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苏联兴亡史纲
作者:陈之骅,吴恩远,马龙闪主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5-25
ISBN:9787500448853
定价:¥7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站在邓小平理论的高度,运用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多侧面、全方位地展示了苏联兴亡的历史进程,是国内有关领域较具权威性的著述,对于我们更好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br>目录<br>前言1<br>第一编列宁斯大林时期<br>第一章十月革命前的俄国3<br>第一节俄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及其特点3<br>一俄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欧亚国家3<br>二俄国历史文化传统的特点4<br>三俄国的民粹主义思想传统11<br>第二节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16<br>一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极不平衡17<br>二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18<br>三外国资本在俄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19<br>四垄断资本主义加速发展19<br>五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落后20<br>六工人阶级集中,具有革命性20<br>第三节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和同其他政治派别的斗争21<br>一工人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普列汉诺夫<br>对民粹派的批判21<br>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和布尔什维主义的产生,<br>列宁对自由民粹派、经济派和合法马克思主义的斗争24<br>三布尔什维克反对孟什维克的斗争,孤立自由资产阶<br>级的策略28<br>四布尔什维克对取消派和召回派的斗争30<br>第四节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二月革命32<br>一沙皇俄国是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集合点32<br>二俄国参与发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与革命35<br>三二月革命的胜利38<br>四两个政权并存局面41<br>第二章俄国人民的必然选择——走十月革命开辟的道路45<br>目录目录第一节从二月革命走向十月起义45<br>一从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45<br>二临时政府的政治危机49<br>三军事独裁的失败——科尔尼洛夫叛乱的平息52<br>四十月武装起义54<br>第二节十月革命在全国的伟大胜利57<br>一莫斯科武装起义的胜利57<br>二苏维埃政权在全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59<br>三多党合作的尝试和解散立宪会议64<br>四退出帝国主义战争68<br>五国内战争的胜利70<br>第三节苏维埃国家制度在革命和战争的烈火中诞生75<br>一苏维埃政权的诞生76<br>二苏维埃是新型的国家制度77<br>三苏维埃国家的性质、职能和结构79<br>第四节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及其世界历史意义83<br>一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83<br>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85<br>第三章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伟大的探索和实践88<br>第一节由革命之初设想的“非直接过渡”到“战时共产主义”88<br>一建设国家的最初设想88<br>二“战时共产主义”的由来91<br>三“战时共产主义”的实施95<br>第二节新经济政策99<br>一新经济政策的由来99<br>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02<br>三新经济政策的意义106<br>第三节苏联的成立110<br>一沙皇俄国遗留的民族问题110<br>二十月革命后各民族共和国的建立及其相互关系112<br>三苏联的成立115<br>四苏联宪法的颁布119<br>第四节列宁晚年思想及其在党和国家体制上的探索121<br>一列宁晚年的理论探索121<br>二列宁晚年在党和国家体制上的探索和同斯大林的<br>分歧129<br>第四章党内的变化和国家的转折134<br>第一节列宁逝世后党和国家政治结构的变化134<br>一党员队伍和干部结构的变化134<br>二党和国家权力结构的变化136<br>三党内官僚主义的形成和党内民主的收缩141<br>第二节反“右倾”斗争144<br>一反“右倾”斗争的缘起144<br>二布哈林和斯大林之间的政治论战148<br>三布哈林“右倾”少数派的失败155<br>第三节“大转变”159<br>一国家全面的“大转变”160<br>二“大转变”的性质和根源162<br>三苏联在意识形态“大转变”中形成的思想文化模式<br>及其特点165<br>第五章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178<br>第一节资本主义世界“总危机”和30年代苏联的国际环境<br>及对外政策178<br>一资本主义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178<br>二苏联的经济形势和对外经济关系179<br>三30年代苏联外交政策的调整181<br>第二节工业化运动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制度的建立184<br>一工业化的提出184<br>二发展模式的探索和争论185<br>三工业化计划及其实施189<br>四苏联经济制度的确立198<br>第三节农业集体化200<br>一农业集体化的缘起200<br>二集体农庄制度的建立205<br>三集体农庄制度及其评价214<br>第六章斯大林时期确立的政治制度216<br>第一节1936年宪法以及党和国家权力的集中216<br>一新宪法起草的政治背景216<br>二新宪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220<br>第二节斯大林时期政治体制的最终确立224<br>一国家行政权力向党内的转移和集中224<br>二国家行政权力由各加盟共和国向联盟中央的转移<br>和集中226<br>三30年代联共(布)中央政治局的决策机制227<br>第三节“大清洗”运动232<br>一“大清洗”运动的基本原因232<br>二“大清洗”的直接导因238<br>三“大清洗”的进程及后果241<br>第四节《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发表和斯大林思想<br>独尊地位的确立248<br>一联共(布)中央标定的意识形态范本——<br>《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发表249<br>二斯大林关于国家的理论253<br>第七章战争的考验和战后的恢复257<br>第一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国际关系和苏联的国防<br>状况257<br>一大战爆发前的国际形势和苏联对外政策的转变257<br>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258<br>三苏德秘密议定书的实施262<br>四苏德关系恶化266<br>五战前的国防状况268<br>第二节战火中的苏联270<br>一战争的爆发270<br>二战时动员和向战时体制的转变273<br>三战争的严峻考验277<br>四体制和政策的调整280<br>五战局的转折、伟大胜利及其意义283<br>第三节战后社会经济的恢复287<br>一战争的破坏和战后经济的恢复287<br>二国民经济恢复当中的失衡293<br>三农业的停滞和衰退296<br>第四节战后斯大林个人权力体制的加强和思想政治运动的<br>再起300<br>一战后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发展和个人权力体制的加强300<br>二意识形态批判和政治清洗运动的再起304<br>第五节战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冷战”局面的形成310<br>一战后社会主义在欧洲和亚洲国家的胜利310<br>二冷战政策的出台312<br>三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与苏南关系315<br>四苏美在德国问题上矛盾的发展316<br>五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318<br>第二编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br>第八章从斯大林逝世到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323<br>第一节清除贝利亚323<br>一领袖逝世323<br>二清除贝利亚330<br>第二节马林科夫的内外政策和赫鲁晓夫的崛起336<br>一马林科夫的对内对外政策336<br>二1953年苏共中央九月全会341<br>三赫鲁晓夫的崛起346<br>第九章苏共第二十次、二十二次代表大会及其影响354<br>第一节对个人迷信和斯大林的批判354<br>一批判个人迷信和斯大林运动的展开354<br>二苏共领导在批判斯大林问题上的分歧和斗争357<br>三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及其错误360<br>四批判个人迷信和斯大林错误的积极意义364<br>五赫鲁晓夫在批判个人迷信方面的错误368<br>第二节“三和”、“两全”的理论373<br>一苏共二十大提出“三和”理论374<br>二“三和”理论评析377<br>三苏共二十二大提出“两全”理论381<br>四“两全”理论评析384<br>第三节“解冻”思潮和自由化思想的泛滥387<br>一“解冻”思潮的两起两落387<br>二“解冻”思潮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394<br>第十章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的政策调整和改革398<br>第一节50年代中期苏共党内斗争和赫鲁晓夫权力的巩固398<br>一最后一次反击398<br>二最后一个“反党集团”401<br>三朱可夫的失败405<br>第二节经济管理体制和党政领导体制的改革409<br>一农业管理
作者简介
陈之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编和撰写的主要著作有《苏联史纲(1917-1937)》(两卷本)、《苏联史纲(1953-1964)》、《勃列日涅土时期的苏联》、《苏联演变的历史思考》、《苏联历史词典》、《俄国沙皇列传》、《克鲁泡特金传》等。
目录
目录 前言1 第一编列宁斯大林时期 第一章十月革命前的俄国3 第一节俄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及其特点3 一俄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欧亚国家3 二俄国历史文化传统的特点4 三俄国的民粹主义思想传统11 第二节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16 一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极不平衡17 二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18 三外国资本在俄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19 四垄断资本主义加速发展19 五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落后20 六工人阶级集中,具有革命性20 第三节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和同其他政治派别的斗争21 一工人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普列汉诺夫 对民粹派的批判21 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和布尔什维主义的产生, 列宁对自由民粹派、经济派和合法马克思主义的斗争24 三布尔什维克反对孟什维克的斗争,孤立自由资产阶 级的策略28 四布尔什维克对取消派和召回派的斗争30 第四节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二月革命32 一沙皇俄国是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集合点32 二俄国参与发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与革命35 三二月革命的胜利38 四两个政权并存局面41 第二章俄国人民的必然选择——走十月革命开辟的道路45 目录目录第一节从二月革命走向十月起义45 一从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45 二临时政府的政治危机49 三军事独裁的失败——科尔尼洛夫叛乱的平息52 四十月武装起义54 第二节十月革命在全国的伟大胜利57 一莫斯科武装起义的胜利57 二苏维埃政权在全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59 三多党合作的尝试和解散立宪会议64 四退出帝国主义战争68 五国内战争的胜利70 第三节苏维埃国家制度在革命和战争的烈火中诞生75 一苏维埃政权的诞生76 二苏维埃是新型的国家制度77 三苏维埃国家的性质、职能和结构79 第四节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及其世界历史意义83 一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83 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85 第三章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伟大的探索和实践88 第一节由革命之初设想的“非直接过渡”到“战时共产主义”88 一建设国家的最初设想88 二“战时共产主义”的由来91 三“战时共产主义”的实施95 第二节新经济政策99 一新经济政策的由来99 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02 三新经济政策的意义106 第三节苏联的成立110 一沙皇俄国遗留的民族问题110 二十月革命后各民族共和国的建立及其相互关系112 三苏联的成立115 四苏联宪法的颁布119 第四节列宁晚年思想及其在党和国家体制上的探索121 一列宁晚年的理论探索121 二列宁晚年在党和国家体制上的探索和同斯大林的 分歧129 第四章党内的变化和国家的转折134 第一节列宁逝世后党和国家政治结构的变化134 一党员队伍和干部结构的变化134 二党和国家权力结构的变化136 三党内官僚主义的形成和党内民主的收缩141 第二节反“右倾”斗争144 一反“右倾”斗争的缘起144 二布哈林和斯大林之间的政治论战148 三布哈林“右倾”少数派的失败155 第三节“大转变”159 一国家全面的“大转变”160 二“大转变”的性质和根源162 三苏联在意识形态“大转变”中形成的思想文化模式 及其特点165 第五章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178 第一节资本主义世界“总危机”和30年代苏联的国际环境 及对外政策178 一资本主义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178 二苏联的经济形势和对外经济关系179 三30年代苏联外交政策的调整181 第二节工业化运动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制度的建立184 一工业化的提出184 二发展模式的探索和争论185 三工业化计划及其实施189 四苏联经济制度的确立198 第三节农业集体化200 一农业集体化的缘起200 二集体农庄制度的建立205 三集体农庄制度及其评价214 第六章斯大林时期确立的政治制度216 第一节1936年宪法以及党和国家权力的集中216 一新宪法起草的政治背景216 二新宪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220 第二节斯大林时期政治体制的最终确立224 一国家行政权力向党内的转移和集中224 二国家行政权力由各加盟共和国向联盟中央的转移 和集中226 三30年代联共(布)中央政治局的决策机制227 第三节“大清洗”运动232 一“大清洗”运动的基本原因232 二“大清洗”的直接导因238 三“大清洗”的进程及后果241 第四节《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发表和斯大林思想 独尊地位的确立248 一联共(布)中央标定的意识形态范本——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发表249 二斯大林关于国家的理论253 第七章战争的考验和战后的恢复257 第一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国际关系和苏联的国防 状况257 一大战爆发前的国际形势和苏联对外政策的转变257 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258 三苏德秘密议定书的实施262 四苏德关系恶化266 五战前的国防状况268 第二节战火中的苏联270 一战争的爆发270 二战时动员和向战时体制的转变273 三战争的严峻考验277 四体制和政策的调整280 五战局的转折、伟大胜利及其意义283 第三节战后社会经济的恢复287 一战争的破坏和战后经济的恢复287 二国民经济恢复当中的失衡293 三农业的停滞和衰退296 第四节战后斯大林个人权力体制的加强和思想政治运动的 再起300 一战后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发展和个人权力体制的加强300 二意识形态批判和政治清洗运动的再起304 第五节战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冷战”局面的形成310 一战后社会主义在欧洲和亚洲国家的胜利310 二冷战政策的出台312 三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与苏南关系315 四苏美在德国问题上矛盾的发展316 五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318 第二编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 第八章从斯大林逝世到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323 第一节清除贝利亚323 一领袖逝世323 二清除贝利亚330 第二节马林科夫的内外政策和赫鲁晓夫的崛起336 一马林科夫的对内对外政策336 二1953年苏共中央九月全会341 三赫鲁晓夫的崛起346 第九章苏共第二十次、二十二次代表大会及其影响354 第一节对个人迷信和斯大林的批判354 一批判个人迷信和斯大林运动的展开354 二苏共领导在批判斯大林问题上的分歧和斗争357 三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及其错误360 四批判个人迷信和斯大林错误的积极意义364 五赫鲁晓夫在批判个人迷信方面的错误368 第二节“三和”、“两全”的理论373 一苏共二十大提出“三和”理论374 二“三和”理论评析377 三苏共二十二大提出“两全”理论381 四“两全”理论评析384 第三节“解冻”思潮和自由化思想的泛滥387 一“解冻”思潮的两起两落387 二“解冻”思潮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394 第十章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的政策调整和改革398 第一节50年代中期苏共党内斗争和赫鲁晓夫权力的巩固398 一最后一次反击398 二最后一个“反党集团”401 三朱可夫的失败405 第二节经济管理体制和党政领导体制的改革409 一农业管理体制的改革409 二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416 三党政领导体制的改革422 第三节对外政策的调整428 一积极开展东西方对话429 二苏美关系432 三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434 四对第三世界的政策436 五对华政策和中苏关系437 第十一章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的经济441 第一节以推行“新经济体制”为核心的经济改革441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措施441 二新经济体制的成果和矛盾443 三对“市场社会主义”的批判与改革方针的变化446 四1979年的新决议与新体制内涵的演化447 五联合公司的发展与改革重心的转移449 第二节以加强农业为核心的经济结构调整450 一加强农业的基本措施和取得的成果450 二农业发展中的问题452 三轻重工业比例关系的调整及其成果和问题455 第三节以推行“集约化方针”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方式 的转变458 一集约化方针的提出和基本措施458 二集约化方针的基本成果和问题461 第四节经济发展的基本形势及其估价465 一经济发展形势的基本估价465 二经济增长率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468 三经济形势恶化的社会后果470 第十二章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的国内政治474 第一节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的政策调整474 一领导体制和干部政策的调整475 二在斯大林评价问题上的调整479 三在理论上的调整484 第二节由稳定逐步转化为停滞488 一领导体制日趋僵化489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流于形式496 三领导干部中的腐败现象和特权阶层的形成451 第三节“持不同政见者”运动506 一“持不同政见者”运动的发生和发展507 二从“持不同政见者”运动看苏共意识形态工作 的失误与教训514 第十三章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的对外政策521 第一节与美国的关系522 一从有限的改善到缓和522 二从缓和到新的对抗525 第二节与西欧国家的关系527 一笼络法国,怀柔西德527 二赫尔辛基会议528 第三节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530 一关系的调整530 二镇压“布拉格之春”531 三对东欧国家控制的加强533 四关于“勃列日涅夫主义”536 第四节与第三世界的关系538 一与中近东国家的关系539 二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关系541 三与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