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社会生活的历史学:中国社会史研究新探
作者:常建华著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12-01
ISBN:9787303071852
定价:¥4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社会史研究的开展,使自己结识了一批学术朋友,在与他们的交流中,不断得到教益,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多少次会议上的讨论,多少次夜晚的神聊,都成为美好的回忆而长留心田。本书内容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中国社会史的学术史,第二部分探讨中国社会史的方法论,这两部分内容共同反映出对于中国社会史学术特征、理论与方法的关注。第三部分主要是宗族制度与谱牒学方面的学术综述,第四部分是关于人物传记与老年人口及灾荒方面的论述,这两部分的内容侧重对社会群体与史料学的探讨。
作者简介
常建华,1957年生,河北张家口人。1978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先后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5年留系任教,现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宗族制度与族谱学、风俗史、18世纪的国家与社会。担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兼职教授、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著有《宗族志》(1998)、《社会生活的历史学》(2004)、《明代宗族研究》(2005)等书,合作编著《中国家谱综合目录》(1997)等多种著作,发表学术论文及杂著多篇。常建华,1957年生,河北张家口人。1978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先后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5年留系任教,现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宗族制度与族谱学、风俗史、18世纪的国家与社会。担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
目录
当代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特征
一、社会生活研究:还历史以血肉
二、社会文化研究:揭示社会精神面貌
三、区域社会研究:置社会史于地理空间
四、社会史理论的三个讨论问题
五、重提中国社会史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中国社会史研究概况
一、什么是社会史
二、社会等级结构
三、血缘群体、社会组织与社区
四、人口与社会保障
五、生活方式与习俗风尚
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
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兴起
二、50年代的史学热点与社会史研究
三、复兴的中国社会史研究
新时期中国社会史理论争鸣及其演进
一、社会史理论探讨的历程与阶段性
二、社会史是什么
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在中国的实践
一、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
二、历史人类学在中国的实践
三、结语
社会史研究的立场与特征
一、强调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
二、研究普通群众与重视基层社会
三、注重心态史与历史人类学
长时段,结构性,整体观:关于中国社会形态及其相关理论
一、“新史学”与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二、新时期历史学的反思
三、涉及社会形态的新理论
东亚社会比较与中国社会史研究
一、来自人类学、社会学认识中国社会特质的启示
二、历史学比较研究中的宋以后的社会变迁与历史发展道路
日本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明清地域社会研究
一、地域社会论的提出
二、地域社会研究的几个具体问题
三、地域社会论的反思
四、结语
重视另一种历史研究方法――历史的“土著性”:空间
一、中国史的空间意识
二、村落史研究的开展
中国社会生活史的几个问题
一、衣着.饮食.居住
二、娱乐生活
三、死亡问题
四、生活方式与民族关系
20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
一、20世纪上半叶宗族研究的起步
二、50年代至70年代的史学热点与宗族研究
三、80年代以来宗族研究的深化
四、结论
家庭谱研究
一、建国前研究简介
二、建国后研究情况
三、港台地区及国外研究动态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族谱研究
一、内地1984至1985两年研究概况
二、港台地区及国外研究动态
中国族谱收藏与研究
一、中国族谱的收藏
二、中国族类谱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的中国族谱研究
一、谱学史的研究
二、族谱史料价值研究与藏品介绍
三、族谱目录与资料整理
四、族谱资料的利用
五、余论
试论中国族谱的社会史资料价值
一、人口社会的资料
二、社会结构的资料
三、宗族制度的资料
四、家庭方面的资料
五、社区研究和个案研究的资料
中国族谱的人物传记
一、族谱传记的演变
二、族谱传记的分类与史料价值
三、族谱传记编纂
中国地方志人物传记
一、志书传体的演变
二、人物传记的归属与分类
三、人物传记的编纂
四、志体传记的功能
中国古代对老年的界定
一、医学的衰阳论
二、儒家的养老观
三、免役与致仕的制度
四、民俗的说法
中国古代礼遇老年的制度
一、乡饮酒礼
二、免役与赐物
三、赐爵制度
四、优老之礼
中国古代的老人与乡村治理
一、秦汉的三老
二、南北朝至唐的乡里老者
三、宋元时代的农师、社长
四、明代老人制度
五、清代乡约制度
中国灾荒史研究
一、记述古代灾荒的文献
二、通论性研究
三、断代性研究
一、社会生活研究:还历史以血肉
二、社会文化研究:揭示社会精神面貌
三、区域社会研究:置社会史于地理空间
四、社会史理论的三个讨论问题
五、重提中国社会史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中国社会史研究概况
一、什么是社会史
二、社会等级结构
三、血缘群体、社会组织与社区
四、人口与社会保障
五、生活方式与习俗风尚
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
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兴起
二、50年代的史学热点与社会史研究
三、复兴的中国社会史研究
新时期中国社会史理论争鸣及其演进
一、社会史理论探讨的历程与阶段性
二、社会史是什么
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在中国的实践
一、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
二、历史人类学在中国的实践
三、结语
社会史研究的立场与特征
一、强调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
二、研究普通群众与重视基层社会
三、注重心态史与历史人类学
长时段,结构性,整体观:关于中国社会形态及其相关理论
一、“新史学”与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二、新时期历史学的反思
三、涉及社会形态的新理论
东亚社会比较与中国社会史研究
一、来自人类学、社会学认识中国社会特质的启示
二、历史学比较研究中的宋以后的社会变迁与历史发展道路
日本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明清地域社会研究
一、地域社会论的提出
二、地域社会研究的几个具体问题
三、地域社会论的反思
四、结语
重视另一种历史研究方法――历史的“土著性”:空间
一、中国史的空间意识
二、村落史研究的开展
中国社会生活史的几个问题
一、衣着.饮食.居住
二、娱乐生活
三、死亡问题
四、生活方式与民族关系
20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
一、20世纪上半叶宗族研究的起步
二、50年代至70年代的史学热点与宗族研究
三、80年代以来宗族研究的深化
四、结论
家庭谱研究
一、建国前研究简介
二、建国后研究情况
三、港台地区及国外研究动态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族谱研究
一、内地1984至1985两年研究概况
二、港台地区及国外研究动态
中国族谱收藏与研究
一、中国族谱的收藏
二、中国族类谱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的中国族谱研究
一、谱学史的研究
二、族谱史料价值研究与藏品介绍
三、族谱目录与资料整理
四、族谱资料的利用
五、余论
试论中国族谱的社会史资料价值
一、人口社会的资料
二、社会结构的资料
三、宗族制度的资料
四、家庭方面的资料
五、社区研究和个案研究的资料
中国族谱的人物传记
一、族谱传记的演变
二、族谱传记的分类与史料价值
三、族谱传记编纂
中国地方志人物传记
一、志书传体的演变
二、人物传记的归属与分类
三、人物传记的编纂
四、志体传记的功能
中国古代对老年的界定
一、医学的衰阳论
二、儒家的养老观
三、免役与致仕的制度
四、民俗的说法
中国古代礼遇老年的制度
一、乡饮酒礼
二、免役与赐物
三、赐爵制度
四、优老之礼
中国古代的老人与乡村治理
一、秦汉的三老
二、南北朝至唐的乡里老者
三、宋元时代的农师、社长
四、明代老人制度
五、清代乡约制度
中国灾荒史研究
一、记述古代灾荒的文献
二、通论性研究
三、断代性研究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