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长江三角洲自然灾害数据库建设与风险评估陈珂目前,日益严重的灾害问题已经引起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是一项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重要防灾减灾措施,是开展综合减灾和制定应急管理对策的基础和依据,是目前灾害研究领域的热点。在优选变暖与海平面上升的背景下,针对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不断增高、灾害损失日益加剧这一趋势,聚焦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全境),基于自然灾害研究的相关理论,消化吸收靠前外研究的很新成果,建立自然灾害分类体系,整合灾害数据,构建自然灾害元数据标准和数据库,并应用情景分析的方法和GIS技术,分析了近60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演化,开展了多致灾因子的风险评估研究,为政府部门构建区域风险管理体系,促进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本书总体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撰写过程中,力求体例清晰、结构严谨、内容新颖、表达简洁,充分运用大量图表,有助于直观理解,做到深入浅出地阐明自然灾害数据库建设与风险评估的理论、方法、模型等。主要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自然地理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对自然灾害领域的研究人员以及防灾减灾部门的专业人员也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青藏高原东部草原生态建设补偿区域的优先级判别研究宗鑫草原生态系统作为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为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构筑了一道天然的绿色生态屏障,这是农作物、林木等其他植被所难以替代的。青藏高原作为我国四大草原生态功能区之一,其在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土地及自然资源等方面均有别于其他草原生态功能区,而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的广大草原又是我国黄河、长江、怒江、澜沧江等几大水系的发源地和流经区域,这些区域的草原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状况直接关系到下游区域的生态安全。但是,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这些区域已经出现了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为此,国家在这些区域相继实施了一系列政府主导型的草原生态建设补偿项目,如“退牧还草”工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等。然而,通过调查发现,现行的草原生态建设补偿项目在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致使执行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本研究着眼于效率目标,即生态保护效率和补偿资源与资金的使用效率,充分考虑不同微观补偿区域在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文化习俗等方面的空间差异性,以青藏高原东部的玛曲县、若尔盖县、红原县、阿坝县为案例区,展开了草原生态建设补偿区域的优先级判别研究,以期为青藏高原东部其他区域提供借鉴与指导。
-
中国地学通鉴徐冠华,郑度,陆大道,管华诗,罗宏《中国地学通鉴(环境卷)》是《中国地学通鉴》中的环境卷,是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策划、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组织编写的一部环境类丛书。该书共分为四篇,主要介绍了环境的概述、中国环境概况、中国环境管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综述和中国环境科学信息要览。该书内容涵盖面广,基本涵盖环境领域的各个方面,各章即相互独立,又有机地、系统地联系在一起。该书较为详细地记载和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在环境污染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及在环境保护事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将为专家学者的科学研究事业、城市建设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详细、可靠的信息资料。《中国地学通鉴(环境卷)》使用范围广,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
河长制下泰州引江河及里下河湖区水生态水环境保护研究张加雪,徐明,许静波里下河腹地水系结构之复杂、水文情势之多变、受人为干扰之频繁、影响因素之众多,使得对其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性和代表性。近些年,随着对湖泊的过度开发利用,里下河腹地河湖调蓄能力及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在国家全面推进河长制明确要求维护河湖生态健康的形势之下,以及新时期江苏水利发展新思路的指引下,以生态河湖行动为抓手,以着力建设安全水利、环境水利、生态水利、节水水利、智慧水利、法治水利等“六大水利”为向导,《河长制下泰州引江河及里下河湖区水生态水环境保护研究》主要研究了里下河腹地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变化趋势及河湖管理现状,探索了里下河腹地河湖生态环境保护及引江河河道工程管理发展方向,为实现该区域水资源保护、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三者之间的平衡提供技术支撑。全书共分为八章。
-
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文化调查研究丹曲《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文化调查研究》是一部调查文集,全书分为生态篇、经济篇、文化篇三个部分,总计辑录了12篇文章,是笔者近年来对藏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调研工作研究的积累,部分文章发表于《中国藏学》《民族学研究》《中国民族学》《青藏高原论坛》《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安多研究》等学术研究刊物上。《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文化调查研究》有两篇调查报告是与其他专家学者合作完成的,即《甘南州特色旅游发展调查报告》(与林媛合作)、《藏族地区文化设施建设调研报告》(与次仁平措合作),其中倾注了他们的心血。
-
港区大气污染物封学军,张艳《港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及其应用》在分析总结长江下游集装箱港区主要大气污染物类型、来源、特征、危害及其成因的基础上,针对港作机械、靠港船舶、港务工作船、集疏运车辆、铁路疏港机车等排放源,采用“自下而上”方法构了建基于“活动”的港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体系;并基于港区排放清单和岸电应用的环境经济效益对岸电使用的利益相关者展开整体性分析,通过构建岸电项目实施效益的博弈双矩阵模型,探讨不同情景下的均衡策略。
-
环境污染物的新型样品前处理方法研究与应用温莹莹,牛宗亮《环境污染物的新型样品前处理方法研究与应用》一篇系统介绍了目前各种样品前处理方法(包括各种固相萃取方法和液相萃取方法)的原理、发展、应用以及毛细管电泳在线富集技术;第二篇按照不同的萃取方法详细阐述了作者近些年对于环境污染物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的研究(包括固相萃取、盐析辅助液液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和浊点萃取);第三篇系统总结了样品前处理技术在复杂样品基质——生物样品中的应用,并对各种样品前处理技术进行了总结及展望。
-
忻州市资源与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安全预警研究赵鹏宇《忻州市资源与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安全预警研究》以忻州市为研究对象,在山西省和忻州市层面上梳理了农田、草地、森林、水体、湿地和生物生态资源规模与结构,在对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和生态承载力模型改进修正基础上,分析了全市相对资源的时空动态演变与结构差异,探讨了全市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时空动态。在分析国内外生态安全预警理论与模型基础上,构建了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分析了全市生态安全格局的演变,给出了生态安全调控模式与区域策略,服务于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忻州市资源与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安全预警研究》可供从事地理学、生态经济学、环境科学、空间规划和区域经济学的专业研究人员,从事区域政策研究的政府工作人员,高校相关专业学生参考。
-
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秘书处为了向国内外读者传播中国生态文明和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理念与实践经验,吸收国际社会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的宝贵经验和建议,在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的指导下,在中外发言嘉宾的支持协助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秘书处汇编了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绿色之路分论坛和“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全体会议的嘉宾发言集锦,供关心和支持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读者们参考。
-
中观自然王伟,罗建武,刘方正本书系统梳理了笔者亲身参与此次评估时最直观的现场感受,从保护区的建设情况、管理经验、保护成效等方面,结合专家的综合评判以及笔者的切身体会,总结了评估结果排名前10位的保护区的成绩、经验与亮点之处,以期为我国的自然保护事业提供参考,并为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战略行动提供重要支撑。本书可供自然保护地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和学生、自然保护地管理工作者以及对自然保护地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