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
-
[按需印刷]学生劳动素质教育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艺术之根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工程实用积分变换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高等数学学习方法指导书·上册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 编本书是根据我社出版的樊映川等编“高等数学讲义”(第一版,即1958年版)编写的,用本指导书时必须采用上述高等数学讲义作为课本方能配合,本书可作为高等工业学校函授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教材,也可作为已修完高中数学课程的读者自学高等数学之用。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包括一般学习方法指导,各章学习方法指导、习题、习题答案及测验作业题,下册是根据同济大学函授生学习高等数学时所提出的问题加以整理编写的,可解决学习上某些疑难题,也可作为体会教材的参考资料。本版是修订版,由同济大学王福楹同志修订。在修订本书时,考虑到许多高等工业学校函授生及业余自学读者学习樊映川等编“高等数学讲义”(第二版,即1964年版)的需要,我社编辑特在书末附加了二个对照表(樊映川等编“高等数学讲义”1958年与1964年版目次对照表及对照表I),供学习第二版的读者参考使用。
-
古代汉语王力主编;吉常宏[等]编古代汉语这一门课程,过去在不同的高等学校中,在不同的时期内,有种种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的是当做历代文选来教,有的是当做文言语法来教,有的把它讲成文字、音韻、训诂,有的把它讲成汉语史。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经过1958年的教育革命,大家进一步认识到教学必须联系实际,许多高等学校都重新考虑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以为它的目的应该是培養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而要达到这一个目的,必须既有感性知识,又有理性知识。必须把文选的阅读与文言语法、文字、音韻、训诂等理论知识密切结合起来,然后我们的教学才不是片面的从而提高古代汉语的教学效果。至于汉语史,则应该另立一科;汉语史是理论课,古代汉语是工具课,目的要求是不相同的。北京大学在1959年进行了古代汉语教学的改革,把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三部分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还有许多高等学校都以培養阅读古书能力作为目的,改进了古代汉语的教学。北京大学1959年度的古代汉语讲义只印了上中两册,1960年经过了又一次改革,另印了上中下三册,都没有公开发行。讲义编写主要由王力负责,参加工作的有林焘、唐作藩、郭锡良、曹先擢、吉常宏、赵克勤、陈绍鹏。此外,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专业1957级同学也参加了1960年度的古代汉语中下两册的文選部分的编写工作,研究生陈振寰、进修教师徐朝华也参加了上册的部分编写工作。1961年5月,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選计划会议开过后,成立了古代汉语编写小组,决定以北京大学古代汉语讲义为基础並参考各校古代汉语教材进行改写,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科书。编写小组集中了北京大学、北京师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古代汉语教学方面一部分人力,分工合作,进行编写。本书除由主编王力负责全盘工作外,编写小组内部再分为文選组和常用词通论组。文選组由萧璋负责,常用词通论组由马汉麟负责。具体分工如下:文選部分执笔人:萧璋(北京师範大学)刘益之(中国人民大学)许嘉璐(北京师範大学)赵克勤(北京大学)常用词部分执笔人:王力(北京大学)吉常宏(北京大学)通论部分(包括绪论及附録)执笔人:马汉麟(南开大学)郭锡良(北京大学)祝敏徹(兰州大学)编写小组的任务是艰钜的。北京大学的讲义只是初稿,距离公开出版的要求尚远。这次几个学校的同志在一起合作,除了肯定文選、常用词、通论三部分结合的总原则以外,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北京大学原有的成果,另一方面又在很大程度上加以必要的修改和補充。文選部分更换了一些篇目,重写了解题和说明,特别是在注释方面作了很大的变动。常用词部分变更了一些体例和解释,並且随着文選的更换而改变了词修的次序。通论的章节和内容也都作了很大的变动。每一篇稿子都经过组内讨论,组外传观並签注意见,最后由主编人决定。有些比较重要的问题还经过全体讨论。我们自始至终坚持了这种讨论方式;我们认为这样做可以集思广益,更好地贯徹百家争鸣的精神和发挥集体主义精神,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书的质量。1962年1月,上册讨论稿出版。在这个时候,召集了座谈会,出席者有丁声树、朱文叔、吕叔湘、洪诚、殷孟伦、陆宗达、张清常、冯至、魏建功诸先生,姜亮夫先生也提出了详细的书面意见。会议共开了一个星期,主要是讨论上册的内容,但最后也对中下册的内容交换了意见。上册讨论稿分寄各高等学校和有关单位后,陆续收到了回信。有些是集体的意见,有些是专家个人的意见。从1962年1月下旬起,我们开始进行上册的修订工作,同时考虑到,上中下三册应该压缩为上下两册,以便更适合于教学计划的要求。体例上也作了改动,把文選各篇的说明移作注解,或迳行删去。我们的修订工作除充分地吸收专家们和各校的意见,进行必要的修改外,还趁此机会再深入发现问题,改写了不少的地方,上册增加了一个单元,其他单元也进行了部分的改写。因此,直到同年7月底,才算把上册修订完毕。本书全稿曾请叶圣陶先生审阅。总起来说,这一本《古代汉语》上册已经四易其稿。我们知道其中的缺点还是很多的;如果有若干成续的话,那是和党的领导分不開的,也是和全国专家们以及担任古代汉语的教师同志们的鼓励和帮助分不開的。我们编写小组虽然祇有九个人,但是这一本书的编成,则有千百人的劳动在内。我们谨在这里向曾提宝贵意见的专家们和同志们表示深切的谢忱。最后,我们希望读者特别是从事古代汉语教学工作的同志们随时不吝赐教,让我们能够根据广大群众的意见来修订这本书,使它逐渐趋于完善。王力1962年7月
-
中国历代诗歌选林庚,冯沅君主编林庚,(1910~)字静希,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现代诗人。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任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1947年任燕京大学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至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授至今。其后出版的诗集有《夜》(1933)、《春野与窗》(1934)、《北平情歌》(1936)、《冬眠曲及其他》(1936)、《林庚诗选》(1985)等,曾获得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以及第三届国家图书奖。著作书目:《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上海棠棣1953;《诗人李白》上海文艺联合1954;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中国文学简史》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中华书局1962;《中国历代诗歌选》林庚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天问论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问路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深深的爱》(美)斯蒂尔著,林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西游记漫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空间的驰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中国历史诗歌选》为高等学校中文系中国诗歌选课程编写的教科书,考虑到课堂讲授的实际需要及同学们的自学时间,全书共选诗(包括词曲等)一千首,希望能基本上体现中国古典诗歌优秀的成就。每首诗都附有作者的小传及注解。全书为上下两编。上编分一、二两册,自周代至唐五代,共选诗歌五百五十首,由林庚主编。下编分一、二两册,自宋元至“五四前”,共四百五十首,由冯沅君主编。
-
民族音乐概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一)本书的作为“民族音乐”课的教材而编写的。它的范围只限于传统的民族音乐形式,而不包括“五四”以来的新音乐形式。(二)本书未严格按教科书体例编写,在作若干理论阐述时考虑到一般读者对民族音乐基本知识尚少了解,因而还较多地作了知识性的介绍。(三)本书由本所兴办的“民族音乐研究班”集体编写该班成员包括来自全国各音乐、艺术院校的师生及其他单位的音乐工作者和中国音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共60人,全体参加了初稿的编写。
-
人口数学R.L.布朗(Robert.L.Brown)著;郑培明译本书描述了生命表的构成以及如何从人口普查数据来构造生命表的具体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静止人口、稳定人口等基本人口模型的性质和特征。本书兼顾理论和实际运用,提供了许多例子和习题,对人口专业和保险专业人员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也可作为高等学校有关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
-
自动控制原理孟庆明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一版于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 本书是为非自动化类、工科高年级学生编写的教材,简练地论述了连续控制系统的分析和综合研究方法,包括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动态结构图等效变换法则,利用经典控制理论的时域分析法、复域分析法、频域分析法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应用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和前馈校正进行系统的设计和补偿。同时阐述了采样控制系统的分析和综合方法,并对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法及能控性和能观测性进行了论述。书中部分章节适当增加了 MATLAB应用的内容。 本书适合高等学校非自动化及自动化类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
体育传媒产业陈晓峰本书为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教材之一。体育媒体产业是现代传媒经济中体育产业和传媒产业融合发展的产物,伴随着近几年来我国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体育传媒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但其在传播介质、经济属性和商业模式等方面有着自身独特的产业特点。本书旨在概述体育传媒产业特性的基础上对我国体育传媒产业的发展现状、市场运营、经营战略、发展趋势等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与分析。全书共7章,主要内容包括:体育传媒产业概述、我国体育传媒的产业化进程、体育传媒的产业结构、体育传媒的市场运营、体育传媒产业的技术发展与消费群体、体育传媒产业的发展战略与资本运营、体育传媒产业的发展趋势。全书还通过二维码链接关联案例、拓展阅读等资料,供学习者直观、灵活地观看。本教材可作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等专业的本科教材以及从事体育传媒产业相关人员的指导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