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路易斯·布努艾尔:映像馆

路易斯·布努艾尔:映像馆

作者:朱玉卿编著

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2-01

ISBN:9787531431497

定价:¥13.5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关于映像馆电影被视为“一种(人类)幻想的现象”。“映像”较之于“影像”更着重于人的心理及生理感受,它与生命共同搭筑一个完满形态。在此处,“映像”替代在电影诞生之初的放映机投射影像的感知与印象。“映像”,同时也具有某种前设的“意识形态”。《映像馆》是系统梳理当代电影大师作品与创作的一套系列丛书。准确地说,是向“作者”导演表示敬意的文字与图片的记录。这并非涉猎浩繁的电影历史,这个范围或许对于人们通常知晓的“电影导演”是较陌生的。所以,《映像馆》的受众群从开始就注定不会太宽泛。《映像馆》的产生缘于少数人对电影的挚爱和持续的热情。这里希望能够建立一种有效的、良性的语言环境,形成对电影“娱乐功能”之外的“美学价值”的关注与审视,以及置于常规的“看”电影的接受反应之上;再者,面对影像资讯急速膨胀、缺乏分科门类更详尽的研究电影资料的当下,《映像馆》如能去繁入简,充当“认识”电影过程中的“工具书”,这当是《映像馆》的某种价值所在了。路易斯·布努艾尔·波尔托雷斯,1900年2月22日出生在西班牙东部德尔埃附近阿拉贡省的卡兰达。当地的神秘民俗和布努艾尔早期体验到的荒芜、怪异、残忍成为其艺术生命结构的重要元素(据说,他的四个妹妹选择此地自杀,她们身穿黑衣,用黑橄榄,黑腊肠,鱼子酱作为死前圣餐)。布努艾尔自幼与母亲感情极深,他的《一条名叫安达鲁的狗》的拍摄费用即是母亲资助的五千杜罗(合法郎14万),家庭成员均是虔信的天主教教徒,是一个典型的欧洲布尔乔亚之家。16岁时,布努艾尔来到著名的“教育自由团体学生公寓”,先后攻读了农艺学、昆虫学、数学,最后在1924年获得哲学、文学史硕士学位。在青年时代,他与诗人洛尔伽、阿尔维迪、画家达利、哲学家加塞特交往,最重要的是在这个时期他发现了电影,与达利等人成立了电影俱乐部。并与达利一起来到巴黎。在巴黎他结识了电影《三生记》(1921)的德国导演弗立茨朗格和《幕间休息》(1924)的法国导演克莱尔,并进入让爱浦斯坦所创办的学校进修。在1930年他加入了超现实主义运动,并在超现实主义中寻找其与电影方法的一致性,尤其是借用由蒙太奇手段带来的极度的自由。在此之前他拍摄了他的第一部有影响力的作品《一条名叫安达鲁的狗》这部作品被《电影元素》的作者波布克引为“电影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列——因其率先运用了象征、省略的影象和印象主义的剪辑技巧”。在这部影片中显露出布努艾尔作品中的一贯主题和美学倾向:对暴力、欲望和幻觉的迷恋。这可能和他幼年的宗教氛围有关,这种氛围产生的结果是对意味的迷恋和对节制奇异的归依和悖离。1928年布努艾尔在母亲的资助下,和达利合编了这部28分钟的影片。二人客串了其中的主要角色——现在看这是极为标准的出道之作,个人投资、合伙拍摄、亲自演出。【目录】关于导演关于作品对话评论手记剧本作品年表【前言】至今仍记得第一次看《被遗忘的人》时那种震撼的感觉,那时才明白,镜头居然具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它,洞彻人心。也是从那时开始,路易斯·布努艾尔的名字逐渐变得熟悉起来。但对布努艾尔更进一步的了解,却是在编写这本书的过程中。由于布努艾尔在国内甚至华文圈内的研究不太受关注,寻找、翻译和核实相关的资料就成了一种既痛苦漫长又激动幸福的历程。正如布努艾尔的影片一样,整个编写过程的一切都显得纷繁芜杂,备受折磨,而又不时亮起一丝喜悦,但现在,那渐渐远去的一切都成了记忆的一部分。或许若干年后,它们还会偶尔从眼前闪过。记得接到这本书的编写任务时,我还借居在北京东四八条胡同戏剧家协会的办公楼上,二层小屋的窗外,正摇曳着翠绿茂密的槐叶,如今想来,它们都已变成金色的蝴蝶了吧。需要补充的是,书中所用的资料,特别是影片部分,大多来自英语或法语,且少而又少,缺乏相互校正的条件,再加上翻译上的困难,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剧本部分,考虑到时间久远且《一条安达鲁狗》曾被多次发表,特参照影片,按实拍的镜头顺序作了详细描摹。这本书的完成,首先要感谢这套书的策划和编辑王嵘先生及学兄张啸涛,更要感谢无数热心朋友的无私相助,没有他们的付出,这本书稿不会顺利完成。再一次向他们说一声:谢谢!朱玉卿2004年l1月【书摘与插图】《一条安达鲁狗》这是一部无法描述情节的影片。夜幕下,阳台上一个男人正在磨剃刀。一片浮云飘向一轮圆月,化入一个姑娘的面部近景。男人用锋利的剃刀切开姑娘的眼珠。一缕白云从月亮前飘过。几年之后的一天.空荡荡的街道,胸前挂着一个方盒子的骑车人迎面而来。正在读书的姑娘看到骑车人摔倒在泥沟里,冲上去搂着他狂吻……手掌爬满蚂蚁。一个颇有阳刚气的女人用手掌拨弄地上的一截血乎乎的断手……骑车人抓住姑娘乳房.口水流到乳房上。南瓜、神学院的两个修士和两架三角钢琴,钢琴上堆满腐烂的驴肉……卧室,穿斗篷的男人,牙齿脱落,嘴唇消失,唇部长出黑发。两人相拥着向前走去,身影渐远……天空中浮现出大写的“春天”的字样。随即海滩变为荒漠,沙土逐渐埋至二人的胸部。他们双目失明,衣衫褴褛。这时烈日灼身,昆虫噬人……不了解20世纪初欧洲的先锋派文艺思潮尤其是弥漫于整个法国的超现实主义运动,就无法理解这部至今看来仍如此怪异的短片。在当时,超现实主义者们用这种愤慨来表达他们对一切既成秩序的反抗,包括对各种艺术陈规的颠覆。在此基础上诞生的《一条安达鲁狗》,使习惯于寻找逻辑和情节的观众感到不可理喻。片中充满了毫不相关的事物、含义嗳昧的符号、无法破解的影像组接:剃刀划破眼球,死驴躺在钢琴上,卧室里不合时宜的修士……无数人想弄清他们的具体所指。然而,布努艾尔自己却否认影片的任何含义:“我不断听到或读到巧妙的,但是并不确切的解释。其实,达型和我只是把我们的几个奇怪的梦连在了一起。我们断然舍弃了一切能传达含义的具体内容。”尽管如此,对影片真实意图的探究至今仍没有停止。至少,它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氛围和艺术激情。通过它,我们不难看出那一代具有反抗精神的青年的思想状态:无端的愤怒,发疯似的绝望,无政府主义的骚乱,对金钱与劳动、宗教与理智、西方世界与文化的彻底否定与诅咒。事实上,即便在今天看来,影片在视觉感受上给人的震撼,在心灵上给人的感触,对人类潜意识的撞击,对现实弊端的大胆嘲讽,都真真实实地予人以启迪。奇异的梦幻,匪夷所思的寓言和隐喻,凌利、残酷的影像如炸弹般地刺向人们的眼睛,面对银幕,你无所逃避。这部影片把抽象的超现实主义形象化,与其说这是一部电影,不如说是布努艾尔的超现实主义宣言。它开启了后来布努艾尔影片的所有主题:理智与冲动、自由与禁忌、性与死亡、宗教和信仰、爱与绝望、偶然与重复……它一登场,人们就惊呼,一位超现实主义大师出现了!他对梦幻的执著以及对这一电影表现手段的天才运用,几乎成了他的电影的标签,所有这些,人们会在布努艾尔以后的影片里不断地领略到。P16-18
作者简介
暂缺《路易斯·布努艾尔:映像馆》作者简介
目录
关于导演
关于作品
对话
评论
手记
剧本
作品年表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