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电路分析
作者:张永瑞,王松林,李小平编著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10-26
ISBN:9787040145304
定价:¥30.6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电路分析》是根据国家教育部修订的《高等工业学校电路分析基础基本要求》,并充分考虑各院校新教学计划时数及现代电子科技新的发展趋势,为电子信息类各专业本科生编写的教材。全书由电路基本概念与定律、电阻电路一般分析法、电路定理、动态元件、动态电路时域分析、正弦稳态电路分析、频率特性、双口网络、非线性电阻电路、OrcAD/Pspice用于电路分析、MATLAB用于电路计算等十一章内容组成。基本概念讲述透彻;基本分析方法归类恰当、思路清晰、步骤明确;举例类型多、结合工程实际;所介绍的OrcAD/Pspice用于电路分析、MATLAB用于电路计算,对读者学习、掌握现代电路分析的方法和工具,跟上电子科技发展的潮流非常有益。《电路分析》可作为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等专业的本科生教材;对从事电子类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暂缺《电路分析》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
1.1 电路模型
1.1.1 实际电路组成与功能
1.1.2 电路模型
1.2 电路变量
1.2.1 电流
1.2.2 电压
1.2.3 电功率
1.3 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1.3.1 电阻元件
1.3.2 欧姆定律
1.3.3 电阻元件上消耗的功率与能量
1.4 理想电源
1.4.1 理想电压源
1.4.2 理想电流源
1.5 基尔霍夫定律
1.5.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1.5.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1.6 电路等效
1.6.1 电路等效的一般概念
1.6.2 电阻的串联等效与并联等效
1.6.3 理想电源的串联等效与并联等效
1.7 实际电源的模型及其互换等效
1.7.1 实际电源的模型
1.7.2 电压源、电流源模型互换等效
1.8 电阻△、Y电路互换等效
1.8.1 A形电路等效变换为Y形电路
1.8.2 Y形电路等效变换为△形电路
1.9 受控源及含受控源电路的等效
1.9.1 受控源
1.9.2 含受控源电路的等效
1.10 运算放大器概述
1.10.1 理想运放的图形符号及电路模型
1.10.2 理想运放三种输入方式与虚短路、虚断路的概念
1.10.3 运放的两种典型运算
习题一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2.1 图与电路方程
2.1.1 网络(电路)的拓扑图
2.1.2 回路、割集、树
2.1.3 KCL和KVL的独立方程
2.2 26法和6法
2.2.1 26法
2.2.2 6法
2.3 回路法与网孔法
2.3.1 回路法
2.3.2 网孔法
2.4 割集法与节点法
2.4.1 割集法
2.4.2 节点法
习题二
第三章 电路定理
3.1 齐次定理和叠加定理
3.1.1 齐次定理
3.1.2 叠加定理
3.2 替代定理
3.3 等效电源定理
3.3.1 戴维宁定理
3.3.2 诺顿定理
3.3.3 等效电源定理应用举例
3.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3.5 特勒根定理
3.6 互易定理
习题三
第四章 动态元件
4.1 电容元件
4.2 电感元件
4.3 电容与电感的串、并联等效
4.4 耦合电感元件
4.4.1 耦合线圈
4.4.2 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
4.4.3 耦合电感的T形去耦等效电路
4.5 变压器
4.5.1 理想变压器
4.5.2 全耦合变压器的模型
4.5.3 实际变压器的模型
习题四
第五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5.1 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解
5.1.1 动态电路方程的建立
5.1.2 微分方程的经典解法
5.2 电路的初始值
5.2.1 独立初始值
5.2.2 非独立初始值
5.3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与时间常数
5.4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5.5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三要素公式
5.6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5.6.1 阶跃函数
5.6.2 阶跃响应
5.7 二阶电路分析
5.7.1 零输入响应
5.7.2 阶跃响应
5.8 正弦激励下一阶电路的响应
习题五
第六章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6.1 正弦量
6.1.1 正弦量的三要素
6.1.2 iE弦量的有效值
6.1.3 相位差
6.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6.2.1 正弦量与相量
6.2.2 正弦量的相量运算
6.3 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6.3.1 无源元件VAR的相量形式
6.3.2 KCL与KvL的相量形式
6.4 阻抗与导纳
6.4.1 阻抗与导纳
6.4.2 正弦稳态电路相量模型
6.5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
6.5.1 方程法
6.5.2 等效法
6.5.3 相量图的辅助解法
6.6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6.6.1 一端口电路的功率
6.6.2 最大功率传输条件
6.7 含耦合电感与理想变压器电路的正弦稳态分析
6.7.1 回路法分析
6.7.2 一次侧、二次侧等效电路
6.7.3 T形去耦等效电路
6.8 三相电路
6.8.1 对称三相电源
6.8.2 Y—Y电路分析
6.8.3 3Y一△电路分析
习题六
第七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
第八章 二端口网络
第九章 非线性电阻电路分析
第十章 OrCAD/PSpice用于电路分析
第十一章 MATLAB用于电路计算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1.1 电路模型
1.1.1 实际电路组成与功能
1.1.2 电路模型
1.2 电路变量
1.2.1 电流
1.2.2 电压
1.2.3 电功率
1.3 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1.3.1 电阻元件
1.3.2 欧姆定律
1.3.3 电阻元件上消耗的功率与能量
1.4 理想电源
1.4.1 理想电压源
1.4.2 理想电流源
1.5 基尔霍夫定律
1.5.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1.5.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1.6 电路等效
1.6.1 电路等效的一般概念
1.6.2 电阻的串联等效与并联等效
1.6.3 理想电源的串联等效与并联等效
1.7 实际电源的模型及其互换等效
1.7.1 实际电源的模型
1.7.2 电压源、电流源模型互换等效
1.8 电阻△、Y电路互换等效
1.8.1 A形电路等效变换为Y形电路
1.8.2 Y形电路等效变换为△形电路
1.9 受控源及含受控源电路的等效
1.9.1 受控源
1.9.2 含受控源电路的等效
1.10 运算放大器概述
1.10.1 理想运放的图形符号及电路模型
1.10.2 理想运放三种输入方式与虚短路、虚断路的概念
1.10.3 运放的两种典型运算
习题一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2.1 图与电路方程
2.1.1 网络(电路)的拓扑图
2.1.2 回路、割集、树
2.1.3 KCL和KVL的独立方程
2.2 26法和6法
2.2.1 26法
2.2.2 6法
2.3 回路法与网孔法
2.3.1 回路法
2.3.2 网孔法
2.4 割集法与节点法
2.4.1 割集法
2.4.2 节点法
习题二
第三章 电路定理
3.1 齐次定理和叠加定理
3.1.1 齐次定理
3.1.2 叠加定理
3.2 替代定理
3.3 等效电源定理
3.3.1 戴维宁定理
3.3.2 诺顿定理
3.3.3 等效电源定理应用举例
3.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3.5 特勒根定理
3.6 互易定理
习题三
第四章 动态元件
4.1 电容元件
4.2 电感元件
4.3 电容与电感的串、并联等效
4.4 耦合电感元件
4.4.1 耦合线圈
4.4.2 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
4.4.3 耦合电感的T形去耦等效电路
4.5 变压器
4.5.1 理想变压器
4.5.2 全耦合变压器的模型
4.5.3 实际变压器的模型
习题四
第五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5.1 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解
5.1.1 动态电路方程的建立
5.1.2 微分方程的经典解法
5.2 电路的初始值
5.2.1 独立初始值
5.2.2 非独立初始值
5.3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与时间常数
5.4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5.5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三要素公式
5.6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5.6.1 阶跃函数
5.6.2 阶跃响应
5.7 二阶电路分析
5.7.1 零输入响应
5.7.2 阶跃响应
5.8 正弦激励下一阶电路的响应
习题五
第六章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6.1 正弦量
6.1.1 正弦量的三要素
6.1.2 iE弦量的有效值
6.1.3 相位差
6.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6.2.1 正弦量与相量
6.2.2 正弦量的相量运算
6.3 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6.3.1 无源元件VAR的相量形式
6.3.2 KCL与KvL的相量形式
6.4 阻抗与导纳
6.4.1 阻抗与导纳
6.4.2 正弦稳态电路相量模型
6.5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
6.5.1 方程法
6.5.2 等效法
6.5.3 相量图的辅助解法
6.6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6.6.1 一端口电路的功率
6.6.2 最大功率传输条件
6.7 含耦合电感与理想变压器电路的正弦稳态分析
6.7.1 回路法分析
6.7.2 一次侧、二次侧等效电路
6.7.3 T形去耦等效电路
6.8 三相电路
6.8.1 对称三相电源
6.8.2 Y—Y电路分析
6.8.3 3Y一△电路分析
习题六
第七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
第八章 二端口网络
第九章 非线性电阻电路分析
第十章 OrCAD/PSpice用于电路分析
第十一章 MATLAB用于电路计算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