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鲁迅自述
作者:鲁迅著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10-01
ISBN:9787807241003
定价:¥21.8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小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遇了一场很大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的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都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辑,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影响,彻底放弃了进化论幻想。1927年10月到达上海。1930年起,鲁迅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运动。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1927-1936,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这些作品收录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化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目录
第一章 "朝花夕拾"的往事\1
一 阿长与《山海经》\3
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9
三 《二十四孝图》\15
四 父亲的病\19第二章 求学经历\25
一 琐记 \27
二 留学日本\33
三 藤野先生\41第三章 民元之际\49
一 无辫之灾\51
二 杂忆\54
三 民元的事\59第四章 北京的日子\63
一 《坟》\65
二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71
三 《呐喊》\76
四 《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的成因\82
五 关于《中国小说史略》 \90
六 "碰壁"之后\93
七 职务及其他\98
八 上海通信\105
九 关于《野草》\108
十 避难\110第五章 从北京到厦门:我可以爱\115第六章 在广州:革命的策源地\145
一 在钟楼上\147
二 官司与流言\154
三 我到中山大学的本意\157
四 我终于觉得无话可说\162第七章 在上海:围剿十年\167
一 致一个青年的公开信\169
二 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174
三 我和《语丝》的始终\179
四 左联·自由同盟·通缉\184
五 避难,避难\188
六 为了忘却的记念\193
七 左联解散了 \204
八 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208
九 我为什么要答徐懋庸 \217
十 我的小说\220
十一 我的杂文 \224
十二 我的遗嘱:《死》 \234
一 阿长与《山海经》\3
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9
三 《二十四孝图》\15
四 父亲的病\19第二章 求学经历\25
一 琐记 \27
二 留学日本\33
三 藤野先生\41第三章 民元之际\49
一 无辫之灾\51
二 杂忆\54
三 民元的事\59第四章 北京的日子\63
一 《坟》\65
二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71
三 《呐喊》\76
四 《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的成因\82
五 关于《中国小说史略》 \90
六 "碰壁"之后\93
七 职务及其他\98
八 上海通信\105
九 关于《野草》\108
十 避难\110第五章 从北京到厦门:我可以爱\115第六章 在广州:革命的策源地\145
一 在钟楼上\147
二 官司与流言\154
三 我到中山大学的本意\157
四 我终于觉得无话可说\162第七章 在上海:围剿十年\167
一 致一个青年的公开信\169
二 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174
三 我和《语丝》的始终\179
四 左联·自由同盟·通缉\184
五 避难,避难\188
六 为了忘却的记念\193
七 左联解散了 \204
八 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208
九 我为什么要答徐懋庸 \217
十 我的小说\220
十一 我的杂文 \224
十二 我的遗嘱:《死》 \234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