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晶体管电路设计(下 FET/功率MOS/开关电路的实验解析)
作者:(日)铃木雅臣著;彭军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2-01
ISBN:9787030132789
定价:¥32.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晶体管电路设计(下)》是“实用电子电路设计丛书”之一,共分上下二册。本书作为下册主要介绍晶体管/FET电路设计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内容包括FET放大电路、源极跟随器电路、功率放大器、电压/电流反馈放大电路、晶体管/FET开关电路、模拟开关电路、开关电源、振荡电路等。上册则主要介绍放大电路的工作、增强输出的电路、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拓宽频率特性等。《晶体管电路设计(下)》面向实际需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大量具体的实验,抓住晶体管、FET的工作图像,以达到灵活运用这些器件设计应用电路的目的。《晶体管电路设计(下)》适用对象是相关领域与部门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还有广大的电子爱好者。
作者简介
暂缺《晶体管电路设计(下 FET/功率MOS/开关电路的实验解析)》作者简介
目录
第1章 晶体管. FET和IC
1. 1 晶体管和FET的灵活使用
1. 1. 1 使用IC的优缺点
1. 1. 2 使用晶体管和FET的优缺点
1. 1. 3 灵活使用IC以及晶体管. FET
1. 1. 4 灵活使用技术
1. 2 进入自我设计IC的时代
1. 2. 1 自己设计IC
1. 2. 2 模拟电路今后也将采用 CMOS FET器件
第2章 FET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 1 放大电路的波形
2. 1. 1 3倍放大器
2. 1. 2 栅极上加偏压
2. 1. 3 栅极-源极间电压为0. 4V
2. 1. 4 FET是电压控制器件
2. 1. 5 输出是源极电流的变化部分
2. 1. 6 漏极的相位相反
2. 1. 7 与双极晶体管电路的差别
2. 2 FET的工作原理
2. 2. 1 JFET与MOSFET
2. 2. 2 FET的结构
2. 2. 3 FET的电路符号
2. 2. 4 JFET的传输特性
2. 2. 5 放大倍数是跨导gm
2. 2. 6 实际器件的跨导
2. 2. 7 MOSFET的传输特性
2. 2. 8 MOSFET的跨导
第3章 源极接地放大电路的设计
3. 1 设计放大电路前的准备
3. 1. 1 源极接地电路的直流电位
3. 1. 2 求解交流电压放大倍数
3. 1. 3 更换FET器件的品种
3. 1. 4 用晶体管替代FET
3. 2 放大电路的设计
3. 2. 1 确定电源电压
3. 2. 2 选择FET
3. 2. 3 使用低频低噪声器件2SKl84
3. 2. 4 决定漏极电流工作点
3. 2. 5 确定RD和Rs
3. 2. 6 功率损耗的计算
3. 2. 7 栅极偏压电路的设计
3. 2. 8 进行必要的验算
3. 2. 9 确定电容C1. C2的方法
3. 2. 10 FET电路中旁路电容也是重要的
3. 3 放大电路的性能
3. 3. 1 测定输入阻抗
3. 3. 2 确认输入阻抗的高低
3. 3. 3 输出阻抗
3. 3. 4 放大倍数与频率特性
3. 3. 5 高频截止频率
3. 3. 6 更换FET时的高频特性
3. 3. 7 使输入电容变大的米勒效应
3. 3. 8 如何提高放大倍数
3. 3. 9 电压增益与频率特性的关系
3. 3. 10 噪声特性
3. 3. 11 总谐波失真
3. 4 源极接地放大电路的应用电路
3. 4. 1 使用N沟JFET和负电源的电路
3. 4. 2 使用零偏置JFET的电路
3. 4. 3 150MHz调谐放大电路
3. 4. 4 高增益. 高输入阻抗放大电路
3. 4. 5 高输入阻抗低噪声放大电路
3. 4. 6 简单的恒流电路
第4章 源极跟随器电路的设计
4. 1 源极跟随器的工作
4. 1. 1 与源极接地电路的不同之处
4. 1. 2 输出与输入的波形是相同的
4. 1. 3 输出阻抗低的原因
4. 2 源极跟随器电路的设计
4. 2. 1 确定电源电压
4. 2. 2 选择FET
4. 2. 3 对FET的要求
4. 2. 4 偏置电路的设计
4. 2. 5 确定源极电阻Rs的方法
4. 2. 6 FET的发热--计算漏极损耗
4. 2. 7 确认最高使用温度
4. 2. 8 决定电容C1和C2
4. 2. 9 电源的去耦电容器
4. 3 源极跟随器的性能
4. 3. 1 输入阻抗的测定
4. 3. 2 输出阻抗
4. 3. 3 负载电阻变重时的情况
4. 3. 4 推 挽
4. 3. 5 使用功率MOSFET
4. 3. 6 测定振幅频率特性
4. 3. 7 噪声和总谐波失真
4. 4 源极跟随器电路的应用电路
4. 4. 1 采用N沟JFET和负电源的电路
4. 4. 2 采用P沟JFET和负电源的电路
4. 4. 3 源极跟随器 恒流负载
4. 4. 4 采用JFET的推挽源极跟随器
4. 4. 5 FET与晶体管混合的达林顿连接
4. 4. 6 源极跟随器 OP放大器
4. 4. 7 OP放大器 源极跟随器
第5章 FET低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
5. 1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的构成
5. 1. 1 晶体管电路中的基极电流
5. 1. 2 使用MOSFET能够使电路简单化
5. 1. 3 晶体管电路中必须有防热击穿电路
5. 1. 4 MOSFET电路中没有热击穿问题
5. 1. 5 简单的温度补偿电路
5. 2 MOSFET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5. 2. 1 放大器的设计指标
5. 2. 2 首先确定电源电压
5. 2. 3 OP放大器的电源电路是3端稳压电源
5. 2. 4 关于源极跟随器级的电源
5. 2. 5 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和电流
5. 2. 6 整流电路中的二极管与电容器
5. 2. 7 选择源极跟随器用的FET
5. 2. 8 需要有散热片和限流电阻
5. 2. 9 源极跟随器偏置电路的构成
5. 2. 10 偏置用恒流源的讨论
5. 2. 11 选择温度补偿用晶体管
5. 2. 12 确定偏置电压VB
5. 2. 13 OP放大器构成的电压放大级
5. 2. 14 输入电路外围使用的器件
5. 2. 15 为使电路正常工作所加入的各元件
5. 2. 16 对于扬声器负载的措施
5. 3 功率放大器的调整及性能评价
5. 3. 1 电路的工作波形
5. 3. 2 温度补偿电路的工作
5. 3. 3 低频放大器的性能--频率特性和噪声特性
5. 3. 4 与晶体管放大器的失真率特性比较
5. 4 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应用电路
5. 4. 1 并联推挽源极跟随器
5. 4. 2 100W低频功率放大器
第6章 栅极接地放大电路的设计
6. 1 栅极接地的波形
6. 1. 1 实验电路的结构
6. 1. 2 非反转3倍放大器
6. 1. 3 源极波形与漏极波形同相
6. 2 栅极接地电路的设计
6. 2. 1 电源电压与FET的选择
6. 2. 2 求交流放大倍数
6. 2. 3 确定Rs. R3. RD的方法
6. 2. 4 求最大输出电压
6. 2. 5 偏置电路的设计
6. 2. 6 确定电容C1~C5的方法
6. 3 栅极接地电路的性能
6. 3. 1 输入输出阻抗的测定
6. 3. 2 针对高输出阻抗的措施
6. 3. 3 放大倍数与频率特性
6. 3. 4 高频范围的特性
6. 3. 5 频率特性好的原因
6. 3. 6 输入电容C不影响特性的证据
6. 3. 7 使用2SK241时为什么没有变好
6. 3. 8 噪声和总谐波失真
6. 4 栅极接地放大电路的应用电路
6. 4. 1 视频放大器
6. 4. 2 栅-阴放大连接
6. 4. 3 栅-阴放大连接自举电路
6. 4. 4 低噪声高输入阻抗放大电路
第7章 电流反馈型OP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
7. 1 电流反馈型OP放大器
7. 1. 1 过去的OP放大器--电压反馈型
7. 1. 2 新型的OP放大器--电流反馈型
7. 1. 3 电流反馈型OP放大器与电压反馈型
OP放大器的比较
7. 2 电流反馈型OP放大器的基本构成
7. 2. 1 输入缓冲与跨阻抗
7. 2. 2 输出级的构成--射极跟随器
7. 3 电流反馈型视频放大器的设计. 制作
7. 3. 1 视频放大器的设计
7. 3. 2 电源电压和晶体管的选定
7. 3. 3 由发射极电流决定各电阻值
7. 3. 4 源极跟随器的设计
7. 4 视频放大器的性能
7. 4. 1 电路的检验
7. 4. 2 输出阻抗的测定
7. 4. 3 增益及频率特性的测量
7. 4. 4 与电压反馈型OP放大器比较
7. 4. 5 频率特性的改善
7. 4. 6 方波的响应
7. 4. 7 视频放大器的噪声特性
7. 4. 8 跨阻抗的测定
7. 4. 9 输出偏移的原因是什么
7. 5 电流反馈型OP放大器的应用电路
7. 5. 1 栅-阴放大连接自举化的视频放大器
7. 5. 2 输入级采用晶体管的电流反馈型放大器
7. 5. 3 使用电流反射镜的电流反馈型放大器
第8章 晶体管开关电路的设计
8. 1 发射极接地型开关电路
8. 1. 1 晶体管的开关
8. 1. 2 从放大电路到开关电路
8. 1. 3 观测开关波形
8. 1. 4 如果集电极开路
8. 2 发射极接地型开关电路的设计
8. 2. 1 开关晶体管的选择
8. 2. 2 当需要大的负载电流时
8. 2. 3 确定偏置电路R1. R2
8. 2. 4 开关速度慢--us量级
8. 3 如何提高开关速度
8. 3. 1 使用加速电容
8. 3. 2 肖特基箍位
8. 3. 3 如何提高输出波形的上升速度
8. 4 射极跟随器型开关电路的设计
8. 4. 1 给射极跟随器输入大振幅
8. 4. 2 开关速度
8. 4. 3 设计开关电路的指标
8. 4. 4 晶体管的选择
8. 4. 5 偏置电阻R1的确定
8. 5 晶体管开关电路的应用
8. 5. 1 继电器驱动电路
8. 5. 2 LED显示器动态驱动电路 发射极接地
8. 5. 3 LED显示器动态驱动电路 射极跟随器
8. 5. 4 光耦合器的传输电路
第9章 FET开关电路的设计
9. 1 使用JFET的源极接地型开关电路
9. 1. 1 给N沟JFET输入正弦波
9. 1. 2 给P沟JFET输入正弦波
9. 1. 3 JFET的传输特性
9. 1. 4 正弦波输入波形被限幅的原因
9. 1. 5 开关波形--正常导通与正常截止
9. 1. 6 FET用于高速开关的可能性
9. 1. 7 设计JFET开关电路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9. 2 采用MOSFET的源极接地型开关电路
9. 2. 1 给MOSFET输入正弦波
9. 2. 2 MOSFET电路的波形
9. 2. 3 MOSFET源极接地型开关电路的设计指标
9. 2. 4 MOSFET的选择
9. 2. 5 确定栅极偏置电阻的方法
9. 2. 6 开路漏极电路
9. 3 源极跟随器型开关电路的设计
9. 3. 1 使用N沟JFET的源极跟随器开关电路
9. 3. 2 采用P沟JFET的源极跟随器开关电路
9. 3. 3 采用MOSFET的源极跟随器开关电路
9. 3. 4 源极跟随器开关电路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10章 功率MOS电动机驱动电路
10. 1 电动机驱动电路的结构
10. 1. 1 电动机正转/逆转驱动电路的结构
--H电桥电路
10. 1. 2 MOSFET H电桥电路
10. 1. 3 驱动源极跟随器型MOSFET的方法
10. 1. 4 H电桥控制电路的结构
10. 2 H电桥电动机驱动电路的设计
10. 2. 1 电路的设计指标
10. 2. 2 选择驱动15V/1A的H电桥的FET
10. 2. 3 FET中内藏续流二极管
10. 2. 4 控制H电桥的逻辑电路
10. 2. 5 发射极接地型开关电路中的内藏电阻型
晶体管
10. 2. 6 驱动电路用的电源用DC-DC变换器升压
10. 2. 7 DC-DC变换器的基础是施密特触发
振荡电路
10. 3 电动机驱动电路的工作波形
10. 3. 1 驱动电路用电源--DC-DC变换器部分的
波形
10. 3. 2 驱动输出的波形
10. 3. 3 提高开关速度时的问题
10. 4 电动机驱动电路的应用电路
10. 4. 1 采用P沟MOSFET和N沟MOSFET的
电路
10. 4. 2 使用晶体管的H电桥
第11章 功率MOS开关电源的设计
11. 1 开关电源的结构
11. 1. 1 与串级型直流电源的不同
11. 1. 2 升压型开关电源的结构
11. 1. 3 开关电源的基本要素
11.
2升压型开关电源的设计
11. 2. 1 制作的开关电源的指标
11. 2. 2 开关器件--MOSFET的选择
11. 2. 3 确定电感
11. 2. 4 脉冲整流电路的结构
11. 2. 5 开关用振荡电路的结构
11. 2. 6 稳定电压的措施
11. 2. 7 确定反馈电路的参数
11. 2. 8 各电容器的确定
11. 3 电源电路的波形和性能
11. 3. 1 电源的输出波形
11. 3. 2 各部分的开关波形
11. 3. 3 开关用MOSFET的电流波形
11. 3. 4 取出的最大输出电压
11. 3. 5 电路的功率转换效率
11. 3. 6 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特性--加载调整
11. 3. 7 输出电压:输入电压特性--线性调整
11. 4 升压型开关电源的应用电路
11. 4. 1 固定输出电压的开关电源
11. 4. 2 使用晶体管开关器件的电源电路
第12章 晶体管开关电源的设计
12. 1 降压型电源的结构
12. 1. 1 给低通滤波器输入方波
12. 1. 2 开关电路 滤波器=降压型开关电源
12. 1. 3 SW断开时需要续流二极管
12. 2 降压型开关电源的设计
12. 2. 1 电源电路的设计指标
12. 2. 2 开关器件的选择--首先考虑电流值
12. 2. 3 晶体管的耐压
12. 2. 4 决定基极电流大小的R3. R4
12. 2. 5 续流二极管的选择
12. 2. 6 低通滤波器部分的设计
12. 2. 7 驱动开关的振荡电路
12. 2. 8 稳定电压的反馈电路
12. 2. 9 设定输出电压
12. 2. 10 周边各电容器的确定
12. 3 电源的波形与特性
12. 3. 1 输出波形的确认
12. 3. 2 控制电路的波形
12. 3. 3 Tr1的开关波形
12. 3. 4 开关晶体管的电流波形
12. 3. 5 电路的转换效率
12. 3. 6 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特性 加载调整
12. 3. 7 输出电压:输入电压特性 线性调整
12. 4 降压型开关电源的应用电路
12. 4. 1 无须调整的电路 1
12. 4. 2 无须调整的电路 2
12. 4. 3 开关器件采用MOSFET的电路
第13章 模拟开关电路的设计
13. 1 模拟开关的结构
13. 1. 1 模拟开关
13. 1. 2 使用二极管的开关
13. 1. 3 使用晶体管的开关
13. 1. 4 使用FET的开关
13. 1. 5 FET开关的输出波形与机械开关
完全相同
13. 1. 6 输入信号原封不动地出现在栅极
13. 1. 7 改变Vcs控制开关的接通/断开
13. 2 JFET模拟开关的设计
13. 2. 1 开关用FET的选择
13. 2. 2 开关器件2SK330的特性
13. 2. 3 FET开关的栅极驱动电路
13. 2. 4 开关的电平变换电路
13. 2. 5 各部分的电位和周边电阻值
13. 3 模拟开关电路的性能
13. 3. 1 开关的动作
13. 3. 2 导通电阻的大小
13. 3. 3 截止隔离
13. 4 模拟开关的应用电路
13. 4. 1 改善截止隔离的电路
13. 4. 2 采用P沟JFET的电路
13. 4. 3 利用OP放大器的假想接地的切换电路
13. 4. 4 减小FET导通电阻影响的OP放大器
切换电路
13. 4. 5 采用光MOS的模拟开关
13. 4. 6 使用晶体管的短开关
13. 4. 7 晶体管差动型模拟开关
第14章 振荡电路的设计
14. 1 振荡电路的构成
14. 1. 1 正反馈
14. 1. 2 使用共振电路和负阻元件
14. 1. 3 负阻元件
14. 2 RC振荡电路的设计
14. 2. 1 移相振荡的结构
14. 2. 2 振荡的条件
14. 2. 3 电路的增益
14. 2. 4 实际的振荡波形
14. 3 LC振荡电路的设计
14. 3. 1 应用共振电路和负阻产生振荡
14. 3. 2 变形考毕兹电路
14. 3. 3 确定实际电路的常数
14. 3. 4 观察振荡波形--C1. C2的重要性
14. 3. 5 通过缓冲器输出
14. 4 石英振荡器的设计
14. 4. 1 使用石英振子
14. 4. 2 设计振荡电路--考毕兹型振荡电路
14. 4. 3 实际的振荡波形--C1. C2的重要性
14. 4. 4 谐波振荡电路
14. 5 各种振荡电路
14. 5. 1 FET移相振荡电路
14. 5. 2 LC振荡电路的频率调整
14. 5. 3 使用MOSFET的LC振荡电路
14. 5. 4 应用陶瓷振子的振荡电路
14. 5. 5 集电极输出的石英振荡电路
第15章 FM无线话筒的制作
15. 1 无线话筒的结构
15. 1. 1 频率调制音频信号--FM
15. 1. 2 FM调制的构成
15. 2 无线话筒的设计
15. 2. 1 无线话筒的设计指标
15. 2. 2 话筒和AF放大器
15. 2. 3 FM调制电路的构成
15. 2. 4 振荡电路的构成
15. 2. 5 RF放大器的构成
15. 2. 6 天 线
15. 2. 7 电路的调整方法
15. 2. 8 电路的性能
15. 2. 9 如果希望变更频率偏移
15. 3 FM无线话筒的应用电路
15. 3. 1 给RF放大器附加调谐电路
15. 3. 2 振荡电路中采用陶瓷振子 1
15. 3. 3 振荡电路中采用陶瓷振子 2
参考文献
1. 1 晶体管和FET的灵活使用
1. 1. 1 使用IC的优缺点
1. 1. 2 使用晶体管和FET的优缺点
1. 1. 3 灵活使用IC以及晶体管. FET
1. 1. 4 灵活使用技术
1. 2 进入自我设计IC的时代
1. 2. 1 自己设计IC
1. 2. 2 模拟电路今后也将采用 CMOS FET器件
第2章 FET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 1 放大电路的波形
2. 1. 1 3倍放大器
2. 1. 2 栅极上加偏压
2. 1. 3 栅极-源极间电压为0. 4V
2. 1. 4 FET是电压控制器件
2. 1. 5 输出是源极电流的变化部分
2. 1. 6 漏极的相位相反
2. 1. 7 与双极晶体管电路的差别
2. 2 FET的工作原理
2. 2. 1 JFET与MOSFET
2. 2. 2 FET的结构
2. 2. 3 FET的电路符号
2. 2. 4 JFET的传输特性
2. 2. 5 放大倍数是跨导gm
2. 2. 6 实际器件的跨导
2. 2. 7 MOSFET的传输特性
2. 2. 8 MOSFET的跨导
第3章 源极接地放大电路的设计
3. 1 设计放大电路前的准备
3. 1. 1 源极接地电路的直流电位
3. 1. 2 求解交流电压放大倍数
3. 1. 3 更换FET器件的品种
3. 1. 4 用晶体管替代FET
3. 2 放大电路的设计
3. 2. 1 确定电源电压
3. 2. 2 选择FET
3. 2. 3 使用低频低噪声器件2SKl84
3. 2. 4 决定漏极电流工作点
3. 2. 5 确定RD和Rs
3. 2. 6 功率损耗的计算
3. 2. 7 栅极偏压电路的设计
3. 2. 8 进行必要的验算
3. 2. 9 确定电容C1. C2的方法
3. 2. 10 FET电路中旁路电容也是重要的
3. 3 放大电路的性能
3. 3. 1 测定输入阻抗
3. 3. 2 确认输入阻抗的高低
3. 3. 3 输出阻抗
3. 3. 4 放大倍数与频率特性
3. 3. 5 高频截止频率
3. 3. 6 更换FET时的高频特性
3. 3. 7 使输入电容变大的米勒效应
3. 3. 8 如何提高放大倍数
3. 3. 9 电压增益与频率特性的关系
3. 3. 10 噪声特性
3. 3. 11 总谐波失真
3. 4 源极接地放大电路的应用电路
3. 4. 1 使用N沟JFET和负电源的电路
3. 4. 2 使用零偏置JFET的电路
3. 4. 3 150MHz调谐放大电路
3. 4. 4 高增益. 高输入阻抗放大电路
3. 4. 5 高输入阻抗低噪声放大电路
3. 4. 6 简单的恒流电路
第4章 源极跟随器电路的设计
4. 1 源极跟随器的工作
4. 1. 1 与源极接地电路的不同之处
4. 1. 2 输出与输入的波形是相同的
4. 1. 3 输出阻抗低的原因
4. 2 源极跟随器电路的设计
4. 2. 1 确定电源电压
4. 2. 2 选择FET
4. 2. 3 对FET的要求
4. 2. 4 偏置电路的设计
4. 2. 5 确定源极电阻Rs的方法
4. 2. 6 FET的发热--计算漏极损耗
4. 2. 7 确认最高使用温度
4. 2. 8 决定电容C1和C2
4. 2. 9 电源的去耦电容器
4. 3 源极跟随器的性能
4. 3. 1 输入阻抗的测定
4. 3. 2 输出阻抗
4. 3. 3 负载电阻变重时的情况
4. 3. 4 推 挽
4. 3. 5 使用功率MOSFET
4. 3. 6 测定振幅频率特性
4. 3. 7 噪声和总谐波失真
4. 4 源极跟随器电路的应用电路
4. 4. 1 采用N沟JFET和负电源的电路
4. 4. 2 采用P沟JFET和负电源的电路
4. 4. 3 源极跟随器 恒流负载
4. 4. 4 采用JFET的推挽源极跟随器
4. 4. 5 FET与晶体管混合的达林顿连接
4. 4. 6 源极跟随器 OP放大器
4. 4. 7 OP放大器 源极跟随器
第5章 FET低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
5. 1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的构成
5. 1. 1 晶体管电路中的基极电流
5. 1. 2 使用MOSFET能够使电路简单化
5. 1. 3 晶体管电路中必须有防热击穿电路
5. 1. 4 MOSFET电路中没有热击穿问题
5. 1. 5 简单的温度补偿电路
5. 2 MOSFET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5. 2. 1 放大器的设计指标
5. 2. 2 首先确定电源电压
5. 2. 3 OP放大器的电源电路是3端稳压电源
5. 2. 4 关于源极跟随器级的电源
5. 2. 5 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和电流
5. 2. 6 整流电路中的二极管与电容器
5. 2. 7 选择源极跟随器用的FET
5. 2. 8 需要有散热片和限流电阻
5. 2. 9 源极跟随器偏置电路的构成
5. 2. 10 偏置用恒流源的讨论
5. 2. 11 选择温度补偿用晶体管
5. 2. 12 确定偏置电压VB
5. 2. 13 OP放大器构成的电压放大级
5. 2. 14 输入电路外围使用的器件
5. 2. 15 为使电路正常工作所加入的各元件
5. 2. 16 对于扬声器负载的措施
5. 3 功率放大器的调整及性能评价
5. 3. 1 电路的工作波形
5. 3. 2 温度补偿电路的工作
5. 3. 3 低频放大器的性能--频率特性和噪声特性
5. 3. 4 与晶体管放大器的失真率特性比较
5. 4 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应用电路
5. 4. 1 并联推挽源极跟随器
5. 4. 2 100W低频功率放大器
第6章 栅极接地放大电路的设计
6. 1 栅极接地的波形
6. 1. 1 实验电路的结构
6. 1. 2 非反转3倍放大器
6. 1. 3 源极波形与漏极波形同相
6. 2 栅极接地电路的设计
6. 2. 1 电源电压与FET的选择
6. 2. 2 求交流放大倍数
6. 2. 3 确定Rs. R3. RD的方法
6. 2. 4 求最大输出电压
6. 2. 5 偏置电路的设计
6. 2. 6 确定电容C1~C5的方法
6. 3 栅极接地电路的性能
6. 3. 1 输入输出阻抗的测定
6. 3. 2 针对高输出阻抗的措施
6. 3. 3 放大倍数与频率特性
6. 3. 4 高频范围的特性
6. 3. 5 频率特性好的原因
6. 3. 6 输入电容C不影响特性的证据
6. 3. 7 使用2SK241时为什么没有变好
6. 3. 8 噪声和总谐波失真
6. 4 栅极接地放大电路的应用电路
6. 4. 1 视频放大器
6. 4. 2 栅-阴放大连接
6. 4. 3 栅-阴放大连接自举电路
6. 4. 4 低噪声高输入阻抗放大电路
第7章 电流反馈型OP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
7. 1 电流反馈型OP放大器
7. 1. 1 过去的OP放大器--电压反馈型
7. 1. 2 新型的OP放大器--电流反馈型
7. 1. 3 电流反馈型OP放大器与电压反馈型
OP放大器的比较
7. 2 电流反馈型OP放大器的基本构成
7. 2. 1 输入缓冲与跨阻抗
7. 2. 2 输出级的构成--射极跟随器
7. 3 电流反馈型视频放大器的设计. 制作
7. 3. 1 视频放大器的设计
7. 3. 2 电源电压和晶体管的选定
7. 3. 3 由发射极电流决定各电阻值
7. 3. 4 源极跟随器的设计
7. 4 视频放大器的性能
7. 4. 1 电路的检验
7. 4. 2 输出阻抗的测定
7. 4. 3 增益及频率特性的测量
7. 4. 4 与电压反馈型OP放大器比较
7. 4. 5 频率特性的改善
7. 4. 6 方波的响应
7. 4. 7 视频放大器的噪声特性
7. 4. 8 跨阻抗的测定
7. 4. 9 输出偏移的原因是什么
7. 5 电流反馈型OP放大器的应用电路
7. 5. 1 栅-阴放大连接自举化的视频放大器
7. 5. 2 输入级采用晶体管的电流反馈型放大器
7. 5. 3 使用电流反射镜的电流反馈型放大器
第8章 晶体管开关电路的设计
8. 1 发射极接地型开关电路
8. 1. 1 晶体管的开关
8. 1. 2 从放大电路到开关电路
8. 1. 3 观测开关波形
8. 1. 4 如果集电极开路
8. 2 发射极接地型开关电路的设计
8. 2. 1 开关晶体管的选择
8. 2. 2 当需要大的负载电流时
8. 2. 3 确定偏置电路R1. R2
8. 2. 4 开关速度慢--us量级
8. 3 如何提高开关速度
8. 3. 1 使用加速电容
8. 3. 2 肖特基箍位
8. 3. 3 如何提高输出波形的上升速度
8. 4 射极跟随器型开关电路的设计
8. 4. 1 给射极跟随器输入大振幅
8. 4. 2 开关速度
8. 4. 3 设计开关电路的指标
8. 4. 4 晶体管的选择
8. 4. 5 偏置电阻R1的确定
8. 5 晶体管开关电路的应用
8. 5. 1 继电器驱动电路
8. 5. 2 LED显示器动态驱动电路 发射极接地
8. 5. 3 LED显示器动态驱动电路 射极跟随器
8. 5. 4 光耦合器的传输电路
第9章 FET开关电路的设计
9. 1 使用JFET的源极接地型开关电路
9. 1. 1 给N沟JFET输入正弦波
9. 1. 2 给P沟JFET输入正弦波
9. 1. 3 JFET的传输特性
9. 1. 4 正弦波输入波形被限幅的原因
9. 1. 5 开关波形--正常导通与正常截止
9. 1. 6 FET用于高速开关的可能性
9. 1. 7 设计JFET开关电路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9. 2 采用MOSFET的源极接地型开关电路
9. 2. 1 给MOSFET输入正弦波
9. 2. 2 MOSFET电路的波形
9. 2. 3 MOSFET源极接地型开关电路的设计指标
9. 2. 4 MOSFET的选择
9. 2. 5 确定栅极偏置电阻的方法
9. 2. 6 开路漏极电路
9. 3 源极跟随器型开关电路的设计
9. 3. 1 使用N沟JFET的源极跟随器开关电路
9. 3. 2 采用P沟JFET的源极跟随器开关电路
9. 3. 3 采用MOSFET的源极跟随器开关电路
9. 3. 4 源极跟随器开关电路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10章 功率MOS电动机驱动电路
10. 1 电动机驱动电路的结构
10. 1. 1 电动机正转/逆转驱动电路的结构
--H电桥电路
10. 1. 2 MOSFET H电桥电路
10. 1. 3 驱动源极跟随器型MOSFET的方法
10. 1. 4 H电桥控制电路的结构
10. 2 H电桥电动机驱动电路的设计
10. 2. 1 电路的设计指标
10. 2. 2 选择驱动15V/1A的H电桥的FET
10. 2. 3 FET中内藏续流二极管
10. 2. 4 控制H电桥的逻辑电路
10. 2. 5 发射极接地型开关电路中的内藏电阻型
晶体管
10. 2. 6 驱动电路用的电源用DC-DC变换器升压
10. 2. 7 DC-DC变换器的基础是施密特触发
振荡电路
10. 3 电动机驱动电路的工作波形
10. 3. 1 驱动电路用电源--DC-DC变换器部分的
波形
10. 3. 2 驱动输出的波形
10. 3. 3 提高开关速度时的问题
10. 4 电动机驱动电路的应用电路
10. 4. 1 采用P沟MOSFET和N沟MOSFET的
电路
10. 4. 2 使用晶体管的H电桥
第11章 功率MOS开关电源的设计
11. 1 开关电源的结构
11. 1. 1 与串级型直流电源的不同
11. 1. 2 升压型开关电源的结构
11. 1. 3 开关电源的基本要素
11.
2升压型开关电源的设计
11. 2. 1 制作的开关电源的指标
11. 2. 2 开关器件--MOSFET的选择
11. 2. 3 确定电感
11. 2. 4 脉冲整流电路的结构
11. 2. 5 开关用振荡电路的结构
11. 2. 6 稳定电压的措施
11. 2. 7 确定反馈电路的参数
11. 2. 8 各电容器的确定
11. 3 电源电路的波形和性能
11. 3. 1 电源的输出波形
11. 3. 2 各部分的开关波形
11. 3. 3 开关用MOSFET的电流波形
11. 3. 4 取出的最大输出电压
11. 3. 5 电路的功率转换效率
11. 3. 6 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特性--加载调整
11. 3. 7 输出电压:输入电压特性--线性调整
11. 4 升压型开关电源的应用电路
11. 4. 1 固定输出电压的开关电源
11. 4. 2 使用晶体管开关器件的电源电路
第12章 晶体管开关电源的设计
12. 1 降压型电源的结构
12. 1. 1 给低通滤波器输入方波
12. 1. 2 开关电路 滤波器=降压型开关电源
12. 1. 3 SW断开时需要续流二极管
12. 2 降压型开关电源的设计
12. 2. 1 电源电路的设计指标
12. 2. 2 开关器件的选择--首先考虑电流值
12. 2. 3 晶体管的耐压
12. 2. 4 决定基极电流大小的R3. R4
12. 2. 5 续流二极管的选择
12. 2. 6 低通滤波器部分的设计
12. 2. 7 驱动开关的振荡电路
12. 2. 8 稳定电压的反馈电路
12. 2. 9 设定输出电压
12. 2. 10 周边各电容器的确定
12. 3 电源的波形与特性
12. 3. 1 输出波形的确认
12. 3. 2 控制电路的波形
12. 3. 3 Tr1的开关波形
12. 3. 4 开关晶体管的电流波形
12. 3. 5 电路的转换效率
12. 3. 6 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特性 加载调整
12. 3. 7 输出电压:输入电压特性 线性调整
12. 4 降压型开关电源的应用电路
12. 4. 1 无须调整的电路 1
12. 4. 2 无须调整的电路 2
12. 4. 3 开关器件采用MOSFET的电路
第13章 模拟开关电路的设计
13. 1 模拟开关的结构
13. 1. 1 模拟开关
13. 1. 2 使用二极管的开关
13. 1. 3 使用晶体管的开关
13. 1. 4 使用FET的开关
13. 1. 5 FET开关的输出波形与机械开关
完全相同
13. 1. 6 输入信号原封不动地出现在栅极
13. 1. 7 改变Vcs控制开关的接通/断开
13. 2 JFET模拟开关的设计
13. 2. 1 开关用FET的选择
13. 2. 2 开关器件2SK330的特性
13. 2. 3 FET开关的栅极驱动电路
13. 2. 4 开关的电平变换电路
13. 2. 5 各部分的电位和周边电阻值
13. 3 模拟开关电路的性能
13. 3. 1 开关的动作
13. 3. 2 导通电阻的大小
13. 3. 3 截止隔离
13. 4 模拟开关的应用电路
13. 4. 1 改善截止隔离的电路
13. 4. 2 采用P沟JFET的电路
13. 4. 3 利用OP放大器的假想接地的切换电路
13. 4. 4 减小FET导通电阻影响的OP放大器
切换电路
13. 4. 5 采用光MOS的模拟开关
13. 4. 6 使用晶体管的短开关
13. 4. 7 晶体管差动型模拟开关
第14章 振荡电路的设计
14. 1 振荡电路的构成
14. 1. 1 正反馈
14. 1. 2 使用共振电路和负阻元件
14. 1. 3 负阻元件
14. 2 RC振荡电路的设计
14. 2. 1 移相振荡的结构
14. 2. 2 振荡的条件
14. 2. 3 电路的增益
14. 2. 4 实际的振荡波形
14. 3 LC振荡电路的设计
14. 3. 1 应用共振电路和负阻产生振荡
14. 3. 2 变形考毕兹电路
14. 3. 3 确定实际电路的常数
14. 3. 4 观察振荡波形--C1. C2的重要性
14. 3. 5 通过缓冲器输出
14. 4 石英振荡器的设计
14. 4. 1 使用石英振子
14. 4. 2 设计振荡电路--考毕兹型振荡电路
14. 4. 3 实际的振荡波形--C1. C2的重要性
14. 4. 4 谐波振荡电路
14. 5 各种振荡电路
14. 5. 1 FET移相振荡电路
14. 5. 2 LC振荡电路的频率调整
14. 5. 3 使用MOSFET的LC振荡电路
14. 5. 4 应用陶瓷振子的振荡电路
14. 5. 5 集电极输出的石英振荡电路
第15章 FM无线话筒的制作
15. 1 无线话筒的结构
15. 1. 1 频率调制音频信号--FM
15. 1. 2 FM调制的构成
15. 2 无线话筒的设计
15. 2. 1 无线话筒的设计指标
15. 2. 2 话筒和AF放大器
15. 2. 3 FM调制电路的构成
15. 2. 4 振荡电路的构成
15. 2. 5 RF放大器的构成
15. 2. 6 天 线
15. 2. 7 电路的调整方法
15. 2. 8 电路的性能
15. 2. 9 如果希望变更频率偏移
15. 3 FM无线话筒的应用电路
15. 3. 1 给RF放大器附加调谐电路
15. 3. 2 振荡电路中采用陶瓷振子 1
15. 3. 3 振荡电路中采用陶瓷振子 2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