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移动通信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作者:吴伟陵,牛凯编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1-01
ISBN:9787121008672
定价:¥3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目录 本书以目前第二代(2G)和第三代(3G)移动通信系统为背景,总结移动通信中共同的客观规律、基本理论和核心技术。从移动通信技术的3项主要技术指标:有效性(数量)、可靠性(质量)和安全性出发,从物理层、网络层和网络规划层3个层次全面、系统地介绍移动通信原理。其内容包含4个方面:基本物理层技术(第2~8章),主要介绍较成熟的物理层技术,包括无线传播与移动信道、多址与扩频、信源编码、鉴权与加密、调制与信道编码、分集接收与均衡;高级物理层技术(第9~13章),主要针对高速率、宽频带多媒体业务和未来移动通信中的物理层关键技术:OFDM、智能天线、多用户检测、空时编码与MIMO,以及链路自适应技术等;网络层技术(第14、15章),主要包括基础知识、网络结构与组成、网络运行中呼叫、移动性管理和无线资源管理;网络规划层技术(第16章),主要包括网络的规划、设计与优化。内容由浅入深、定性与定量分析并举,以供不同层次讲授需求。本书每章后面附有思考题,供读者作习题和自我检查用。本书可作为大学信息与通信及相关领域硕士生教材,也可作为大学本科生(主要讲授本书中定性分析部分内容)教材,还可以作为博士生参考教材(主要以本书中定量分析部分内容和新技术内容)。对于从事移动通信领域的研究、开发和维护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作为主要技术参考书。前言自20世纪60年代末蜂窝式移动通信问世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信息化变革,已成为最受青睐的通信手段。社会的需求、现代化的需求是大学人才培养的导向,而教材又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介绍移动通信技术的书籍也层出不穷,但是这些书籍绝大多数是属于跟踪技术发展,重点介绍某种移动通信系统、某代产品等工程技术背景很强的专著或技术介绍,因此不大适合于作为大学教材。作者根据通信专业人才发展的需求,根据在信息与通信领域四十余载教学、科研的经验,根据在移动通信领域从事二十余年的研究工作,以信息论为指导,从近二十年移动通信的发展中总结的一些客观规律,试图提炼出一些共同性的基本理论与核心技术,并将它加工成适合我国国情、有自己特色的教材。虽然这个目标有些过高,但不妨做一尝试。依据这一想法,2000年,作者编写了《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一书投石问路,四年多的实践证明,学界与社会反映良好,两次印刷共10000册,仍供不应求。这次有机会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市精品教材《移动通信原理》一书也因此信心大增。本书按照信息论对通信系统的主要3个技术指标:有效性(数量)、可靠性(质量)和安全性要求,从3个不同层次:物理层、网络层和网络规划层来全面介绍移动通信发展的客观规律、基本理论和核心技术。传统的移动通信书籍仅侧重介绍物理层的可靠性即抗干扰、抗衰落技术,而较少关注有效性(数量)和安全性问题,并且对网络层与网络规划层也涉及不多。但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随着数据业务的迅速增长和移动业务多媒体化、高速率与宽带化的发展,移动通信中的有效性(数量)、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保证不同业务的QoS问题、无线资源管理、移动性管理和更高层次上的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问题也日益重要,因此本书增加了一些与上述内容有关的章节。同时考虑到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本书还增加了高级物理层技术这一部分。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物理层技术(第2~8章),主要介绍移动通信中比较成熟的物理层技术,包括对无线传播与移动信道分析;多址技术与扩频通信;提高系统有效性的信源编码与数据压缩技术;提高系统安全性的鉴权与加密技术;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抗白噪声为主的调制与信道编码、抗空间选择性衰落的分集技术、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和多径干扰的Rake接收与均衡技术等。高级物理层技术(第9~13章)主要介绍针对未来高速率、宽频带多媒体移动业务所需求的有效性、并行传输(时域、空域),抗衰落、抗多用户干扰等关键性技术,包括多用户检测技术、OFDM技术、智能天线技术、空时编码和MIMO技术,以及链路自适应技术等。网络层技术(第14、15章)包括移动通信中的网络基础知识、移动网络的结构与组成、移动网络运行中呼叫,移动性管理和无线资源管理。网络规划层技术(第16章)包括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3个主要组成部分。本书的内容和素材,除了来自引用的参考文献外,还要归功于下列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并且特别感谢众多研究人员的大力支持:首先是近十多年来,作者所在教研中心和学术梯队所承担的十几个移动通信方面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和成果;其次是作者近十年来指导的近三十名移动通信领域的博士生及其博士论文,以及近些年来,作者评阅的一百多本本校及外校的移动通信研究方向的博士论文,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到参考文献中,对他们为本书所做贡献表示真诚的感谢!另外本书的部分素材,还取之于作者对校内外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所做的前沿技术讲座的资料和教材,以及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公司所做讲座的培训教材。本书共16章,其中第1~8,13~16章主要由吴伟陵执笔编写,第9~12章主要由牛凯博士执笔编写。全书每章后面都附有习题,供读者留习作和自我检查之用。全书内容由浅入深、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并举,以适应不同层次教学需求。本书内容及对象主要定位于硕士研究生,但仍可向下兼容大学本科生(主要讲授本书中定性分析内容),向上兼容博士生(主要讲授本书中定量分析内容和新技术),同时还可以适用于从事本专业研制、开发、维护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主要技术参考书。本书编写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编号90204001,国家"863"重大项目编号2001AA123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60172051、60272052、60372099,以及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的大力支持,特此表示感谢!由于作者才疏学浅,书中不当及错误之处,热切希望多提出宝贵意见和具体改正意见,以便进一步修改完善。吴伟陵、牛凯于北京邮电大学2005年1月 第1章绪论1.1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1.2移动通信的发展1.3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与展望1.4关于本书的内容与安排1.5本章小结第2章无线传播与移动信道2.1移动信道的特点2.1.1移动通信信道的3个主要特点2.1.2移动通信信道中的电磁波传播2.1.3接收信号中的3类损耗与4种效应2.23类主要快衰落2.2.1空间选择性衰落2.2.2频率选择性衰落2.2.3时间选择性衰落2.2.4实际移动通信中3类选择性衰落产生的条件2.3传播类型与信道模型的定量分析2.3.1传播损耗的初步定量分析2.3.2大范围的传播衰耗的定量分析2.3.3中、小范围的传播损耗的定量分析2.3.4移动通信中的几种主要噪声与干扰2.4多径信道的其他数学模型2.5本章小结习题第3章多址技术与扩频通信3.1多址技术的基本概念3.2移动通信中的典型多址接入方式3.2.1FDMA3.2.2TDMA3.2.3CDMA3.3扩频通信的基本概念3.3.1窄带与宽带通信系统3.3.2直扩式码分多址DS-CDMA3.3.3直扩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3.3.4扩频通信的优缺点3.4码分多址CDMA中的地址码3.4.1地址码分类与设计要求3.4.2信道地址码3.4.3用户地址码3.4.4基站地址码3.5伪随机序列和扩频码的理论基础与分析3.5.1伪随机序列的主要性质3.5.2扩频序列的相关特性3.6本章小结习题第4章信源编码与数据压缩4.1语音压缩编码4.1.1引言4.1.2数字通信中的语音编码4.1.3语音压缩编码原理4.2移动通信中的语音编码4.2.1GSM系统的RPE-LTP声码器原理4.2.2IS-96系统的QCELP声码器4.2.3CDMA2000系统的EVRC声码器4.2.4WCDMA系统中的AMR声码器4.3图像压缩编码4.3.1图像编码标准简介4.3.2静止图像压缩标准JPEG4.3.3准活动图像视频压缩标准H.26X4.3.4活动图像视频压缩标准MPEG4.3.5第二代视频压缩编码标准4.4本章小结习题第5章移动通信中的鉴权与加密5.1概述5.1.1移动通信中的安全需求5.1.2移动环境中的安全威胁及相应措施5.2保密学的基本原理5.2.1引言5.2.2广义保密系统的物理、数学模型5.2.3序列密码5.2.4分组密码5.2.5公开密钥密码5.2.6认证系统5.3GSM系统的鉴权与加密5.3.1防止未授权非法用户接入的鉴权(认证)技术5.3.2防止空中接口窃听的加解密技术5.4.3临时移动用户身份码TMSI更新技术5.3.4防止非法或过期设备接入的用户识别寄存器(EIR)5.4IS95系统的鉴权与加密5.4.1鉴权认证技术5.4.2加密技术5.5WCDMA系统的信息安全5.5.1认证与密钥分配(协商)5.5.2空中接口安全算法5.6其他类型加密算法5.6.1单向Hash函数和消息摘要算法5.6.2IDEA算法5.7本章小结习题第6章调制理论6.1移动通信系统的物理模型6.1.1理想加性白色高斯(AWGN)信道C16.1.2慢衰落信道C26.1.3快衰落信道C3,C4,C5与C66.1.4传输可靠性与抗衰落、抗干扰性能6.2调制/解调的基本功能与要求6.2.1调制/解调的基本功能6.2.2数字式调制/解调的分类6.2.3基本调制方法原理及性能简要分析6.3MSK/GMSK调制6.3.1为什么采用GMSK调制6.3.2MSK信号形式6.3.3MSK调制器结构6.3.4MSK信号的特点6.3.5MSK解调器结构6.3.6MSK与GMSK信号的功率谱密度6.3.7MSK与GMSK误码(比特)公式6.3.8GMSK调制的小结6.4π/4-DQPSK调制6.4.1π/4-DQPSK差分检测6.4.2π/4-DQPSKViterbi检测6.53π/8-8PSK调制6.5.18PSK调制6.5.23π/8-8PSK调制6.6用于CDMA的调制方式6.6.1直扩系统(DS-SS)中BPSK调制6.6.2平衡四相扩频调制6.6.3复四相扩频调制(CQPSK)6.6.4控制峰平比:OQPSK与CQPSK调制6.7IEEE802.11采用的扩频调制方式6.7.1Barker码6.7.2互补码键控扩频(CCK)调制6.8本章小结习题第7章信道编码7.1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7.1.1信道编码的定义7.1.2信道编码的分类7.1.3几种最典型的信道编码7.2线性分组码7.2.1线性分组码7.2.2循环码7.2.3检错码7.3卷积码7.3.1基本概念7.3.2编码器的结构7.3.3卷积码的描述7.3.4维特比(Viterbi)译码7.4级联码7.4.1基本概念7.4.2级联码的标准与性能7.5Turbo码7.5.1Turbo码的编码原理7.5.2Turbo码的译码器结构7.5.3Turbo码的主要特性7.6交织编码7.6.1交织编码的基本原理7.6.2分组(块)交织器的基本性质7.7ARQ与HARQ简介7.7.1ARQ引入原因7.7.2ARQ的分类7.7.3HARQ基本原理7.8信道编码理论上的潜在能力与最大编码增益7.9GSM系统的信道编码7.9.1GSM的信道编码方案7.9.2全速率语音信道TCH/FS的信道编码7.10IS-95系统中的信道编码7.10.1检错CRC7.10.2前向纠错码(FEC)7.10.3交织编码7.11CDMA2000系统的信道编码7.11.1检错CRC7.11.2前向纠错码FEC7.11.3交织编码7.12WCDMA系统的信道编码7.12.1信道编码/复用流程7.12.2WCDMA中的信道检错、纠错编码7.12.3WCDMA中不同业务数据的编码/复用过程7.13本章注记7.14本章小结习题第8章分集与均衡8.1分集技术的基本原理8.1.1基本概念与分类8.1.2典型的分集与合并技术8.2Rake接收与多径分集8.2.1Rake接收的基本原理8.2.2IS-95中Rake接收机的工程实现8.2.3WCDMA系统中Rake接收机原理8.3多径衰落信道中的均衡技术8.3.1时域均衡器的分类8.3.2横向滤波器8.3.3判决反馈均衡器DFE8.3.4格型滤波器8.3.5分数间隔均衡器8.3.6均衡器的算法8.4本章注记8.5本章小结习题第9章多用户检测技术9.1多用户检测的基本原理9.2最优多用户检测技术9.2.1同步最优多用户检测9.2.2异步最优多用户检测9.3线性多用户检测技术9.3.1解相关检测器9.3.2MMSE检测器9.3.3多项式展开(PE)检测器9.3.4基于训练序列的自适应多用户检测器9.3.5盲自适应多用户检测器9.4干扰抵消多用户检测器9.4.1串行干扰抵消(SIC)检测器9.4.2并行干扰抵消(PIC)检测器9.4.3迫零判决反馈(ZF-DF)检测器9.5本章小结习题第10章OFDM技术10.1OFDM基本原理10.1.1OFDM信号的生成10.1.2保护时间和循环前缀10.1.3加窗技术10.1.4OFDM系统设计10.2OFDM中的信道估计10.3OFDM中的同步技术10.3.1频率同步误差的影响10.3.2时间同步误差的影响10.3.3OFDM同步算法分类10.3.4常用OFDM同步算法10.4多载波码分多址技术10.4.1OFDM与CDMA结合的必要性10.4.2CDMA和OFDM结合方案分类10.5本章小结习题第11章智能天线技术11.1智能天线的基本原理11.1.1波达方向(DOA)11.1.2阵列响应矢量11.1.3阵列加权矢量11.1.4波束成型与空域滤波11.1.5常用的性能度量准则11.2智能天线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11.2.1引入智能天线的必要性11.2.2智能天线的上行接收技术11.2.3智能天线的下行发射技术11.3波束切换方式的智能天线11.3.1Butler矩阵法11.3.2单用户角度匹配法11.3.3多用户角度匹配法11.4自适应方式的智能天线11.4.1基于DOA估计的自适应算法11.4.2基于导频符号的自适应算法11.4.3盲自适应算法11.5智能天线技术的发展11.5.1软件天线11.5.2空时多用户接收机11.6本章小结习题第12章MIMO空时处理技术12.1多天线信息论简介12.1.1MIMO系统信号模型12.1.2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推导12.1.3随机信道响应的MIMO系统容量12.2空时块编码(STBC)12.3分层空时码12.3.1分层空时码(LST)的分类与结构12.3.2VLST的接收:迫零算法12.3.3VLST的接收:QR算法12.3.4VLST的接收:MMSE算法12.4空时格码(STTC)12.4.1STTC信号模型12.4.2STTC编码器结构12.4.3STTC编码设计准则12.4.4STTC编码的性能12.5发分集技术在3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12.5.1发送分集分类12.5.2发送分集在WCDMA系统中的应用12.5.3发送分集在CDMA2000系统中的应用12.6本章小结习题第13章链路自适应技术13.1引言13.1.1自适应传输的必要性13.1.2克服慢时变与传输信道差异性的主要措施13.2功率控制原理13.2.1引入功率控制的必要性13.2.2功率控制准则13.2.3功率控制的分类与方法13.3功率控制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13.3.1IS-95系统中的功率控制13.3.2CDMA2000中的功率控制13.3.3WCDMA中的功率控制13.4无线资源的最优分配13.4.1注水定理13.4.2多载波信道下的最优功率分配13.4.3多天线信道下的最优功率分配13.4.4多用户分集13.5速率自适应13.5.1速率自适应在2G/2.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13.5.2速率自适应的典型实例:HDR13.5.3功率与速率联合自适应的典型实例:CDMA20001XEV-DV13.5.4WCDMA中增强型技术: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13.6跨层自适应(CrossLayer)技术13.6.1协作平面13.6.2安全性平面13.6.3QoS平面13.6.4移动性平面13.6.5分层协作模型13.7本章小结习题第14章移动网络的结构与组成14.1移动网络的概念与特点14.1.1引言14.1.2信令与协议14.1.3路由与交换14.1.4蜂窝式网络结构14.1.5移动通信的服务质量(QoS)14.1.6爱尔兰公式与爱尔兰表格14.2从GSM网络到GSM/GPRS网络14.2.1GSM网络结构14.2.2GSM/GPRS网络14.3第三代(3G)移动通信与3GPP网络14.3.1IMT-2000简介14.3.2WCDMA简介14.3.3WCDMA的网络结构14.3.4从第二代(2G)网络向第三代(3G)网络的平滑过渡与演进14.4从IS-95到CDMA200014.4.1IS-95和CDMA2000系统简介14.4.2系统网络结构14.4.3CDMA2000中的分组数据业务与移动IP14.4.4CDMA20001XEV-DO的网络协议14.5TD-SCDMA简介14.5.1概述14.5.2TD-SCDMA物理层的主要特色14.5.3TD-SCDMA网络层的主要特色14.6本章小结习题第15章移动网络运行15.1移动通信中的业务类型15.1.12G中的GSM业务15.1.22.5G中的GPRS业务15.1.3WCDMA的业务15.1.4移动智能网15.2呼叫建立与接续15.2.1呼叫建立与接续的基本原理15.2.2GSM系统的呼叫建立与接续15.2.3IS-95/CDMA2000系统的呼叫与接续15.3移动性管理15.3.1位置登记15.3.2越区切换15.3.33G中位置管理的改进与探讨15.4无线资源管理15.4.1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15.4.2无线资源管理15.4.3无线资源管理的几种主要方法与算法15.5本章小结习题第16章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16.1引言16.1.1必要性与基本内容16.1.2移动通信中的频率规划16.1.3CDMA中导频偏移量(又称导频相位)规划16.2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的基本原理16.2.1三者之间的分工16.2.2网络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理16.3从覆盖角度进行小区规划与设计16.3.1无线传播方程16.3.2上/下行链路传输方程及其平衡16.4从容量角度的规划与设计16.4.1通信容量的概念16.4.2不同多址方式的蜂窝网通信容量16.5网络设计的系统仿真16.6室内规划与设计简介16.6.1室内网络规划的必要性与复杂性16.6.2室内覆盖设计16.6.3室内分布系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方法16.6.4室内覆盖系统的规划、设计的主要步骤16.7GSM系统的网络优化16.7.1GSM网络优化概述16.7.2GSM系统网络测试16.7.3GSM系统的网络分析、仿真与优化16.83G移动通信的网络规划与设计16.8.1基本要求与实现方法16.8.2多层次重叠式立体网络规划16.9本章小结习题
作者简介
吴伟陵,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信息与通信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余项,获国家级奖励两次、部级奖励三次,近年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专利5项,教材与专著3本:《信息处理与编码》、《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通信原理》。现任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信息论分会主任委员,中国通信学会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变参信道的信息传输、移动通信及信息理论与编码。牛凯,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师,2003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已发表论文数十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主要研究方向为:迭代信道编码、MIMO信号处理与空时编码等,曾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高速信息网无线接入理论与技术研究”、国家“863”项目“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无线传输链路技术研究”等。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 1.2 移动通信的发展 1.3 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1.4 关于本书的内容与安排 1.5 本章小结第2章 无线传播与移动信道 2.1 移动信道的特点 2.1.1 移动通信信道的3个主要特点 2.1.2 移动通信信道中的电磁波传播 2.1.3 接收信号中的3类损耗与4种效应 2.2 3类主要快衰落 2.2.1 空间选择性衰落 2.2.2 频率选择性衰落 2.2.3 时间选择性衰落 2.2.4 实际移动通信中3类选择性衰落产生的条件 2.3 传播类型与信道模型的定量分析 2.3.1 传播损耗的初步定量分析 2.3.2 大范围的传播衰耗的定量分析 2.3.3 中、小范围的传播损耗的定量分析 2.3.4 移动通信中的几种主要噪声与干扰 2.4 多径信道的其他数学模型 2.5 本章小结 习题第3章 多址技术与扩频通信 3.1 多址技术的基本概念 3.2 移动通信中的典型多址接入方式 3.2.1 FDMA 3.2.2 TDMA 3.2.3 CDMA 3.3 扩频通信的基本概念 3.3.1 窄带与宽带通信系统 3.3.2 直扩式码分多址DS-CDMA 3.3.3 直扩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3.3.4 扩频通信的优缺点 3.4 码分多址CDMA中的地址码 3.4.1 地址码分类与设计要求 3.4.2 信道地址码 3.4.3 用户地址码 3.4.4 基站地址码 3.5 伪随机序列和扩频码的理论基础与分析 3.5.1 伪随机序列的主要性质 3.5.2 扩频序列的相关特性 3.6 本章小结 习题第4章 信源编码与数据压缩 4.1 语音压缩编码 4.1.1 引言 4.1.2 数字通信中的语音编码 4.1.3 语音压缩编码原理 4.2 移动通信中的语音编码 4.2.1 GSM系统的RPE-LTP声码器原理 4.2.2 IS-96系统的QCELP声码器 4.2.3 CDMA2000系统的EVRC声码器 4.2.4 WCDMA系统中的AMR声码器 4.3 图像压缩编码 4.3.1 图像编码标准简介 4.3.2 静止图像压缩标准JPEG 4.3.3 准活动图像视频压缩标准H.26X 4.3.4 活动图像视频压缩标准MPEG 4.3.5 第二代视频压缩编码标准 4.4 本章小结 习题第5章 移动通信中的鉴权与加密 5.1 概述 5.1.1 移动通信中的安全需求 5.1.2 移动环境中的安全威胁及相应措施 5.2 保密学的基本原理 5.2.1 引言 5.2.2 广义保密系统的物理、数学模型 5.2.3 序列密码 5.2.4 分组密码 5.2.5 公开密钥密码 5.2.6 认证系统 5.3 GSM系统的鉴权与加密 5.3.1 防止未授权非法用户接入的鉴权(认证)技术 5.3.2 防止空中接口窃听的加解密技术 5.4.3 临时移动用户身份码TMSI更新技术 5.3.4 防止非法或过期设备接入的用户识别寄存器(EIR) 5.4 IS95系统的鉴权与加密 5.4.1 鉴权认证技术 5.4.2 加密技术 5.5 WCDMA系统的信息安全 5.5.1 认证与密钥分配(协商) 5.5.2 空中接口安全算法 5.6 其他类型加密算法 5.6.1 单向Hash函数和消息摘要算法 5.6.2 IDEA算法 5.7 本章小结 习题第6章 调制理论 6.1 移动通信系统的物理模型 6.1.1 理想加性白色高斯(AWGN)信道C1 6.1.2 慢衰落信道C2 6.1.3 快衰落信道C3,C4,C5与C6 6.1.4 传输可靠性与抗衰落、抗干扰性能 6.2 调制/解调的基本功能与要求 6.2.1 调制/解调的基本功能 6.2.2 数字式调制/解调的分类 6.2.3 基本调制方法原理及性能简要分析 6.3 MSK/GMSK调制 6.3.1 为什么采用GMSK调制 6.3.2 MSK信号形式 6.3.3 MSK调制器结构 6.3.4 MSK信号的特点 6.3.5 MSK解调器结构 6.3.6 MSK与GMSK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6.3.7 MSK与GMSK误码(比特)公式 6.3.8 GMSK调制的小结 6.4 π/4-DQPSK调制 6.4.1 π/4-DQPSK差分检测 6.4.2 π/4-DQPSK Viterbi检测 6.5 3π/8-8PSK调制 6.5.1 8PSK调制 6.5.2 3π/8-8PSK调制 6.6 用于CDMA的调制方式 6.6.1 直扩系统(DS-SS)中BPSK调制 6.6.2 平衡四相扩频调制 6.6.3 复四相扩频调制(CQPSK) 6.6.4 控制峰平比——OQPSK与CQPSK调制 6.7 IEEE 802.11采用的扩频调制方式 6.7.1 Barker码 6.7.2 互补码键控扩频(CCK)调制 6.8 本章小结 习题第7章 信道编码 7.1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 7.1.1 信道编码的定义 7.1.2 信道编码的分类 7.1.3 几种最典型的信道编码 7.2 线性分组码 7.2.1 线性分组码 7.2.2 循环码 7.2.3 检错码 7.3 卷积码 7.3.1 基本概念 7.3.2 编码器的结构 7.3.3 卷积码的描述 7.3.4 维特比(Viterbi)译码 7.4 级联码 7.4.1 基本概念 7.4.2 级联码的标准与性能 7.5 Turbo码 7.5.1 Turbo码的编码原理 7.5.2 Turbo码的译码器结构 7.5.3 Turbo码的主要特性 7.6 交织编码 7.6.1 交织编码的基本原理 7.6.2 分组(块)交织器的基本性质 7.7 ARQ与HARQ简介 7.7.1 ARQ引入原因 7.7.2 ARQ的分类 7.7.3 HARQ基本原理 7.8 信道编码理论上的潜在能力与最大编码增益 7.9 GSM系统的信道编码 7.9.1 GSM的信道编码方案 7.9.2 全速率语音信道TCH/FS的信道编码 7.10 IS-95系统中的信道编码 7.10.1 检错CRC 7.10.2 前向纠错码(FEC) 7.10.3 交织编码 7.11 CDMA2000系统的信道编码 7.11.1 检错CRC 7.11.2 前向纠错码FEC 7.11.3 交织编码 7.12 WCDMA系统的信道编码 7.12.1 信道编码/复用流程 7.12.2 WCDMA中的信道检错、纠错编码 7.12.3 WCDMA中不同业务数据的编码/复用过程 7.13 本章注记 7.14 本章小结 习题第8章 分集与均衡 8.1 分集技术的基本原理 8.1.1 基本概念与分类 8.1.2 典型的分集与合并技术 8.2 Rake接收与多径分集 8.2.1 Rake接收的基本原理 8.2.2 IS-95中Rake接收机的工程实现 8.2.3 WCDMA系统中Rake接收机原理 8.3 多径衰落信道中的均衡技术 8.3.1 时域均衡器的分类 8.3.2 横向滤波器 8.3.3 判决反馈均衡器DFE 8.3.4 格型滤波器 8.3.5 分数间隔均衡器 8.3.6 均衡器的算法 8.4 本章注记 8.5 本章小结 习题第9章 多用户检测技术 9.1 多用户检测的基本原理 9.2 最优多用户检测技术 9.2.1 同步最优多用户检测 9.2.2 异步最优多用户检测 9.3 线性多用户检测技术 9.3.1 解相关检测器 9.3.2 MMSE检测器 9.3.3 多项式展开(PE)检测器 9.3.4 基于训练序列的自适应多用户检测器 9.3.5 盲自适应多用户检测器 9.4 干扰抵消多用户检测器 9.4.1 串行干扰抵消(SIC)检测器 9.4.2 并行干扰抵消(PIC)检测器 9.4.3 迫零判决反馈(ZF-DF)检测器 9.5 本章小结 习题第10章 OFDM技术 10.1 OFDM基本原理 10.1.1 OFDM信号的生成 10.1.2 保护时间和循环前缀 10.1.3 加窗技术 10.1.4 OFDM系统设计 10.2 OFDM中的信道估计 10.3 OFDM中的同步技术 10.3.1 频率同步误差的影响 10.3.2 时间同步误差的影响 10.3.3 OFDM同步算法分类 10.3.4 常用OFDM同步算法 10.4 多载波码分多址技术 10.4.1 OFDM与CDMA结合的必要性 10.4.2 CDMA和OFDM结合方案分类 10.5 本章小结 习题第11章 智能天线技术 11.1 智能天线的基本原理 11.1.1 波达方向(DOA) 11.1.2 阵列响应矢量 11.1.3 阵列加权矢量 11.1.4 波束成型与空域滤波 11.1.5 常用的性能度量准则 11.2 智能天线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11.2.1 引入智能天线的必要性 11.2.2 智能天线的上行接收技术 11.2.3 智能天线的下行发射技术 11.3 波束切换方式的智能天线 11.3.1 Butler矩阵法 11.3.2 单用户角度匹配法 11.3.3 多用户角度匹配法 11.4 自适应方式的智能天线 11.4.1 基于DOA估计的自适应算法 11.4.2 基于导频符号的自适应算法 11.4.3 盲自适应算法 11.5 智能天线技术的发展 11.5.1 软件天线 11.5.2 空时多用户接收机 11.6 本章小结 习题第12章 MIMO空时处理技术 12.1 多天线信息论简介 12.1.1 MIMO系统信号模型 12.1.2 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推导 12.1.3 随机信道响应的MIMO系统容量 12.2 空时块编码(STBC) 12.3 分层空时码 12.3.1 分层空时码(LST)的分类与结构 12.3.2 VLST的接收——迫零算法 12.3.3 VLST的接收——QR算法 12.3.4 VLST的接收——MMSE算法 12.4 空时格码(STTC) 12.4.1 STTC信号模型 12.4.2 STTC编码器结构 12.4.3 STTC编码设计准则 12.4.4 STTC编码的性能 12.5 发分集技术在3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12.5.1 发送分集分类 12.5.2 发送分集在WCDMA系统中的应用 12.5.3 发送分集在CDMA2000系统中的应用 12.6 本章小结 习题第13章 链路自适应技术 13.1 引言 13.1.1 自适应传输的必要性 13.1.2 克服慢时变与传输信道差异性的主要措施 13.2 功率控制原理 13.2.1 引入功率控制的必要性 13.2.2 功率控制准则 13.2.3 功率控制的分类与方法 13.3 功率控制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13.3.1 IS-95系统中的功率控制 13.3.2 CDMA2000中的功率控制 13.3.3 WCDMA中的功率控制 13.4 无线资源的最优分配 13.4.1 注水定理 13.4.2 多载波信道下的最优功率分配 13.4.3 多天线信道下的最优功率分配 13.4.4 多用户分集 13.5 速率自适应 13.5.1 速率自适应在2G/2.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13.5.2 速率自适应的典型实例——HDR 13.5.3 功率与速率联合自适应的典型实例——CDMA2000 1X EV-DV 13.5.4 WCDMA中增强型技术——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 13.6 跨层自适应(Cross Layer)技术 13.6.1 协作平面 13.6.2 安全性平面 13.6.3 QoS平面 13.6.4 移动性平面 13.6.5 分层协作模型 13.7 本章小结 习题第14章 移动网络的结构与组成 14.1 移动网络的概念与特点 14.1.1 引言 14.1.2 信令与协议 14.1.3 路由与交换 14.1.4 蜂窝式网络结构 14.1.5 移动通信的服务质量(QoS) 14.1.6 爱尔兰公式与爱尔兰表格 14.2 从GSM网络到GSM/GPRS网络 14.2.1 GSM网络结构 14.2.2 GSM/GPRS网络 14.3 第三代(3G)移动通信与3GPP网络 14.3.1 IMT-2000简介 14.3.2 WCDMA简介 14.3.3 WCDMA的网络结构 14.3.4 从第二代(2G)网络向第三代(3G)网络的平滑过渡与演进 14.4 从IS-95到CDMA2000 14.4.1 IS-95和CDMA2000系统简介 14.4.2 系统网络结构 14.4.3 CDMA2000中的分组数据业务与移动IP 14.4.4 CDMA2000 1X EV-DO的网络协议 14.5 TD-SCDMA简介 14.5.1 概述 14.5.2 TD-SCDMA物理层的主要特色 14.5.3 TD-SCDMA网络层的主要特色 14.6 本章小结 习题第15章 移动网络运行 15.1 移动通信中的业务类型 15.1.1 2G中的GSM业务 15.1.2 2.5G中的GPRS业务 15.1.3 WCDMA的业务 15.1.4 移动智能网 15.2 呼叫建立与接续 15.2.1 呼叫建立与接续的基本原理 15.2.2 GSM系统的呼叫建立与接续 15.2.3 IS-95/CDMA2000系统的呼叫与接续 15.3 移动性管理 15.3.1 位置登记 15.3.2 越区切换 15.3.3 3G中位置管理的改进与探讨 15.4 无线资源管理 15.4.1 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 15.4.2 无线资源管理 15.4.3 无线资源管理的几种主要方法与算法 15.5 本章小结 习题第16章 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 16.1 引言 16.1.1 必要性与基本内容 16.1.2 移动通信中的频率规划 16.1.3 CDMA中导频偏移量(又称导频相位)规划 16.2 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的基本原理 16.2.1 三者之间的分工 16.2.2 网络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理 16.3 从覆盖角度进行小区规划与设计 16.3.1 无线传播方程 16.3.2 上/下行链路传输方程及其平衡 16.4 从容量角度的规划与设计 16.4.1 通信容量的概念 16.4.2 不同多址方式的蜂窝网通信容量 16.5 网络设计的系统仿真 16.6 室内规划与设计简介 16.6.1 室内网络规划的必要性与复杂性 16.6.2 室内覆盖设计 16.6.3 室内分布系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方法 16.6.4 室内覆盖系统的规划、设计的主要步骤 16.7 GSM系统的网络优化 16.7.1 GSM网络优化概述 16.7.2 GSM系统网络测试 16.7.3 GSM系统的网络分析、仿真与优化 16.8 3G移动通信的网络规划与设计 16.8.1 基本要求与实现方法 16.8.2 多层次重叠式立体网络规划 16.9 本章小结 习题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