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网络传播伦理

网络传播伦理

作者:钟瑛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1-01

ISBN:9787302099932

定价:¥27.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从传播学与伦理学交叉的角度,对网络内容的扩散与控制、网络人际交流的多样化与异化、网络资源的不对称及传播效果的失衡等作了透彻的分析,并对网络传播实践中网络议题的建构、网络舆论的引导、网络规范的价值指向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论述中特别关注我国的网络伦理实践,对大型网站与网络管理部门进行了深度访谈,对典型网民进行了个案研究,对重要的统计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15家大型网站的管理规范逐一解读。本书前言序丁淦林我年过七旬了,参与网络传播研究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偶尔为之。我多年从事新闻史教学,深知一种新型的传媒的出现,会对大众传播和社会生活带来何等巨大的变化。报纸的产生离我们时代太久远,而电视在我国生长的过程,我却是亲眼所见的。在20世纪后半期,我国电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进程,人们收看电视业经历了从高级享受到大众消费的变迁。正是在电视的衍进途中,积累了许多经验,也提出了大量问题,既为传播学与新闻学研究命了题,也为之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资源,直接拉动了学术发展。在互联网络作为又一种新型传媒出现在中华大地上并引起学术界关注的时候,我有一种再度躬逢其盛的感觉。也许是在这种感觉的驱使下,我毫不迟疑地加入了“中国网络传播研究”课题组,我闯入了我不懂行的领域。好在课题组的成员都是教授或博士,都是青年或中年骨干,都熟知互联网络,有些成员还是带着前期研究成果入伙的。我,老有所用,用在做组织联络工作。“中国网络传播研究”是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的重大研究课题之一,立项于世纪之交的2000年。那时,互联网络被冠以“第四媒介”的称号,初次登上大众传播的舞台,许多方面还显得模糊、朦胧,边界不清。学术界对它的评论,有溢美之言,也有过贬之辞。也出版了不少有关网络传播的书籍,大都是介绍基础知识与技术操作程序。我们课题组成员对它的了解虽然也有限,但渴望熟悉它。我们认为,不能在知道它、运用它上止步,而应该向理解它、掌握它前进。因此,需要作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工作。基于这种初步的认识,我们框定的研究方向与内容是:网络传播本体研究(理论、历史、方法);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受众、效果、公信力);多维视野中的网络传播研究(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外网络传播对比研究;网络传播实务研究;网络传播的经营管理、法制与自律研究。显然,我们框定的研究方向与内容是相当宽泛的,就像一家大百货商店,什么品种商品都有。但随着研究工作的开展,课题逐步缩小,趋向专题化。每个题目像特色小店铺,需要精心经营。我们要求学术研究成果应该各扬所长,各具特色,但同时要兼有理论性、知识性、实用性。其中又以理论性为重,它应贯穿在各个方面,即便介绍新闻实务,也要讲清道理。网络传播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它的触角向世界各地与各领域的大规模延伸,充其量只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情。十年发展,成就多多,矛盾和问题也不少。它的种种理念需要明确,它与各方面的关系需要梳理,它的运作需要规范,我国的“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的基本方针《人民日报》2001年7月12日第一版关于中共中央举办法制讲座的报道。需要贯彻。所有这些,都应有理论解释,都应得到学术支持,也都为传播学与新闻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课题和必要的材料。目前,我们课题组已经实现了预期目标,完成了研究任务。但相对今后要做的工作而言,也只能算是作了某些前期准备。我们愿继续努力,为中国网络传播的发展做更多的工作。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与纪海虹、王巧珍同志的辛勤劳作下,我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将陆续面世。我们推出的第三本专著,是钟瑛教授的《网络传播伦理》,这也是她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最终成果。我们衷心期待读者评点,热烈欢迎读者提出批评和建议。
作者简介
暂缺《网络传播伦理》作者简介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网络传播内容的泛滥
 第一节  网络传播内容泛滥的现状
  一、点击率之争,网络虚假信息横流
  二、商业利益驱使,网络色情信息泛滥
  三、管理意识滞后,网络垃圾信息成灾
  四、极端情绪的发泄,其他类型网络有害信息
 第二节  网络内容控制与现有社会秩序的冲突
  一、网络内容控制与信息社会特征的背离
  二、网络内容控制与行业管理理念的背离
  三、网络内容控制与“表达自由”传统的背离
 第三节  网络内容控制与现有个人权利的碰撞
  一、网络内容管理的论争与妥协
  二、网络内容管理与言论自由权的碰撞
  三、网络内容管理与隐私权的碰撞
第二章 网络传播行为的变异
 第一节  网络传播场景的变异 
  一、场景概念的内涵
  二、网络交往的场景分析
 第二节  网络交往行为的变异
  一、网络交往语言的标新立异
  二、网络命名的个性张扬
  三、网络角色扮演的多重尝试
 第三节  网络异化及其负面影响
  一、异化的基本内涵
  二、网络异化的基本特征
  三、网络异化的负面影响
第三章 网络传播效果的失衡
 第一节  网络传播资源的不对称
  一、传媒竞争到网络霸权
  二、中文网站的现状及其问题
 第二节  网络传播效果的失衡
  一、网络传播的地域差异
  二、网络传播的群体差异
 第三节  数字分层及其社会隐患
  一、知沟与数字鸿沟
  二、网络时代的社会分层
  三、数字鸿沟的社会隐患
第四章 网络伦理规范的价值建构
 第一节  伦理规范的构成及其意义
  一、伦理规范的构成
  二、伦理规范的意义
 第二节  15家主要网站管理规范的意义解读
  一、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
  二、互联网站一级栏目管理规范
  三、互联网站二级栏目管理条例
 第三节   网络规范的主要特征及价值建构
  一、网络规范的主要特点
  二、网络规范的价值建构
 第五章 网络传播中的主流文化引导
  第一节  媒介传播的价值导向
  一、媒介传播的主要功能
  二、媒介传播的主要导向
 第二节  网络媒介的议题及舆论特征
  一、网络BBS的议题特征
  二、网络新闻的舆论特征
 第三节  网络主流文化的引导
  一、网络BBS的议题引导
  二、网络新闻的舆论控制
  三、网吧现状及其管制
第六章 网络传播中的道德选择
 第一节  道德选择的基本构成
  一、影响道德选择的心理因素
  二、影响道德选择的社会因素
  三、道德选择过程的调节  
 第二节  网络传播中的道德选择
  一、网众心理特征
  二、网络传播环境特征
  三、网络传播道德境界的提升
 第三节  网络道德与全球伦理
  一、全球伦理的主要内容
  二、网络道德中的全球意识
  三、网络道德全球化建设构想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