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中国物种保护案例冯瑾 等 编《中国物种保护案例》由冯瑾等编著
-
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动模拟研究肖玉,谢高地 著《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动模拟研究》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流动研究的基础上,以湖南东江湖流域、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研究区,以水供给、防风固沙、固碳、畜产品生产等生态系统服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时空格局流动路径以及物质量与价值量流动过程,探讨构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动的生态补偿框架。《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动模拟研究》可为资源、环境与生态领域的大专院校师生、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的管理者提供参考。
-
转基因植物环境释放的生态风险评估刘勇波 著.
-
危险废物鉴别与案例精选温勇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鉴别环境管理工作,规范危险废物鉴别单位管理,2021年9月,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危险废物鉴别工作的通知》(环办固体函(2021)419号),对危险废物鉴别单位管理、危险废物鉴别报告编制、危险废物鉴别流程与鉴别结果应用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危险废物鉴别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体现了对固体废物概念和废物管理原则的充分理解。现有的鉴别机构多数为环境检测公司,在鉴别工作中常出现“以测代鉴”的情况,造成鉴别检测因子选择不全面、鉴别检测的数据失真等不利后果;此外,由于缺少不同类型固体废物危险特性鉴别案例的指导,不同鉴别机构针对同一种固体废物鉴别的思路及关注重点也不一致,导致鉴别结论差异性较大,难以支撑政府部门的固体废物管理工作。
-
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践王一星暂缺简介...
-
青岛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实践探索王磊、国小伟 主编,孙振水、张晓峰 副主编《青岛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实践探索》从五个方面总结了青岛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经验:一是从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的发展历程和建设背景入手,依据青岛市自然特征、发展问题等现状,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青岛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面临的挑战;二是建立了长效的黑臭水体治理推进机制,总结了系统统筹、组织领导、制度保障、管控监测、公众参与、技术支撑等各方面的推进模式;三是阐明了青岛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目标和思路,从整体到分流域多层次剖析了青岛黑臭水体治理的系统化方案;四是从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展示了青岛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总结归纳了青岛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四个示范”;五是提供了河道生态修复、消除管网空白区、管网修复与混错接改造、污水厂再生利用、源头海绵城市建设等不同类型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典型实践案例,为同类型城市的黑臭水体治理提供参考。《青岛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实践探索》可作为市政工程设计部门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环境工程领域的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供对城市水体治理有兴趣的人员参考阅读。
-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知识问答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知识问答》由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编著
-
重点行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支撑排污许可管理技术手册吕晓君 编排污许可制度是被国际社会广泛证明的一项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的环境管理基本制度。《重点行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支撑排污许可管理技术手册——造纸、电镀、炼焦化学工业》选取了造纸、焦化、电镀三个行业作为重点行业,通过梳理其排污许可制实施现状及前期水污染防治可行技术研究成果,并开展废水污染防治可行技术主要污染物排放水平监测,总结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及废水处理可行技术应用情况,为行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支撑排污许可制实施提供研究基础。
-
生态环境执法阮亚男 著《生态环境执法》目标为新时代生态环境执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全面塑造,重视课程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职业操守,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思想性和时代性。按照我国一线生态环境执法“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的技术路线,构建五大项目15个任务知识模块,基于工作任务导向制订教学目标和教学实施方案,教学内容包含生态环境各要素的法律规定、管理要求、监督执法清单、执行各项任务的工作程序和相关违法行为的查处,设置职场情境案例分析,强化知识应用和能力训练,将生态环境执法与法律法规贯通,便于学生活学活用;纸质教材嵌入二维码,配套多媒体课件、微视频、案例、习题、思政素材等数字化资源,实现教材、教学、网络资源一体化。该书为新形态教材,更加实用、丰富和灵活,体现了科学性和系统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
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探索与实践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交流中心编著遗传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蕴含着商业开发价值。近年来,遗传资源及其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在《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和《关于获取遗传资源和公正公平分享其利用所产生惠益的名古屋议定书》(以下简称《名古屋议定书》)的履约谈判中不断升温,各缔约方尤其是遗传资源较为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纷纷行动起来,建立和实施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的框架,保护国家、地方社区和土著居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