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死,而后生:死亡现象学视阈中的生存伦理
作者:靳凤林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2-01
ISBN:9787010046693
定价:¥4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永生的渴望与终死的必然,激荡出人类命运的交响。本书通过对国内外死亡学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建构新型死亡形上理论——死亡现象学。为此,作者对死亡现象学的本体论、主要研究方法、基本体系的构成进行了深层次的哲学分析和探讨。主张人类正是意识到自己死亡的必然,为能够战胜和超越肉体之死,克服由此引发的虚无感和恐惧感,才建构起各种真、善、美、圣的生存信念,并将这些生存信念外化为不同形式的文化创造活动,使有限的生命彰显出无限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简介
靳凤林,河北新乐人。先后毕业于河北大学哲学系、清华大学哲学系,分别获哲学学士、博士学位,现任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长期从事伦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6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主编、参编相关著作、教材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目前主要从事应用伦理学基础理论、西方政治伦理史、制度伦理与官员道德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目录
序一 生死有结无了时
序二 死也可能是最大的福
导言 面对死亡研究本身
一、超险与经验:死亡学研究的两个层面
二、历史与现状:检审中国死亡研究
三、传统与突破:西方死亡研究的突出特征
四、比较与启示:建构当代中国语境中的死亡学理论体系
五、死亡形上研究的现象学尝试
第一章 生存本体论与死亡现象学
第一节 生存本体论
一、康德的思想遗产与现代西方哲学、神学话语的生存论转向
二、存在、此在与生存: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
三、十字架与存在的勇气:莫尔特曼的神学生存观
第二节 死亡现象学
一、死亡龛位中的虚无与生存意义之澄明
二、个人之死、万物终结与上帝的舍金纳
三、生死冲突:死亡现象学的核心内容
第三节 求解生存本体问题的现象
一、事实、文本、意义:死亡现象学及其人文属性
二、黑格尔与胡塞尔:两种现象学方法之比较
三、施莱尔马赫与加达默尔:诠释学的两种态度
四、现象学的诠释学:死亡现象学研究方法的多与一
第二章 人论——西方传统人论的死亡现象学反思
第一节 西方传统人论的理论谱系
第二节 西方传统人论思路的根本缺陷
第三节 死亡现象学视阈中的人
第三章 死亡意识——死亡现象的本体论阐发
第一节 死亡之于此在
第二节 死亡之于世界
第三节 死亡之于时空
第四节 死亡形上学
第四章 生存信念——死亡意识中的价值追求
第一节 在死亡意识中建构生存信念
第二节 生存信念的多维价值谱系
第三节 作为精神冲突的生存信念危机
第五章 文化创造——超越死亡的根本途径
第一节 死亡意识、生存信念之于文化创造
第二节 生死理念文化表述形式的多元透视
第三节 困境与出路:生死视阈中的现代性文化
结语 直面死亡——走向希望与尊严的人生
一、人类本质特征的重新诠释
二、人之生死两端的对峙与和解
三、用信念与希望支撑起生命的重负
四、赢获生命尊严的文化创造之路
参考文献
后记
序二 死也可能是最大的福
导言 面对死亡研究本身
一、超险与经验:死亡学研究的两个层面
二、历史与现状:检审中国死亡研究
三、传统与突破:西方死亡研究的突出特征
四、比较与启示:建构当代中国语境中的死亡学理论体系
五、死亡形上研究的现象学尝试
第一章 生存本体论与死亡现象学
第一节 生存本体论
一、康德的思想遗产与现代西方哲学、神学话语的生存论转向
二、存在、此在与生存: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
三、十字架与存在的勇气:莫尔特曼的神学生存观
第二节 死亡现象学
一、死亡龛位中的虚无与生存意义之澄明
二、个人之死、万物终结与上帝的舍金纳
三、生死冲突:死亡现象学的核心内容
第三节 求解生存本体问题的现象
一、事实、文本、意义:死亡现象学及其人文属性
二、黑格尔与胡塞尔:两种现象学方法之比较
三、施莱尔马赫与加达默尔:诠释学的两种态度
四、现象学的诠释学:死亡现象学研究方法的多与一
第二章 人论——西方传统人论的死亡现象学反思
第一节 西方传统人论的理论谱系
第二节 西方传统人论思路的根本缺陷
第三节 死亡现象学视阈中的人
第三章 死亡意识——死亡现象的本体论阐发
第一节 死亡之于此在
第二节 死亡之于世界
第三节 死亡之于时空
第四节 死亡形上学
第四章 生存信念——死亡意识中的价值追求
第一节 在死亡意识中建构生存信念
第二节 生存信念的多维价值谱系
第三节 作为精神冲突的生存信念危机
第五章 文化创造——超越死亡的根本途径
第一节 死亡意识、生存信念之于文化创造
第二节 生死理念文化表述形式的多元透视
第三节 困境与出路:生死视阈中的现代性文化
结语 直面死亡——走向希望与尊严的人生
一、人类本质特征的重新诠释
二、人之生死两端的对峙与和解
三、用信念与希望支撑起生命的重负
四、赢获生命尊严的文化创造之路
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