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法学家眼中的中国法治
作者:徐建波主编
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10-01
ISBN:9787801076694
定价:¥2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伴着依法治国的进程,当代中国的传媒在传播法制新闻的同时,还必须向社会传播最新法学理论成果,尤其是平面传媒即报纸,更是把传播法治理念作为一项基本任务。但是,法学家研究的法学理论成果比较抽象难懂,而大众需要的则是新鲜、生动的通俗易懂的事实。为解决这对矛盾,我提出要用新闻的手法包装法学新论,使之由静到动,符合新闻传播的一般规律。编辑们将此称为“观点的新闻性”,我将此称为“新闻包装法”。两者都是一致的。大意是说,新闻传媒不是学术刊物,也不是著书,不可能洋洋洒洒一说就是万言甚至数万言;新闻传媒发表的理论成果必须具有新颖性,要针对司法实践中的热点、难点,发前人所未发,言前人所未言,且必须短而精,不能有多余的话。从这一点上说,法学理论成果也就成为法制新闻的一个品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提出应对“新闻”作广义理解,对“理论”也应作动态的观察。从传统的新闻理论来看,所谓“新闻”一般是针对一个新闻事实而言;而传统上所说的“理论”,又往往将之视为一种静态的东西,与新闻不相干。这是一个误区。从实践来看,我认为,一种创新理论的提出其实也是新闻。例如:当邓小平同志在上个世纪80年代第一次提出“依法办事”时,你能说不是新闻吗?上个世纪90年代当人们第一次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你能说不是新闻吗?肯定是。基于此,我提出要用新闻的手法包装法学理论,使之由静到动,使大众容易接受。从《检察日报》理论版的实际效果看,经过包装的法学理论文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不仅广大读者欢迎,法学专家也说好。《检察日报》理论版主要是面向知识界、面向法律界,以传播法治新理念,跟踪学术新动向,解答司法实践中的新问题,剖析典型新案例,报道法学前沿新思想为宗旨,从而起到指导执法,引导公民学法、守法,用法律保护国家、集体和个人的权利利益,同时促进法学理论繁荣。在这块园地里,法学和传媒的良性互动达到了共赢的效果。发表在《检察日报》、收入《法学家眼中的中国法治》一书中的精品文章就是最好的注解。我认为,本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用新闻手法包装法学新论之特点,具体是:一是观点新鲜,文字简约,内容翔实。本书以刑事司法理论与实践为主线,既有前沿理论争鸣,又有司法实务疑难探讨,从司法改革到反腐方略,从统一司法考试到遏制超期羁押,等等,辐射宪法、法理、民法、经济法等各部门法领域,采用对话、三人谈等新闻方式,既充分体现了新闻的新鲜生动、简明通俗、短小精悍等特点,又展现了法学理论的思想性、学术性。二是角度新颖、引领前沿。本书选题大多是针对现实社会理论与实务中的疑难问题而策划组织的专家评述。学术论争是有长久价值的,专家们凭借其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站在独到的视角、学术的高度上,提出的许多观点、看法、建议,至今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例如如何建构法律共同体、司法考试制度设计、证据法的修改,等等。这也是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三是专家精品,观点权威。书中文章作者多为国内知名的学者,包括一流的法学专家、学界泰斗,还有司法实务界的精英人士,等等,他们的一言一行本身具有新闻价值。从这个角度讲,他们的观点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书中选取的文章反映了他们最新法学研究成果和对法治实践的最新感悟。对我国法治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如“证据法修改”专题中的诉讼法专家陈光中教授、何家弘教授,“刑法适用疑难问题对话”中的刑法学家赵秉志教授,反腐败问题专家胡鞍钢教授,等等。四是贴近生活、贴近民众。书中选题多为百姓关心的话题,如宪法改革、刑事赔偿、遏制超期羁押、量刑建议,等等,都是关乎民众利益的焦点话题。且文字活泼生动、深入浅出,将艰深的学术理论化作谈话、演讲稿等,这种通俗化的处理,不仅使普通人看来高深莫测的理论面孔变得和蔼可亲,理论文字具有可读性和吸引力,而且使得先进的法治理念能在不知不觉中对普通民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广为传播。总而言之,我认为,《法学家眼中的中国法治》一书真实反映了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一代法律精英推动法治进程所做的不懈探索,真实记录了他们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思想变动的轨迹,是一部难得的纪实性理论精品书籍。
作者简介
暂缺《法学家眼中的中国法治》作者简介
目录
司法改革:实现公正与效率
司法改革的回顾与前瞻
一 如何评价中国的司法改革
二 司法改革的成效与走向
三 域外司法改革的经验及启示
司法改革与检察实践
中国法治之路与检察改革
反腐改:让阳光再现
构思反腐败战略
反腐倡廉 标本兼治
关于反腐败方略的对话
21世纪反腐几六个战略重点
统一司法考试:构建法律共同体
一 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二 司法考试制度的模型比较
三 司法考试与法不教育、职业培训的关系
四 司法考试制度中借鉴与特色的结合
五 司法考试与司法官遴选、培训的关系
六 完善法律人才的培养机制
七 司法官的精英化——司法考试的制度设计
八 走向理想与现实结合的司法考试制度
九 司法考试制度建构中的四对关系
十 法官的遴选
十一 司法权威与法律共同体的建设
十二 司法考试相关制度的建构
WTO与检察工作:转轨与挑战
适应入世形势 推进检察改革
入世后犯罪趋势与检察工作策略
应对入世,检察机关如何作为
惩治污职犯罪:为市场经济清障
西部大开发:让法治成为助推器
法律体系的建构:筑牢法治大厦的基础
宪法改革:何日铸辉煌
执法条件:距离产生公正
证据法修改:路在何方
审判权与公诉权:忌能随意越
民行检察:如何为保护国资出力
刑罚执行:检察监督亟须强化
遏制超期羁押:期待明天
量刑建议制度:公诉改革的新契点
刑事陪偿:司法承诺如何兑现
法治三人谈
刑法适用疑难问题对话
21世纪中国法治展望
编后
司法改革的回顾与前瞻
一 如何评价中国的司法改革
二 司法改革的成效与走向
三 域外司法改革的经验及启示
司法改革与检察实践
中国法治之路与检察改革
反腐改:让阳光再现
构思反腐败战略
反腐倡廉 标本兼治
关于反腐败方略的对话
21世纪反腐几六个战略重点
统一司法考试:构建法律共同体
一 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二 司法考试制度的模型比较
三 司法考试与法不教育、职业培训的关系
四 司法考试制度中借鉴与特色的结合
五 司法考试与司法官遴选、培训的关系
六 完善法律人才的培养机制
七 司法官的精英化——司法考试的制度设计
八 走向理想与现实结合的司法考试制度
九 司法考试制度建构中的四对关系
十 法官的遴选
十一 司法权威与法律共同体的建设
十二 司法考试相关制度的建构
WTO与检察工作:转轨与挑战
适应入世形势 推进检察改革
入世后犯罪趋势与检察工作策略
应对入世,检察机关如何作为
惩治污职犯罪:为市场经济清障
西部大开发:让法治成为助推器
法律体系的建构:筑牢法治大厦的基础
宪法改革:何日铸辉煌
执法条件:距离产生公正
证据法修改:路在何方
审判权与公诉权:忌能随意越
民行检察:如何为保护国资出力
刑罚执行:检察监督亟须强化
遏制超期羁押:期待明天
量刑建议制度:公诉改革的新契点
刑事陪偿:司法承诺如何兑现
法治三人谈
刑法适用疑难问题对话
21世纪中国法治展望
编后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