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第二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图集暂缺作者本书是第二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成果的具体体现。这一成果是全国农业农村及有关部门和数万普查工作人员,在国务院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历经三年时间,不懈努力、辛勤劳动获得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图集》以省级行政区划为基本制图单元,以农业污染源普查成果为主要内容的***地图集,它详细表示了种植业氮磷流失,秸秆产生与利用,地膜残留,畜禽养殖业水污染物产生排放,水产养殖业水污染物产生排放的空间分布。共分六类图,包括农业源,种植业,秸秆,地膜,畜金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等。
-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业源信息管理数据字典暂缺作者数据字典是在系统分析员、程序员、数据运维人员以及最终用户之间建立的一套共同语言,方便各方人员对数据能够准确理解和协同工作。《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业源信息管理数据字典》以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印发(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制度)的通知》(国污普〔2018〕15号)、《关于印发〈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技术规定〉的通知》(国污普〔2018〕16号)等相关要求为依据,对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中规定的农业源污染普查要素和调查表以及字段的内容给予了系统编码和详细描述,规范了普查信息管理系统所涉及的数据编码及描述,为第二次全国农业源污染普查信息化系列软件开发者、系统运维人员和用户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数据规范。本数据字典主要分编写说明、种植生产情况及田间管理、农田地膜使用及回收利用、秸秆产生及利用、畜禽养殖生产及废弃物管理、水产养殖生产及尾水处置六大章节,对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业源调查信息表涉及的填报数据做了详细说明,包括主要术语与解释、数据表描述、数据字段与描述,实现了数据标准化,可用于辅助数据库和应用程序设计。本数据字典是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可为今后政府部门、科研教学机构和社会公众等使用成果数据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参考。
-
异质性视角下农户参与流域生态治理行为研究史恒通本研究立足中国流域生态现状,运用选择实验法,对参与流域生态治理的农户的支付意愿进行测算,从而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非市场价值进行评估;利用调查数据,在异质性视角下阐释生态价值认知和社会资本多维度的特征,并在测度各维度指标以及对生态系统服务消费偏好进行异质性检验的基础上,探讨农户参与流域生态治理的意愿的影响机理;通过实证研究,构建农户参与流域生态治理行为研究的理论框架、基本原则和保障性政策体系。本研究对于丰富流域生态治理理论基础和提高政策执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
水处理工艺设计基础隋涛《水处理工艺设计基础》以给水工程和污水控制工程的设计为主线,系统介绍了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内容和设计方法等。主要内容包括:工程设计的基础知识、水处理工艺的比选及设计流量的确定、给水工程构筑物设计及设计计算实例、污水控制工程构筑物的设计及设计计算实例、水厂污泥处理的方法及水厂总体的设计方案。《水处理工艺设计基础》为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给水排水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师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基于GLDAS数据的塔里木河流域干旱风险综合评估朱妮娜《基于GLDAS数据的塔里木河流域干旱风险综合评估》以塔里木河流域中“四源一干”(四源:阿克苏河流域、开孔河流域、和田河流域、叶尔羌河流域;一干:塔里木河干流流域)为具体研究对象,分别从不同类型的干旱视角——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并结合站点实测数据和地球产品数据探讨该流域在1961-2010年期间的干旱变化情况。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议题展开研究:(1)塔里木河流域的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在近50年中的时空变化特征;(2)塔里木河流域的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的差异性;(3)塔里木河流域水文干旱对气象干旱的多时间尺度响应特征及其差异性;(4)塔里木河流域水文干旱对气象干旱的空间响应特征及其差异性;(5)流域内气象干旱灾害风险、水文干旱灾害风险以及气象-水文干旱综合灾害风险的评估。
-
金钥匙可持续发展中国优秀行动集钱小军,于志宏《金钥匙可持续发展中国优秀行动集》:面向高校商学院、管理学院,作为教学案例参考,提升未来领导力的可持续发展意识;面向致力于贡献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企业,促进企业相互借鉴,推动可持续发展行动品牌建设;面向国际平台,展示、推介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行动的经验和故事。
-
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暂缺作者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涉及各地方、各部门、各领域、各行业,不仅是业务、技术问题,是政治、经济、社会、外交问题,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场大考。《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供各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教学使用和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参考。《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包含“碳达峰碳中和面临的形势”“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绿色低碳经济政策”等内容。
-
中国绿色城镇化推进研究朱翔“绿色化”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绿色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一个城镇其实也是一个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的原理可以指导城镇发展中如何保持动态的平衡,对城镇发展中的资源不足、人口膨胀等问题,注重整体系统的平衡性。本书在回顾和分析了国内外城镇化进程及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城镇化的基本框架,并对其要点进行详细阐述,进而分析我国不同区域绿色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为我国绿色城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
中国黄河中上游流域自然资源图集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本图集根据“宜居黄河科学愿景”,构想从地球系统科学观出发,以安全黄河、绿色黄河、生态黄河、和谐黄河、智慧黄河5部分内容为链条,开展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编制了55张图:从工程地质学入手,研究黄河流域地质地表过程及其灾害效应,以保障地质安全需求,构建安全黄河体系;从水文地质学入手,研究黄河流域水循环过程及其水土环境变化效应,构建绿色黄河体系;从环境地质学入手,研究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演化规律及其生态屏障效应,构建生态黄河体系;从资源地质学入手,研究黄河流域资源开发与人地协调的发展模式,构建和谐黄河;从地球信息科学入手,集成黄河流域地学大数据平台,构建智慧黄河体系。
-
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系列研究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国信国际工程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亚和北非地区以及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区域之一,绿色“一带一路”的建设为我国与共建国家提供了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新途径,我国应进一步发挥自身在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农业减灾、可再生能源、绿色低碳城市发展、水资源管理、气候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实现合作共赢,推动绿色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贡献。