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沙尘暴——自然对人类的报复高庆先,任阵海编著本书是《保护母亲河行动教育丛书》中的一本。内容包括沙尘暴天气的定义、强度分类及其灾害分析;沙尘暴源地,荒漠化与沙尘暴的关系,我国荒漠化特点及人类不适当活动对沙尘暴天气的影响;沙尘暴形成的条件;影响我国的沙尘源地及其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和传输路径;沙尘暴的现代化监测分析手段;减缓沙尘暴天气影响的对策和建议等。本书可供广大青少年尤其是大中学生阅读,也可供生态环境工作者、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及工作人员、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
环境问题与环境意识杨明主编;唐孝炎等著本书刊载了以科学定量研究方法进行的“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和“全国九城市地方领导环境意识调查”的数据报告,以及以两个研究项目的数据为基本材料的学术研究论文,对我国地方领导及公众的环境意识现状进行了中肯的分析。
-
环境生物工程伦世仪主编《环境生物工程》系统地介绍了环境生物工程的基本概念、各种环境生物技术及其在纺织污染中的作用,既包括废水、工业废气、城市生活垃圾的传统生物处理技术,也有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重金属的生物吸附、化石燃料的生物脱硫、生物修复等新技术应用,还介绍了生物可降解塑料、环保酶制剂的开发应用以及环境工程菌的遗传改造技术,全面反映了国内外在这一新兴领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状况。本书可供从事环境工程和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应用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和生物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
-
工业生态学邓南圣,吴峰主编本书是《生态.环境与生态工程丛书》中的一本。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工业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学和实践。介绍了工业生态学及其发展;工业系统的进化与工业生态重组、物质与能量的流动及物质减速量化;对生命周期评价、为环境设计、延伸生产者责任、产品导向的环境政策以及生态效益等方法学和工具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介绍了工业生态学的实践:生态工业园和国内外工业生态学教育的情况。本书系统性强,取材新,内容丰富,可作为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教师与学生的参考用书。对环境科学研究人员、环境管理人员、工业园区管理与决策人士、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与决策人士、企业管理人员和大学生而言,此书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管理唐鸿寿,王如松等编著本书介绍了国内外生活垃圾的卫生填埋、堆肥、焚烧和资源化处理技术,并对垃圾处理技术进行了相互间的对比,指出生活垃圾处理和管理是一门学科,介绍了应用生态工程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方法及对垃圾处理工程的评价原则。本书可供城市发展决策者及有关人员参考。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学生阅读。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释义及实用指南刘左军主编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这部重要法律的通过,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的合法权益,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为了配合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学习、宣传、贯彻帮助广大读者理解和掌握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基本内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直接参与该法立法工作的专家撰写了该书。该书对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各条进行了深入、全面地阐述,并附录了相关的立法文件和法律法规。 本书内容权威、实用,是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有关学校、法律工作者和广大公民必备的权威读本。
-
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整治王佐著华怡图书策划中心策划。本书首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城市空间环境整治的规划与管理,试图通过对中国环境整治的原因、必要性及其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的分析,从经济政策、规划设计和管理等方面提出系统的理论与对策。
-
触电事故的预防和现场救护苑舜编《触电事故的预防和现场救护》通过对人体触电事故的分析和人体触电后的体内生理变化的论述,阐述了带电设备、人员与触电事故的密切合作,且对触电后有效救护触电人员的方法进行了全面的介绍。《触电事故的预防和现场救护》所讲述的各种预防措施和救护方法简单、易学、实用,可操作性强。《触电事故的预防和现场救护》主要内容包括电力安全基础知识、触电事故原因的分析、触电事故的预防、家庭触电的预防、触电事故的现场救护、人体电击伤及其治疗。《触电事故的预防和现场救护》可作为电力生产安全人员和现场救护人员的安全救护培训教材,也可作为广大电工和城乡居民安全用电的科普读物。
-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印)Prasa Modak,(墨)Asit K.Biswas著;吴延熊等译本书讲述了环境影响评价的步骤、方法和工具,环境管理的措施和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的交流,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趋势等内容。
-
200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编本报告系统地分析了中国的政府调控能力建设、中国的生存安全能力建设、中国的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中国的生态环境能力建设、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中国的社会发展能力建设。同时,在世界上首次创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方程”,据此构造了评判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指标体系,并以图表的形式分别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暂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水平做出了定量比较,最终提出了对于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政策建议。在本报告中,我们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的统计分子置于完整的计算机程序之中,并在报告中批露了程序的基本构建,使得本报告中的统计、计算、制图、分析等,纳入到一个更加智能、更加严整、更加规范的软件处理系统之中。本报告对于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发展规划部门、立法执法部门、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公众,具有参考价值、研究价值和文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