
李大钊《社会主义释疑》331
第三节“好政府”主义及其他334
胡适等《我们的政治主张》334
丁文江《答关于〈我们的政治主张〉的讨论》339
胡适《国际的中国》343
章士钊《文化运动与农村改良》347
章士钊《农村自治》348
章士钊《注重农村生活》350
楚图南《单纯的教育改造社会论者可以觉醒了》351
第四节三民主义新释352
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353
孙中山《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一届毕业礼的演说》356
胡汉民《三民主义之认识》359
第五节无政府主义363
郑太朴《无政府主义与中国》364
无名氏《均社宣言》370
玄天《往乡村去》372
区声白《中国目前的政治问题如何解决》375
《中国少年无政府主义者联盟宣言》376
李石曾《政治哲学中之党派观》378
第六节国家主义381
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晚清至民国卷
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晚清至民国卷目录
陈启天《醒狮运动发端》382
曾琦《醒狮歌》384
李璜《释国家主义》385
陈逸凡讲、吴俊升记: 《国家主义之今昔观》386
曾琦《内除国贼外抗强权释义》386
第六章中国的出路何在?390
第七节继续革命与消除“五魔”390
瞿秋白《中国革命是什么样的革命?》391
胡适《我们走那条路?》395
吴黎平《中国土地问题》403
邓演达《中国到那里去?》407
邓演达《政治主张》408
第八节政治上的出路410
张奚若《政治上的目的与手段》411
罗隆基《论人权》414
华声《党治与民治》418
毕新生《中国政治上的出路》420
张君劢《国家民主政治与国家社会主义》424
王造时《怎样打倒贪污?》427
第九节现代化讨论434
蒋廷黻《知识阶级与政治》434
罗吟圃《对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我见》437
胡适《建国问题引论》446
吴景超《我们没有歧路》451
丁文江《科学化的建设》456
章乃器《改造中国经济的正路与歧路》460
第十节民治与独裁463
胡适《一年来关于民治与独裁的讨论》464
丁文江《民主政治与独裁政治》475
第十一节乡村建设479
梁漱溟《往都市去还是到乡村来?》479
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定县工作大概》484
马寅初《中国经济改造》486
千家驹《中国的歧路》489
蒋廷黻《民族主义不够》492
第十二节“西化”与“本位文化”495
梁实秋《自信力与夸大狂》496
王新命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500
叶青《全盘西化?殖民地化?》503
胡适《充分世界化与全盘西化》505
常燕生《法家思想的复兴与中国的起死回生之道》507
第七章抗战建国与抗战救国513
第十三节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513
董必武《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514
陈之迈《中国立国的精神》520
张君劢《致毛泽东先生一封公开信》525
第十四节文化学术建国528
贺麟《抗战建国与学术建国》529
胡秋原《中国文化之将来及其复兴之路》535
陈之迈等《艺文丛书总序》538
林同济《廿年来思想转变与综合》541
第十五节以农立国、以工立国及批评544
翁文灏《以农立国以工建国》545
许涤新《关于中国以何立国的问题》547
第十六节空喊建国与实际建国558
蒋介石《国民今后努力之方向及建国工作之重点》558
田家英、褚太乙《从旧的专制到新的民主》565
第十七节民主小姐与法西斯魔鬼573
邓初民《民主政治与民主教育》573
章乃器《民主建国会政纲》576
张奚若《中国现在害的政治病》582
第八章借鉴美苏另辟新途591
第十八节政治民主与经济民主591
潘梓年《土地改革与民主运动》592
储安平《中国的政局》593
周绶章《政治自由与经济平等》604
第十九节中国应走混合经济之路607
马寅初《中国经济之路》608
许涤新《官僚资本是民主政治的障碍》610
樊弘《两条路》612
第二十节自由主义者向何处去?616
施复亮《论自由主义者的道路》617
张东荪《民主化的机关管理序》623
黄炎培《民主化的机关管理自序》626
樊弘《我对于中国政治问题的根本看法》628
张奚若《不要辜负了时代》631
第二十一节潮流与国情理想与现实632
胡先《要顺潮流亦要合国情》633
郭沫若《历史是进化的》637
雷海宗《理想与现实: 政治兴趣浓厚时代的两个世界》639
第二十二节中国经济改造所应预先注意的642
吴景超《经济的改造》643
潘光旦《工业化与人格》647
后记654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